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性是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關鍵,而有趣、生動的課前導入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07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69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它能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對數學產生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和習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除此之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學生有效學習的因素。有趣新穎的導入,不但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開啟學生智慧,拓展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同時還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學生帶入學習環(huán)境和狀態(tài),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筆者借此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沒有關注到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沒有認識到導入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時總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這貌似節(jié)約了課堂教學時間,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完成教學的任務。但是,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好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在課堂上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不佳。鑒于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前的導入,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故事情境、數學趣事等有趣的教學導入,或者用設問的方法進行導入,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和思路,積極思考,深入學習,并積極地和教師交流互動。例如,在教學“小小設計師”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師,用彩紙剪出各種形狀圖形來?”這樣的問題既緊扣教學內容,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接下來的教學更加順暢,促進學生理解,保證教學的質量。
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我們知道課間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小學生好動好玩的天性,還是會驅使他們在教室或者操場上瘋狂地玩一會兒。所以,往往在數學課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思想和心思還在操作上,或在課間玩樂的游戲中,很難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上,再加上數學知識本有的邏輯性、嚴密性、科學性,如果教師此時開門見山地直接講新的內容,學生很難聽懂、學會。等學生緩過神來集中精力想聽了,可由于前面的沒有聽懂,要聽懂后面的知識已經很費力了,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影響整體學習與教學。所以,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利用寶貴的四十分鐘時間,學有所獲,學有所悟,教師一定要重視新課的導入,用有趣的、新穎的教學方式集中學生注意力,開啟學生課堂學習的模式,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和思路,不漏聽漏記,達到學習的連貫性、系統(tǒng)性,有效掌握課堂,實現預期學習目標的同時,也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雖然比較簡單,且容易理解,但是對于還沒有入門的小學生來說,課堂上有許多枯燥的數字、符號、公式等等,使得他們難以搞清楚其中的關系,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引導學生喜歡上數學課,采用情境導入、問題導入、生活導入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等,在課堂上實現靈活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就不會產生恐懼感,甚至還會主動探索,深入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實現有質量的學習。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一樣,都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方法很多,如在課堂上檢查他們的預習作業(yè)就是很好的方法。但是還有一種方法,既能調動學生參與性、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且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課堂學習內容中去,這種方法就是課前導入。在課前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前一節(jié)課布置的預習作業(yè)或者即將要上的新課重點內容,首先向學生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檢查他們的預習情況,也讓學生知道自己課堂上該注意的重點。其次,結合新課主要內容向學生提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掌握課堂將要學習的重點、難點,以便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等等。這樣的導入,能夠培養(yǎng)學生重視預習的習慣,在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同時,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是一種積極的促進。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導入當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運用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淳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5(14).
[2]楊利.小學數學教學中幾種有效的課堂導入方式[J].新課程導學,2016(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馬文海(1974.1— ),男,藏族,甘肅天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