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洪剛, 羅麗霞, 謝靜怡, 莊振杰, 劉展華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405
胰腺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起病隱匿,惡性程度高,診治困難,預后極差。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胰腺癌在常見腫瘤中排名12位,但死亡率卻高居第4位,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1],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由于胰腺癌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故確診時大多數(shù)患者已處于中晚期,無法行根治性切除手術,只能通過非手術治療控制病情惡化,延長生存時間[2]。臨床上運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胰腺癌,具有控制病情,改善臨床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療效?,F(xiàn)就大柴胡湯對胰腺癌的治療體會做如下論述。
清代醫(yī)家王清任在其《醫(yī)林改錯》一書載道:“津門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津管一物,最難查看,因上有總提遮蓋。總提俗名胰子,其體長于賁門之右、幽門之左,正蓋津門?!庇善涿枋隹芍闹薪蚬芸赡苁乾F(xiàn)代解剖學的十二指腸大乳頭,而胰子可能是胰腺,這也是中醫(yī)古籍中對胰腺的解剖位置介紹最詳細的描述;同時文中提及“總提連貫胃、肝、大小腸之體質(zhì)”,說明了胰腺在解剖位置上與胃、肝、大小腸具有密切聯(lián)系。此外,清葉霖在《難經(jīng)正義》中第一次明確了胰的概念,在指出其生理功能同時將胰腺和脾臟分開描述,書中記載道:“胰,附脾之物……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這與現(xiàn)代醫(yī)學中對胰腺的解剖及其生理功能的認識大致相符。
胰腺癌常以上腹脹痛不適,皮膚黃染,大便不通,晚期患者可觸及腹部腫塊,腹水等表現(xiàn)為主。這些臨床表現(xiàn)與古籍中的積聚、黃疸、癥瘕、腹痛等疾病相類似。結(jié)合歷代醫(yī)家對胰腺癌的論述,筆者以為胰腺癌的病因病機可從內(nèi)、外、不內(nèi)外因三個方面來看:由于胰腺與肝膽、脾胃關系密切,若情志失調(diào),肝氣郁結(jié),失其疏泄條達功能,木克土氣,發(fā)為本病為內(nèi)所因;若其人骨弱肌膚盛,外感六淫邪氣,直中臟腑,此為外所因;若飲食失常,恣食肥膩、醇酒厚味等,損傷脾胃,升降失常,濕郁化熱,熱毒內(nèi)蓄,此為不內(nèi)外因。而胰腺癌的發(fā)病特點及臨床癥狀多與濕、熱、毒邪的致病特點相符。如:濕熱熏蒸肝膽,郁而化火,致發(fā)熱脅痛,口干口苦甚則出現(xiàn)黃疸等屬濕熱發(fā)黃;瘀毒蘊結(jié)中焦脾胃,脾胃運化失司,升降失常,致中焦痞塞不通,出現(xiàn)腹痛,腹脹,便秘,嘔吐泄瀉甚則腹中腫塊等痞、滿、燥、實等陽明腑實臨床表現(xiàn)。
大柴胡湯出自《傷寒雜病論》,為表里雙解之經(jīng)方,主治少陽陽明合病。方中柴胡配黃芩,苦以瀉之,清瀉肝膽濕熱,條達少陽樞機?!侗窘?jīng)》指出柴胡具有去腸胃結(jié)氣,推陳致新作用,遂二藥相合起到清郁火,條達樞機目的;大黃配枳實取承氣湯意,以通腑瀉熱,逐瘀攻毒;白芍苦平,治邪氣腹痛,破堅積,散惡血,養(yǎng)血緩急以治腹痛,同時增加大黃通下力度;半夏配生姜辛開苦降,健胃降逆,條暢中焦樞機。諸藥合用,清少陽濕熱,瀉陽明瘀毒,健中焦脾胃,以治少陽陽明合病。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大柴胡湯具有降脂、利膽、消炎、解痙、改善微循環(huán)等的作用,還能降低腫瘤壞死因子及總膽紅素、谷丙轉(zhuǎn)氨酶、淀粉酶的水平,促進肝臟胰腺的血流,對胰腺有一定的保護作用[3]。筆者臨床上運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胰腺癌腹痛、黃疸等癥辨證屬于濕熱瘀毒,每獲良效。
腹痛是胰腺癌臨床常見癥狀,初期疼痛較輕,不規(guī)則,多為隱痛或不適感為主,隨著病情的進展,疼痛日益加劇,并多向腰背部放射,晝輕夜重,坐臥不安,痛苦異常,嚴重影響睡眠,西醫(yī)治療上多予止痛藥對癥處理。臨床上對胰腺癌腹痛并癥見寒熱往來,惡心嘔吐,口干口苦,甚則黃疸等實證表現(xiàn)時,多辨為濕熱瘀滯,根據(jù)“六腑以通為用”,可投大柴胡湯以通腑逐瘀,理氣止痛。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隨證加減用藥。腹部腫塊堅實,加莪術、三棱、雞內(nèi)金等逐瘀消積;腹脹明顯,加厚樸、佛手、大腹皮等以行氣除脹;高熱不退,口干咽痛,加半枝蓮、南方紅豆杉、龍葵等以清熱解毒,消腫抗癌;腹痛夜間尤甚,舌質(zhì)瘀暗或有瘀斑,加蒲黃、五靈脂、徐長卿等活血止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加黨參、白術、白芍、制首烏以益氣養(yǎng)血等。
胰腺癌并發(fā)黃疸多由于發(fā)生在胰頭或胰體部腫瘤壓迫或侵犯膽總管,導致膽道梗阻,膽道內(nèi)壓力增高,膽汁引流不暢而引發(fā),約21%的胰頭癌患者的首發(fā)癥狀為黃疸[4]。胰腺癌并發(fā)黃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行胰腺癌的根治性切除手術,對于不能手術者,可考慮姑息性治療,如膽道引流術、膽道支架植入等[5]。
臨床上如見身目黃染,同時伴發(fā)熱,口干口苦,大便燥結(jié),尿黃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等癥狀,辨證為陽黃(肝膽濕熱、瘀毒內(nèi)結(jié)),治宜清肝利膽,瀉下瘀毒,常以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加減。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隨證加減用藥。黃疸色黃鮮明,更加金錢草、虎杖等增強利膽祛濕退黃之功;如身熱不退,口干咽痛,加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白英等清熱解毒抗癌;如短氣乏力,口渴多汗,唇齒干燥,加西洋參、沙參、麥冬;如神疲畏寒,納差便溏,加附子、白術、干姜、茯苓等以溫陽健脾等。
陳某,女,70歲,2019年5月17日因“反復腹脹、腹痛3月余”到我院就診?;颊哂?019年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腹脹、腹痛未予重視。2019年4月15日因腹痛腹脹癥狀加重,于當?shù)蒯t(yī)院治療,肝膽胰脾彩超示:胰頭實性占位,2019年5月17日全腹CT示:胰腺癌并侵犯腸系膜根部及腹膜后多發(fā)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因不能手術治療,到我院門診就診??滔掳Y見:患者精神差,腹脹腹痛,口干口苦,眠納差,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厚,脈弦數(shù)有力。中醫(yī)診斷:癥瘕,瘀毒蘊結(jié)證;西醫(yī)診斷:胰腺癌(Ⅳ期)。治以解毒祛瘀、和解少陽為法,以大柴胡為主加減,處方如下:柴胡20 g,白芍15 g,黃芩10 g,半夏15 g,川楝子15 g,枳實15 g,大黃10 g,茵陳20 g,山楂15 g,白英20 g,雞內(nèi)金15 g,莪術15 g,桃仁15 g,浙貝母20 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連服7劑。并配合口服替吉奧:早60 mg,晚40 mg,連續(xù)服用14天,停藥7天,每21天為一個療程化療。
2019年6月4日二診:患者精神好轉(zhuǎn),大便日2~3次,便后腹脹腹痛減輕,納食較前改善,舌紅苔薄黃,脈弦滑。處方如下:北柴胡20 g,白芍15 g,川楝子15 g,麩炒枳實15 g,茵陳20 g,田基黃20 g,半枝蓮30 g,南方紅豆杉3 g,生甘草6 g,黃芩片15 g,制佛手15 g,姜厚樸15 g,澤瀉15 g,火麻仁15 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連服7劑。
2019年6月11日三診:患者精神可,大便成型稍干,日一次,腹脹腹痛較前明顯減輕,納眠可,舌紅苔薄黃,脈弦滑。處方如下:北柴胡20 g,白芍15 g,香附15 g,麩炒枳實15 g,茵陳20 g,半枝蓮30 g,南方紅豆杉3 g,生甘草6 g,黃芩片15 g,姜厚樸15 g,火麻仁15 g,土茯苓30 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連服14劑。后患者一直口服化療藥替吉奧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
2019年8月14日復診:患者精神可,無腹痛,腹脹較前減輕,下肢水腫,納差,小便清長,夜尿2~3次,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全腹CT示胰頭腫物較前縮小,約31×37×43 mm(5月27日片:40×50×54 mm),余轉(zhuǎn)移灶大致同前。處方如下:北柴胡20 g,白芍15 g,麩炒枳實15 g,茵陳20 g,半枝蓮30 g,南方紅豆杉6 g,生甘草6 g,姜厚樸15 g,火麻仁15 g,稻芽30 g,茯苓30 g,大黃10 g,淡附片10 g,桂枝15 g,白術15 g,黃芩15 g,醋鱉甲10 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連服14劑。
此后患者門診隨診,以疏肝解毒、溫陽利水為法加減調(diào)服,臨床癥狀改善。隨訪至2019年11月,病情穩(wěn)定,卡氏評分80分。
按:該患者胰腺癌晚期,中醫(yī)辨證屬瘀毒蘊結(jié),少陽陽明合病,治以和解少陽,活血祛瘀。方用大柴胡湯加川楝子增強行氣止痛之功,半夏健脾和胃以解中焦胃虛,山楂、雞內(nèi)金以健胃消食,桃仁、莪術活血祛瘀,取通則不痛之意,白英、浙貝母增加解毒抗癌軟堅之功效。二診時患者精神較前好轉(zhuǎn),腹痛較前減輕但仍腹脹不適,考慮患者陽明熱結(jié)減輕,以火麻仁易大黃減輕攻下力度,加半枝蓮、紅豆杉增強解毒抗癌功效,以佛手、厚樸增強下氣除滿。后患者以大柴胡湯為主方進行加減治療,2019年8月20日復查CT提示病灶較前縮小,且患者腹痛腹脹癥狀較前明顯減輕,但下肢水腫,納差,小便清長,夜尿2~3次等陽虛水泛表現(xiàn),遂在和解少陽基礎上加以溫陽利水,以大柴胡湯合真武湯加減,稻芽有健脾消食之功,大黃通腑瀉熱同時制約桂附辛溫之性,附子辛溫以溫腎助陽,白術配茯苓增強健脾利水之功,桂枝溫陽化氣。
患者自2019年5月至今于我院門診行中藥加替吉奧聯(lián)合治療。替吉奧的作用在中醫(yī)理論中相當于祛邪抑瘤,其聯(lián)合中藥可取得協(xié)同作用,一方面中醫(yī)藥能起抗癌抑瘤減毒的作用,另一方面化療藥物可以使腫瘤得到更好的控制,二者同用共奏扶正祛邪,抗癌抑瘤功效。患者經(jīng)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后目前病灶較前縮小,且臨床癥狀較前明顯改善,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另需注意大柴胡湯具有瀉下之力,不可久用,以防傷正。臨床應用需隨時關注患者病情變化,隨證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