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倩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青劍湖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課文插圖,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課程資源,是部編版教材的一大亮點。作為課程資源,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這一資源,錯過了很多精彩的瞬間。因此,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教師如何開發(fā)插圖資源,讓插圖變成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亮點,顯得尤為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都必須是一個善于激發(fā)學生對自己課堂感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探究知識奧秘的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首先要關注“兒童的學習特點”。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性思維為主,認識事物具有具體性和直觀性的特征。這一學段的兒童,依靠實物、教具等形象化的手段,來理解周圍的世界。離開了直觀的條件,會影響學生對知識接受的過程。針對兒童的這一認知特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教學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從插圖入手,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
《霧在哪里》是一篇科學童話,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對霧有初步的感知。圖上的霧,淘氣地鼓著嘴巴,大口大口地吹著霧氣,霧氣越來越濃,遮擋了天空和海面,遮擋了城市和街道。通過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對霧的認識。然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了解霧的特征,探索霧的秘密。學生在觀察插圖的過程中,結(jié)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描述霧的特點,初步感受霧的神秘。
低年級兒童,由于生活經(jīng)驗不夠豐富,識字量相對較少。因此,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往往比較淺顯、粗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插圖,深入理解文本的語言,感受語言的獨特之處。在教學中,有些課文的詞語比較陌生,和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不大;有些詞語比較抽象,不好直接理解;有些是新詞,學生從沒有見過。針對這些詞語,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文本內(nèi)容。其中,有些詞語,也可以通過課文插圖,幫助理解。
《霧在哪里》這篇課文中,“霧把海岸藏了起來,同時也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边@句話中,“甚至”是一個非常抽象難懂的詞語。教師在講解“甚至”時,可以利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師:孩子們,看看文中的兩幅插圖,同樣畫的是一個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同?
生:左邊模模糊糊,一片白茫茫。
生: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樓的影子,其他都看不見。
生:右邊有高大的樹木,樓房、大廈、海岸線等。
師:孩子們,原來霧這么淘氣,把所有的一切都藏起來了。再細細看看這幅圖,高樓被藏起來了,大廈被藏起來了,人和小黑貓也被藏起來了。這說明什么?
生:霧很大,很濃。
生:霧很淘氣,本領很大。
師:孩子們,課文說霧藏起了高大的樹木和橋梁,巍峨的高樓,甚至是人和小黑貓,看看這幅圖,“甚至”怎么理解?
生:霧能藏起大的,也能藏起小的事物。
生:霧還把遠處的小椅子也藏起來,說明程度深。
師:真好,一個“甚至”進一步強調(diào)了霧的大,霧的濃,細心的小朋友甚至看到小椅子,霧可真大呀!
這里霧不光把高大的建筑物藏了起來,還把很小的事物也藏了起來,甚至把小貓也藏了起來,說明了霧氣的濃,不管是什么,都被霧藏起來了。教學中,通過觀察圖片,孩子們能夠輕松地理解“甚至”這個詞語的意思。
對陌生詞語的理解,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多方面理解感受。插圖比較直觀,通過對比圖片的內(nèi)容,形象直觀地展示課文內(nèi)容,能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于閱讀,《語文課程標準》針對一、二年級提出這樣的目標: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與人交流。在指導低年級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如何讓低年級孩子感受到美好的情境,對文本有獨特的感受,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低段的教學中,利用插圖這一資源,圖文對照,能夠促進學生把握文本語言的特點,加深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感受文本美好的情境。
《霧在哪里》這篇課文,作者運用了“反復(所謂反復,就是用相同結(jié)構反復出現(xiàn)的句式或段)”的語言模式,創(chuàng)設了獨特的語境,揭開了霧的神秘面紗。在指導學生品讀語句感悟意境時,插圖也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庇谑?,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現(xiàn)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庇谑?,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上面兩段話的構段方式一致,讓學生理解這兩段內(nèi)涵,感受其中的意境,學習用關聯(lián)詞說句子,難度非常大。借助于插圖,可以降低理解的難度,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霧的頑皮和淘氣。
師:讀讀這幾句話,你們感受了什么?
生:霧很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師:是呀!霧夸下??冢⒆觽兛纯床鍒D,他有沒有把天空、大海、城市藏起來呢?
生:藏起來了。
師:讀讀這兩段話,你能找到相應的插圖嗎?(生找到)這兩幅圖霧分別在哪里,把什么藏起來了?
海上:海水、船只、遠方。
天空:天空和太陽。
師:孩子們,再細細看看插圖,這些地點和這些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包含關系)
師:比較這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同之處?
生: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生:所有的事物都看不見了,霧太神奇了。1、2 兩個句子里都有“無論……還是……都”。
師:你真會發(fā)現(xiàn),課文用了“無論……還是……都”寫出了霧把一切事物都藏起來了。你能用上這個關聯(lián)詞,把第6 自然段的內(nèi)容也改編下嗎?學生面露難色。
出示第6 節(jié):霧把海岸藏了起來,同時也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
師:看看第三幅圖:有哪些事物被藏起來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這些事物都被藏起來了?誰來試一試?
生:無論是房屋、街道,還是行人和小黑貓,都被藏起來了。
師:霧說藏就藏,真是個淘氣包。孩子們,大海里的事物很多,天空中的事物也很多,為了把這些事物說清楚,作者運用了“無論……還是……都”這樣的句式。生活中也有許多事物,要想把這些事物的特點寫清楚,也可以用上這樣的句式,比如:夏天到了,“無論……還是……都”結(jié)合老師給大家的圖片說一說,都有哪些小動物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熱?
有了上面的理解,孩子們能夠很快地運用這個比較難懂的句式。
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關鍵語句,結(jié)合插圖,品悟文本獨特的語言,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意境。插圖能夠化難為易,使孩子們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
圖畫不單可以補充文字表達的內(nèi)容,而且可以拓展兒童的想象。在引導學生利用插圖說話時,既要說清楚畫面的內(nèi)容,又要引導學生跳出畫面,進行合理的想象或聯(lián)想,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霧在哪里》除了把大海、天空、城市藏起來了,還可能把誰藏起來呀?讓學生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圖畫,教師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場景,進行合理的想象。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引導學生模擬文中的插圖,創(chuàng)編圖畫,想象在濃霧下面還有可能把誰藏起來了?孩子們分組合作,創(chuàng)編插圖。
有人說,孩子就像種子,只要給他們適合的水分和陽光,孩子就能給你送來一片輝煌。孩子們,有的畫公園,有的畫花園,有的畫草地,有的畫操場……這樣,思維被完全打開,孩子們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門。
師:能不能用上“無論……還是……都”說一說呢?
生:霧來到花園里,無論是菊花,還是月季,都被藏起來了。
生:霧來到校園里,無論是教學樓,還是操場,都被藏起來了。
生:霧來到果園里,無論是蘋果,還是柿子,都被藏起來了。
課文的插圖,是課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插圖可以在學生和文本之間搭建一座橋梁,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文本的內(nèi)容,把知識化難為易,讓學生更加方便快捷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感悟文本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