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騰飛 蔡圣剛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力資本的溢價問題備受人們關注,越來越多的男性和女性開始增加對自身的投資,以提高自己的價值,醫(yī)療美容即是一種方式。根據(jù)《2018年醫(yī)美行業(yè)白皮書》,中國醫(yī)美市場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規(guī)模大、增速高,整形成為中國女性提高自信的八大方式之一、男性消費者平均消費單價是女性的2.75倍……整容的心理動因可以分為3種:常態(tài)整容、偏差整容和病態(tài)整容。①馬志國:《走過盲目整容的心理誤區(qū)》,《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第10期。常態(tài)整容和偏差整容可以理解為是相貌歧視導致的整容行為,而病態(tài)整容與相貌歧視也存在著聯(lián)系。因相貌差異而遭受差別對待,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影響當前的生活狀態(tài)。2003年,“中國第一人造美女”在北京“新鮮出爐”。2004年,“人造美女”再掀波瀾。隨后幾年間,整容真人秀登上熒屏,整容走進公眾視野。2018年,一場關于整容的訪談綜藝中,“人造美女”的觀點博得觀眾所認同:整容可以使人變得“不平凡”,整容帶來的快樂遠大于接受它的痛苦。直播行業(yè)的興起,再次掀起了看臉浪潮,也傳達了美貌即是生產(chǎn)力的訊號。通過幾個小時的直播,賺到普通人1個月的工資,對利益的追求,促使一些人通過“整容”變身“主播”。可見,相貌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美貌所帶來的巨大“吸金能力”會使一些人產(chǎn)生改變相貌的想法和行為。不僅如此,有研究表明,個體相貌會對婚姻(Margolin,1987)、教育(Ritts,1992)、社交(Feingold,1992;O'Connor和Gladstone,2018)和幸福感(Katsaiti,2012;Hamermesh和Abrevaya,2013)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此外,相貌也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機會和收入(Karp,2005),而婚姻、教育、社交等都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滿意度指個人依照自己選擇的標準對自己大部分時間或一段時間內(nèi)生活狀況的總體性認知評估,①張興貴、何立國、鄭雪:《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結構和量表編制》,《心理科學》,2004年第5期。是衡量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參數(shù)。②池麗萍:《幸福感:認知與情感成分的不同影響因素》,《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第2期。生活滿意度的研究歷史很長,但進入實證研究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主要從收入、婚姻狀況和環(huán)境等角度入手,自Diener E提出“主觀幸福感”之后③Ed Diener and Robert A, Emmons, “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5).,學者們將生活滿意度的研究提高了一個水平,并構建出一系列的量表度量生活滿意度。林南等認為:生活質(zhì)量能表達個人對生活總體的滿意程度及對生活各個方面的感受,④林南、王玲、潘允康:《生活質(zhì)量的結構與指標—1985年天津千戶戶卷調(diào)查資料分析》,《社會學研究》,1987年第6期。即生活滿意度應當是人們對生活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和總結,也有學者界將生活滿意度界定為“生活質(zhì)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⑤邢占軍:《心理體驗與幸福指數(shù)》,《精神文明導刊》,2005年第11期。作為幸福感和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熬W(wǎng)紅經(jīng)濟”的興起,讓很多人看到了“美貌”亦可以成為生產(chǎn)力:美貌帶來的關注度,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對于多數(shù)相貌普通的人來說,相貌是否會影響自身生活、影響生活滿意度呢?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與現(xiàn)有文獻相比,本文的貢獻在于從個體特征、周圍環(huán)境等層面論證了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并探討了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機制,進一步豐富了關于相貌和生活滿意度等主題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對研究相貌和生活滿意度的文獻進行總結分析。第二部分介紹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及變量定義。第三部分為模型的構建及計量結果,進行了基準回歸、異質(zhì)性檢驗及穩(wěn)健性檢驗。第四部分闡述本文的主要結論及建議。
勞動力市場存在相貌歧視,這一現(xiàn)象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證實,人們普遍認為相貌較好的勞動者擁有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如:Hamermesh和Biddle研究發(fā)現(xiàn)勞動者的外表對工資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⑥Hamermesh D S.a(chǎn)nd Biddle J E, “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NBER Working Papers,1993, 84(5):1174-1194.Harper關于身材影響工資的研究結果顯示,標準身材勞動者的工資收入高于肥胖者。⑦Harper B.“Beauty, Stature and the Labour Market:A British Cohort Stud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2010, 62(s1).Rhode在其著作中持“擁有良好外表的人,在工作中更容易獲得晉升機會和更好的工資待遇”的觀點。⑧Rhode D.L.The Injustice of Appearance in Life and Law.Oxford Vnversity Press, 2010.Salter等人分析了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的相貌與業(yè)績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美貌增加了更具吸引力的代理商的工資。①Salter S P, Mixon F G.a(chǎn)nd King E W, “Broker Beauty and Boon:A Study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Its Effect on Real Estate Brokers’Income and Productivity”,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12, 22(10).國內(nèi)學者方面,劉一鵬等的研究表明,相貌高于平均水平不會有顯著的工資升水,但相貌低于平均水平則會使男女性勞動者的工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②劉一鵬、鄭元、張川川:《長得好有高收入?—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相貌歧視問題研究》,《經(jīng)濟評論》,2016年第5期。王詢等認為擁有高顏值的人可以獲得“美貌溢價”,而低顏值不會受到“丑陋罰金”的影響。③王詢、岳園園、朱晨:《顏值越高收入越高?—基于2014年“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diào)查”的經(jīng)驗研究》,《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8年第5期。王慕文和盧二坡認為,顏值越高的男性具有更好的就業(yè)素質(zhì),并享有更多的社會資本,從而可以增加他們的就業(yè)機會,但是這兩種機制對女性并不適用。④王慕文、盧二坡:《顏值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嗎?—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diào)查(CFPS)的實證分析》,《中國經(jīng)濟問題》,2018年第5期。以上研究表明,相貌對勞動者的就業(yè)難易程度及升職加薪機會等都產(chǎn)生了影響。關于相貌能夠影響就業(yè)和收入的解釋,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特定行業(yè)中,良好的相貌能夠提高職員工作效率是真實存在的;第二種是“相貌歧視”,即雇主認為相貌好的員工生產(chǎn)率更高,是主觀臆測的。
近年來,收入增長被認為是讓人生活幸福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周欽等的研究指出,收入差距會影響居民的心理健康,⑤周欽、秦雪征、劉國恩:《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對生活水平對居民心理健康的影響》,《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18年第9期。從而影響人們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程超和溫星祥通過研究家庭內(nèi)部相對收入對我國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響,指出妻子相對收入的增加對男女雙方的幸福感均有負向影響,但對男性的影響程度更大。⑥程超、溫興祥:《家庭內(nèi)部相對收入、性別身份認同與中國居民生活幸福感—基于CGSS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經(jīng)濟評論》,2018年第6期。Aaron認為在有關幸福感的調(diào)查中,收入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⑦Aaron Ahuvia, “Wealth, Consumption and Happiness”in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Economic Behaviou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7.吳開松和李華胤認為,心理收入差距比實際收入差距更能真實地測評個體生活滿意感。⑧吳開松、李華胤:《心理收入差距、生活滿意感與群體性事件的關系探討》,《理論月刊》,2014年第2期。這些研究表明,工資收入等會影響個體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和滿意度。通過研究時間、收入、休閑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宋瑞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的參與和休閑消費支出對生活滿意度均存在顯著的正面影響,⑨宋瑞:《時間、收入、休閑與生活滿意度: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研究》,《財貿(mào)經(jīng)濟》,2014年第6期。而通過休閑活動的參與和消費支出提高生活滿意度,正是以提高居民收入為前提。通過公開的政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邢占軍研究了我國居民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收入與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間具有一定的正相關。⑩邢占軍:《我國居民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的研究》,《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1期。鄭昱等通過分析2004年至2010年21縣市的面板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家庭收入與生活滿意感有顯著正相關。?鄭昱、趙娜、王二平:《家庭收入與生活滿意感的動態(tài)關系檢驗:基于某省21縣市2004~2010年的面板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第7期。Boyce等人認為,個人收入的排名位置可以預測總體生活滿意度,而絕對收入和參考收入則沒有影響。?Boyce C J, Brown G D A.a(chǎn)nd Moore S C,“Money and Happiness:Rank of Income, Not Income, Affects Life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4).在有關“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中,Hamermesh和Abrevaya首次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將外貌與幸福感聯(lián)系起來,研究發(fā)現(xiàn):外貌指標每變化1個標準差,會給男性帶來0.10個標準差的幸福感,女性則為0.12個標準差。①Hamermesh D S.a(chǎn)nd Abrevaya J, “Beauty is the Promise of Happines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3, 64.此外,Salvia等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常存在相貌偏見,外貌好的學生獲得了更高的成績。②Salvia J, Algozzine R.a(chǎn)nd Sheare J, “Attractiveness and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77, 15(1).Clifford和Walster發(fā)現(xiàn)即使學生成績相同,教師一般仍會認為相貌更好的學生更聰明。③Clifford M M.a(chǎn)nd Walster 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n Teacher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3, 46(2).Boyatzis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外貌有吸引力的個體在同伴中更受歡迎,④Boyatzis C.J, Baloff P and Durieux C, “Effects of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and Academic Success on Early Adolescent Peer Popularity”,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998, 159(3).這表明,外貌可以為主體帶來更多的社會資本,進而增加其生活滿意度。通過以上研究結論可以發(fā)現(xiàn),美貌的人會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擁有更高的工作收入,擁有更多的伙伴、朋友等,而生活滿意度恰恰與這些東西息息相關。綜合前人文獻,相貌會影響人們的就業(yè)、工資、學習等,但直接討論相貌與個體生活滿意度之間關系的文獻比較少。因此,本文在探討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的同時,也將納入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以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使本文的論證更具說服力。
(一)數(shù)據(jù)來源生活滿意度、相貌評價、健康狀況等數(shù)據(jù)來源于來自于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diào)查中心實施的中國家庭動態(tài)追蹤調(diào)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簡稱CFPS)。作為一項全國性的大規(guī)模跟蹤調(diào)查項目,該調(diào)查跟蹤收集中國個體、家庭、社區(qū)三個層次的數(shù)據(jù),覆蓋了經(jīng)濟活動、教育成果、家庭關系、人口遷移、個體健康等眾多內(nèi)容。從2008年和2009年在北京、上海、廣州開展了測試調(diào)查之后,CFPS 從2010年在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正式開始實施基線調(diào)查,隨后,還將繼續(xù)進行每年一次的跟蹤調(diào)查。該調(diào)查覆蓋25個省/市/自治區(qū)( 除去西藏、青海、新疆、寧夏、內(nèi)蒙古、海南、香港、澳門、臺灣),目標樣本規(guī)模為16000戶,調(diào)查對象則涵蓋樣本家戶中的所有家庭成員。CFPS 的主體調(diào)查問卷依據(jù)數(shù)據(jù)層次的不同,劃分為社區(qū)問卷、家庭問卷、成人問卷、以及少兒問卷4種類型。本文主要對2016年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估計研究,其中,關于觀察對象個體的幸福感、相貌、收入狀況、健康狀況、婚姻狀況等數(shù)據(jù)來自于CFPS 調(diào)查的成人問卷部分,而反映觀察對象的家戶信息、家庭收入和資產(chǎn)的數(shù)據(jù)來自于家庭問卷部分。文中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包括受訪者的生活滿意度、相貌評價、健康狀況(自評)、收入、教育程度、身高、體重、年齡等均來源于成人問卷部分。家庭收入和負債等信息,來自于家庭卷。
(二)變量選取及定義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生活滿意度?”(life_sat)是1個以1-5表示很不滿意到很滿意的五點量表問題,數(shù)值越大,反映被訪者對自己當前的生活越滿意,并將此部分數(shù)據(jù)剔除異常值后納入回歸模型。解釋變量“相貌”(yanzhi)為訪員對受訪者相貌的評價,1-7依次表示很差到很好,處理方法同因變量??刂谱兞恐饕ㄆ渌绊憘€體生活滿意度的因素,如:性別(gender),以0表示女性,1表示男性;年齡(age);受教育程度(edu_background):從文盲/半文盲、小學到博士;黨員(party),是否為黨員;戶籍類型(urban16),分為農(nóng)村戶口和城鎮(zhèn)戶口;婚姻狀況(marriage_status),已婚為1,未婚、離異、喪偶等記為0,表示未婚;環(huán)境(environment),從1-5依次表示對自己居住環(huán)境“很不滿意”到“很滿意”;個人收入(ln_pinc),將個人收入取自然對數(shù)放入模型中;自評健康狀況(health_self),1-5依次表示“很不健康”到“很健康”;根據(jù)收集到的身高、體重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BMI值,并根據(jù)其所屬的不同范圍“18.5以下”“25-30”“30以上”依次將其劃分為過輕(underw)、過重(overw)和肥胖(fat)(根據(jù)WHO標準劃分)。
(三)模型設定個人的相貌如何影響其生活滿意度?從這個問題出發(fā),設定如下模型:
模型中,被解釋變量life_sati表示個體i的生活滿意度;β0是常數(shù)項;主要解釋變量yanzhii表示個體的相貌評價得分,β1衡量了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邊際影響,若β1>0,則表示相貌與生活滿意
(一)描述性統(tǒng)計表1列出了樣本主要特征的描述性統(tǒng)計。可以看出,生活滿意度(life_sat)評價的均值為3.528,表明大多數(shù)人對當前生活感到滿意或比較滿意;相貌(yanzhi)的均值為5.931,表明訪員對此次采訪對象的相貌評價中,相貌高于平均水平的評價較多??刂谱兞康男畔⑷绫硭?。
因此,規(guī)程認為單側電源線路的三相一次重合閘動作時間宜大于0.5 s,同時為提高線路重合成功率,可酌情延長重合閘動作時間。
(二)回歸結果分析表2匯報了相貌對生活滿意度影響的基準回歸結果。為消除訪員對受訪者相貌評分時可能存在的偏誤,本文的所有回歸分析中均控制了訪員固定效應。
1.相貌對生活滿意度影響的基準回歸第(1)列為不加入控制變量時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相貌與生活滿意度顯著正相關:相貌評價每提高1個單位,生活滿意度提高0.083個單位。這就初步驗證了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正相關關系。
2.加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治身份(是否為黨員)等個體特征變量從表2的第(2)列可以看出,在加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治身份(是否為黨員)等控制變量后,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依然正相關,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相貌評價每提高1個單位,生活滿意度提高0.086個單位。反映個體特征的變量中,相比于女性,男性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更低,但這種負相關并不顯著;年齡與生活滿意度正相關,平均來看,年齡每增加1個單位,生活滿意度將增加0.003個單位;受教育程度與生活滿意度無顯著相關性;此外,相較于非黨員,黨員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顯著高出0.315個單位。
表1 描述性統(tǒng)計
3.加入戶籍類型、婚姻狀況和生活環(huán)境等變量從表2的第(3)列可以看出,加入反映個體家庭生活的變量后,相貌和生活滿意度依然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個體特征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關系依然顯著。城鄉(xiāng)戶籍類型與生活滿意度并無顯著相關性。相較于未婚者,已婚者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會更高一些。所在小區(qū)或居委會的環(huán)境整潔度也會顯著影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
4.加入個人收入和健康評價等變量在表2的第(4)列,加入上述變量之后,相貌對生活滿意度依然有正向影響。個人收入則不會顯著影響生活滿意度,健康狀況評價與生活滿意度正相關。引入BMI指標后發(fā)現(xiàn),過輕和過重都會影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
5.使用ologit模型進行回歸因變量“生活滿意度(life_sat)”為類別變量,故使用有序logit(Ordered Logit)模型進行回歸,并且在這之前,使用貝爾斯利與韋爾施提供的方法(coldiag2),檢驗相貌、年齡等自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運行coldiag2命令得到的條件數(shù)為22.24,小于30,因此,可以認為不存在明顯的多重共線性。得出的結果和使用OLS方法得出的結論相似。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且這種影響程度的大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此外,在基準回歸中發(fā)現(xiàn),個人收入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不存在顯著影響,這一點與郝身永①郝身永:《究竟是患寡、患不均還是患不公?—基于CGSS(2006)對居民幸福感決定的經(jīng)驗研究》,《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的研究結論“絕對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符號和顯著性并不穩(wěn)健”一致。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四)異質(zhì)性檢驗異質(zhì)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在表4的第(1)、(2)列中,我們分別考察了男女性群體中,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女性群體中相貌對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一點發(fā)現(xiàn)也與生活現(xiàn)象較為接近,生活中,女性對“美”通常有更高的追求,相較于男性,女性群體更偏好于通過化妝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外在表現(xiàn)力,從而增加滿足感。從表4的第(3)、(4)列可以看出,接受過高等教育能夠顯著增加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楊睿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受過高等教育與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聯(lián)系,且在所有OECD國家中,除了韓國、印度和土耳其,超過80%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yè)生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③楊睿:《健康和生活滿意度如何與教育相聯(lián)系》,《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年第5期。文中發(fā)現(xiàn)與前人研究相吻合。在劃分年齡段后的回歸結果中,青年人和中年人的相貌均未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顯著影響,而老年人的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了顯著影響。青年人和中年人正處于事業(yè)發(fā)展的上升階段和人生的奮斗階段,良好的相貌帶來的好處,會使其不斷積蓄力量,為更進一步的事業(yè)發(fā)展而努力,因此,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顯著。進入老年階段后,生活重心的調(diào)整,使其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此時,良好的相貌帶來的諸多“好處”,就能夠顯著的提高其生活滿意度。石超和喬曉春通過使用世界價值觀研究的五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生活滿意度在年齡維度上呈U型曲線變化,中年人的生活滿意度要低于青少年和老年人,④石超、喬曉春:《中國人生活滿意度的年齡-時期-隊列效應分析》,《人口與發(fā)展》,2017年第4期。能夠支持此處的結論。
表3 進一步的估計結果
表4 異質(zhì)性檢驗結果
此外,通過區(qū)分農(nóng)業(yè)工作(農(nóng)、林、牧、副、漁)和非農(nóng)業(yè)工作,可以發(fā)現(xiàn),在非農(nóng)業(yè)工作中,相貌能顯著增加個體的生活滿意度,而在農(nóng)業(yè)工作中,相貌會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不顯著的負向影響。農(nóng)業(yè)工作中,通過積累工作經(jīng)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時相貌對生產(chǎn)效率的提高并無幫助,也不會顯著影響生活滿意度。相反,具有良好相貌的個體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容易遭受別人對其工作能力的質(zhì)疑,會降低其工作的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而非農(nóng)業(yè)工作中,因“雇主歧視”或“消費者偏好”等因素的存在,相貌也可以成為一種生產(chǎn)力,此時,相貌會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顯著影響。
(五)穩(wěn)健性檢驗由于相貌評價為訪員對受訪者的主觀評價,為克服由此引起的偏誤,此處采用受訪者其他家庭成員的樣貌平均值作為工具變量放入基準回歸。其結果如表5第(1)列所示,樣貌對生活滿意度依然有顯著影響。這驗證了本文的觀點:相貌會對個體的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顯著影響。針對基準回歸總“收入對生活滿意度沒有產(chǎn)生顯著影響”的結論,本文認為不同地區(qū)之間的工資收入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在對數(shù)變換之后仍然存在,故此處將“個人收入”變量替換為“受訪者在當?shù)氐氖杖胨健?,以此消除地區(qū)之間的差異,結果如表5第(2)列所示,此時,相貌依然能夠?qū)ι顫M意度產(chǎn)生影響,并且收入水平也會對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影響,兩者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
表5 穩(wěn)健性檢驗
此外,由于相貌得分是訪員對受訪者的主觀評價,因此,受訪者接受采訪時的態(tài)度(回答問題的耐心程度、對調(diào)查的疑慮等),可能會影響訪員對受訪者的印象,進而可能導致受訪者的相貌得分失準,鑒于此,本文將受訪者“回答問題的耐心程度”和“對調(diào)查的疑慮”作為控制變量,納入到回歸方程中,結果如表5第(3)列所示,耐心程度和疑慮程度沒有產(chǎn)生顯著影響,而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仍然顯著正相關。在表5第(4)列中,加入“對未來的自信程度confidence”變量后,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相關性的顯著性消失,而“confidence”與生活滿意度顯著正相關。前人研究表明:吸引力與觀察到的兒童自信、自尊以及成人自我報告的自信/自尊、能力和心理健康呈正相關(Langlois等,2000)、外表吸引力和個體的自信顯著正相關(Mobius和Rosenblat,2006)。據(jù)此,本文對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影響機制做出如下假設:相貌會對個體的收入和信心產(chǎn)生影響,從而影響個體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即收入水平和對未來的信心是相貌影響生活滿意度的中介變量,故構建方程檢驗中介效應。①溫忠麟、張雷、侯杰泰等:《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心理學報》,2004年第5期。
圖1 中介效應檢驗程序
按照圖1的規(guī)則進行中介效應的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在以“對未來的自信程度”(confidence)作為中介變量的檢驗中,β1、β2、β4顯著,而β3不顯著,據(jù)此可以認為,個人對未來的自信程度(confidence)在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形成了完全中介效應;在以“收入在當?shù)氐乃健保╥ncome level)作為中介變量的檢驗中,β1、β3、β4顯著,而β2不顯著,且Sobel的檢驗結果中p值為0.0075,表明收入水平(income level變量)在相貌與生活滿意度之間形成了中介效應。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相貌提高生活滿意度的作用機制中,個體對未來的自信程度和收入在當?shù)氐南鄬λ桨l(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自信程度完全中介了相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收入水平在相貌和生活滿意度之間也形成了中介效應。
通過上述分析,相貌通過影響個體對未來的自信程度,從而影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此外,個體在當?shù)氐氖杖胨剿淼南鄬κ杖胍矔@著影響個體的生活水平。
表6 中介效應檢驗
從上述結果可知,在控制了年齡、收入等因素后,相貌對生活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即相貌越好,對生活滿意度的評價越高。上述結果也表明,黨員身份、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也會影響生活滿意度,個體在當?shù)氐氖杖胨揭矔@著影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如何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是各級政府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解釋了影響生活滿意度的一個因素:相貌。雖然相貌是天生的,但是相由心生,通過后天的不斷積累,也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氣質(zhì)。本文的另一個結論是,相對收入水平也會顯著影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各地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縮小貧富差距,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滿意度。居民個體也應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自己的“相貌”,并提高自己對未來的自信心,從而提高生活滿意度。最后,我們應一致努力,改變這種“看臉”的不良風氣,消除“以貌取人”造成的相貌歧視,使每個人都能夠被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