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睿嚀
(吉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吳大澂(1835—1902),江蘇吳縣人,字清卿,號恒軒。吳大澂自幼博通訓詁辭章,愛好金石,精于考證古文字,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學家和古文字學家,著有《恒軒吉金錄》《愙齋集古錄》《字說》等,均有重要學術價值。吳大澂于光緒六年(1880)被清廷派往吉林協(xié)辦吉林防務,采取了移民實邊、獎勵墾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僅加強和鞏固了邊防,同時促進了東北土地的開發(fā)和人口的增多,加速了東北地區(qū)的開發(fā)。
為保護東北龍興之地不受侵害,清朝自康熙七年(1668)開始對東北采取“封禁”政策,限制北方省區(qū)人口向東北流入。至乾隆時期,封禁政策得到進一步強化,嚴重阻礙了東北的土地開發(fā)和農(nóng)業(yè)發(fā)展,東北地區(qū)地廣人稀,邊備空虛。這也為東北邊疆危機埋下了伏筆。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堅船利炮的沉重打擊下,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8年,沙俄迫使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天津條約》,1860年中俄簽訂《北京條約》,進一步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quán)。沙俄企圖吞并中國東北的野心昭然若揭,東北邊疆危機日益加深。1879年,中方代表崇厚在沙俄的脅迫下,未經(jīng)清政府允許,擅自與沙俄簽訂《中俄交收伊犁條約》等條約,條約內(nèi)容傳回國內(nèi)后,朝野上下一片震動,都認為失權(quán)太重。張之洞上表明確指出了出讓松花江航權(quán)對國家安全和權(quán)利的嚴重危害。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清政府拒絕承認和批準該條約。對此,沙俄政府一面向清政府提出抗議,一面進行武力威脅,中俄關系全面緊張,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吉林邊防的重要性此時被分外關注。為加強東北邊防,保障邊疆安全,光緒六年(1880),清政府頒布諭旨“賞河南河北道吳大澂三品卿銜,赴吉林隨同銘安幫辦一切事宜”[1](P592)。
吳大澂到達吉林,受命督辦東北邊防事務以后,上書“奏請于省城開設機器局,制造新式彈藥,并于琿春、寧古塔要隘地方修筑小炮臺數(shù)處,于三姓之巴彥通東面沿江南北兩岸,仿照天津大沽口式樣各筑炮臺一座”,以加強防務。接著,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籌措邊地屯墾事宜上。1881年9月,吳大澂奏請“于寧古塔、三姓、琿春試辦屯田,增募屯兵”[2](P184-185)。吳大澂采取吉林移民實邊來抗俄拒俄。他指出:“俄人經(jīng)營防墾專意于沿邊地方,竭力布置空曠無人之地,犬牙相錯,不免暗中侵占;中國招墾多就腹地推廣,而置邊圉于不問?!雹偎J為沙俄欲圖吞并東北,吉林與俄國邊境地帶地廣人稀,人煙罕見,同時又多山區(qū)河流,不好辨別兩國界址,極易被俄侵占,只有推行移民實邊,才能真正有益于邊疆開發(fā),鞏固邊防。吳大澂親自從省城啟程赴寧古塔,校閱駐守軍隊的同時實地考察并制定設立屯兵、設立屯墾點的地點。在此期間往返二十余日,輕裝簡行,為東北防務工作盡職盡責,之后“奉吳大澂之命,設立琿春招墾總局”,并“下設五道溝和南岡招墾分局”[2](P187)。此外,吳大澂委派副將吳永敖赴山東登州、萊州、青州各屬招募屯兵。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部署,吳大澂的邊地屯墾工作基本就緒。
在實地勘察后,吳大澂將寧古塔至琿春之間與沙俄接壤一帶地方作為移民實邊的重點,并將琿春和三岔口所屬邊地作為招墾中心,下設五道溝、南岡、黑頂子和穆棱河招墾分局,開始著手移民實邊工作。為盡快開發(fā)吉林邊境地區(qū),吳大澂廣泛招墾移民對象,一方面動員吉林當?shù)鼐用穹e極參與開荒行動,另一方面多次委派政府官員去山東、山海關等地積極招募墾民,共同為開墾邊疆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對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愿意內(nèi)遷的華民,吳大澂下令,內(nèi)遷華民可以在開墾區(qū)內(nèi)認領荒地種植,并提供牛馬等牲畜,方便內(nèi)遷華民墾地種田。至于那些流落到俄境的朝鮮人,在吳大澂東北邊疆開發(fā)政策的影響下,也紛紛來到吉林邊境地區(qū),積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在吳大澂的移民實邊政策中,招墾形式不僅僅是個人領荒開墾,更主要的是“試辦屯田”和駐軍屯墾[3]。1882年,吳大澂開始試辦屯田。擬自穆棱河以東至三岔口分設十屯,每屯招募五十人為屯兵[4](P615)。按此形式,墾民10人為1棚,3棚為1屯。墾民也稱屯兵,“于冬春農(nóng)隙之時,派員教習槍刀陣法。無事則各安其業(yè),有事則守望相助,亦古人寓兵于農(nóng)之義”[4](P615)。這種招墾方式既有利于開發(fā)邊疆,又與鞏固邊防密切結(jié)合,因而被當作最普遍的一種組織形式。駐軍屯墾是在個別地區(qū)試辦的,當時曾令駐扎各墾區(qū)的官兵就近試墾,或者種植果蔬,所收糧菜暫不歸官。但不久之后,因邊防形勢危機,駐軍難以兼顧邊防和墾荒,于是將駐軍撤回。為鼓勵移民開墾,吳大澂還采取了許多扶持措施。對新荒地一律免收押荒錢,撥給墾民生產(chǎn)工具、牛、車、口糧銀等[5](P1265)。按此規(guī)定,每兩名墾民給一頭牛,每一棚給三輛車,每人每月發(fā)口糧銀二兩。為優(yōu)撫墾民,吳大澂在寧古塔還設立了牛痘局,免費為墾民種痘,預防天花。這些措施安撫了民心,調(diào)動了墾民務農(nóng)的積極性,促進了吉林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
第一,墾地面積擴大。1881年,吳大澂要求實施招墾的地方,各地政府官員、百姓都積極配合實邊政策實施,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例如:琿春招墾局墾地5 620坰,五道溝招墾局墾地3 073坰,南岡招墾局墾地180 939坰[6](P525)。此外,在寧古塔境內(nèi),三岔口墾局成立后共墾地12 400余坰。我國東北部墾地面積的擴大,使得吉林原來荒蕪貧瘠的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呈現(xiàn)出一片富饒的景象。同時,開墾后糧食的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不僅保障了東北邊軍隊伍日常的糧食供給,同時增加了國家財政稅收,為我國東北部邊疆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
第二,人口迅速增長。吳大澂多次派人在山東、山西等地重金招攬人才到東北開墾田地,并配套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大量外地人口遷徙來到吉林東部地區(qū),共同為東北邊疆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以琿春為例,光緒十七年(1891),冊報八旗行差人丁戶1 403戶,丁口10 043,新墾民戶 4 410 戶,丁口 19 940[7](P504)。隨著吉林東部土地開墾以及人口增多,吉林東部的經(jīng)濟逐步發(fā)展起來,當?shù)鼐用竦纳钏揭驳玫较鄳纳?。當今許多新的城鎮(zhèn)也是由原先在墾荒中心地區(qū)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如寧安、伊蘭、穆棱、密山、東寧以及三岔口等[8](P68)。新型城市的涌現(xiàn)提高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水平,加強了吉林東北部邊防,為抵抗沙俄入侵奠定了一定基礎。
第三,固守邊疆。吳大澂從一位邊境防務的幫辦,蛻變成能夠獨放一邊督辦吉林邊防工作的欽差大臣。作為清政府的一名官員,是非常具有遠見的。當時,吳大澂立足東北邊務,自然要預防外敵入侵,此時,吳大澂已經(jīng)開始立足東北邊務,對附近鄰國所施行的行動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預估。在1882—1883年,法國軍隊多次向清王朝的藩屬國越南北部開始大規(guī)模的、多頻次的軍事進攻,在連續(xù)作戰(zhàn)幾日后,成功占領越南河內(nèi)、南定以及首都順化等多個重要城市,嚴重威脅中國西南部等邊境安全和人民生活。正所謂“唇亡齒寒”,就在緊要關頭,吳大澂毅然“具折條陳保護越南事宜”并“附片陳明吉林所練防軍,尚可抽撥民勇三千人,由營口乘輪南下,以備微調(diào)”[9](P204)。此外,吳大澂能夠結(jié)合吉林地區(qū)的邊境邊防實際情況,就中朝和中日間的關系、中俄邊境緊張局勢等新問題提出建設性建議。通過充實邊疆,大大緩解了邊陲地區(qū)地廣人稀的局面,加強和鞏固了邊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沙俄侵略的目的。
吳大澂所推行的移民實邊政策,通過開墾土地、招攬人才、固守邊疆、發(fā)展生產(chǎn),不但解決了吉林東部地區(qū)人民的溫飽問題,還增加了東北地方的財政收入,因此,吳大澂率軍到天津后,便為清廷重用。在戍邊的過程中,吳大澂還在邊界立下了刻有“疆域有表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十四個大字的銅柱,爭得了中國漁船、商船自由出入圖們江口的權(quán)利等。當然,吳大澂在負責東北邊務的過程中,為開發(fā)東北以及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至今仍被人們所銘記。
注釋
①吳大澂《手書信稿》,光緒六年(1880)六月十三日“復張振軒制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