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海燕
(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00)
我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速度快,其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已經(jīng)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建設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專業(yè)技術人才。高職學生的來源多樣性使得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難度加大,課堂教學也存在一定困難,這就需要運用心理學知識了解并分析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主要場所,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成長。目前,我國高職學生主要為00后群體,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他們充滿選擇,因此這一群體的課堂教學管理成為新的課題。00后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是: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備受家庭的寵愛,對于自我的需求家長給予了無條件的滿足,因而缺乏反思自己和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學習方面缺乏目標,學習主動性和自律性不夠。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能力與高中學生相比偏弱,以成績?yōu)橹鞯膫鹘y(tǒng)家庭對孩子要求較為嚴苛,多以批評、比較、指責等方式進行教育,從而導致孩子對自我評價偏低,不夠自信。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忍耐力差。由于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包辦安排,容易弱化孩子面對挫折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薩提亞治療模式,是由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所創(chuàng)建的理論體系。這種理論體系十分重視原生家庭,關注個人自身正向的積極的資源,認為改變是可能的,通過挖掘個人的潛力與內在資源的方式來實現(xiàn)改變和成長[1]。薩提亞模式最大特點是重點關注個人的感受,例如,你是否感到“喜歡”或者“悲傷”等情緒,通過察覺這些感受來提高自尊,改善溝通模式來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
薩提亞認為人如果在正常的環(huán)境中成長,他的善良就能顯現(xiàn)出來。因為人有發(fā)展自我潛能的傾向,所以只要擁有合適的條件和環(huán)境,并且受到一定的鼓勵,任何人都可以學習到新的處理方式,這樣人的自我潛能就能很好地顯現(xiàn)出來。
應對是在壓力下一種尋求生存的本能反應,這個反應可以通過身體上、情緒上表現(xiàn)出來。薩提亞認為,應對是我們自我價值水平上的表現(xiàn),自我價值越高,應對方式也就越健康。例如一個人表現(xiàn)得越自信,對自己的評價越高,就越接納自己。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已經(jīng)繼承了父母所有優(yōu)秀資源,教師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需要去發(fā)掘和探索孩子內在資源,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模仿四種應對姿態(tài)動作的演繹,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加深刻明了地接受知識。例如在講解人際溝通的內容時,請兩位學生演繹遇到問題就互相指責的兩個人的動作,演繹結束后讓兩位學生表達做這個動作內心的感受,如果感受到不舒服應該如何去調整去轉換成舒服的姿態(tài)。
薩提亞溝通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中的運用。薩提亞模式以人本主義為基礎,注重自身資源的開發(fā),以個人成長為取向,提高個人價值感和責任感、發(fā)揮個人最大潛能、正確地對自己進行角色定位等目標[2]。
尊重和積極關注。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時比較害羞甚至害怕,害羞多是平時回答問題的頻率較少,缺乏鍛煉,害怕主要是因為缺乏自信,擔心自己回答的不好引發(fā)羞愧的情緒。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使用薩提亞模式,總結學生不善于回答課堂問題的原因,對學生進行積極關注,多提供表達的機會。要尊重學生的發(fā)言權,鼓勵并支持學生的表達。教師在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要停下手上的工作,稍微走近學生,眼神關注,運用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達信息。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期待后,他可能會放下一些防御和恐懼,開始斟酌自己的答案,甚至不擔心回答錯了是否有代價。
達到一致性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在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溝通。薩提亞理論認為一致性溝通是指人們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達到一致。其中包括語言方面、情感方面及非語言方面,當我們在進行語言表達時,會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包括表情、姿態(tài)、語音語調以及呼吸頻率等在內的多種非語言信息,而這些非語言常常反映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進行知識講授時,要善于使用語言和非語言,和善而堅定的表達,避免過多的主觀性評判和指責學生,讓學生樂于接受表達,勇敢地在課堂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種良好的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會讓學生的成長有更多的可能性。
覺察學生的積極資源。薩提亞理論具有人本關懷,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以賞識的眼光覺察學生的積極資源,即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通過教學加以強化和內化,讓學生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具備某些能力,提高自我評價。其實,每位學生都會有自身的發(fā)光點,重點是教師如何把握課堂時間去發(fā)掘。有不少學生不善于表達,回答問題時略顯緊張,害怕說錯直接選擇沉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作為課堂中的指導者需要耐心引導,覺察到學生不善于表達的背后其實有還有很多積極資源,可能這個學生是位非常謹慎的人,對于不確定的答案不會表達。這樣學生的謹慎可能就是他的積極資源,教師可以耐心發(fā)掘,讓學生進行自我意識,從而提高自尊水平。
冰山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像一座冰山,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能夠被我們看到的行為表現(xiàn)或應對方式,只是冰山漏出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冰山都深藏在水底。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冰山,如果能認識到自己的冰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3-4],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認真聽講或者不斷反駁教師的授課內容,這些都是外在行為表現(xiàn)和應對方式。教師需要透過外在行為的呈現(xiàn),探尋學生蘊藏著情緒、感受、期待和渴望等[5],思考學生這種表現(xiàn)和應對方式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冰山”隱喻理論指導學生自我成長,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覺察,體驗自己內在的感受、觀點、期待和深層渴望,以便更好地加深師生間的溝通和理解。
課堂中運用薩提亞模式幫助學生真正地覺察并發(fā)現(xiàn)隱藏的內在自我。當學生能夠接受和認知到他們的內在世界時,他們的內在力量將會被發(fā)現(xiàn)、被運用,從而找到學習和生活的意義。課堂中設置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驗角色的感受,讓學生在一個被充分尊重和關心氛圍中實現(xiàn)個人成長,從而提升自我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