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琵琶記》蔡母形象淺析

2019-12-26 10:20:08
文化學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蔡伯喈琵琶記科舉考試

徐 燕

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上,元末明初由高明所著的《琵琶記》一直被視為我國元代藝術成就最高的南戲?!杜糜洝分兴茉炝嗽S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貞有烈”的趙五娘最具代表性,而常被人忽視的蔡母這一人物形象卻頗有深意。

一、蔡母獨到的認知和見解

蔡母是《琵琶記》中唯一一個直面反對蔡伯喈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物形象,并且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災難作出了準確判斷,這體現(xiàn)出了蔡母獨到的認知和見解。

第二出《高堂稱壽》[1]第一次出現(xiàn)關于蔡母的描寫:

【寶鼎現(xiàn)】[凈]人老去星星非故,春又來年年依舊。

【前腔】[凈]還憂,松竹門幽。桑榆暮景,明年知他健否安否?嘆蘭玉蕭條,一朵桂花難茂,媳婦,惟愿取連理芳年,得早遂孫枝榮秀。

蔡母的出場就表達了對于自己遲暮之年的擔憂,不知日后是否安康健在。緊接著又表示家中子嗣稀少,告誡兒媳,希望早日孫枝榮秀。這樣的出場就對蔡母日后反對蔡伯喈參加科舉考試奠定了基礎。蔡公蔡母年滿八旬,家中只有蔡伯喈一個兒子和剛剛娶入家門兩個月的兒媳。蔡母對現(xiàn)實認知清晰,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對于子孫繁茂寄予期望?!安恍⒂腥?,無后為大?!辈唐鸥P心的是家中子嗣的繁茂,而不是功名利祿。蔡母是個“知足守常”論的信徒,她認為“真樂在田園,何必區(qū)區(qū)公與侯”。《李卓吾批評琵琶記》》評“婦人雖無遠見,姑息之愛,乃人之常情,不合以凈腳扮蔡婆,易以老旦為是。不然,因子辱母,為人子忍乎”[2],即認為以老旦扮演蔡母更合乎情理。

再如第四出《蔡公逼試》[3]:

【前腔】[凈上]娘年老,八十余,眼兒昏又聾著兩耳,又沒個七男八婿,只有一個孩兒,要他供甘旨,方才得六十日夫妻,老賊強逼他爭名奪利,天那,細思之,怎不教老娘嘔氣。

【前腔】[凈]一旦分離掌上珠,我這老景憑誰?苦!忍將父母饑寒死,博得孩兒名利歸。你縱然錦衣歸故里,補不得你名行虧。

“忍將父母饑寒死,博得孩兒名利歸。你縱然錦衣歸故里,補不得你名行虧?!睙o論蔡伯喈怎樣的功名業(yè)績和榮華富貴,都彌補不了他“名行虧”的現(xiàn)實。蔡母是《琵琶記》里唯一一個對未來作出準確判斷的人物。蔡婆的擔憂并非無理由。遲暮之年的她卻只有蔡伯喈一個兒子,蔡公一再逼迫蔡伯喈參加科舉考試,希望“改換門閭,光顯祖宗”。一旦蔡伯喈離去赴試,勢必會造成蔡公蔡婆無人奉養(yǎng)的局面,而剛入門兩月的趙五娘畢竟是女輩。在古代,女子很難承擔起家中的所有活計,蔡伯喈的離開勢必會加重趙五娘的負擔,也會讓家中失去頂梁柱,一旦出現(xiàn)天災人禍,必定會使家中舉步維艱。蔡婆作為一位古代老婦人,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卻非常準確地預見了蔡伯喈離開之后可能會發(fā)生的變故。相比蔡公,蔡婆立足現(xiàn)實,能夠對未來作出準確判斷,是一位聰明的老婦人。

文中關于孝的爭論,更體現(xiàn)出蔡母有著自己的認知和見解。第四出《蔡公逼試》[4]中蔡婆有語:

老賊,你年紀八十余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喚做孝。

老賊,你又不曾死,只管教他做大孝。

這兩處直接表明了蔡婆對于孝的態(tài)度以及對于孝的詮釋。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說法,何況蔡家父母年事已高,又僅有獨子蔡伯喈一人,蔡婆自然不愿意其離家參加科舉。蔡婆阻試似乎只慮及個人的養(yǎng)老問題,實則是出自對全家幸福的關切,見識遠超過蔡公、張公和蔡伯喈。她憑借自己的直覺和生活見聞,意識到兒子赴試將是家庭悲劇的開端,因而極力反對兒子走仕途之路。她的阻試有理有據,既舉有“曾參純孝,何曾去應舉”之正面典型,也擺有“在先東村李員外”一家的反面例證,令蔡公無語反駁,只得粗暴呵斥。李卓吾評云:“蔡婆言語寓有至理,即登壇佛祖也沒有這樣機鋒?!盵5]

“據蔡婆見識,當是圣母?!惫糯恼撜咧詫Σ唐庞兄T多溢美之詞,原因就在于她對科舉考試的欺騙性有一種出自本能的識別能力和抵觸情緒,并給天下希望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身命運的寒門子弟敲響了警鐘。蔡伯喈辭試,蔡婆阻試均不果,蔡家骨肉分離的時刻隨即到來,沖突的下面掩蓋著即將來臨的悲劇。

二、科舉時代母親形象的典型性

蔡母阻試反映了科舉時代下部分母親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另外,蔡母的說辭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科舉制度的一種態(tài)度,以及對于科舉文化的深刻反思?!杜糜洝返恼麄€故事中心就是科舉,科舉也是造成蔡伯喈命運跌宕起伏以及所有人物悲歡離合的主要原因。蔡母堅決阻試,一方面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一些人對于科舉考試的態(tài)度,對于寒門子弟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改變自身地位和命運的可能性的一種懷疑,對于中舉之后是否能夠真正地、更好地贍養(yǎng)父母,光耀門楣,實現(xiàn)自身抱負的懷疑;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科舉制度時代,部分母親不愿兒子赴試的現(xiàn)實?!跋ハ聥蓛喝?,堂前老母單,臨行密密縫針線。眼巴巴望著關山遠,冷清清倚定門兒盼?!备霸嚶吠具b遠,經年累月,饑寒不知,音信難傳,諸位母親對兒子滿是牽掛和思念,女性心思的細膩更加重了赴試的離別憂愁。蔡母形象的典型性,深刻反應了科舉制度對封建士子個人命運、社會地位及婚姻家庭的全面影響,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對科舉文化的深刻反思。蔡母阻試的失敗也折射出作者心中對于科舉的看重,對科舉仍然抱有期望。

三、源于生活的真實性

第四出《蔡公逼試》[6]:

【前腔】[相見科凈]孩兒,我不合娶個媳婦與你,方才得兩個月,你渾身便瘦了一半,若再過三年,怕不成一個骷髏。

在蔡母眼里,新婚兩月的蔡伯喈身形消瘦,蔡母當即對兒子進行指責,正面描寫了蔡母對兒子的嚴厲之處。從細節(jié)中折射出蔡母的形象源于生活,如許多鄉(xiāng)村老嫗一樣,過分關心兒子的身體健康,擔心兒子沉迷女色荒廢前程。

災荒來后,蔡家生活頓窘,蔡公蔡母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強烈。第十一出《蔡母嗟兒》[7]中,蔡公蔡母矛盾的升級是饑餓所致,蔡母原本就反對兒子赴試,現(xiàn)在更將滿腔怒火發(fā)泄到蔡公身上。她稱蔡公為“老賊”,斥責蔡公當時為了讓兒子求取功名,改換門閭,光顯祖宗,抵死讓兒子離家赴選,如今遇上災荒,饑寒交迫,好不狼狽。一個沒有太多文化,直指他人錯誤,斥責丈夫的村野老嫗的形象躍然紙上。蔡母更是直指痛處,“只怕他做得官時你做鬼”,再次證明蔡母當日阻試是正確的。

第二十出《勉食姑嫜》[8]:

【前腔】[凈]如今我試猜,多應他犯著獨噇病來,背地里自買些鮭菜。[凈]我吃飯他緣何不在?這些意兒真是歹!

蔡伯喈赴試之后,蔡家不幸遇上饑荒,家中糧食緊缺,蔡氏父母瀕于餓死。蔡母甚至懷疑趙五娘背地里偷買糧食獨自享用,滿心憤怒,對兒媳是百般埋怨和斥責。在第二出和第四出蔡母阻試時,蔡母表現(xiàn)出超于蔡公、張公和蔡伯喈之上的見識,被李卓吾評:“不合以凈腳扮蔡婆,易以老旦為是?!盵9]而從第二十出開始,蔡母以鄉(xiāng)村老嫗的形象出現(xiàn),《李卓吾批評琵琶記》里點評:“到此,蔡婆又合扮凈去矣。”[10]此時的蔡母是廣大農村老婦的真實寫照,文中真實地揭示出了古代婆媳之間的猜忌和矛盾。蔡母更說出了“親的到底是親,親生兒子不留在家,到倚靠著媳婦供養(yǎng)”的言論。在蔡母的心中,兒媳終究是外人,比不過自己的親生兒子,把自己的衣食住行托付于不是親生的兒媳,自然得不到周全的照顧。蔡母的埋怨、斥責、懷疑、窺探以及對兒媳的不信任,折射出了人性的弱點。

當蔡母知道自己所吃的淡飯都是在家中彈盡糧絕之際趙五娘勉力得來的,而兒媳趙五娘卻在背地里以糟糠充饑時,疑心的蔡母發(fā)現(xiàn)了真相,愧疚地痛不欲生,悶聲倒下。在災荒之際,生活極其艱難,疑心的蔡母百般猜忌,直到發(fā)現(xiàn)真相。蔡母并非不善良,只是饑餓之下,人性的弱點暴露了出來,加之自古以來難以調和的婆媳關系,讓蔡婆咬定趙五娘偷吃獨食。當真相大白之后,蔡母一方面羞愧難安,另一方面更是表現(xiàn)了對于生活的絕望。起先,蔡母對家中糧食緊缺的程度并不是非常清楚,當她得知家中近乎彈盡糧絕之時,而獨子蔡伯喈又久久離家未歸,心中滿是失望和焦慮,雙重打擊之下,蔡母傷心離世。蔡母是善良的,當得知自己誤會兒媳,難過至極點,命喪黃泉。

四、結語

蔡母是《琵琶記》中唯一死去的女性人物,其本身帶有悲劇性。蔡母也是唯一一位識破科舉考試的欺騙性、努力阻止蔡伯喈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而蔡母的阻試終以失敗告終。蔡伯喈離家赴試,是其家庭悲劇的直接原因,也是蔡母離世的間接原因。蔡母阻試的失敗也側面烘托出古代平民百姓對于科舉的態(tài)度,也是作者對于科舉文化的深刻反思,客觀真實地展現(xiàn)了科舉社會以功名富貴為核心的社會價值觀,揭示了科舉文化所導致的人性沖突與社會矛盾。

李卓吾在《琵琶記評注》中對婆母有極高的評價,稱之為“圣母”。蔡母這位鄉(xiāng)村老嫗,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能參透生活。而在災荒之際對趙五娘百般猜忌、責難,反而更體現(xiàn)了人物的真實性。

總之,蔡母是《琵琶記》中不可忽視的一位女性形象,正是她遇事時的遠見、受挫時的憤怒、知錯時的羞愧,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富有光彩的人物形象。

猜你喜歡
蔡伯喈琵琶記科舉考試
明代科舉考試中的二三場
新編豫劇《琵琶記》的舊題材與新觀念
——探索人的精神困境
文化學刊(2022年7期)2022-11-25 14:17:11
知人論世視角下《琵琶記》的矛盾合理化
青年文學家(2022年5期)2022-03-25 12:01:51
科舉考試答案解析
“科舉考試”
蔡伯喈“全忠全孝”形象新解
文學教育(2018年21期)2018-11-29 13:04:01
從文學倫理學批評審視《琵琶記》的“三不從”
唐山文學(2017年12期)2017-11-25 05:45:40
淺論朱元璋與《琵琶記》的關系
戲劇之家(2016年9期)2016-06-04 11:06:50
描寫物態(tài),仿佛如生
青年文學家(2015年5期)2016-05-09 12:53:59
論高明《琵琶記》的悲劇性
戲劇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0:32:24
北京市| 潮州市| 界首市| 札达县| 贵州省| 敦煌市| 昌都县| 进贤县| 马公市| 内乡县| 金塔县| 芮城县| 沅陵县| 石河子市| 仁寿县| 綦江县| 宁远县| 宝兴县| 波密县| 陈巴尔虎旗| 治县。| 池州市| 抚远县| 高碑店市| 平山县| 青龙| 吉首市| 怀仁县| 台北市| 金堂县| 井陉县| 徐闻县| 霍州市| 西林县| 桦南县| 渝北区| 万年县| 南岸区| 稻城县| 武威市|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