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學蓮,王 靜
急診科護理工作具有壓力大、強度高和時間長的特點,導致急診科護士減少其對個人生活的關注,易造成其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出現(xiàn)矛盾[1]。靈活工作實踐指個人在工作中,采取創(chuàng)造性工作手段,科學分配自己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行為,其歸因則為采取靈活工作實踐的原因[2]。目前,醫(yī)院人性化管理鼓勵醫(yī)護人員采取靈活工作實踐方式,提升其創(chuàng)造力,協(xié)調好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工作。研究顯示[3],工作家庭沖突能夠直接影響護士的工作投入度,而采取柔性工作實踐管理,可增加護士的工作熱情。本研究通過調查重慶地區(qū)5所三甲醫(yī)院急診科護士的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分析其采取靈活工作的原因,為急診科護理管理者幫助護士實現(xiàn)靈活工作實踐,調節(jié)工作與家庭沖突提供借鑒。
1.1 研究對象 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重慶地區(qū)5所三甲醫(yī)院急診科護士242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三甲醫(yī)院急診科在崗護士;(2)取得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護士長;(2)急診科實習、規(guī)培、進修或轉科護士;(3)本研究開始時,擬外出進修或休假>3個月。
1.2 調查工具
1.2.1 基本情況問卷 自制基本情況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作時間、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等。
1.2.2 靈活工作實踐歸因量表(FWPA-S) FWPA-S由Leslie等[4]于2012年編制,由2名英語翻譯專家翻譯,內容包括生產力歸因(3個條目)和個人生活歸因(4個條目)2個維度。由9名護理專家對翻譯稿進行評價,建議將生產力歸因改為工作歸因,專家對總量表評定的內容效度指數(shù)為0.922,所有條目的內容效度指數(shù)均>0.800。選擇參與本研究242名護士對該量表進行應用的信效度檢驗,得到2個維度 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 0.702和 0.896;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55,分半信度為0.953;2 w后的重測信度為0.886。
各條目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依次為非常不符(1分)、不符合(2 分)、中立(3 分)、符合(4 分)、非常符合(5 分),得分越高,護士選擇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傾向越高(表1)。
1.3 調查方法 針對5所醫(yī)院分批調查,1批調查1所醫(yī)院。調查開始前,與受調查醫(yī)院護理部及急診科護士長聯(lián)系,由其組織受訪護士接受問卷調查。填寫問卷前,采取統(tǒng)一指導語,向受訪護士講解本調查目的、意義、過程和填寫要求,采用匿名自評方式填寫量表,量表填寫完后即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42份,回收有效問卷225份,有效問卷率為92.97%,計算得分率:得分率=實際得分/總分×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中文版雙人錄入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4.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描述,計量資料以±s表示,對數(shù)據(jù)分別采用t值、單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檢驗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225名急診科護士中,年齡20~41(32.38±6.25)歲;工作時間 2~16(7.52±2.29)年,具體情況見表2。
2.2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得分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總分為(27.41±2.52)分,得分率為78.31%,條目得分為 (3.92±0.32)分。其中工作歸因維度得分為(11.56±1.25)分,得分率為77.07%;個人生活歸因維度得分為(15.85±1.43)分,得分率為 79.25%。 見表 1。
2.3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得分單因素比較 單因素分析可得,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得分在性別、醫(yī)院等級、婚姻狀態(tài)、職稱、子女人數(shù)、工作時間和月均收入上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靈活工作實踐歸因總分為應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指標為自變量(表3),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女性、已婚、子女人數(shù)多均是靈活工作實踐歸因的顯著影響因素(P<0.05,表4)。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地區(qū)三甲醫(yī)院急診科護士靈活工作實踐歸因總分為 (27.41±2.52)分,得分率為78.31%,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其中個人生活歸因得分率高于工作歸因,體現(xiàn)出急診科護士選擇靈活工作實踐受到個人生活影響高于工作,這可能因為急診科護理工作繁重、復雜,壓力大,是醫(yī)療事故多發(fā)地點,需要護士傾注更多精力、意志力和注意力。急診科管理制度對護士績效考核相對嚴格,迫使其采取高效、優(yōu)質和靈活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5]。護士追求個人生活、肩負家庭責任和承擔社會角色需要他們采取靈活工作方式,以平衡家庭與工作的矛盾。本研究急診科護士中,64.84%為30歲以下的青年護士,其注重個人生活品質和自由性,希望將工作與生活區(qū)別對待,追求個人生活與工作的有機平衡和結合。此外,本研究選取急診科護士中,71.98%為女性,32.14%為已婚,42.31%有子女,說明她們在承擔繁重護理工作外,還兼顧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需要照顧父母、丈夫和子女,促使其選擇靈活工作方式,履行好家庭及社會義務[6]。
表1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各條目得分(n=225)
表2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得分單因素比較(n=225)
表3 自變量賦值
表4 調查對象靈活工作實踐歸因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調查還發(fā)現(xiàn),急診科護士把“個人生活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看得很重”。研究顯示[7],護士工作任務重、經常上夜班和長期無法按時下班,造成其在工作上的身心投入遠高于在家庭上。急診科護士以往因工作對家庭關注較少,導致其對家庭責任的虧欠感較高,主觀上產生“因為個人生活中有些義務需要我去履行”的意識,使其希望和正在努力選擇靈活的工作實踐手段,有效解決工作問題,抽出更多的精力傾注于家庭,更好地履行工作以外的職責。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已婚、子女人數(shù)多是急診科護士靈活工作實踐歸因的顯著影響因素(P<0.05),表現(xiàn)出女性、已婚和多子女的急診科護士靈活工作實踐歸因更高。這可能因為女性護士承擔養(yǎng)育子女和照顧家庭責任較男性多,加之本研究受訪護士多數(shù)為青年女性,具備青年人思想活躍、熱愛娛樂和追求自我的性格特征,對生活品質和家庭生活幸福需求更高。已婚特別是多子女急診科護士需承擔照顧家庭和教育子女的職責,迫使其選擇更高效的工作手段,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家庭,他們的性格特點和社會角色決定其從個人生活角度尋找靈活工作實踐。
通過本研究結果可知,急診科護士傾向于選擇靈活工作實踐,其個人生活歸因高于工作歸因。護士由于工作特殊性無法像其他職業(yè),選擇在家工作、彈性上班時間和遠程辦公等靈活工作實踐形式,但急診科領導和護士長可采取相應手段給護士提供選擇靈活工作實踐的幫助,包括:(1)采取改良APN排班模式[8],保證護士每個APN周期內有1 d在家充分休息,在客觀條件上為急診科護士創(chuàng)造寬松靈活工作環(huán)境;(2)護士長應對多子女或已知離異護士給予更多的情感支持,可采取私底下交談的方式了解其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使其感受到集體關懷,提升其工作積極性,促使在工作中發(fā)揮主觀創(chuàng)造力和靈活性;(3)醫(yī)院管理者應注重人性化管理,給護士及醫(yī)生營造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有條件的三甲醫(yī)院可在醫(yī)院內設托兒機構,方便護士及時哺乳或照顧幼兒子女。定期組織科室醫(yī)護人員及家屬外出集體活動或聚餐,增加護士家庭與單位的親近感,使其能夠將個人、家庭和工作等同看待,對工作集體產生家庭感,激勵其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