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 葉曉飛 陸麗麗 李敏
摘?要:在共享停車模式中,利益相關者在風險承擔和利益分配上存在沖突和矛盾,理清利益相關方的風險和收益問題是推廣共享停車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因此本文以居住區(qū)停車供應者和管理者為利害沖突相關方,利用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供應者和管理者收益與風險對共享停車模式推廣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停車風險和停車收益對供應者共享意愿有顯著影響,影響程度分別為-0.85和0.29,而管理壓力對供應者意愿影響不顯著,為-0.14;停車共享效益、共享風險和管理壓力對停車管理者共享意愿有顯著影響,影響程度分別為-0.46,0.52,-0.74。本研究為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模式的推廣提供了有效建議。
關?鍵?詞:城市交通;結構方程模型;居住區(qū);共享風險收益分析
DOI:10.16315/j.stm.2019.05.008
中圖分類號:?U2686
文獻標志碼:?A
Risk?and?benefit?analysis?of?shared?parking?in?residential
area?based?on?structural?equation?model
XIE?Jin1,?YE?Xiaofei1,2,?LU?Lili1,3,4,5,?LI?Min1
(1.Faculty?of?Maritime?and?Transportation,?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2.Ningbo?Port?Trade?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Ningbo?315211,?China;
3.Ningbo?Port?and?Shipping?Logistics?Service?System?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Ningbo?315211,?China;
4.Ningbo?University?Subcenter,?National?Traffic?Management?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Ningbo?315211,?China;
5.Jiangsu?Province?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Modern?Urban?Traffic?Technologies,?Nanjing?210096,?China)
Abstract:In?the?shared?parking?mode,?there?are?many?conflicts?of?risks?and?benefits?among?the?stakeholders,?clarify?the?risks?and?benefits?of?shared?parking?become?the?important?basis?and?prerequisite?to?promote?the?mode?of?shared?parking?in?the?residential?areas.?This?paper?takes?parking?suppliers?and?managers?in?residential?areas?as?interested?parties,?structural?equation?model?was?used?to?study?the?supplier?and?manager?returns?and?risk?influence?on?the?popularization?of?Shared?parking?mode.The?results?show?that:?risks?of?the?shared?parking?and?benefits?of?the?shared?parking?have?significant?impact?on?suppliers?willingness?to?share,?with?the?path?coefficiency?of?-0.85?and?0.29?respectively,?while?management?pressure?has?no?significant?impact?on?suppliers?willingness,?which?is?-0.14.?Risks?of?the?shared?parking,?benefits?of?the?shared?parking?and?management?pressures?have?significant?influence?on?parking?managers?willingness?to?shared?parking,?and?the?path?coefficiency?are?-0.46,?0.51?and?-0.74?respectively.This?study?provides?effective?suggestions?for?the?promotion?of?shared?parking?in?residential?areas.
Keywords:urban?transportation;?structural?equation?model;?residential?area;?sharing?riskbenefit?analysis
收稿日期:?2019-07-01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0832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701108)。
作者簡介:?謝?金(1993—),女,碩士研究生;
葉曉飛(1985—),男,副教授,博士;
陸麗麗(1987—),女,副教授,博士;
李?敏(1994—),男,碩士研究生.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停車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車難”問題嚴重制約了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共享停車模式是挖掘停車潛力、盤活停車資源的有效方式,通過對泊位資源優(yōu)化整合,將一處停車場服務于相鄰地點的兩個或多個用地,使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滿足不同目的對停車泊位的需求的措施,成為了停車行業(yè)和學術研究的熱門話題[1-3],尤其在實踐方面,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小范圍的嘗試了居住區(qū)和政府單位配建停車場共享模式,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局部的“停車難”問題。
然而,共享停車模式并未得到廣泛的推廣,其根本原因在于:停車泊位資源共享涉及了利益相關方眾多,包括停車供應者、停車管理者、共享停車平臺和政府部門等,各方風險和利益訴求各不相同,在風險承擔和利益分配上存在沖突和矛盾,使得停車資源難以整合,嚴重阻礙了共享停車的推廣和應用;共享停車利益相關方風險和利益類別未得到清晰地理清,各方訴求難以全面滿足,導致共享停車實踐裹步不前。以居住區(qū)配建停車場為例,雖然停車供應者通過泊位共享獲得額外的收費收益,但是外來車輛的涌入會對居民停車使用和生活安全有一定的影響;再如,雖然共享停車有效改善了停車供需矛盾、提升了社會效益,但是也會使停車管理(物業(yè)管理者)將面臨繁重的管理壓力。由此可見,理清利益相關方的風險和收益問題是推廣共享停車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菲[4]總結出居住區(qū)的停車情況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表明居住用地工作日及休息日停車率曲線工作時段內均在車位數(shù)量的10%內呈現(xiàn)穩(wěn)定變化趨勢;段滿珍等[5]建立了基于居住區(qū)共享停車的雙層規(guī)劃誘導模型,用以衡量誘導服務能否實現(xiàn)區(qū)域停車資源均衡利用和共享停車是否可行的指標。姚恩建等[6]建立了居住區(qū)共享泊位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
許多學者已經(jīng)證明了居住區(qū)共享停車具有可行性[7-11],并建立了居住區(qū)共享停車雙層規(guī)劃誘導模型和資源配置優(yōu)化模型。但是鮮有涉及共享停車風險和收益影響因素識別的研究,僅有周小麗[12]探討了共享收益、制度可行性、社會影響、共享風險等因素對私家車位共享意愿的影響分析,并未對停車泊位供應者和管理者等利益相關方的風險和收益影響因素進行識別和分析。因此,本文以居住區(qū)泊位共享為應用背景,以停車供應者和管理者為利害沖突相關方,細化共享停車利益和風險類別,探討供應者和管理者收益與風險對共享停車模式推廣的影響程度,提出供應者和管理者風險承擔和利益分配的實施策略,為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模式推廣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1?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收益與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1.1?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收益和風險類別分析
以居住區(qū)為例,共享停車涉及利益相關方主要包括停車供應者、停車管理者、停車使用者、共享停車平臺和政府部門,其中停車供應者和管理者是矛盾和沖突最為嚴重的雙方。一方面,泊位共享增加了停車供應者的收益,增加了供應者參與其中的意愿;另一方面,共享給泊位管理者帶來風險與挑戰(zhàn),降低了其實施共享的意愿。風險與收益的博弈關系共同決定了居住區(qū)泊位供應者和管理者共享意愿。因此,以共享意愿為決策變量,通過訪談調查法收集停車供應者和管理者對收益和風險的期望和顧慮,歸納總結風險與收益類別如下。
1.1.1?共享停車收益類別分析
共享停車經(jīng)濟效益:收取停車費用,獲得額外經(jīng)濟收益。外來車輛使用居住區(qū)共享泊位時,需要繳納相應的停車費用,使得泊位供應者獲取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從供應者訪談中得知,額外的共享停車收入越高,更傾向于提供泊位資源。管理者工資的增加。相對于日常管理工作,共享停車實施后給管理者帶來更大的工作壓力,增加的工作量意味著增加的工資水平。對管理者而言,額外的管理工作壓力,更傾向于對應的工資收入,其泊位共享開放的意愿和積極性才不至于被打消。因此,選取停車費用收入和管理者工資的額外增加作為描述居住區(qū)共性停車經(jīng)濟效益的指標,分析這兩類因素對供需意愿的影響效應,決定共享停車經(jīng)濟收益大小。
共享停車社會效益:提高了空閑泊位的利用率,緩解了周邊局部停車供需不平衡的困境,改善了周邊交通擁堵狀況。居住區(qū)停車泊位在日間處于閑置狀態(tài),與周邊停車需求具有明顯的動態(tài)互補特性,通過共享模式為周邊停車者提供了更多的泊位,可有效地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緩解周邊“停車難”問題,減少了違章停放占用道路資源的比例,較好地緩解周邊交通擁堵問題。提高停車者滿意度。停車場過飽和狀態(tài)增加了停車者泊車難度和巡泊時間,從而顯著地降低了其滿意度。居住區(qū)更多泊位開放共享,提供額外的停車供給,使得停車者需求者更迅捷地找到泊位,降低了停車需求者泊車難度,提高了其停車滿意度。間接提升了人們生活質量。共享停車提高了人們停車資源的可獲得性,減少了巡泊時間和難度,更有利于人們用更多的時間更好地安排工作和日?;顒?,有利于提高人們出行幸福感,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新動力。共享停車在不改變片區(qū)泊位供應總量以及保障各種用地類型建筑物原來停車需求的基礎上,盤活了存量停車資源、挖掘了停車潛力,減少了新建停車場需求的大小,有效地節(jié)約城市土地資源,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動力和保障。同時,共享停車釋放了停車資源,為城市中心區(qū)的發(fā)展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見,共享停車在降低泊位閑置率、解決停車難、緩解周邊交通擁堵、提升人們生活質量、保障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訪談結果表明,居住區(qū)供應者和管理者意識到這4方面的社會效益,因此,本文將共享停車社會效益歸納總結為以上4個方面,分析各項社會效益對供應者和管理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的影響程度。
1.1.2?共享停車風險類別分析
成本風險:購買新監(jiān)控設和改造停車場增加了成本。共享與非共享使用的停車監(jiān)控設備因功能不同存在差異,因此居住區(qū)參與共享停車要增設新的一套停車監(jiān)控設備,購買設備需要成本,同時將非共享車位分離改造成共享車位進行車位鎖改造和新設備的裝備,需要額外支付給工作人員費用,增加了居住區(qū)的成本投入,對于供應者來說,購買新設備和改造停車場的成本越高,成本壓力越大,共享停車的意愿越低;管理人員工資的上漲導致人工成本增加。管理人員因管理工作量的增加而適當提高管理人員的工資,從而導致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較高。訪談結果表明,停車供應者擔憂成本問題,認為人工成本越高,居住區(qū)泊位共享意愿越低。因此,本文選取購買新設備和改造停車場的成本投入以及管理人員工資人工成本的增加作為供應者共享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兩者對供應者共享意愿的影響程度。
安全風險:居住區(qū)參與共享停車泊位后,因大量外來停車者的停車行為可能給小區(qū)帶來以下問題:居民交通安全受到威脅。外來車輛干擾,交通事故概率增加,導致交通安全性下降,對于供應者而言,交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便增加了出行的擔憂,導致供應者共享停車的意愿值偏低;居民的隱私安全信息泄露。共享停車后供應者個人信息和停車時間信息都會向外公布,個人隱私存在泄露的風險,風險的存在增加了居民區(qū)參與共享停車的顧慮,導致共享意愿偏低;外來車輛與不支持共享的居民發(fā)生矛盾沖突。外來車輛的涌入,使得不支持共享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打擾,并增加了居民和外來停車者之間發(fā)生沖突和矛盾的概率,考慮到居住區(qū)的正常生活會受到影響,因此居住區(qū)共享意愿積極性普遍偏低;外來車輛不服從管理人員的管理而發(fā)生矛盾。在管理人員對外來車輛進行管理時,外來車輛不按照規(guī)定聽從管理人員的管理,易給居住區(qū)帶來諸多不便,損害居住區(qū)居民利益,導致居住區(qū)共享意愿不高。綜上表明共享停車帶來安全風險越大,供應者和管理者共享停車意愿越低。由于交通安全與個人隱私安全是供應者最為在意的兩方面,因此本文以居民交通安全和隱私安全得不到保障兩項安全風險作為共享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管理壓力:共享停車后由于停車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工作壓力增大,其中包括:共享后增加了停車矛盾的處理工作,外來車輛進入小區(qū)內停車,部分停車者不按照規(guī)定停車,如超時占用停車位,影響了車位供應者的使用,面對外來車主與車位供應者之間的停車矛盾,管理者需做好協(xié)商工作,工作內容的繁瑣增加管理人員壓力,導致了管理者對共享停車持消極態(tài)度;增加了管理者對外來車輛的監(jiān)督工作;由于居住區(qū)停車時空資源向外公布,增加了居民的個人隱私風險,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管理者需要加強對外來停車者的監(jiān)督與管理;共享后增加了小區(qū)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大量的外來車輛影響居住區(qū)內部交通,可能會增加居住區(qū)內的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管理者需要對停車者進行停車引導,避免交通擁堵和事故的產(chǎn)生,保障居住區(qū)交通順暢和安全。但隨著管理壓力的加大,管理員共享意愿則會降低,因此本文將管理壓力涉及3方面作為管理者共享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2?風險與收益影響因素量化方法
基于收益和風險類別分析,以居住區(qū)停車供應者和停車管理者為研究對象,從停車共享收益、共享停車風險、管理壓力和停車位供應者與停車管理者共享意愿5個方面進行問卷設計,各個變量的具體測度項,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13]對停車共享效益、成本風險、安全風險和經(jīng)營風險等指標進行量表評分,將停車共享效益按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賦值5,4,3,2,1,將停車共享風險按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賦值-5,-4,-3,-2,-1。通過網(wǎng)絡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820份,其中有效問卷798份,樣本多于200份,滿足建模樣本量要求。
依據(jù)調查結果,得出以下研究假設:
H1:共享停車效益顯著影響供應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H2:共享停車風險顯著影響供應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H3:管理壓力不顯著影響供應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H4:共享停車效益影響管理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H5:共享停車風險影響管理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H6:管理壓力影響管理者參與共享停車意愿;
a:共享效益與共享風險相互影響;
b:?管理壓力與共享風險相互影響。
2?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意愿分析
2.1?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意愿結構方程模型
結構方程模型[14]是應用線性方程系統(tǒng)表示觀測變量與潛變量之間,以及潛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統(tǒng)計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為難以直接測量的潛變量設定可直接測量的觀測變量,進而通過用這些可以觀測,可以統(tǒng)計操作的觀測變量之間的關系來間接體現(xiàn)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本文所涉及的共享停車效益、風險、管理壓力都是不可直接測量的潛變量,而停車費用收入、停車場改造成本投入,居住區(qū)交通和隱私安全管理工作量等都是可直接反應共享停車效益、風險和管理壓力等潛變量的觀測變量,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可研究觀測變量與潛變量之間的關系,亦可研究潛變量之間的關系。結構方程模型包括測量方程和結構方程,可以用矩陣方程式和路徑圖來設定結構方程模型,如圖1所示。矩陣方程式表示如下:
X=ΛXξ+δ。(1)
Y=ΛYη+ε。(2)
η=Bη+Γξ+ζ。(3)
方程(1)和(2)為測量方程,方程(3)為結構方程。其中:X為外生觀測變量向量,如圖1中的DM1,DM2,DM3,DB0,DB1,DB2等測量變量;ξ為外生潛變量向量,如本研究中的共享停車效益、共享停車風險、管理壓力是停車供應者意愿分析模型和管理者意愿分析模型的外生潛變量;ΛX為外生觀測變量與外生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外生觀測變量在外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載荷矩陣;δ為外生觀測變量的殘差項向量,如圖1中的e1-e22;Y為內生觀測變量向量,如圖1中的A1,A2;
η為內生潛變量向量,包括本研究中的供應者共享意愿和管理者共享意愿;ΛY為內生觀測變量與內生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內生觀測變量在內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載荷矩陣;ε為內生觀測變量殘差項向量,如圖1中的e23,e24;B表示內生潛變量之間的關系;Γ表示外生潛變量對于內生潛變量值的影響;ζ為結構方程的誤差項。
此處的內生變量指研究所設定的結構方程中受到任何一個其他變量影響的變量,外生變量則是不受模型中其他任何變量影響但是對于其他變量存在影響作用的變量。
2.2?共享停車意愿結構方程模型路徑圖構建及模型結果分析
如圖1所示,根據(jù)理論分析和測量變量構造的供應者和管理者共享停車意愿分析模型:橢圓表示潛變量,方框為測量變量,小圓圈表示測量變量的誤差。模型中橢圓內的共享停車效益、共享停車風險、管理壓力為停車供應者意愿分析模型的外生潛變量,停車位供應者意愿為停車供應者意愿分析模型的內生潛變量,共享停車效益、共享風險、管理壓力為停車管理者意愿分析模型的外生潛變量,停車管理者意愿為停車管理者意愿分析模型的內生潛變量,方框里的各項內容為對應的各個潛在變量的測量變量,圓圈對應的e1~e24為各個測量變量的測量誤差,規(guī)定模型中每個潛在變量對應的測量指標中有一個系數(shù)為1,?相當于規(guī)定潛在變量的度量單位與對應度量指標的單位相同,每個箭頭都有一個回歸權重系數(shù),同時每個變量之間的回歸系數(shù)都是標準系數(shù),路徑圖中以單向箭頭相連的均表示一個變量影響箭頭指向的另一個變量。考慮到共享效益中經(jīng)濟效益可以抵消掉部分的成本投入,經(jīng)濟效益越高,共享風險中的成本壓力會越小,而成本壓力越大,那么經(jīng)濟效益會越低,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此處以雙箭頭將共享效益與共享風險相連;又因為共享風險越大,說明管理強度小,那么管理者的管理壓力就越小,而管理壓力越大,說明管理強度大,那么共享的風險就會降低,因此將管理壓力與共享風險以雙向箭頭相連。
2.2.1?模型參數(shù)估計
本模型通過AMOS?21.0運行得出初始的參數(shù)估計值,根據(jù)輸出的擬合指數(shù)結果,聯(lián)系理論不斷地修改模型,最終得到各項擬合指標符合標準要求,擬合度較好的模型運行結果,如圖2所示。
2.2.2?停車供應者意愿分析模型模型結果分析
在Amos中,當CMIN/DF,RMSEA等各項擬合指標的指標值都符合標準參考值的要求時,表明該模型擬合度良好,模型的結果可被采用。擬合指標達到參考值要求,說明供應者意愿分析模型的擬合度良好,如表2所示。
如表3所示,表中H1、H2、H3假設的P值均為***,表示此3個路徑在0.1%水平上顯著,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而路徑a的C.R值為-2.865,P值為0.004>0.1%,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結合圖1和表3可知,停車位共享停車風險對供應者意愿的路徑系數(shù)為-0.85,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占比最大,且停車風險顯著影響供應者共享意愿。此結果反映:共享風險是居住區(qū)停車位供應者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2)共享效益與共享風險之間路徑系數(shù)為-0.35,兩者互相影響顯著,且目前風險要大于收益,是共享停車難以推廣的原因之一,只有當二者接近平衡,或者收益大于風險的時候,共享停車才具有可操作性。
3)共享停車效益對供應者意愿的影響系數(shù)為0.29,且共享停車效益顯著影響供應者共享意愿。共享停車效益是決定居住區(qū)停車位供應者共享停車位的重要因素。
4)管理壓力對供應者意愿的影響系數(shù)為-0.14,且管理壓力不顯著影響供應者共享意愿。停車管理屬于停車管理者的工作范疇,供應者不參與停車管理,因此對供應者共享意愿影響不大。
2.2.3?管理者意愿分析模型的擬合度分析及模型結果分析
各項擬合指標的指標值都符合標準參考值的要求,說明管理者意愿分析模型的擬合度良好,該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表中H4、H5、H6假設的P值均為***,表明此3個路徑在0.1%水平上顯著,通過顯著性檢驗;b路徑C.R值為-0.745,P值為0.456>0.1%,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如表5所示。
由圖1和表5可知:1)管理壓力對管理者意愿的影響系數(shù)為-0.74,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占比最大,且管理壓力顯著影響停車管理者共享意愿。此結果反映:管理壓力是居住區(qū)停車資源的管理者參與共享停車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2)共享停車效益對管理者意愿的影響系數(shù)為0.52,且停車效益顯著影響停車管理者的共享意愿。共享效益是管理者共享意愿的重要影響因素。
3)共享停車風險對管理者意愿的影響系數(shù)為-0.46,且停車風險顯著影響停車管理者的共享意愿。停車風險是停車管理者共享意愿的重要影響因素。
4)管理壓力與共享風險之間路徑系數(shù)為-0.04,但相互影響不顯著。共享風險的不可預見性決定了管理者維護居住區(qū)各方面安全需時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同樣的管理強度。
3?居住區(qū)共享停車實施策略分析
1)確定合理停車收費,適當提高管理者工資水平,提高共享經(jīng)濟效益。以問卷調查、走訪的方式,了解和記錄居住區(qū)車位供應者對停車費用以及管理者對工資水平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停車費用,增加共享經(jīng)濟效益,進而減少供應者與管理者的共享顧慮。
2)加快共享停車實踐示范,宣傳共享停車社會效益。本研究結果中,各類別社會效益DB1~BD4,SG1~SG4影響系數(shù)均≥0.90,表明其對共享意愿具有重要影響,為此以發(fā)放宣傳手冊、播放宣傳廣告、發(fā)布新聞等媒體方式大力宣傳共享停車可行性和共享停車社會效益,增進共享停車意識。
3)建立安全監(jiān)管及賠償機制,降低共享安全風險。鼓勵建立安全管理機制,對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干擾居民正常生活的,居民可獲得相應的賠償,而違反安全規(guī)定的停車者將承擔相應的懲罰如不當行為計入個人停車信用體系,對進入居住區(qū)內停車發(fā)放禁停令,并處以罰款等,同時還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力度,增加管理人員數(shù)量或提高管理人員工資,鼓勵加強對居住區(qū)的管理。
4)鼓勵共享共建,降低共享停車成本風險。為減少共享停車成本壓力,建議政府給予部分資金支持,通過調查和數(shù)學模型求解的方式確定出政府應投入的資金,降低風險承擔壓力,且共享停車成果由全民所享有,逐漸落實共享共建。
5)引入智慧停車監(jiān)管技術,降低共享停車管理壓力。引入智慧停車監(jiān)管技術,出臺相關政策幫助管理者進行有效管理,減輕停車管理者的管理壓力。
4?結?論
本文分析居住區(qū)共享停車模式無法推廣的原因,得出共享停車后風險承擔和利益獲取矛盾是共享停車推行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以居住區(qū)車位供應者和管理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得出了以下結論:
1)理清共享停車的共享效益類別和共享風險類別,其中共享效益類別包括共享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享風險類別包括安全風險,成本風險以及管理壓力,并對每個類別又進行的細分。
2)在理清供應者和管理者承擔的風險和獲取的利益清單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獲取模型數(shù)據(jù),Amos構建結構方程模型的方式定量化了風險和利益,得出以下結論:一是共享風險、共享效益顯著影響供應者的共享意愿,影響程度分別為-0.85、029,而管理壓力不顯著影響供應者共享意愿,影響程度為-0.14;二是管理壓力、共享效益、共享風險顯著影響管理者的共享意愿,影響程度分別為-0.74、0.52、-0.46。
3)最后根據(jù)研究分析的結果,主要從適當提高共享經(jīng)濟效益,加強關注共享社會效益,減少共享安全風險,降低共享成本風險和降低共享管理壓力幾點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參考文獻:
[1]?陳峻,謝凱.中心城區(qū)高校停車泊位共享的動態(tài)分配模型及效果評價[J].中國公路學報,2015,28(11):104.
[2]?LALANI.Evaluating?shared?parking?for?new?developments[J].Public?Works.1984,115(2):59.
[3]?LITMAN?Todd.Parking?management?strategies[M].Parking?Management?Best?Practices.2018:86.
[4]?李菲.住區(qū)停車資源共享的策略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2:1.
[5]?段滿珍,楊兆升,米雪玉,等.基于居住區(qū)共享停車的雙層規(guī)劃誘導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6,51(5):1250.
[6]?姚恩建,張正超,張嘉霖,等.居住區(qū)共享泊位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及算法[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7,17(2):160.
[7]?黎鳳斌.智慧停車云平臺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7:1.
[8]?周秋霞.城市智慧停車誘導交通系統(tǒng)應用:以杭州為例[D].西安:長安大學,2017:1.
[9]?GENG?Yanfeng,CHRISTOS?G.CASSANDRAS.New?“smart?Parking”?system?based?on?resource?allocation?and?Reservations.Transaction?o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2013,14(3):1129.
[10]?鄭競恒.基于停車共享的城市中心居住區(qū)停車行為特性及泊位調控優(yōu)化方法[D].南京:東南大學,2017:1.
[11]?陳永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對外共享的可行性研究[J].現(xiàn)代城市交通,2010(1):21.
[12]?周小麗.私家車位共享意愿與選擇意向的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8:1.
[13]?朱靜.C2C環(huán)境下快遞服務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4:1.
[14]?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270.
[編輯: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