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偉
既往,臨床上主要是通過體溫、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以及白細胞計數等傳統診斷指標對菌血癥進行診斷,但上述診斷指標存在耗時較長以及敏感性、特異性較低等缺陷,不利于臨床應用[1~3]。此外,由于危重癥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癥反應,加上細菌感染可能與非細菌感染的臨床表現相似,易相互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傳統診斷指標的局限性。因此,尋找一種更有診斷價值的實驗室指標對診斷菌血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血清降鈣素原(PCT)可能是一具有潛在診斷價值的指標,可作為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指標[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較血液細胞培養(yǎng)或血清PCT單獨及其聯合檢測對菌血癥的診斷價值,為臨床提供一種有效的診斷菌血癥的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菌血癥患者作為試驗組。納入標準[5]:①符合菌血癥相關診斷標準,年齡≥18歲;②無臨床資料缺失;③入院前已接受相關治療。排除標準:①因其他原因導致的體溫>38℃;②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③無法正常交流或存在精神疾??;④正參與其他研究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21~59(38.52±7.45)歲。
另取我院同期接受體檢的8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22~59(38.59±7.4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已知情同意,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研究方法 分別采集試驗組發(fā)熱24、48、72 h時,以及同時點對照組的靜脈血5 ml,采用雙抗免疫夾心化學發(fā)光法檢測PCT水平,具體操作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試劑為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同時,使用BacT/ALERT3D分析儀(購自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進行試驗組發(fā)熱24、48、72 h時血液細胞培養(yǎng),采用ATB Expression細菌鑒定分析儀(購自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及其配套試劑進行細菌種類的鑒定;對所有實驗結果予以全面質量控制,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可靠。
1.3觀察指標 分析血液細胞培養(yǎng)診斷菌血癥的結果,其標準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6]第3版的要求進行,即血液細胞培養(yǎng)鑒定出菌株,且繼續(xù)培養(yǎng)5 d細胞仍未呈陰性生長。比較發(fā)熱不同時點兩組的血清 PCT陽性率,其陽性標準為 PCT>0.5μg/L[7]。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液細胞培養(yǎng)及血清PCT水平的曲線下面積、敏感度、特異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檢測的能效行ROC曲線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血液細胞培養(yǎng)診斷菌血癥的結果分析 試驗組發(fā)熱24、48、72 h時陽性率分別為 28.75%(23/80)、57.50%(46/80)、95.00%(76/80),即隨著采血時點的不斷延遲,其血培養(yǎng)陽性率隨之升高。見表1。
2.2不同時點兩組血清PCT陽性率比較 實驗組發(fā)熱24、48、72 h時的血清PCT陽性率分別與同時點的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2。
2.3診斷菌血癥的ROC曲線分析 試驗組血液細胞培養(yǎng)聯合血清PCT水平檢測診斷菌血癥的曲線下面積、敏感度、特異度與單獨進行血液細胞培養(yǎng)或血清PCT水平檢測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1 試驗組血液細胞培養(yǎng)診斷菌血癥的結果分析
表2 兩組不同時點血清PCT陽性率比較/n(%)
表3 單獨或聯合檢測診斷菌血癥的ROC曲線分析
血培養(yǎng)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診斷菌血癥的金標準,但該診斷方式所需的時間較長,且受外界多種因素影響,難以達到早期、快速診斷疾病的要求[8]。特別是菌血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往往不明顯,且進展迅速,大部分患者在實驗室指標尚未出現陽性結果時,病情已經惡化,從而失去最佳搶救時機,不利于患者預后。目前,我國大多數醫(yī)療機構開始實施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進行血培養(yǎng),但隨著臨床醫(yī)生對首次確診率的要求逐漸升高,單純的血培養(yǎng)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因此,尋找一種更加快速、準確、有效的診斷方式顯得至關重要。PCT屬于一種糖蛋白,亦是降鈣素的前體,由116個氨基酸組成,本身無激素活性,在正常狀態(tài)下主要是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內合成,其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為由57個氨基酸組成的氨基PCT、32個氨基酸的降鈣素及21個氨基酸的降鈣蛋白。不少研究報道證實,PCT可作為全身細菌感染的有效標志物之一。
本研究血液細胞培養(yǎng)診斷結果顯示,發(fā)熱24 h時陽性率為28.75%,48 h時為57.50%,72 h時為95.00%,即隨著采血時間的延遲,其血培養(yǎng)陽性率隨之升高。這說明血液細胞培養(yǎng)應用于菌血癥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價值,但首次陽性率較低,其主要原因有:①采血時間不合理(應以急性發(fā)病期或抗生素使用前作為最佳的采血時間);②血培養(yǎng)瓶質量低下和(或)血培養(yǎng)儀的靈敏度較低;③采血量較少或(和)接種至培養(yǎng)瓶過程中菌株暴露死亡[9]。由此可知,改進上述問題可提高陽性率。本研究血清PCT檢測顯示,發(fā)熱24、48、72 h時的血清PCT陽性率分別比對照組高(均P<0.05),這表明血清PCT水平檢測對診斷菌血癥具有較高的價值。究其原因,PCT屬于11號染色體上降鈣素1基因(CALC-1)表達產物之一,其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由于甲狀腺外CALC-1的表達受到抑制,因此血清中幾乎無法檢測到PCT,一旦機體處于細菌感染狀態(tài)時,會誘導全身多種組織的多種類型細胞的CALC-1表達,促進了PCT的連續(xù)性釋放,導致PCT濃度的急劇增加。另外,在室溫條件下體內外的PCT穩(wěn)定性較好,不易被降解,且不會受機體內激素水平的影響,可于短時間內被檢測到。因此,PCT可作為一項有效評估細菌感染的敏感指標,可在細菌感染性發(fā)熱以及非細菌感染發(fā)熱中發(fā)揮顯著的作用[10]。此外,本研究還顯示,血液細胞培養(yǎng)聯合血清PCT水平檢測診斷菌血癥的ROC曲線下面積、敏感度、特異度比各自單獨檢測診斷價值更高。這說明血液細胞培養(yǎng)聯合血清PCT水平檢測可有效提高早期診斷菌血癥的敏感度、特異度。其主要原因可能與上述兩種診斷方式具有協同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血液細胞培養(yǎng)與血清PCT水平檢測均可單獨作為菌血癥的診斷指標,但兩項聯合檢測對診斷菌血癥尤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