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華鋒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容里小學,廣東 佛山 528000)
批注閱讀是文本閱讀中的一種重要類型,也是開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批注式閱讀指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一邊閱讀,一邊用符號、數(shù)字或文字等對文本進行標注和批注,以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評論等。和其他閱讀方式相比,批注式閱讀更注重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也能促進學生在閱讀時和文本進行對話,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在小學高段開展批注式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淺談筆者在批注式閱讀教學實踐中的策略。
批注式閱讀教學可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課前預習作為教學的前提環(huán)節(jié),開展課前批注式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性,對新鮮事物、新課文、新文段的好奇度非常大,課前預習時剛接觸到課文,學生對文段內容充滿未知與好奇。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能自主地通過課前批注閱讀開展文段學習,一方面初步走近文本,一方面可讓學生自主掃清字詞障礙,在走進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自主感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個切入點,開展課前批注式閱讀,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成效顯著。例如,在開展《落花生》的教學前,我給學生布置課前批注閱讀,要求學生初讀課文,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批注式閱讀,把感興趣的地方做好批注。在檢查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利用工具書批注課文生字詞,積累詞匯。還有些學生自己用一句話對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批注在文本空白處。也有些學生詳細批注了文章哪些部分是在詳細敘述、哪些地方是略寫、父親拿花生和什么東西進行了比較、父親拿花生比喻什么樣的人以及讀后有什么感悟等等問題,都做了詳細的批注。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切興趣伊始,都來源于對其好奇。在對閱讀素材內容好奇的驅動下,提高學生自主批注閱讀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無限動力。
批注式閱讀是一種能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閱讀方式,閱讀者在批注的過程中能夠和文本進行對話,促進學生主動去思考,體現(xiàn)閱讀者的個性化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此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而思維能力則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要素,是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基礎。我們教師在開展批注式閱讀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為自身能力所限,不懂得如何開展批注閱讀,這時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建任務,創(chuàng)設一些有效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幫助學生開展批注式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和閱讀素養(yǎng)。在創(chuàng)設批注問題時,教師應當仔細研讀教材,挖掘文本內涵,創(chuàng)建任務,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批注式閱讀。例如,在開展《鳥的天堂》的批注閱讀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如“細讀文本內容,在文中標注出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從文本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時的愉快心情,在文中做出批注”等,給學生充足的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帶著問題去進行批注閱讀,一邊閱讀一邊做批注,促進學生去思考和探究,這對學生閱讀思維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這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設任務時要仔細研讀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的任務應當符合教學的目標,也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課前自主批注閱讀的成效。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有層次性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批注閱讀的興趣,在任務驅動下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思維。
在開展批注閱讀教學時,還需要注意區(qū)分不同的文本類型。不同的文本,需要開展批注閱讀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每種文體的特征,發(fā)揮批注式閱讀的有效作用。小學高年級教材中的文本類型主要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記敘文在批注閱讀時主要引導學生注意記敘文的六要素,寫事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等,寫人的批注時可留意人物的外貌特征、形象特征等等,還可從文本的題目、記敘的順序等入手展開批注。對于說明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從說明的方法、說明的順序等入手開展批注。對于議論文,教師則主要可引導學生從論點、論據等入手來批注,以了解文本是如何進行論證的,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例如,在開展說明文《鯨》的批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本采用的說明方法進行批注,如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以讓學生通過批注感受說明文在語言表達上的嚴謹性與科學性,提升學生的內在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批注式閱讀不僅有文字批注,也需要用到一些批注的符號。批注式閱讀本身是比較自由主動的一種閱讀方式,批注是比較主觀的,每個人在閱讀時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批注符號。但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如果每個人使用的批注符號不一樣,教師在教學時就容易出現(xiàn)混亂的情況,時間長了甚至同一個人做的批注都有可能遺忘,教師看不懂學生的批注,學生自己也相互看不懂各自的批注,嚴重影響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成效。由此,統(tǒng)一批注閱讀的符號和標準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在開展批注式閱讀教學前,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標注符號和用法,如符號圓圈用來標注自己喜歡或認為寫得好的語句,用圓點標注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生詞,用波浪線標注文本中的重點語句,雙橫線標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求標注的語句,用數(shù)字1、2、3標注文本小節(jié)等,事先給學生們約定好每種標注符號的含義和用法,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才能相互看懂文本批注的內容,也能幫助學生提高批注閱讀的效率,提高閱讀教學的成效。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學生在批注式閱讀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批注的內容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化,對批注閱讀存在畏難情緒等。要想讓學生掌握批注閱讀,養(yǎng)成批注式閱讀的良好習慣,需要大量的閱讀練習,僅僅依靠教材里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可以利用課余閱讀課外書籍的平臺,以給學生更多批注閱讀的機會,提高學生批注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為讓學生的課余批注閱讀更有效,我給學生制訂了課余閱讀計劃表和課余批注閱讀任務,推薦學生適當?shù)恼n余閱讀讀物,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課余批注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批注閱讀習慣。還可以定期開展課余批注閱讀展示活動,給學生們一個展示批注閱讀成果的平臺,學生可相互分享和交流各自的批注閱讀成果,激發(fā)對課余批注閱讀的熱情和興趣,在全班營造良好的批注閱讀的氛圍。
總的來說,批注式閱讀作為一種讀寫結合的閱讀方式,在當前碎片化閱讀的大環(huán)境下,是非常實用且高效的。在開展批注閱讀教學時,需重視課前批注,創(chuàng)設有效的批注問題,還要區(qū)分不同的文本類型,統(tǒng)一批注的符號和標準,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以批注閱讀的方式開展課余閱讀,在平時也能養(yǎng)成批注式閱讀的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