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潔志
(茂名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東茂名525000 )
醉拳步履蹣跚,身形搖擺,具有“形醉意不醉”的特點,這門獨特的拳術(shù)功法沒有具體的創(chuàng)始人和創(chuàng)始時間,晚清時期在中華武術(shù)領(lǐng)域取得一席之地,當時的拳師蘇燦被譽為醉拳的“集大成者”。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成龍相繼出演了電影《醉拳》和《醉拳Ⅱ》,更掀起了一股醉拳熱,醉拳這門古老的拳術(shù)跨出國門,被更多武術(shù)愛好者所認識。時至今日,醉拳作為一門特色課程已走進校園課堂。研究醉拳的基本特征和訓練技巧,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完善,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醉拳、學習中國功夫,在強身健體、磨煉意志的同時,探索出一條傳承中華武術(shù)文化的新路。
“持杯手”是醉拳中的重要手法,練習者好似手拿酒杯,配合“刁拿、劈蓋、點插、采扣”等動作來完成,手法靈活、變化多樣,而且在手法運用上講求速度和靈敏度,靈敏度要求練習者能夠靈活應(yīng)對不同的突發(fā)情況,能夠快速而準確地做出反應(yīng),所以,在手法上追求靈活多變,看似剛猛之處又蘊含柔和的轉(zhuǎn)折,明暗交替令對手防不勝防。在手法運用中多手腳并用,動作敏捷精準。醉拳的手法要求出力均勻,用力要含蓄,最忌用猛力和蠻力。正是因為出手含蓄,所以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不會輕易受制于人。
醉拳的步法看似雜亂無序,但實際上卻有清晰的章法可循,比如在組合醉步能夠應(yīng)對不同情境下的防御和出擊,練習者表面看步法虛浮,雜亂無章,時而如風吹亂絮,時而搖擺不定,時而似倒非倒,實際上是運用了虛實相間的步法,以進為退,以虛為實,處處布防。所以,亂而有章是醉拳步法最大的特點。
醉拳有聲東擊西、指東打西的特點,所以令人捉摸不定,身法看似隨時要失去平衡,但是卻能在搖擺失重中出手攻擊,令對方眼花繚亂、防不勝防。醉拳擅長“以倒取勢”,最常見的動作有俯、仰、擰、轉(zhuǎn)、擺等,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形成變幻莫測的身法。發(fā)力時以纏和帶兩種形式攻擊對手,醉態(tài)十足癲狂不已,往往令對方措手不及。在醉態(tài)的表現(xiàn)中,主要運用“掀腳撥跟”來表現(xiàn),同時要運用肩部、背部、胸部以及胯部的力量完成技擊,無論上身如何搖擺不定,下盤總是堅如磐石,根基穩(wěn)固才能更好地“醉形而守意”。
醉拳在手腳配合方面有其特殊性,在手法上多運用“揪、攔、擂”等形式,腳部動作以撐揣和撩陰為主,手法隨身體的動作而變化,身體隨步伐的移動而變化,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就像醉漢胡亂揮舞,以此迷惑對方,從而找到最佳的進攻機會,并防范對手的攻擊。
2.1.1 手型要準
醉拳中最常用的“持杯手”將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就像鉗子的形狀,這樣的手型更有利于完成擒拿動作。食指關(guān)節(jié)凸起,能夠更有力的切中對方要害,增加攻擊性。在醉拳訓練中,要強化持杯手訓練,引導學生掌握其中的動作要領(lǐng):小指蜷在掌心,與無名指緊密靠攏,中指緊貼無名指,三根手指齊用扣力,指關(guān)節(jié)形成梯狀。拇指和食指圍成圓形,間距在5厘米左右,這樣更有利于完成“鎖”和“扣”的動作。
2.1.2 勁力要順
持杯手講究“螺旋勁力”,也就是練習者在螺旋回轉(zhuǎn)中形成的勁力。在這種勁力的引導下能夠形成內(nèi)力作用,從而使醉拳動作更加綿密,跟隨屈伸動作不斷發(fā)力糾纏。在控制呼吸的過程中將這些勁力傳布到全身,這樣就能形成全身協(xié)調(diào)發(fā)力的作用。
2.1.3 出手要快
醉拳看似散漫無章,但實際上出手速度非常快,出拳快才能占據(jù)主動,順勢發(fā)力、虛數(shù)莫測,這樣才能做到綿里藏針,不給對方反擊的機會,更好的控制場面。
2.2.1 橫擂
橫擂運用拳外側(cè)或拳背從橫向攻擊對方,右橫擂時右圈藏在左側(cè),利用進退的節(jié)點突然出右拳。左橫擂則相反。橫擂時力量的大小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判斷,身法傾斜度、步法前后不同,都會影響到橫擂的力度。
2.2.2 攔拿
使用橫擂手法后,會削弱練習者的防御性,所以,要采取攔拿手法迅速收回,以保證防御效果。比如在使用右橫擂后,擂出的右手要迅速撤回胸前,就好像胸前單手抱物。這個動作不但能夠很好防御攻擊,而且屈肘內(nèi)還可以攻擊對方。
2.2.3 揪掖
揪掖和橫擂比較相似,主要不同在于不用握拳。這一動作時多是在攔拿動作之后,右揪掖需要練習者把右手隱藏在左側(cè),然后伸出手指做抓拿狀,手到胸前部位時向右推,好像把東西拋出一樣。初練時以上三種手法可以分別練習,等到動作熟練之后則可以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
2.2.4 挑拳
挑拳是運用持杯手從下到上的進行擊打,攻擊的部位多為對手的下頜。比如在右挑拳訓練中,練習者握拳垂臂,跨步出擊挑打?qū)κ郑蛘吆笸纫徊轿杖B續(xù)出擊。在運用挑打手法的時候,要保持平肩位置,無論進退都要保持持杯形,虎口朝上。比如左挑拳需要右拳在腹部告訴,虎口逐漸向左,身體跟隨旋轉(zhuǎn)并挑拳出擊。其他方位的出拳也是這樣的方法,具體運用怎樣的手法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醉拳步法除傳統(tǒng)的馬步和弓步外,還側(cè)重于“點、轉(zhuǎn)、輾、旋”等步法的運用,通過掀腳跟的動作表現(xiàn)練習者重心不穩(wěn)的形態(tài),其實在這個步法中實現(xiàn)了重心的變換,從而使步法虛實交加,更加穩(wěn)健。
2.3.1 步法訓練要素
醉拳步型一定要實,看似東搖西晃的步伐務(wù)必做到虛中有實,有章可循。在換步技巧中要做到靈活、精巧,保持重心平衡,不能出現(xiàn)停滯或亂步的問題。保持重心穩(wěn)定,因為在做“掀腳跟”的動作時,身體重心會突然發(fā)生變化,所以要靈活掌控身體重心,這樣才能身隨意動。
2.3.2 步法訓練內(nèi)容與方法
練習者在腳法訓練中經(jīng)常用到腳跟、前踢、側(cè)踢等動作,使用“蹬、踹、鏟、點”等方法完成動作。膝部動作靈活能夠強化防守作用,膝和肘并用,能夠形成強大的攻勢,而且膝部更加隱蔽,在近身搏擊中動作迅速,令對方防不勝防。膝部動作要注意速度和動作高度,通過提、頂、橫的等方法發(fā)力。
側(cè)進是醉拳中較為常用的步法,主要特點是蹣跚踉蹌,會用到“偷步”技巧。在側(cè)進時練習者要雙腳分開與肩等寬,身體提拔中正。譬如在左側(cè)進中,左腳要用力扎地,右腳抬起,圍繞左腳做滑坡動作,達到左側(cè)并用腳尖點地。上身同時向左傾,就像醉漢一樣踉蹌左移。這個動作完成之后,可練習右側(cè)相反動作。
豁步在醉拳中很少單用,多數(shù)情況下和側(cè)進共同運用,比如在左側(cè)進動作完成后,右腳落到實地,左腳稍微提起,向左側(cè)劃開一步,上身靠向左方。
踏步是醉拳中獨有的一種步法形式,比如在左踏步的時候,練習者需要先立正,左腿向上提起,右腿坐實,左腿彎曲膝蓋立在正面,上身前傾好像要摔倒一樣,左腳趁機踩下踏實,右腳虛立。練習右腳踏步時,反向進行即可。
退步是完成豁步后前腳向后形成拖步,也就是將虛步轉(zhuǎn)化為實步,上身趁機后仰。
身法是醉拳中重要的一項訓練要素,需要練習者有良好的柔韌性,身體柔韌性強才能更好的完成不同動作,使動作和諧、優(yōu)美、到位。正確的身法能夠降低訓練中的運動傷害,保護練習者的骨骼、關(guān)節(jié)和肌肉安全,因此,醉拳身法訓練要強化以下幾個要素:
2.4.1 打躬
打躬需要練習者腰部前俯,雙腳并立,平舉雙手,引導上身向前俯彎,手掌不必碰觸地面,這樣的練習需要長期堅持,慢慢積累提升之后,練習者不但能夠雙手著地,而且還能雙手抱腿將面部貼于小腿前面。練習者要雙腿站直,不能屈膝,這樣每天鍛煉能夠使人身體柔韌度明顯提高,腰部力量更加充實。
2.4.2 反逼
反逼和打躬動作相反,練習者雙腳站立與肩等寬,雙手上舉保持掌心朝上,然后雙手慢慢向后翻,直到手心接觸地面形成一個拱形。反逼的練習難度較高,一般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輔助墻壁或運動器械,逐漸增加下腰深度,不可操之過急。
2.4.3 臥腿
臥腿需要練習者雙腳分開,右腿成屈膝狀,上身下壓,左腿向外伸直成撲步,右手抬高,左臂置于腹部,或者做勾手后拿狀,身體向左側(cè)下壓。兩條腿可交替練習。
2.4.4 坐拜
坐拜主要在于強化練習者的腹肌,姿勢和打躬相似,不同之處是打躬需要站位,坐拜則采取仰臥位。練習者雙腿并攏,腳尖超上,手向后伸直并慢慢起身,再向前俯身到最低點,保持手臂伸直、雙膝并攏。
時至今日,醉拳已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并形成了成熟的訓練體系。教師在教授醉拳的過程中,要向練習者講明醉拳的特點和技術(shù)要點,注意動作規(guī)范、理清套路,引導練習者明白其中的攻守含義,對醉拳的基本特征和技術(shù)要點有清晰的認識。通過醉拳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實現(xiàn)中華武術(shù)技巧和武術(shù)文化的雙向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