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麗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街道中心幼兒園
繪本閱讀是兒童早期閱讀的主要方式,而在幼兒園,借由繪本閱讀而延伸出的創(chuàng)意設計活動也層出不窮?!袄L本游戲拓展”是基于對繪本閱讀整體性功能的認識,旨在利用游戲的形式讓成人、兒童及繪本三者之間建立共同的語言密碼,尋找通往兒童心靈的捷徑。而“課程創(chuàng)生”視域下,繪本閱讀活動則對教師發(fā)起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兒童閱讀繪本前,教師要通過對繪本的深入研讀,挖掘出繪本深層的“內在意蘊”,并選擇適合兒童的部分意蘊,在預設與生成中利用游戲形式對繪本核心內容進行夸張、突出和強調。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課程創(chuàng)生”視域下繪本價值探析及游戲拓展呢?本文通過以下幾點感悟向大家介紹一些想法及策略。
“基于一本繪本開展微主題活動”,即充分挖掘一本繪本的多元教育價值,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建構多個系列活動。
(一)以兒童本位為前提,多領域融合,將繪本關鍵信息與兒童經驗進行聯系
現在我們就以小班繪本案例《誰藏起來了》來談談班級繪本課程具體的實施過程。針對小班主題“我喜歡的動物”,我們投放了與動物主題相關的一系列繪本。通過對閱讀區(qū)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的使用情況的觀察統(tǒng)計,教師發(fā)現繪本《誰藏起來了》引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每天的區(qū)域游戲時間,總有幼兒來翻閱這本書。于是,我們就將該繪本作為重點推薦的繪本。首先,教師對該繪本的相關價值進行了分析。(見表1)
表1
針對價值分析,教師在預設與生成中提供相對應的游戲材料及空間,確保幼兒在游戲中能進一步提升相關的經驗。(見表2)
【感悟】繪本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故事、一節(jié)活動,而是一個課程資源。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我們要讓幼兒來選擇讀什么書、延伸什么話題、生發(fā)什么游戲。所以,繪本的價值并不是在一節(jié)節(jié)集體教學活動中實現的,而是落實在幼兒的一日游戲之中。
表2
表3
(二)以游戲精神為引領,深度學習,讓繪本核心價值與幼兒經驗進行互動
由于幼兒的年齡不同,繪本的價值不同,所以拓展游戲的著力點也不同。我們可以基于一個繪本拓展微主題下的多維經驗,也可以基于一個繪本最核心的游戲價值點來做深,做實。
1.教師對繪本進行相關價值的探析。
基于對閱讀區(qū)幼兒閱讀情況的觀察以及和幼兒的互動交流,教師確定了繪本《點亮自然》最核心的價值:三色濾鏡原理。
用一幅畫面來介紹該繪本的神奇之處。裸眼看,令人炫目的大幅彩色圖畫;戴上三色眼鏡后,瞬間有不一樣的體驗:戴上紅色濾鏡觀察晝行性動物,戴上藍色濾鏡搜索夜行和晨昏性動物,戴上綠色濾鏡置身草木繁盛的大自然。
2.在價值探析下生發(fā)了以下幾類游戲。(見表3)
【感悟】一本從兒童視角出發(fā)傳遞科學概念的繪本,需要教師挖掘科學教育的價值。教師要充分關注誰來學,學什么,怎么學,激發(fā)幼兒深度閱讀、深度探究,支持幼兒呈現學習與發(fā)展的軌跡,在體驗探究、發(fā)展探究中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通過觀察,我們會發(fā)現某一個年齡段或者某一個時段,幼兒會對某一個話題比較感興趣。在價值判斷后,教師可以順著幼兒的需求,挖掘與之匹配的相關繪本,以循序漸進的原則,分步提供繪本,豐富幼兒相關的主題經驗,以課程視角開展閱讀區(qū)活動。下面以繪本主題課程“有趣的光影游戲”為例,重點談談我們是如何做的。
表4
表5
(一)第一步:投放繪本《我的小影子》《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進入主題“白天和黑夜”,幼兒陸續(xù)帶來了很多與該主題相關的繪本。經過篩選,教師將繪本《我的小影子》《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投放在閱讀區(qū)的書袋中,作為重點推薦的繪本。(見表4)
果不其然,幼兒對這兩本繪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嘗試著將自己看到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記錄下來和同伴分享。于是,散步時幼兒在陽光下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影子,在區(qū)域游戲時也不由自主玩起了手影游戲。自發(fā)的游戲行為在教室里蔓延……
在游戲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軒軒問道:“我昨天搭的高架橋今天看不到了?!毙惤忉尩溃骸耙驗楝F在沒有太陽,照不到作品,所以你的作品的影子投射不到屏幕上了?!苯處熥穯枺骸耙惶熘惺裁磿r間段,太陽會照射在作品上,我們能看到建構作品的投影呢?”
第二天,孩子們整整觀察、記錄了一天,發(fā)現原來這個位置只有在下午3~4點鐘的時間段內,太陽才會直射到建構作品上,投出美麗的影子,而其余時間段,則會因為太陽的角度或是墻面遮擋的原因,照不出影子。
【感悟】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與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幼兒的自發(fā)性游戲行為,正是將閱讀經驗與生活經驗、游戲經驗進行統(tǒng)整的過程,這是開展微主題的最佳時機。教師不妨再次借助光影類繪本,讓幼兒與繪本深入互動。
(二)第二步:投放鏤空光影繪本《小紅帽》《藍帽子》《穿靴子的貓》
首先以光影繪本《小紅帽》為例,介紹該系列繪本的神奇之處(價值篩選)。(見表5)
將該書投放在閱讀區(qū),果然引起了幼兒的再次追捧。把書拉開,幼兒發(fā)現了它的特別之處——鏤空。教師順勢介紹了一下它是光影書,甜甜連忙跑去科學區(qū)拿了一個手電筒過來,照在書籍上,發(fā)現看不清。經過討論,幼兒達成共識:需要一個小黑屋,游戲之旅隨之開展。同時,游戲后的分享交流使更多幼兒對這一特殊繪本產生了興趣,還收集了其他光影繪本《藍帽子》《穿靴子的貓》。第二步投放的繪本不論是從繪本的構圖還是內容的價值點上,相較于第一步的繪本更有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幼兒與之互動的程度更深入了。
1.第一階段:感受光的直射。
(1)游戲一:用繪本玩光影游戲。
基于幼兒在閱讀區(qū)的發(fā)現,我們把鏤空的繪本投放在科學區(qū),教師為了支持的幼兒的游戲,在科探區(qū)創(chuàng)設了一個紙箱做的暗箱,幼兒在一段時間的探索后,發(fā)現了光影繪本游戲時的秘密:光源與繪本距離的變化,以及多燈泡電筒與單燈泡電筒的使用會產生的不同效果。
(2)游戲二:彩色光影。
一名幼兒在玩玩具時發(fā)現里面有彩色的薄片,于是自己主動地把彩色薄片拿到科學區(qū),并且利用手電筒、紙箱進行實驗。只見他一手拿著薄片一手拿著手電筒,并把投影投到紙箱中,觀察影子的顏色。
(3)游戲三:沙畫創(chuàng)作。
在光影繪本投射影子之后,幼兒初步發(fā)現了光影直射的效果,基于這個發(fā)現,教師提供細沙、透明盒、手電筒,創(chuàng)設了新型游戲:沙畫創(chuàng)作。玩沙子是幼兒的天性,天然環(huán)保的沙子即是幼兒的畫筆,動態(tài)沙畫使光影、繪畫相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
用繪本玩光影
彩色光影
沙畫創(chuàng)作
【感悟】幼兒的深度學習往往伴隨著興趣的激發(fā)與延展,我們看到在幼兒閱讀興趣遷移下,各類探究活動持續(xù)升溫。深度閱讀帶來的深度學習顯而易見,繪本的價值在幼兒的互動中被無限放大。
2.第二階段:感受光的折射。
(1)游戲一:三棱鏡實驗。
陽臺上有一瓶水養(yǎng)的綠蘿,一次散步,九九驚奇地大聲說:“喂,你們看,這里(地上)有彩虹色!”其他幼兒都湊過去看,可是當幼兒都哄在一起時,地上什么也沒有,陽陽呼喊:“哈哈,彩虹色到我手臂上了!”下午,教師在科學區(qū)增添了三棱鏡,當光源透過三棱鏡時,幼兒看到了中午的彩虹色,紛紛歡呼雀躍起來!
(2)游戲二:筷子實驗。
基于這個原理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點深奧,于是我們利用網絡查閱相關折射的資料,有幼兒問:“折射到底是怎樣的?”于是我們開展了一次“折射實驗”。
材料準備:透明杯子(有水)、筷子、硬幣、記錄紙、筆。
操作方式:幼兒把筷子斜放在杯子里,硬幣直接放置杯底,從側面觀察杯中物體。
幼兒都很興奮,并且能夠根據現象當場記錄,得出結論:透過光看水里的硬幣,發(fā)現它變大了;透過光看水里的筷子,發(fā)現它不僅變大了,位置也發(fā)生了變化。
發(fā)現新問題:幼兒的興趣不減,在后期游戲中繼續(xù)互相討論著:“為什么光是彩色的?”“我明明看到的是白色的!”“我怎么沒看到彩虹?”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向我尋求答案:“為什么光是彩色的?”“怎么看得出來光的顏色?”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決定單獨把這個問題拿出來做實驗,接下來我們就把材料投放在科探區(qū)中,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xù)去探索發(fā)現。
【感悟】隨著經驗的不斷豐富,幼兒能發(fā)現生活中更多的“光影”現象,教師要做的是支持幼兒當下的興趣,擺脫就繪本說繪本的桎梏。
三棱鏡實驗
筷子實驗
3.第三階段:光影游戲表演。
(1)游戲一:燈光師。
一天,我們發(fā)現幼兒把科探區(qū)探索到的彩色光用到了表演區(qū),有了燈光的加入,他們表演起來就更帶勁了。
(2)游戲二:皮影戲。
在科探區(qū)發(fā)現:①光影與物體的距離關系;②沙畫游戲的光透性。
燈光師
皮影戲
于是,幼兒把探索到的經驗運用到皮影戲的表演中:《小紅帽》的原版故事、創(chuàng)編故事在表演區(qū)展開了……
【感悟】幼兒是天生有能力的學習者,不僅會發(fā)現身邊的光影現象,還會在其他游戲中開發(fā)和運用。在不斷的發(fā)現、尋找、解答、運用中,幼兒的經驗不斷積累,不斷提升,并在探索中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三)第三步:投放《小紅帽》《三只小豬》《生命之光》《我的光》《海中陽光》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發(fā)展進程和興趣需求。充分挖掘繪本作為教育資源的課程價值,教師進一步提供與主題相關的繪本,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與繪本對話,支持幼兒因體驗閱讀帶來的內動力。不同功能繪本的投放,既能激起幼兒閱讀的熱情,又有可能開啟新一階段的游戲探索之旅……(見表6)
【感悟】小小的繪本激發(fā)出大大的漣漪!由光影繪本《小紅帽》引發(fā)的系列游戲實錄,借助不同角度的光影繪本作為課程開展的載體,從現象的揭示到游戲的拓展,在深度閱讀中切入,在多元探究、自主表達中延展,最后再次回歸閱讀,幼兒在各種游戲中感受著繪本的獨特魅力。
繪本作為幼兒學習的一個載體,一種資源,有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空間。繪本閱讀絕非是簡單的“文字閱讀”過程,也不是“翻翻、看看、聽聽、講講”的被動接受,而是一個蘊含了幼兒主動“觀察、想象、理解、探究、表達”等復雜、多元的活動?;仡櫻芯繗v程,我們有以下幾點深刻的感悟:
1.遇見繪本,看到兒童,珍視繪本本身的獨特價值。
作為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我們一定要看到幼兒,讀懂幼兒,用幼兒的視角去體驗和發(fā)現繪本閱讀的樂趣。繪本的獨特價值在于它的游戲化、生活化、情景化、想象化,我們要珍視其獨特價值,不能盲目地將繪本變成教科書、識字書。
表6
2.遇見森林,看清樹木,梳理價值探析的理性思考。
市場上繪本各種各樣,作為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學會在幼兒視角下甄別高質量的繪本。首先,從繪本的圖文、內容、情感及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對繪本進行價值篩選;其次,有主題、有目的地進行相關價值點的活動設計及動態(tài)調整。
3.遇見管理,看懂路徑,挖掘繪本課程的多元價值。
回顧走過的歷程,我們總結出,開展此類微課程,教師需要提前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1)選擇適宜的拓展繪本;
(2)進行科學的繪本價值探析;
(3)預設有趣有效的游戲活動;
(4)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及空間;
(5)建構合理的主題網絡。
以繪本為契機生成的主題活動看似偶然而隨意,實則是一種接地氣的師幼共生、共融的成長方式。教師對繪本內涵與潛在價值的深刻把握,影響著幼兒閱讀之旅的進程與發(fā)展;圍繞生動的閱讀內容、有趣的閱讀方式與開放多元的互動過程,可以支持幼兒在快速、深入、有效的閱讀中獲得無限發(fā)展的可能。
課程創(chuàng)生重在“創(chuàng)生”,繪本游戲是以繪本為中心的游戲活動,教師的“創(chuàng)生”能力至關重要。從繪本出發(fā),回歸到游戲,我們努力用課程的視角,開鑿一條通往幼兒心靈的秘密隧道。相信與繪本為伴的課程,會慢慢積聚于心,最終轉化為幼兒心靈成長的力量,影響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