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其寫作背景,將之在合適的時機導入到教學之中,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理解能力及閱讀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诖耍鳛樾W語文老師,必須要具有將背景知識運用到閱讀教學中的意識,這樣才能夠將之引入、補充、提升等作用發(fā)揮出來,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促使學生得以全方位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背景知識;閱讀教學;合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2-0154-02
【Abstract】Each text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has its writing background,which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at the right time,which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reading accomplishment.Based on this,as 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we must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apply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reading teaching,so that we can bring it into play,supplement and promote,and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in all direc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Background Knowledge;Reading Teaching;Rational Use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雖然老師也有利用背景知識來進行閱讀教學的意識,但由于缺乏其技巧性,總是將背景知識直接導入到教學之中,而學生也只是簡單的對背景知識進行了解,并未將之與閱讀學習深入的聯(lián)系,因而未將輔助學生理解作者寫作目的的作用發(fā)揮出來,無法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情感感悟。基于此,作為現(xiàn)代化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在意識到背景知識重要性的基礎上,對之進行精心設計,準確把握其運用原則與技巧,從整體上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1.背景知識運用原則
將背景知識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對其運用原則進行把握,這樣才能夠更好發(fā)揮其功效。第一,目標原則。背景知識在閱讀教學之中運用時,本就是為閱讀教與學而服務的,因而在運用背景知識時,老師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事件的由來,或是幫助學生升華情感等,絕不可出現(xiàn)漫無目的隨意運用的情況,那樣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第二,時間原則。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時,老師必須要對其運用的時間進行把握,如每節(jié)課的課堂時間比較有限,老師需要將背景知識精準的展示給學生,而不是大篇幅的直接導入,那樣只會讓學生逐漸的厭倦對背景知識的學習與了解。相信在合理把握運用原則的基礎上,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發(fā)揮其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效果。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背景知識的運用
(1)利用背景知識,進行語文課前預習
縱觀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教學效果之所以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教師不注重語文課前預習,對課前預習的教學重要性不以為然,忽視了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想要改善這一教學弊端,教師必須重視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前預習工作。語文課前預習也是講究方式和方法的,如果把生字生詞和課文主題等教學目標安排在學生的課前預習中,對學生而言顯然難度太高,這些是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又能吸引學生預習興趣的內容入手,課文背景資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和語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資料,分發(fā)給學生,鼓勵學生利用課文背景知識開展課前預習,讓學生在課前就初步了解課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學生通過背景知識預習,提前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降低學生對陌生語文課程的抵觸心理,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工作,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課文具體內容的好奇、探索心理,提高了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學習積極性,也為教師順利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積極實施利用課文背景知識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教學策略。
(2)合理導入,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無論運用何種教學策略,其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及探索欲望,讓學生更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對課文有更好的感悟。因此,將背景知識運用到閱讀教學之中,老師也必須要明確此教學目的,運用背景知識進行合理的導入,以此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學習《窮人》這篇課文時,教學前就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背景。即俄沙皇統(tǒng)治期間,壓迫及剝削人民的情況十分嚴重,在人民無法忍受之時,開始對其進行反抗,階級矛盾日益嚴重。但無論人民受到怎樣的壓迫以及不公平待遇,他們對于美好生活仍十分向往,還保持著初心。而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在此時期創(chuàng)作的。在此種背景知識的導入之下,學生會非常好奇,為什么他們生活那么貧窮,還會這么善良呢?在此種好奇心的引導之下,學生會主動參與到對課文的閱讀之中,對主人公桑拿一家人幫助他人的事件進行了解。學生閱讀到的內容正與導入知識相一致,這樣有效的背景資料導入,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從而對課文進行更為快速的感悟。
(3)合理補充,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效率
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將自己作為教學的導入點,而是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導入點,基于學生的實際理解情況來補充背景知識,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另一方面還能夠引導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理解模式,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提高閱讀理解的效率。比如,在學習《火燒云》這篇課文時,此篇課文具有一定的直觀性特點,但由于學生自身閱歷及能力的有限,僅靠閱讀課文以及老師的語言引導,學生無法對其進行直觀了解,自然投入的情感也不到位。基于此,老師就可以采取補充背景知識的教學方式。即將課前搜集到的火燒云的直觀信息展示給學生,以此來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出新的畫面,對此篇課文有初步的理解。另外,精講教學之中還需要對火燒云形成原因、條件及形態(tài)進行穿插,如果學生出現(xiàn)理解困難的情況,還需要為之提供幫助學生理解的文章,這樣學生便可以對火燒云自然形態(tài)有透徹的了解,從而真正被大自然的美而折服。由此可見,背景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合理補充,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效率,還能夠豐富其知識儲備,為學生后續(xù)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的不斷提升而奠基。
(4)合理升華,幫助學生構建正確價值體系
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之時,老師需要注重其升華作用的發(fā)揮,以此來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體系,更好的落實素質教育。比如,在學習《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時,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其創(chuàng)作背景,即中國正處于被列國欺辱的階段,人們的生活十分的艱難,但大多數(shù)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抗,此時處于少年時期的周恩來,就發(fā)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聲音,并下定決定這樣做。通過這樣的背景知識導入之后,不僅能使學生萌生努力學習的想法,還能夠讓學生向周恩來學習,為國家更好的發(fā)展而努力學習、奮斗。
3.背景知識運用的創(chuàng)新策略
(1)發(fā)展合作探究,拓展背景知識文化
教師在將背景知識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時,還可以發(fā)展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鍛煉合作學習能力,養(yǎng)成優(yōu)異的合作探索精神,拓展學生的語文背景知識空間,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在具體的教學策略實施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4-5人為一單位的小組,然后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容,鼓勵學生以合作的形式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最后將這些背景資料匯總給教師,教師來點評哪一組搜集的資料最豐富最全面,然后將這一組資料作為本課的教學資料。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搜集資料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更加樂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教師選擇最優(yōu)秀的資料,也可以營造一種競爭的學習氛圍,使合作探究在良性競爭中開展,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多媒體教學工具輔助,創(chuàng)設背景情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教師在將背景知識滲透于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時,為增強背景知識的應用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輔助教學,在多媒體資源中搜集和課文相關的圖片、文字、影音等多種形式的背景資料,制成教學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背景知識情境,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也使學生的閱讀效率產生質的飛躍。
毋庸置疑,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情感,也能夠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及負擔,這就需要老師加強對背景知識運用的研究。要將之運用到導入、補充及情感升華等方面,以此來讓學生保持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并構建完整的價值體系,真正獲得全面性的教育,逐漸得以更為全面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安娜. 談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05):97-98
[2]陳磊.“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