“據(jù)說將押往南京,也許兇多吉少!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這是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的羅世文烈士犧牲前寫給黨組織的遺信。那么,這封遺信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就的,又是如何帶出獄并保留至今的?
羅世文,四川威遠縣人,1925年入黨,先后擔任過四川省委宣傳部長、省委書記,參加過長征。1937年由延安派回四川擔任川康特委書記,十八集團軍駐成都辦事處主任。在1940年3月發(fā)生的成都“搶米事件”中,羅世文與中共川西特委軍委委員車耀先一同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慶白公館、貴州息烽集中營等處。
羅世文、車耀先被捕后,中共中央曾多次與國民黨交涉,要求釋放兩人,均被拒絕。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再次提出釋放政治犯的要求,并特別提出釋放羅世文、車耀先。國民黨當局一面謊稱兩人早已病逝于獄中,一面又將羅世文化名“張世英”,車耀先化名“田光祖”,于1946年8月初押送到軍統(tǒng)局重慶渣滓洞看守所,關(guān)進男牢樓八室,并停止放風。
樓八室,俗稱渣滓洞看守所的“死囚室”,專門關(guān)押行將處決的政治犯。特務(wù)們又故意放出話來,說是要將他們兩人解往南京,但羅世文和車耀先從種種跡象判斷,敵人很快就將對他們下毒手了。
8月18日上午,羅世文設(shè)法找來小半截鉛筆和一張巴掌大的舊俄文書頁,趁看守不注意時,蹲在牢房墻角,寫下了一封短短的遺信。寫完后,他小心地將信塞進自己一雙不穿的舊皮鞋的鞋底。不一會兒,關(guān)在樓六室的孫壺東(1901—1986,愛國民主人士)聽特務(wù)講要將羅世文、車耀先押往南京,又見特務(wù)看守長侯子川拿著兩張飛機票到處“展示”,于是趁放風時悄悄來到樓八室門口,告訴了羅世文和車耀先這一消息。
羅世文冷冷一笑:“你瞧,真是送我們到南京,還用得著來這么多全副武裝的特務(wù)嗎? ”
孫壺東這才注意到渣滓洞看守所內(nèi)外已站滿了全副武裝的特務(wù),心情一下子變得十分沉重起來。羅世文安慰他說:“不要難過,人總是要死的,我沒有什么東西送給你,這雙皮鞋拿去留作紀念吧!”說完,羅世文從鋪邊拿出一雙皮鞋,交給了孫壺東。
孫壺東拿著皮鞋回到樓六室后,將羅世文的話告訴了囚禁在同一間牢房里的共產(chǎn)黨員韓子棟。
韓子棟是一位從1935年起就長期被國民黨特務(wù)監(jiān)禁的老黨員。他從孫壺東手中接過這雙舊皮鞋,仔細地端詳起來。他明白,羅世文面臨犧牲不可能單純地送一雙舊皮鞋給孫壺東。
忽然,韓子棟覺得皮鞋的鞋底有些異樣,急忙用力扯開,啊,原來鞋底塞有一張不大的舊俄文書頁,上面寫著幾句話。韓子棟警惕地站在牢門邊望了望,然后攤開紙,仔細地看起來:
據(jù)說將押往南京,也許兇多吉少!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老宋處尚留有一萬元望兄等分用。心緒尚寧,望你們保重奮斗。
世文
八月十八日正午
韓子棟捧著紙條,熱淚盈眶。
中午剛過,武裝特務(wù)將羅世文、車耀先押出樓八室,各牢房的難友紛紛把手伸出風門口,與他們緊緊握手告別。
在渣滓洞看守所地壩,羅世文回過頭來,面對擁擠在各牢房門口的人們,高聲朗誦起來:
故國山河壯,群情盡望春,
“英雄”夸“統(tǒng)一”,后笑是何人?
走到圍墻邊,鐵門打開了。羅世文、車耀先兩同志突然站定,再次回過頭來高舉雙手,向戰(zhàn)友們告別。戰(zhàn)友們含著熱淚,目送他倆走出看守所大門,走向停在外面的汽車……
汽車來到集中營松林坡戴笠祠停車場,特務(wù)們槍殺了羅世文和車耀先,并用汽油焚燒了他們的遺體。
羅世文、車耀先兩烈士犧牲后,羅世文的遺信被韓子棟、孫壺東細心地保存下來。
1948年,孫壺東被釋放出獄,他將這封信藏在自己穿著的鞋底里帶出了看守所,后交給了黨組織,這封珍貴的遺信才得以保存至今。
1956年,周恩來到重慶視察工作時,適逢修建羅世文、車耀先烈士之墓。他應(yīng)有關(guān)方面的請求,親筆寫下了“羅世文、車耀先兩同志之墓”的墓碑,表達了對烈士的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