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瀚中
2018年,媒體最火的關鍵詞是融媒體。但,您親眼見過融媒體這種生物嗎?
融媒體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運營方式。因為是新的,所以,沒有一定之規(guī);因為是新的,所以,地市級媒體在運作融媒體實務時,也切不可邯鄲學步效仿央媒。別人的天路,也許是你的絕路。
2018年,許多非黨報經營性報紙關停,華商晨報原社長《走吧,怕黑我們就不關燈了》這樣的文章,媒體人看得難受,心如刀絞,但又能如何?一部分地面頻道也在衰敗,走向關停。
無論官宣如何,辭令如何美麗且充滿了使命,縣級融媒體的重新建制,對于相當多已經不得不指望吃財政補貼的三四線城市或縣域媒體來說,本質上不過是隊伍被打散之后的重組整編再出發(fā),團變營,團長降營長,待遇更低,要求更高,要重建隊伍并守住陣地。對員工的要求,雖不要求有三頭六臂,但更加接近極限的一專多能,是必選項。更加聚攏更加高效,是地方主管部門對傳媒的新要求。
新媒體從來不缺新思維新概念。比如:全媒體矩陣、中央廚房、移動優(yōu)先、互聯網優(yōu)先等等。
對嗎?對!做得到嗎?做不到!
為什么在央媒執(zhí)行起來效果極佳如數家珍的經驗,地市級或者縣級媒體卻做不到?為什么對別人來說是小馬過河,對你就是松鼠跳河?
地市媒體從一開始規(guī)劃融媒體的時候,就不能參考央媒,畢竟體量不一樣,生態(tài)不一樣,人才不一樣,要求和標準不一樣,在資源豐富的央媒和一切都很匱乏的地市,執(zhí)行起來就是不一樣。
從“相加”到“相融”的新型主流媒體建設……大家在理解。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大家在努力?!耙淮尾杉⒍嘣?、多端發(fā)布、立體傳播”,大家毫不猶豫亦步亦趨在執(zhí)行……
許多媒體組建融媒體中心都是派自己最好欄目最好的主編或制片人來做布局。可是,流量在哪里?有多少網民在看?有多少人認同了您想要他們認同的理念?商務活動,有多少人支持?
如果不兌水,最終的匯報可能是這樣:“這場大型活動,我們派了3名記者,他們全程獨立地完成了任務,不僅發(fā)了電視新聞,在新聞網和APP上也隆重發(fā)布了”?!澳蔷烤褂卸嗌偃丝戳四??”“除了我們的工作人員以外,大約還有300名吃瓜群眾看了,其中有278人不在本地……”
作為地方媒體,已經做了所有您認為可以做該做的事情,但是這些所有努力,可能只不過是把牛奶倒進海里。能說這是在融入大海嗎?
筆者以一個前新聞網負責人的實戰(zhàn)經驗來看,地方媒體了解互聯網傳播規(guī)律的人如鳳毛麟角般稀少,更可怕的是當家人對此無概念。
1、您整合合并了所有工序,記者也學會了集約式多形態(tài)生產,但是,他會學或者學得會最后一步嗎?
作為親身經歷過搜索引擎優(yōu)化戰(zhàn)役的前新聞網負責人,筆者認為很難,要做好標題做好關鍵詞優(yōu)化,要有技術以及文案策劃方面的超能力,要在搜索詞的權重形成以及維護方面有長期投入。
作為自媒體初學者,筆者認為做標簽對應人群匹配更難。要在每秒種成千萬地出現在網上的新稿件中脫穎而出。SEO(搜索引擎優(yōu)化)能力熱點捕捉能力、粉絲社群維護能力,要求都極高。
這一切,要求的是綜合實力,傳統媒體最優(yōu)秀的編輯,在這些領域,很可能只是最稚嫩的新手。
2、其次,地方媒體的生態(tài)與央媒全然不同。
人民日報的新媒體、央視網、湖南衛(wèi)視的芒果TV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傳播高地。他們多年的積累可能就像已經建成了各領域的珠峰,他們的任何一條消息發(fā)出去,海拔都在8000米以上。
您呢?您的地方APP沒有流量。除極個別城市以外,省級媒體各種云之外的地方APP基本無活路。您的當地要聞,放在全國,未必重要,您上送到同屬主流媒體陣營的人民網新華網上面的新聞未必有高點擊率。
3、對于眾多流量入口平臺而言,你可能只是一個大一點的自媒體,而且是生產內容龐雜,很難有效聚焦的自媒體。在信息流平臺上,您又玩不過技術嫻熟的自媒體……
4、您的要求事實上比央媒的要求更高。
央媒也采用的一次采集、多端發(fā)布的策略,但是,他們除了自己已經形成了主流媒體的傳播高地以外,從來不缺乏搜索優(yōu)化人才和標簽匹配人才。也就是說,他們有最后一步的射門者,你沒有。
你不敗,不傾倒成噸牛奶(如果您認為您生產的信息是牛奶的話)到海里,又能怎樣呢?
從呦呦鹿鳴對財新與咪蒙事件來看,地方媒體缺少熟悉互聯網傳播方式的深度報道者。近期熱搜榜上,與傳媒有關的事件很多。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呦呦鹿鳴與財新之爭的事件,一個是咪蒙事件。
鹿鳴君在其自辯的《社會在崩塌》一文中,說到他有財新沒有的東西。
我們可以用情緒化的方式來指責曾在傳媒戰(zhàn)壕堅守多年的前媒體人。傳統媒體調查記者花了極大的成本極大的精力甚至冒了生命危險,才獲得了某些新聞。但是,優(yōu)秀的自媒體人,在說出了新聞的出處并且感謝了原作者之后,就隨意摘取了別人的成果,成就了他們的十萬加百萬加。站在原作者的立場,是自媒體人巧取豪奪了自己的成果,憤憤不平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站在網民的角度,如果沒有類似于鹿鳴君、類似于獸爺這樣的前媒體人,利用已經發(fā)表在大眾媒體上的資訊來重新整編或重新重點采訪,并且恰到好處地揉到了網民的命門,又哪里能有那么高的傳播力?
現在還在媒體上班的融媒體工作人員,要么不會寫,要么不敢寫。他們還真的打不贏那些從資深媒體人轉型的自媒體人。
販賣無底線毒雞湯的咪蒙于2月21日被全網封禁,所有網民的含咪率被清空,全部成為0%,但無底線的咪蒙也出身于媒體。
1、不要把自己當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也沒有要求每個記者都變成變形金剛或是哪吒。
人民日報等央媒融媒體,資金雄厚,其APP也已經占據了傳播高地。他們的前端采編,是合為一體的。他們的最后合成,是專家級的。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他們不缺專家,并且是行業(yè)領軍者級別的專家。有社論級的高手在做標題,有“軍裝照”策劃人在做傳播策劃。
俯身下去是拉風的跑車,站立起來打太極的武者,那是擎天柱、威震天等變形金剛,只存在于電影里?!敖撬坡?、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钡凝垼凹{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于一體”的麒麟,只存在于神話中。
2、也許“忘記我變成你”才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實操解讀
“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但是合而為一,不是說所有工序都只由本身素質就不過關的幾個拼命三郎去執(zhí)行。相當多的地方媒體只是機械地在要求僅存的從業(yè)人員十項全能,一專多能,變身前是傳統媒體得新聞獎的大師,變身后是獅身人面斯芬克斯??赡軉??
清晰了解各崗位的能力邊界,尋找恰當有專長的人才,才能真正組合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變形金剛。在前期整合工序,從業(yè)人員合為一體是必須的,在最終合成階段,一定是熟悉網絡傳播的專才來執(zhí)行。要求員工變身為哪吒,三頭六臂十項全能,不可能也不正常。
如果要融合,要移動優(yōu)先,又沒有資源,就要全力以赴做自媒體。將融媒體做成“變”媒體。學遠古時代海豚始祖,向前一躍,融合在藍海里。在海里,像魚那樣生活,信仰不同,呼吸空氣,就進化出一半睡眠一半工作的大腦,身體形態(tài)也要變得和鯊魚類似……
全國的融媒體布局可能要重走長征路,重新規(guī)劃好流量出口。設法讓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央媒變得更強,使之成為更有凝聚力的信息高地,并加大對地方新聞的扶持力度。
同時,習近平同志要求黨的聲音要直接進入各類用戶終端,更充分地發(fā)揮好各信息平臺已經建設好的“新時代”通道和“本地”通道的作用。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另一層解鎖方式是“忘記我變成你”,是融媒體人要變得比大多數自媒體更熟悉自媒體的打法與規(guī)律,先融入再戰(zhàn)斗,如果轉型或者變形不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撤銷了報社,整合了電視臺,再創(chuàng)造一個不刷流量就沒有看相的地方新聞APP,又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