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靈活性和實用性較高的學科,本文以魯科版必修2《飲食中的有機物——蛋白質》的教學為例,從處理教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學手段、方法及教學語言的運用五個維度,探討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靈活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靈活性;有效教學
高中化學兼具實用性和靈活性。化學課程改革以來,大大豐富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理念,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傳統(tǒng)、常規(guī)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往往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知識難以內化為素養(yǎng)。教學也是一門藝術,過程中需要注重探究和理解。面對高中化學課堂常有的偶然性和復雜性,更加要求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研究、精心備課,靈活調整,更好地駕馭課堂。
課改模式下,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更是對問題的分析、思考、歸納總結和應用。教學過程需要創(chuàng)新,實施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力求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十分必要。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以魯科版必修2第三章第3節(jié)《飲食中的有機物——蛋白質》的教學為例,談談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的一些思考與探討。
一、 靈活處理教材
教材處理應兼具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教學風格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因此對教材的處理可因人而異。但靈活和創(chuàng)造也不是“隨心所欲”,應依據(jù)化學教學規(guī)律和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結合不同教師和學生的特點處理教材,形成自己的見解。
(一) 教材順序的靈活處理
課堂教學并非一定按照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及課堂需要加以靈活的調整。如,在《蛋白質》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蛋白質的作用、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等知識點的教學,從教學順序來看,可將其放在蛋白質性質之前或者蛋白質性質之后,都是可以的。可根據(jù)教師自己的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自行安排。
(二) 教材實例的靈活補充
不少歷史新聞事件都可以用來作為教材的補充實例。比如,《蛋白質》的教學中,就有不少與之相關的新聞、歷史事件,如“SARS病毒”“我國第一次在世界上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等,都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可以讓學生收集有關蛋白質的事例,既豐富了課前預習內容,又拓展了視野。這樣的安排,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三) 教材外延的靈活拓展
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shù)剡\用跨學科的知識來分析、解決化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拓展教材的外延。如蛋白質的教學與生物學科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蛋白質水解生成氨基酸,而學生在生物學科中對氨基酸的結構、性質,肽鏈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的了解。適當?shù)耐卣瓜嚓P內容,不僅有助于知識的理解,也加強了跨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
二、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靈活性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隨機性。好的教學情境既能體現(xiàn)教師個性,又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靈活、隨機的教學情境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民主的教學氛圍,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動力,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沒有統(tǒng)一的模板,它是教師用心的體現(xiàn)。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優(yōu)美的詩詞歌賦、熟悉的名人名言、妙趣橫生的故事,引人入勝的小視頻,或是可愛的動畫,都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三、 靈活運用各種化學教學手段
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和多媒體進行教學是使課堂教學多樣化的重要方法?;瘜W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化學學科的教學中也體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優(yōu)勢。利用多樣化的多媒體技術,把枯燥的化學理論化抽象為直觀。拓寬了知識體系,加深了高中化學課堂學習的內涵和外延。當然,傳統(tǒng)教學手段也有其不可完全取代的地位。所以,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尋找各種化學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才可達到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如,在《蛋白質》教學中,講解氨基酸結構的時候,可利用FLASH動畫演示氨基酸的組成,演示官能團的替換?;o為動,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演示,既幫學生鞏固了氨基酸的結構,加深了對羧基、羥基、氨基等官能團的理解,又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蛋白質》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以往的教學一般通過課堂隨堂練習,來達到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目的。而筆者在這堂課的設計中,加入了“遷移應用”環(huán)節(jié),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場景,以及小道具來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及運用情況。
四、 化學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化學教學要因材施教、靈活多樣。在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各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不同的教學策略適用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如《蛋白質》教學中,“蛋白質的組成和生理功能”這部分知識點較為簡單,相對于教師直接講授,筆者設計了另一種方法。以啟發(fā)建構為主的“自學——討論——建構”組合方式。先布置課前思考問題:1. 蛋白質的存在?2. 為什么說蛋白質是一種對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3. 蛋白質的組成?4. 人體攝入的蛋白質是如何被吸收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課前預習。并以化學小報或PPT等形式進行展示。在課堂一開始,就先展示了學生的化學小報,并請兩位小組代表上臺,分別講解了“蛋白質的組成”和“蛋白質的作用”。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從其他同學的觀點中獲取知識,結合自己的預習、思考過程,從而構建知識體系。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
而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蛋白質的性質這部分教學流程設計中,靈活的把課本中的“觀察思考”實驗環(huán)節(jié),設計成了“活動探究”環(huán)節(jié)。因地制宜的改變學生桌椅排放,以小組為單位,由學生分組,親自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現(xiàn)象、感受化學變化,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分析現(xiàn)象能力。并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在實驗探究之后,教師適當提問,小組發(fā)言,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蛋白質的性質有了更直觀的體會,理解更為深刻,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更好了。
五、 教學語言的靈活性
每個教師自身特點不同,在教學語言方面也會有各自的風格。可抒情、可邏輯、可詼諧幽默??射秩練夥?,可推理演繹。當然,教學語言也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而變化。例如,《蛋白質》這節(jié)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難度不大,貼近生活。引入新課時說:“吃貨,古而有之,而為今更甚。”在過渡到蛋白質生理功能時,說:“吃雞肉長肌肉!”這種幽默詼諧的調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自然的進入教學內容的學習,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六、 結語
課改模式下的高中化學課堂靈活性教學,已為化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它將給化學課改和化學的學習帶來廣闊前景,同時也給每個教師的教學研究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機遇。
參考文獻:
[1]羅晶.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5(10):12.
[2]高秘婭娜.談如何從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1):13.
[3]瞿曉鳳.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J].地理教學,2007(1):20.
作者簡介:
史曉靜,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