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湖心實驗小學 葉亞紅
小學道德與法律課堂是小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善用新方式、新方法,探索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模式,讓他們的思辨能力得以養(yǎng)成,學會自主地分析、辨別事物,學會多角度地去觀察和認識世界,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
學習源于興趣,源于愛好,可以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打造成趣味化的課堂,因為孩子們天性愛玩,打造趣味化課堂,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讓孩子真正地融入這個環(huán)境中,在玩中鍛煉自己的思辨能力,開動小腦筋,比如在講授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裝扮我們的教室》這堂課時,教師就可以準備趣味化的教具,讓學生自己動手裝扮教室,開動自己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在玩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在講授《我向你學習》這堂課時,教師的宗旨就是讓學生正視自己,構筑良好的友誼,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寫一寫活動,讓學生們自己談談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什么缺點,寫寫身邊小伙伴的優(yōu)點,我們應該向小伙伴們學習哪些優(yōu)點,通過這個方式啟迪學生的智慧,讓他們正視自己,也讓小伙伴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伙伴們心目中的形象,啟迪自己如何去改正自己的缺點,如何向別人學習,展開思考,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的思維能力有限,對世界以及身邊的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沒有成熟的思維去思考,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注重引導學生開動思維,在思考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意志,錘煉自身的品質。
比如在講授統(tǒng)編教材《挑戰(zhàn)第一次》這堂課時,教師就可以設置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明辨自己的想法,首先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是不是都應該去挑戰(zhàn)呢?”以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分析本班的學生,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做事情特別謹慎,但是沒有勇氣和膽量,有的學生則是遇到事情特別魯莽和沖動,缺乏理性的判斷,本次課可以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讓他們學會大膽地去嘗試、去探索,讓他們遇到問題時學會理性對待,開動智慧的小腦袋,明辨是非,勇于挑戰(zhàn)。
在啟發(fā)學生思辨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好的品德。遇事應該怎么辦?讓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自我解決,自己動手,自己動腦解決問題,在必要時也可以尋找他人的幫助,明白團結的力量,因為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也正是需要學生養(yǎng)成的核心素養(yǎng)。在講授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的《請幫我一下吧》這堂課時,教學就可以圍繞“幫助”這個主題展開,引導學生要敢于向別人尋求幫助,不要不好意思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因為畢竟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尋求幫助不丟人,要培養(yǎng)學生們互幫互助的意識,告訴他們什么樣的情況要自己解決,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這些問題,在真正遇到困難時做到不畏懼、不退縮、勇于挑戰(zhàn),主動解決,解決不了的要學會尋求幫助,在課堂中得到鍛煉,在真正的生活中得以運用,養(yǎng)成良好品質,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其實,我們學習的一些大道理都是源于生活的,課本上的一些知識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將課堂上講解的一些大道理融入平時的生活里去,更易于小學生們理解。因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可以嘗試融入一些生活化的題材,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思考,既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講授《家人關愛我成長》這一堂課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生活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幫助父母分擔一些家務,體會到勞動的樂趣,使學生懂得要熱愛勞動、孝敬長輩、敢于擔當。在課堂上開展“我是家庭小能手”的活動,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匯報自己的勞動成果,組織語言,進行演講,與其他同學交流心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鍛煉,道德品質也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提升。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并不只是讓學生記住這些規(guī)則、這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這些觀念,有一個對道德以及法治觀念的認知,真正地明白這些,按照這些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執(zhí)行起來。打造探究性的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道德與法治的力量,在探究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講授《拉拉手 交朋友》這堂課時,就可以舉辦學生分組合作的小游戲,讓學生體驗到交朋友的樂趣,通過小組之間的互相合作,讓小學生明白他們之間互相協(xié)作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能夠增強他們之間的感情,還能培養(yǎng)團隊意識。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筑真實的情境,讓他們真正地融入這個環(huán)境中,在情境之中探索,探尋其中的奧秘所在,再比如《裝扮我們的教室》這堂課,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漂亮的教室,再通過自己的雙手去裝扮教室,通過小朋友們之間分工,一起動手,在裝扮的過程中體會到真實的合作情境,明白班集體需要大家共同創(chuàng)造。
思想行為的養(yǎng)成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需要學生真正養(yǎng)成,在心中生根發(fā)芽,化為行動的力量,真正地運用到實踐中,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思辨討論課,讓學生在課堂中展開真實的討論,辨析自己的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引導他們自覺形成道德理性。當講授《大家排好隊》這堂課時,教師可以就一件事讓學生們展開討論,志在培養(yǎng)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教材這部分內容是根據(jù)新課標“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中第5 條“懂禮貌,守秩序,愛護公物,行為文明”這部分內容編寫的。所謂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是為了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們的法治意識,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就是讓他們首先樹立規(guī)則意識,讓他們懂得做什么事情都是要遵循規(guī)則的。
《大家排好隊》這堂課體現(xiàn)的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比較貼近他們的生活。教師就可以針對排隊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討論:是不是應該遵守規(guī)則,排隊等候呢?比如遇到特殊情況的話應該怎么辦?讓學生們討論:是不是什么情況都應該正常排隊呢?比如一個年齡特別大的老奶奶排在最后邊,我們是不是應該讓她先排隊呢?畢竟老奶奶歲數(shù)大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尊老呢?提出這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辨析,得出結論,讓他們明白在遵守規(guī)則的同時也要講禮貌,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
在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小學生良好行為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基地,教師要巧用教學方法,并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打造趣味化課堂、生活化課堂、自主化探究課堂,在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讓課堂因真實的存在而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思維更加縝密、更加靈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下收獲知識,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