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姚廣孝《二燕說》三題

2020-01-02 07:18
皖西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洪武寓言

牛 鵬

(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姚廣孝為明初極為重要的詩僧,其十四歲為僧,法號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又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成祖繼位后,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史稱為“黑衣宰相”。姚廣孝有著極深的文學修養(yǎng),但作為政治家,其思想內(nèi)涵多隱藏于其文字之下?!抖嗾f》是一篇寓言,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學思想及歷史信息。

《二燕說》是一篇寓言,見于姚廣孝《獨庵外集續(xù)稿》卷五,全文分為兩個部分:

“燕有二,一巧而一拙。拙之頷紫,而巧之頷斑白也。巧者擇廬而營壘,壘密綴,邃且固,銜泥于遠涂,力殫口弊,數(shù)日而后就。雛成,涼候一來即捐去。拙者,不擇廬而營壘,壘草緝,淺且陋。銜泥于近洫,從容紆徐,不終日而就,雛成,涼候一來亦捐去。

何北人愛巧,而惡拙耶?巧者至,則延而進之。拙者至,則揮而退之。夫巧者難而勞,拙者易而佚。難而勞者,未必為巧;易而佚者,未必為拙。雛成,涼候一來,即皆捐去。若然,則難而勞者,徒費其力,不如易而佚者之自得也。吁!世之用心于機巧者,猶燕歟。雖或快意于一時,然終至于顛覆,乃與拙者同歸于盡也。幾何不被拙者之所哂邪?悲夫!”[1](P199)

僅從表面來看,姚廣孝就是借“巧燕”與“拙燕”表達對“巧”與“拙”的看法。但此則寓言的第二部分,有一個極為特殊的稱謂——“北人”,其言:“何北人愛巧,而惡拙耶?”這種稱謂似乎有所指向。且姚廣孝在討論“巧與拙”之后,又言:“雖或快意于一時,然終至于顛覆,乃與拙者同歸于盡也。幾何不被拙者之所哂邪?悲夫!”此句中,“顛覆”“同歸于盡”“悲乎”這樣的言辭似乎包含了作者強烈的主觀感情。在姚廣孝傳世的文集中,僅有此一篇寓言。事實上,通過對此則寓言的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著深邃的禪理,并富含時代精神。

因此,若想知曉《二燕說》背后隱藏的歷史信息,體會其更為深刻的內(nèi)涵,就必須先推測《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年代,再結合當時的歷史時代背景推敲出姚廣孝創(chuàng)作這篇寓言的目的,最后才能體會出隱藏在文字背后,作者的禪思與情思。

一、《二燕說》創(chuàng)作時間的推測

《二燕說》中并沒有標注確切的創(chuàng)作年代。此篇寓言見于《獨庵外集續(xù)稿》,其卷首有《獨庵外集續(xù)稿題記》一文,其言:

獨庵外集續(xù)稿已謄入梓,茲續(xù)稿二冊,付與扶桑小比丘等。聞持歸本國可出,似乃師絕海和尚必有以見教也。永樂元年蒼龍癸末冬十一月十一日。道衍。[1](P156)

由此可知,《獨庵外集續(xù)稿》應該編于永樂元年(1403年)之前。但僅以此為據(jù),并不能確切地判斷《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因此需對姚廣孝的人生軌跡進行簡單的考察。

姚廣孝在其親撰的《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也記載了自己家族的事跡:“亦避兵來江南,首至長洲,蘇州府之屬邑也。不居市。因家相城焉?!盵1](P281)由此則材料可以斷定姚廣孝出生于當時的蘇州府長洲縣相城。

又據(jù)《明史》記載:“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盵2](P4079)以及《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記載:“年十四即從佛,父不奪吾志,遂出家與里之妙智庵,禮宗傅為師,訓名道衍,十八稚發(fā)為僧?!盵1](P281)由此兩則史料相互佐證可知,姚廣孝在十四歲時進入妙智庵學習,十八歲正式出家,出家的地點就是妙智庵,且就在蘇州府境內(nèi)。雖然姚廣孝在十八歲之前的生活經(jīng)歷并無明確的記載,但從他初次出家的情況來看,其在十八歲之前應該并未遠離當時的蘇州地區(qū)。姚廣孝在妙智庵出家后不久,妙智庵就在兵亂中焚毀,據(jù)《妙智院佛殿碑》記載:“幾十年而再毀于兵,況諸祖皆化去。兵后復業(yè),衍年始越冠,遇歲饑,無力?!盵1](P222)由此可知,在姚廣孝二十多歲時,曾試圖振興毀于兵亂的智妙庵,但因為遇到了饑荒,因此只好作罷。

在姚廣孝近三十歲時,收到徑山愚庵和尚的邀請,前去徑山習禪。據(jù)姚廣孝所作《逃虛子道余錄序》記載:“余曩為僧,時值元季兵亂,年近三十,從愚庵及和尚于徑山習禪學?!盵1](P382)徑山位于杭州城西北,姚廣孝往徑山習禪之后的大部分時光也都在江南地區(qū)。

在姚廣孝赴徑山習禪之后,一直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姚廣孝的人生有了一次重大的轉折。據(jù)《明史》記載:“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jīng)薦福。宗泐時為左善世舉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至北平,住持慶壽寺。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盵2](P4080)高皇后崩于洪武十五年,此年姚廣孝與燕王朱棣相識,且隨朱棣赴北平主持慶壽寺。從洪武十五年至朱棣稱帝,此二十余年間姚廣孝一直追隨燕王朱棣,一方面主持北平的佛教事務,另一方面也是朱棣身邊極為重要的謀臣。關于姚廣孝在北平的事跡,在其詩文中亦有記載。如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姚廣孝曾奉旨去考察北平的石經(jīng)山并作《石經(jīng)山》一文,文中言:“洪武二十一年,歲在戊辰,春正月二十一日余奉旨往觀。”[1](P9)又如在《逃虛子集》中亦記載其因公事從燕還吳的經(jīng)歷:“夏四月,余因清理佛教事,自燕還吳??陀谖髀?,主者家事忙不暇,問于花木也?!盵1](P18)這些記載都反映出姚廣孝在北平的一些經(jīng)歷。

簡要的考察姚廣孝的一生,可以明晰其生活的大致軌跡。在洪武十五年之前,姚廣孝出家智及庵,后去徑山習禪,在此期間一直生活在江南地區(qū)。而洪武十五年后,便隨燕王朱棣前往北京主持慶壽寺,而姚廣孝的后半生又多居于北方。這種生活經(jīng)歷就為判斷《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提供了依據(jù)。

《二燕說》中言:“何北人愛巧,而惡拙耶?”“北人”這一稱謂的出現(xiàn)說明此則寓言應該寫于洪武十五年,也就是1382年之后。從上文可知,姚廣孝生于江南,兩任授業(yè)恩師也是江南人士,其好友也大都為南人。因此在他評價一些人“愛巧厭拙”時將“南人”排除在外也可以理解。但若是姚廣孝對“北人”沒有一定的了解,他也不會妄下斷言。且從姚廣孝現(xiàn)存的文集來看,“北人”這一稱謂僅出現(xiàn)兩次,其中一次出現(xiàn)在《折杏花一枝寄白范兼懷東鄰故友》一詩中[1](P44)。姚廣孝曾在吳中地區(qū)參加高啟發(fā)起的北郭詩社,由其所述內(nèi)容來看,此詩應該做于北平。據(jù)此推測,“北人”應不是其習慣用語,且《二燕說》中的“北人”一詞有明顯的諷刺意味,因此寓言中“北人”一詞的使用應有所考慮。

從“北人”這一特殊稱謂的判斷,大致可以將《二燕說》的寫作時間推至洪武十五至永樂元年之間,也就是1382年至1403年之間。但這期間仍有二十一年之久。因此若想更為精確地斷定《二燕說》的寫作時間,只能從其詩文集中部分篇章含義的相似性上去考察。

在姚廣孝的詩文集中,關于“巧”與“拙”的論述僅此一例,但《二燕說》中所論的亦有對世人投機取巧,辛苦鉆營的批評,其中包含著作者極為強烈的主觀情感。從這一角度出發(fā),考察姚廣孝的詩文集,只有其在六十四歲時所作的《自適二首》與之頗為相似。其《自適二首》其二言:

“老年雖在客,與世無所求。止饑瓶有栗,御寒篋有裘。淡泊乃常事,素摽任盈頭。身死隨地藏,胡用首故丘。吁彼世間士,奔競曾無休。得之又恐失,日夕長懷憂。富貴不足榮,貧賤不足羞。吾看古今人,獨有魯黔婁?!盵1](P160)

“巧燕”的特質是“難而勞”且“用心于機巧”,這與此詩“吁彼世間士,奔競曾無休。得之又恐失,日夕長懷憂?!本渌w現(xiàn)的思想十分相似,皆是在表達對世人爭名逐利,身心俱疲之態(tài)的惋惜。其后又言:“富貴不足榮,貧賤不足羞。吾看古今人,獨有魯黔婁?!薄棒斍瓓洹钡牡涔食鲎晕鳚h劉向的《魯黔婁妻》,其文末有言:“黔婁既死,妻獨主喪,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賤甘淡,不求豐美,尸不掩蔽,猶謚曰康?!盵3](P90)由此來看,不管是《自適二首》中“富貴不足榮,貧賤不足羞”句,或是《魯黔婁妻》中“安賤甘淡,不求豐美”句,此兩句的意思與拙燕“易而佚者之自得也”有著相同的含義。

從內(nèi)容的相似性這一角度去判斷,《二燕說》應該與《自適二首》所作的時間應十分相近。從時間上來看,《自適二首》作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而洪武三十二年就爆發(fā)了明朝歷史上極為著名的戰(zhàn)爭——“靖難之役”,姚廣孝作為朱棣身邊極為重要的謀臣,在此戰(zhàn)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睹魇贰酚涊d:“及太祖崩,惠帝立……道衍遂密勸成祖舉兵……道衍未嘗臨戰(zhàn)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1](P4081)從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至朱棣即位,之間不過短短的四年。且此四年正是姚廣孝施展自己才華,實現(xiàn)自己人生抱負的時候,應該不會去創(chuàng)作《二燕說》這種富含禪理且具有批判精神的寓言。從內(nèi)容所體現(xiàn)的思想來看,《二燕說》所表達的感情更為強烈,而《自適二首》則更為平和,由此也可推測,《二燕說》應該作于《自適二首》之前。

由以上史料推論,《二燕說》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與《自適二首》相近,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之前的幾年時間內(nèi)。再考察當時的歷史,可大致將此篇寓言創(chuàng)作的時間定在洪武三十年。

洪武三十年,明朝歷史上發(fā)生了著名的“南北榜”案。《明史》中載:

“榜發(fā),泰和宋琮第一,北士無預者。于是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鄉(xiāng)。帝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不稱旨?;蜓孕诺裙室月沓?,三吾等實屬之。帝益怒,信蹈等論死。三吾以老戍邊,琮亦遣戍。帝親賜策問,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時謂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盵2](P3942)

“南北榜”案發(fā)生于洪武三十年,為明朝開科以來的第六次科舉,當時以劉三吾、白信蹈為主考。此次科考的中考者五十一人皆為南人,北方士人由此認為主考劉三吾等勾結南方士人排擠北人。于是朱元璋下令讓張信、戴彝等人復查,增錄北方士人,但結果沒有達到朱元璋的預期。因此朱元璋震怒,劉三吾以八十五歲高齡被流放戍邊,而張信、白信蹈則被凌遲處死。六月,朱元璋親自策問,中者六十一人,皆為北方士人?!澳媳卑瘛卑甘侵煸拔幕瘜V频捏w現(xiàn),也是南北方士人爭奪文化話語權的體現(xiàn),而這場爭斗最終以北方士人的勝利告終。結合此段歷史,從姚廣孝所言“何北人愛巧,而惡拙耶?”“世之用心于機巧者,猶燕歟。”等句分析,其言下之意似乎正是在反映“南人”與“北人”的這場看似如鬧劇,實際上卻十分殘酷的政治斗爭。姚廣孝本為南人,且其廣交文人雅士,與諸多南方友人交游唱和,被后人稱為“北郭十友”之一。因此,面對這場慘案姚廣孝心有所感,借助寓言的形式去表達對這段歷史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所述,從姚廣孝的人生經(jīng)歷,“北人”一詞出現(xiàn)的情況,與《自適二首》在表達思想感情上的相似程度,以及“南北榜”案中所反映出的歷史信息,這四個角度去分析,可以大致將《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定為洪武三十年,即1397年。

二、《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目的

從上文論述來看,基本可以推測《二燕說》的創(chuàng)作時間為洪武三十年。而考察明朝這一時期的歷史,除卻“南北榜案”之外,亦有諸多與姚廣孝息息相關的歷史事件,能為之提供有力的證據(jù)。且這些歷史事件也成為姚廣孝創(chuàng)作《二燕說》的契機。

《二燕說》中言:

“雛成,涼候一來,即皆捐去。若然,則難而勞者,徒費其力,不如易而佚者之自得也。吁!世之用心于機巧者,猶燕歟。雖或快意于一時,然終至于顛覆,乃與拙者同歸于盡也。”

結合歷史考察這段話,就能清楚的明晰姚廣孝創(chuàng)作《二燕說》的真正目的:即以僧人的視角去描述明初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

此句中,從表面來看只有兩個意象,即“易而佚”的“拙燕”與“難而勞”的“巧燕”。

“拙燕”所代表的就是當時茍存于朝堂上下,只想安逸自得的人?!白狙唷钡牡湫痛砭褪且V孝的好友王行抑或是姚廣孝自己。王行,子止仲,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睹魇贰份d:“洪武初,有司延為學校師。已,謝去,隱于石湖。其二子役于京,行往視之,涼國公藍玉館于家,數(shù)薦之太祖,得召見?!盵2](P7329)從《明史》的記載可知,王行曾隱于石湖,亦被涼國公數(shù)次舉薦給明太祖朱元璋,但并未收到太祖賞識。又《明史》載:“洪武中,詔通儒書僧試禮部,不受官,賜僧服還?!币V孝亦曾受到朝廷的征召,但并未受到重用?!抖嗾f》中言:“拙者至,則揮而退之?!蓖跣信c姚廣孝的經(jīng)歷與此說法極為相似,顯然這并不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

“巧燕”所代表的就是明朝政府中苦心經(jīng)營,為求得功名而勞于奔走的人。姚廣孝言:“雖或快意于一時,然終至于顛覆,乃與拙者同歸于盡也?!边@與當時的歷史驚人的相似。在元末明初的這一段時間里,軍閥割據(jù),社會秩序混亂。其中起義軍張士誠的軍隊占據(jù)蘇州地區(qū)長達十年之久。期間,不少文人都投入張士誠帳下。鄭永華先生曾言:“饒介‘仕于淮張’后,受其影響,姚廣孝的好友,包括著名的‘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張羽、徐賁等人,都受到張士誠的招撫。”[4](P48)但張士誠敗亡,明朝建立后,不少曾經(jīng)服務過張士誠的文人又轉投明朝政府。但朱元璋對這些士人并不信任,甚至是厭惡。鄭永華先生又言:“入明后,朱元璋對蘇、湖歸順過張士誠的士人懷恨在心,曾與東吳政權有過來往的文人幾乎都遭到疑忌與迫害。”[4](P48)

歷史確實如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此時姚廣孝五十九歲,與《自適二首》的創(chuàng)作相隔五年。此年發(fā)生了明朝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大案,涼國公藍玉謀反案。藍玉謀反案中,受牽連者眾多,其中一人為姚廣孝的摯友,此人就是上文提及的王行?!睹魇贰份d:“王行,字止仲,吳縣人……其二子役于京,行往視之,涼國公藍玉館于家,數(shù)薦之太祖,得召見。后玉誅,行父子亦坐死。”[2](P7329)父子同死,算得上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王行一生并未做過官,在藍玉案的被誅人員中,實在無足輕重。但此人對于姚廣孝而言卻十分重要,二人是相交多年摯友。王行曾作《送道衍之徑山序》一文賀姚廣孝赴徑山習禪:“上人果有徑山書記之召,來告,行則喜予言之有征也。夫徑山天下之大剎,書記、其徒之高選,茍微知上人者,孰能以是任之哉!”[5](P431)上文已知,姚廣孝赴徑山習禪時還不到三十歲,由此可知,兩人早年便已經(jīng)相識且有著深厚的友誼。

在王行被殺的兩年后,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又發(fā)生了一件與姚廣孝相關的歷史事件?!睹魇贰份d:“徐賁,字幼文……以政績卓異,擢河南左布政使。大軍征洮、岷,道其境,坐犒勞不時,下獄瘐死?!盵2](P7329)此年,曾與姚廣孝交好的徐賁因“坐犒勞不時”屈死于獄中,而徐賁的死亡也標志著“吳中四杰”這一團體的消亡。

吳中四杰之一的高啟,為姚廣孝的至交,亦是在明初文壇大放異彩的人物?!睹魇贰份d:“帝見啟所作上梁文,因發(fā)怒,腰斬于市,年三十有九?!盵2](P7328)洪武七年,高啟被腰斬于市,年僅三十九歲?!睹魇贰份d:“基,字孟載……進按察使,被讒奪官,謫輸作,竟卒于工所?!盵2](P7329)高啟死后的第四年,楊基亦死于非命?!睹魇贰份d:“張羽,字來儀,后以字行……尋坐事竄嶺南,未半道,召還。羽自知不免,投龍江以死?!盵2](P7329)洪武十六年(1383年),張羽自溺而亡。自高啟因作文而被腰斬,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徐賁亡于獄中,吳中四杰全不得善終。

由以上史料推論,姚廣孝所言“巧燕”與“拙燕”只能“同歸于盡”的背后真實含義,應該就是明初殘酷政治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在《二燕說》中隱藏著一個十分重要的意象——涼候。無論是“難而勞”的巧燕,還是“易而佚”的拙燕,最終也難逃“同歸于盡”的結局,終顛覆于“涼候”。顯然“涼候”這一意象指的就是朱元璋,亦是當時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從一三五一年元末紅軍起義,至一三六八明朝建立,朱元璋再次建立了漢人政權。但洪武一朝,朱元璋大興牢獄,興文字獄,使天下士人膽寒。朱元璋對不與政府合作的士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戮。由此,也可推斷出“北人”這一特殊的稱謂,映射的就是當時已入暮年的明太祖朱元璋。

在歷史環(huán)境的背景下去考察《二燕說》,與上文的結論一致,可以大致推斷出此篇寓言應該做于王行或徐賁死后不久,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之后,加之“南北榜”案,可以推測其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在洪武三十年。

綜上所述,姚廣孝作《二燕說》正是以僧人的視角,借寓言的形式去描述明初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首先,姚廣孝言“巧燕”與“拙燕”,所指的就是當時的士人階層。但與一般人的創(chuàng)作又不同,姚廣孝并沒有發(fā)悲愴之聲,因為他自幼習禪,對于生死已有了超越常人的理解。他的好友,雖然在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中身死,但他仍然認為他們就如同“巧燕”一般,無法在動蕩的社會中,有著自得的心靈,這只能是可悲的。在姚廣孝看來,辛苦經(jīng)營也好,隱逸市野也好,在當時都無法獨善其身。面對這一情景,面對好友身死,面對社會黑白顛倒,已六十高齡的姚廣孝也無能為力,更無法作哀悼之文。因此,只能借寓言的形式去描繪這一段歷史的真實景象。

三、《二燕說》的思想內(nèi)涵

(一)禪思

從前文的論述可知,姚廣孝在此則寓言中,就是借“二燕”去表達對“巧”與“拙”的看法。其言:

“夫巧者難而勞,拙者易而佚。難而勞者,未必為巧;易而佚者,未必為拙?!?/p>

世人認為“難而勞者”是巧,“易而佚者”為拙,但姚廣孝卻認為“巧”未必是“巧”,“拙”未必是“拙”,簡而言之就是告訴世人“非巧非拙”的禪理。但這里有個問題:其言“巧非巧,拙非拙”,這種“非巧非拙”的思想似乎有些矛盾?若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只能得出“世人認為是巧的,其實是拙;世人認為是拙的,其實是巧”這樣的結論,但這種結論也有著不符合客觀事實的矛盾之處。因而若想理解“巧非巧,拙非拙”的確切含義,就必須考察佛教闡述禪理的一種特殊方式。

《二燕說》是一則短小的寓言,其創(chuàng)作的方式卻深受佛教的影響。姚廣孝論“巧與拙”,但并未對“巧”與“拙”的是非對錯進行判斷,而是用了一種邏輯上的推理,從“涼候一來,即皆捐去”這一必然的結果出發(fā),去推斷“巧燕”與“拙燕”不同的行為為何會有著同樣的結果。由此推斷出“巧非巧、拙非拙”這一道理。在《壇經(jīng)》中有一則十分著名的故事:“時有風吹幡動。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慧能云:‘非幡動、風動,人心自動?!盵6](P26)這種“非風動、非幡動”的闡述模式,與“非巧非拙”的模式十分類似。而佛教這種啟發(fā)禪機的言辭方式,最早可追溯至東晉高僧僧肇對于“動”與“靜”、“有”與“無”的闡述。

關于“動”與“靜”,《肇論·物不遷》中言:“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盵7](P15)僧肇認為,世人都認為過去的事物不會保持原來的面貌來到現(xiàn)在(昔物不至今),普通人認為這是因為“動而非靜”,他們的根據(jù)是“不來”,即過去的事物不會來到今天。僧肇則認為是“靜而非動”,其根據(jù)的是“不去”。關于“有與無”,《肇論·不真空》中言:“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則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盵3](P52)對于“有”與“無”,僧肇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而因緣的起點便是“性空”,即佛教所講的“緣起性空”。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僧肇認為世間的萬物應該是“無”的,但世間萬物皆有著虛幻的表象,因此又是“有”的。所以僧肇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非有非無”的。

從僧肇的論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佛教高僧在闡述佛理時所運用的特殊方法:先從一種特定的現(xiàn)象出發(fā),而這種現(xiàn)象往往有著相反的一對概念,但這一相對的概念都沒有是非對錯的分別。其后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其進行論述,最后再將其統(tǒng)一,從而去揭示事物背后的深邃佛理。僧肇討論“動”與“靜”,最后得出了“非動非靜”的禪理;討論“有”與“無”,得出了“非有非無”的禪理,但實質上僧肇并不是要在“動”與“靜”,“有”與“無”之間做出是非判斷,而是要告誡世人不要執(zhí)著于“動”亦不要執(zhí)著于“靜”,因為世間的萬物是“非動非靜”的;不要執(zhí)著于“有”,亦不要執(zhí)著于“無”,因為世間的萬物是“非有非無”的。這就是佛教“中觀”思想的體現(xiàn),張春波先生曾評價僧肇的《不真空》:“可以說,不真空論的問世,標志著中國人已經(jīng)完全掌握了印度的中觀學?!盵7](P32)

從佛教闡釋佛理的特殊方式來看,對于姚廣孝在《二燕說》中關于“非巧非拙”的確切內(nèi)涵,即可明晰了。姚廣孝討論“巧”與“拙”,如果僅僅認為是對“巧”的批評,而推崇“拙”,那么這種想法就比較片面了。姚廣孝真正想表達的就是“非巧非拙”的禪理,“非巧”就是告誡世人不要執(zhí)著于“巧”,“非拙”亦是告誡世人不能執(zhí)著于“拙”。因此,姚廣孝論“非巧非拙”并不是一種看似矛盾的詭辯,而是佛家中觀思想的體現(xiàn)。只有用禪宗的思維去理解這則寓言,才能知曉姚廣孝《二燕說》所想表達真正禪理。

(二)情思

此則寓言也反映出姚廣孝作為一個僧人,對人生的反思。

姚廣孝批評世人過分追求“機巧”。既然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非巧非拙”的,那就不需要過分地去追求“機巧”,其言:“世之用心于機巧者,猶燕歟。雖或快意于一時,然終至于顛覆,乃與拙者同歸于盡也。幾何不被拙者之所哂邪?悲夫!”姚廣孝把世人比作“燕”,無論是“巧燕”還是“拙燕”,遇到“涼候”都逃不掉“顛覆”的結局。由此姚廣孝將“巧”與“拙”的態(tài)度延伸到對世人投機取巧的批評上,可以看出姚廣孝對世人過分追求“巧”抱有批評的態(tài)度。

“巧”與“拙”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最終都難逃顛覆的下場。但盡管如此,姚廣孝還是傾向于過“自得”的生活,這是作為一個僧人所必然的選擇。況且姚廣孝當時已六十歲左右,對人生與生命的體悟早已有所超越。且洪武年間政治環(huán)境的高壓狀態(tài),他又怎么去緬懷那些有罪的朋友呢?但從一個“悲”字可以看出,他所悲的即包含巧燕,亦包含拙燕,也就是表達了對以往所有逝去的生命的惋惜。

考察姚廣孝所有的詩文,并沒有對當時獲罪友人的緬懷與描述。顯然,這與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有關。但正因為如此,部分學者也希望從其詩文的背后,去探求這位異僧隱藏在文字之后的真實情感。

如商傳先生就認為姚廣孝助燕王起兵,就是源于當時明王朝對文人迫害,其言:“高啟因文字至禍,于洪武七年腰斬而死……徐賁‘下獄瘐死’。王行受牽連于藍玉案,父子同坐死……每當他思念故人時,常獨自淚下。當他經(jīng)過井陘淮陰侯廟時,觸景生情,不由發(fā)出了‘殺身惟恨漢高皇’的怨憤之聲。”[8]商傳先生如此推測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從這段論述中可以看出,商傳先生將《井陘淮陰侯廟》的時間推至了徐賁死后,這很不合理。

從前文的論述可知,徐賁死時已經(jīng)是洪武二十六年,此時姚廣孝已經(jīng)六十一歲。這里有兩個問題,其一,姚廣孝所作《井陘淮陰侯廟》的時間是否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后;其二,從姚廣孝于洪武三十一年所作《自適二首》來看,《井陘淮陰侯廟》所述的感情并不符合姚廣孝當時的心境與人生態(tài)度。相較而言,當時姚廣孝已經(jīng)達六十高齡,面對好友身死,而自己或許也會不久于人世,因此作《二燕說》表達對當時殘酷政治生活的反思,以及對好友身死的惋惜哀嘆,則更符合其當時的身份與境遇。

猜你喜歡
洪武寓言
書法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寓言
成長的寓言
時裝寓言
春滿人間
書法作品
《伊索寓言》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