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艾
每一個孩子問題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問題。
近期一則14歲少年遭母親掌摑后跳樓身亡的新聞,讓人痛心,引發(fā)的討論很多,爭議也很大。類似還有去年發(fā)生的,上海17歲少年因與同學發(fā)生矛盾被批評后,在母親載其回家的途中,決然跳橋……這樣的悲劇不勝枚舉,青少年自殺并不是寥寥幾個家庭的問題,而是全社會的陣痛。
很多人指責孩子,脆弱、心理素質太差,也有人責怪家長與老師,甚至整個教育大環(huán)境。其實,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心理層面正在經歷由一張白紙變成一本書的過程。此時,父母作為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中國式家庭”的現狀,往往被總結為:焦慮的媽媽+隱身的爸爸+有問題的孩子。
當原生家庭上演“三角戲劇”
隨著心理學的普及,原生家庭理論漸漸深入人心。父母或其他重要養(yǎng)育者(爺爺奶奶等)構建的原生家庭,對孩子心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當孩子與外界互動時,會重復與父母或重要養(yǎng)育者之間建立的關系模式,例如:友善、熱情(好的影響),或者冷漠、討好、爭執(zhí)、逃避(壞的影響)等;另一方面,如果父母長期侵犯孩子的成長邊界,會造成孩子自體破碎、嚴重缺乏安全感,在與外界互動時,孩子會重復高敏感性的心理防御模式,如投射、隔離,造成人際交往困難。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內在人生腳本。人生腳本,就是由原生家庭形成的個體的內在關系模式的外在展現。這些人生腳本經過多年的童年成長經歷,已經內化至我們的潛意識,形成我們的心理運作模式。甚至在我們的生理上,也已經形成與之匹配的腦神經回路與身體細胞記憶。人生腳本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角色,比如,有的人喜歡扮演受害者,有的人喜歡扮演拯救者,有的人喜歡扮演攻擊者,有的人喜歡扮演老好人,有的人喜歡扮演“圣母”,有的人喜歡扮演“浪子”。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發(fā)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角戲劇模式:受害者(Victim)—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被稱為“卡普曼三角”。在家庭關系中,一旦正常的家庭秩序被破壞,發(fā)生家庭矛盾或家庭糾紛時,家庭成員中的一方會在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三個角色中來回轉化。當一個人任意選擇了三種角色中的一種,另外一個人就會從剩下的兩種角色中選擇一種,此時再增加一個人,則會選擇最后被剩下的一種角色,由此形成三角關系。 每個家庭成員的角色可以在這三者之間輪換。
一旦某個家庭開始了這種“三角模式”,原本正常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和家庭關系就會被破壞,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家庭矛盾。這部隱形的心理劇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上演,或許你從未覺察到……尤其是在家庭能量場中,父母與孩子總會形成一種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張力關系,以維系家庭能量場微妙的平衡。如果父母要扮演有能力的付出者,那孩子只能顯化為無能的索取者。父母要做“圣人”,孩子只能做“小人”;父母要做掌控者,孩子就會變成叛逆者。
那么如何打破“中國式家庭”的困局?如何幫助大家認識家庭結構中的“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三角模式家庭關系?我們首先可以從焦慮的向度與控制的強度兩個維度來分析四種父母類型。
跳出自己的人生腳本
強勢控制型媽媽
強勢控制型媽媽——活在對過去的指責中,強控制。
用三角模式來詮釋,強勢控制的媽媽通常被解讀成“加害者”角色,孩子和丈夫的能量都不能與之抗衡,成了“受害者”。在這樣的家庭模式中,家庭成員通常會尋找外在的“拯救者”。孩子長大后,就會喜歡尋找“拯救者”來幫助自己。
強勢控制型媽媽通常因為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經歷導致自我價值感低,占有欲強,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操控。往往在生活中對自己的丈夫存在不滿和不屑,而丈夫又缺乏足夠的力量與之抗衡,從而選擇順從和懦弱。當她無法從丈夫那里獲取安全感和價值時,就會將所有感情重負壓在孩子身上。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通常也會缺乏安全感、壓力過大,對母親無條件地服從和依賴,對自己和他人要求高,但內心往往消極抵抗或批判指責,并很難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女兒會無形中去認同母親對男性的態(tài)度,長大后也會變得極度控制;兒子作為男性則會去認同父親的模式,接受母親的對待,變得唯唯諾諾,或者逃避感情。
建議
強勢控制型媽媽需要正視自身的問題,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并學習自我情緒管理和釋放。學習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心。
而作為強勢控制型媽媽的孩子,在生理意義上長大成人后,心智還停留在那個受傷的孩子時期,需要對“內在的孩子”做一些情緒上的修復與處理。只有斷開對媽媽的依從,才可以獲得內在的心理自由,去釋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擔心焦慮型媽媽
擔心焦慮型媽媽——活在對未來的擔心里,強控制。
當媽媽總是擔心孩子生病,擔心孩子受傷,擔心孩子失敗,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會投射很大的意念在孩子身上:“你不要生病”“你不要失敗”“你不要……”
媽媽要做“拯救者”,孩子只好變成“受害者”去滿足媽媽的需要,以得到媽媽的愛。這時外界社會或者他人很容易變成“加害者”,以維系“三角模式”。
當媽媽不斷去擔心某些事情發(fā)生,就容易把擔心的事情變成真。過度擔心和焦慮的媽媽被擔心和焦慮的情緒纏繞著,所有的專注力都在擔心的事情上,想為孩子掃除那些阻礙,做“拯救者”,甚至會忽略孩子的真實感受。而孩子跟父母的感受緊密連接,父母無意識中引導孩子去體驗那些負面感受,很容易導致孩子呈現出媽媽擔心的那個結果,因為只有那樣孩子才能得到媽媽的關注,才能感受到媽媽的關心、 照顧與愛。
建議
擔心焦慮型媽媽應該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學會放松,學會接納現實中的不完美自己,輕松積極正向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這樣媽媽的快樂情緒才會感染孩子,孩子也能學會用更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自己經歷的世界。
擔心焦慮型媽媽帶大的孩子,要學會覺察自己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不想要的現實的模式,并接納和承認這部分的自己。然后再為自己建立新的信念,并不斷去嘗試新的信念帶來的體驗和感受,不斷強化新的神經回路的建立,讓老的模式慢慢弱化,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取代。
抱怨受害型媽媽
抱怨受害型媽媽——活在過去的傷害里,弱控制。
一個抱怨受害型的媽媽,以“受害者”的形象示人,在婚姻中,視丈夫為“拯救者”。但這種關系很難維系長久,被當作“拯救者”的丈夫在進入婚姻關系之后開始面對現實,變得疏離和逃避。這類媽媽很難在丈夫那里得到滿足,于是容易把“依賴心理”投注到孩子身上。
孩子對父母無意識的愛和忠誠,會讓其想替代媽媽去承擔痛苦,把媽媽從痛苦中解救出來。抱怨受害型媽媽很容易培養(yǎng)出以拯救媽媽、拯救天下為己任的“拯救者”孩子,孩子很愿意幫助那些“苦難者”并感同身受,愿意毫無條件甚至犧牲自己去幫助他們。
“拯救者”孩子容易變成照顧父母的小大人,變成父母的“父母”。孩子會把父母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會用盡一切方法幫助父母過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墒窃诰裆?,他們卻無法得到父母的滋養(yǎng),無法去做父母真正的孩子,去連接到生命源頭的能量。很多時候他們會感到力不從心、缺乏支撐,覺得任何事情和挑戰(zhàn)只能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不能承認自己不行,害怕面對自己的脆弱,戴著面具生活。
建議
抱怨受害型媽媽而言,覺察是第一步——覺察自己對“拯救者”的依賴,尤其是對孩子的依賴,停止向孩子索取,讓孩子走向獨立,開始自己的人生。
對于變成“拯救者”的孩子,真正需要做的是與父母劃清心理界線,向生活“臣服”,承認我們無法拯救父母,只能去尊重他們的命運,幫助內在的小孩疏導和轉化卡住的情緒與能量。
忙碌缺席型爸爸
忙碌缺席型爸爸——活在對當下的逃避中,弱控制。
此類爸爸以“受害者”角色,逃避妻子的控制,逃避到所謂的工作與社交中去,通過忙碌的生活和事業(yè)去逃避妻子與孩子愛的需求,往往會把妻子或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逃避型爸爸內心通常對愛有很大的匱乏感。就算人在孩子身邊,他的心思也很難在孩子身上,表現得心不在焉。這時候孩子內心的感受很可能是“我是負擔”“我是多余的”“我不重要,我不值得被愛”。漸漸地,孩子會感到很深的被遺棄的創(chuàng)傷,變得孤獨,關閉內心世界。同時,這類爸爸又有很大的內疚感,這驅使他努力去用物質彌補對孩子的照顧不周,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過度滿足,容易造成孩子叛逆、冷漠。
建議
忙碌缺席型爸爸,只有放下“自己是超人”的心態(tài),放下自己在家庭中“受害者”的狀態(tài),放下內心對孩子的愧疚感,才能讓能量回到自己的身體。只有當自己的生命得到滋養(yǎng),我們才可以去愛別人。
忙碌缺席型家庭的孩子,內心有許多悲傷需要釋放,并需要不斷建立“我是值得被愛的”的信念。這類孩子長大后,應學會成為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父母,去陪伴那個孤單、被遺棄的內在孩子慢慢感受到愛的溫暖和力量,讓他重新學習愛和連接,進入更好的親密關系和人際關系。
以上四種典型的父母,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要想打破家庭成員間“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模式,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覺察——在每個當下去覺察自己在模式中所處的角色,當我們選擇停止繼續(xù)扮演那個角色,模式對應的其他兩個角色也會因失去能量的牽扯而發(fā)生轉變。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不需要去改變別人,只需要改變自己,自己變了,你和外在的關系就變了。成人,也要學會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一切對抗都會讓你和生命源頭的能量失去連接,讓你無法得到生命的支持、活出自己更好的生命狀態(tài)。
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三:一是(內在)自我統一,內心和諧;二是(外在)與環(huán)境協調,適應良好;三是(子人格統合)人前人后一致,人格穩(wěn)定。一個人能夠多大程度活在當下,看到真實的外界環(huán)境,跳出自己的人生腳本,而不是活在由人生腳本創(chuàng)造出來的內在心理幻想與妄念之中,就顯示了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程度。一個人越能根據真實情境,做出合適的情緒與行為反應,表示其心理越健康。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好兩件事:尊重邊界,給予自由。一個人真正愛自己,就要建立好邊界。不讓別人侵犯自己的邊界,也不去侵犯別人的邊界。分清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別人的事,不去干涉;老天的事,順其自然。父母真正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自由,不去侵犯孩子的邊界,尊重孩子自我的發(fā)展,不自以為是地給孩子所謂正確的人生指南。最好的教育是行不言之教、無為之道,讓孩子的天性得以充分發(fā)展壯大。
(作者系家庭教育指導師、青少年精準成長心理教練)
責任編輯: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