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利芬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寧圍小學,浙江 杭州 310000)
新課標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可見,“抒真情”才是作文的生命,只有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讓心靈的清泉在習作中盡情流淌,文章才能感動人。如何指導學生我手寫我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下面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指導學生習作時,要降低思想要求,不能脫離實際地要求學生作文立意的深刻新穎。是什么就寫什么,想什么就說什么,哪怕立意稚嫩些,也無妨。因為童真童趣是最難得珍貴的。
1.不一定要寫好品質(zhì)——有趣的也可寫。寫人的文章,誰說非得有突出的值得贊美的品質(zhì)的人才能寫呢?真實地寫生活中普通人的特點,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指導學生寫《我熟悉的人》,告訴同學們只要是自己熟悉的,都可以寫。有位同學寫奶奶,其中有這樣一段對奶奶看電視打瞌睡的描寫:“她看一眼電視,眼睛閉起來,又睜開又閉起來。頭低下去又抬起,如此反復。老花鏡一點一點地往下滑,快滑落到鼻子下面了,卻一點不知。不一會兒響起了均勻的鼾聲。猛地,她醒了,看見我在笑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才不睡覺,我還要看老娘舅呢!’”多有生活情趣,多么樸實的語言,雖沒有深刻的主題思想,但濃濃的生活氣息卻是撲面而來,形象而生動。
2.不一定要寫好事情——反面的也可寫。要教學生寫生活,寫真實的生活,寫生活的真實。凡是真的,我們都應予以鼓勵、表揚。如有一學生寫《發(fā)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寫了媽媽與奶奶吵架這件事,他不但把為什么吵、怎樣吵寫得清清楚楚,而且還逼真地寫出了當時自己的感受及對兩人的看法。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新課標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所以,習作指導要放開種種束縛,淡化寫作技巧,讓學生自選寫作角度,自由表達思想感情。
1.淡化文體意識。把文體的選擇權(quán)還給學生,多讓學生寫寫“周記”“日記”之類的小隨筆,記記自己生活中的事。教師在寫作前應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文體。這么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天真、充滿孩子氣。
2.弱化表達形式。允許學生不拘形式,自由表達。讓學生把自己胸中的積蓄無拘無束地傾吐。無拘無束就得淡化章法、技巧,強化語言的自由表達。這樣,就容易打開學生的話匣,激活學生的思維。
3.變“要這么寫”為“不準這么寫”。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教師指導學生作文往往是指導怎么寫開頭,中間怎么寫,結(jié)果怎么樣,于是寫出來的文章就“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與其規(guī)定學生要這么寫,應該這么寫,還不如多規(guī)定幾個“不準”這么寫。這樣反而能讓優(yōu)秀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的作文內(nèi)容豐富多彩,寫作技巧不拘一格,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由于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喜怒哀樂,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點,寫出來的文章也大不一樣。老師要鼓勵孩子寫真實的自己,尊重學生的生活個性。
1.了解類型。語文老師要了解班上學生的個性特點,知道學生有活潑開朗型、安靜穩(wěn)重型、內(nèi)向膽小型。了解不同個性孩子的寫作表現(xiàn)。有的善于形象表達,以故事取勝;有的善于說明,喜歡析理談感;有的好于體察入微,闡述心理活動;有的樂于俯仰吐納——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習作語言真切且有自己的特點就應該大加贊賞,鼓勵他們繼續(xù)張揚個性,流露真情,讓他們“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
2.走近學生。教師應走近學生,留心觀察孩子,研究他們的個性特點,與孩子溝通談心。這樣學生才能信任教師,把教師當作朋友,大膽敞開心扉。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就要改變作文評價,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評判學生的作文,以兒童眼里的真實為評價標準,大力表揚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鼓勵學生寫真話、露真情。
3.慎重處理。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生活個性,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對學生在作文中敞開的真心話要謹慎處理??梢栽谧魑谋灸懮蠋拙錅剀啊⒋葠鄣脑u語;可以隨機與學生聊聊,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驅(qū)逐煩惱,特別要保守他們的秘密,把關(guān)愛和信任送到每個孩子的心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完全解除害怕、敬畏心理,大膽在習作中袒露個性特點。
小學生常常覺得作文時“無米下炊”,更談不上表達真情實感。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加以引導,打開學生的記憶倉庫,為習作所用。
1.運用多種方法引??捎梅段囊龑Х?,利用活動課、興趣課等時間,給學生讀課文、報刊、書籍上的文章,同伴的優(yōu)秀習作。學生聽了會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曾經(jīng)忽略的事兒,經(jīng)過處理竟可以成為這么好的寫作素材。
2.由近處往遠處引。在時間上,可先把選材的時間限定在近期內(nèi),要求時間、地點準確,人物、事情真實,在材料的交流評議中,要以真實與否作為材料取舍的必要條件。在學生懂得“選真”的重要,形成“選真”的習慣后,再逐步把他們的記憶引向“過去”。在空間上,可先校內(nèi)再校外。這樣,先把選材空間限定在師生視聽范圍內(nèi),能逼其選真事、說真話、表真情。
3.由窄處往寬處引。 采用從不同角度回憶的方法,引爆學生的記憶倉庫。如《童年趣事》,可引導學生從時間、地點、主人公等角度去回憶:我在哪里做過有趣的事?在學校?在家里?在外婆家?在溪邊?——(地點角度)什么時候做過有趣的事?從懂事起——五歲、六歲、七歲或前年、去年、上星期、最近——(時間角度)和誰一起做過有趣的事?和爸爸、媽媽、叔叔、弟弟、妹妹、伙伴——(人物角度)。這樣,引爆學生的記憶倉庫,選材面寬了,學生就能選那些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來寫了。
語言生活化就是引導學生在習作時用生活中的樸素的語言來表達真情實感而不是強求用華麗豐富的詞藻,優(yōu)美生動的比喻句、擬人句等等,使文章生動、形象、具體。
1.重視學生閑聊。學生喜歡和小伙伴交流,無拘無束地與同伴閑聊。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留意收集師生、生生等課間閑談的生活化的語言。如:有個學生上課看課外書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讓他站到教室門外。他找到好朋友發(fā)泄說:“這節(jié)課我在看一本有趣的故事書,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兇神惡煞地走到我眼前,不容置疑,一把奪過我手里的課外書重重甩到地上。恨恨地說:不想聽課,干脆別在教室里礙眼!你說我氣不氣?這個老陳啊,真不是好東西!”這一番心里話說得多具體生動,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2.留心捕捉語言。生活中,學生有不少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語言,要讓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就要引導學生使用這些語言。例如,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霧,一群學生在操場上觀賞,忽然有個學生說:“一定是老天爺累了,打了個長長的哈欠,嘴里冒出的熱氣變成了這霧。”我迅速記下句子,并布置學生回家寫霧,講評時把這些話加在適當?shù)胤皆倌钜槐?,讓學生比較評賞。在作文批改時,對一些天真的童話,畫上波浪線。
有一些作文題目,如“我的煩惱”“一件傷心事”等,學生在寫時,他的潛意識里想到了自己的煩惱事或者是家里父母經(jīng)常要吵架等。但學生覺得寫這些事太丟人,不敢寫這些真實的感想。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展示潛意識。
1.做好保密工作。學生最怕老師把他們習作中寫到的秘密說出去。老師在學生習作之前,在鼓勵學生寫真的同時要向?qū)W生承諾:老師不會把你們在寫作中吐露的真言公開,以趕跑學生的后顧之憂,清除寫真的畏難心理。在作文評改時,注意運用鼓勵性語言來消除學生的疑慮,調(diào)動寫真的積極性。
2.做好調(diào)解工作。學生在寫作中袒露了一些同學之間的瓜葛糾紛。教師要及時與孩子談心,做好調(diào)解工作。這樣,能及時促進兩個孩子之間的團結(jié)友愛。
3.融洽師生感情。教師要努力做學生的朋友,以朋友的心態(tài)與他們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的意見。萬一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老師也要敢于向?qū)W生道歉,私下向?qū)W生解釋清楚。這樣,學生才能喜歡教師,信任教師,在寫作中敞開心扉,毫無顧忌,暢所欲言。
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當是真實的。時刻提醒孩子們:摒棄假大空,要敢于表達真情實感。只要在指導學生習作時,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說真話,訴真情”的條件,引導學生“我手寫我心”,讓學生心靈的清泉在作文中盡情流淌,就能讓學生寫出一篇篇真實表達自我情感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