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如果說媽媽的愛和教育是和煦的陽光滋養(yǎng)身心,那么爸爸的愛和教育一定是堅固的磐石,傳遞力量、信念和安全感。本期繪本《爸爸的玩具修理店》生動有趣地描繪了爸爸這一形象在家庭教育中的某個側面,強烈建議閱讀時由爸爸陪伴孩子一起,讓孩子在繪本閱讀時感受父愛,也讓爸爸在陪伴中獲得啟迪。
孩子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這一次——紅豆不小心弄壞了心愛的小飛機,正當她為此難過不已、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媽媽告訴她:“爸爸可以修理電視機、洗衣機,修個玩具小飛機肯定沒有問題的?!惫?,小小的玩具飛機在爸爸手里很快就修好了。紅豆和灰豆對爸爸崇拜不已,繼續(xù)追問爸爸能不能修布娃娃、小皮球等等,爸爸連連答道“沒問題”,紅豆和灰豆高興地跳起來,更加提升了對爸爸的崇拜感,爸爸也在紅豆和灰豆的歡呼聲中迎來了作為父親的“高光時刻”。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曾說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許多孩子終其一生都把父親視為他們的偶像或者最大的對手”。爸爸這一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行為模式上。在面對問題時,逃避問題或者解決問題在于爸爸曾給到的影響 ,這影響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的。豆爸在繪本《爸爸的玩具修理店》向我們展現(xiàn)的便是一個正面的爸爸形象。
孩子的世界里,“玩”就是最大的“童趣”。“玩”既是孩子成長的一種途徑,也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的方式。爸爸的“童趣”不僅體現(xiàn)出爸爸的高情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情商的發(fā)展,還能幫助爸爸和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放低為人父的姿態(tài),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經(jīng)常有爸爸陪伴玩耍的孩子,會對爸爸產(chǎn)生一種“爸爸最棒”的自豪感,釋放出孩子樂觀、大方的性格特點。同時也有一項社會調(diào)查研究表明,能夠經(jīng)常和爸爸一起玩的孩子,其社會適應性相對更強一些。
豆爸是一個“童趣”爸爸,他很會跟孩子們一起玩,在往期的《幼兒畫報》中,豆爸總是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地玩兒。本期故事中,豆爸同樣發(fā)揮了他的“童趣特長”,他和灰豆、紅豆玩起了“玩具修理店”的角色扮演游戲,等著灰豆、紅豆將他們所有壞了的玩具都拿來給他修理。灰豆拿來漏了氣的皮球,紅豆拿來掉了胳膊的布娃娃,“爸爸的玩具修理店”就這樣順利開張了。接著灰豆和紅豆在家里又找到斷了梯子的玩具工程車和掉了輪子的童車,讓爸爸修理。這下爸爸可成了一個忙碌的修理匠。更讓爸爸意外的是,灰豆和紅豆向鄰居的小朋友們宣傳了爸爸的玩具修理店,收集來大家壞掉的玩具準備讓厲害的爸爸來修理它們。面對即將越變越多的壞玩具,豆爸雖然震驚又著急,但依然保持著和孩子們的游戲態(tài)度,用修理匠的角色告訴孩子們“修理店要停業(yè),暫時休息?!?/p>
不管是從孩子的角度還是從成人的角度,故事的這一段都非常的搞笑有趣。畫面中,灰豆和紅豆很投入地尋找壞掉的玩具,豆爸洋洋得意地坐在沙發(fā)上等帶孩子們把壞玩具拿來,好讓自己大顯身手。雖然爸爸的玩具修理店只是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灰豆哥哥和紅豆妹妹對爸爸的修理技能的崇拜卻是非常認真的,只是讓豆爸沒有想到的是,灰豆和紅豆對自己的認可程度已經(jīng)讓他們把爸爸當成了真正的修理匠。畫面最后灰豆驕傲地為爸爸招攬“生意”和豆媽著急的表情、豆爸驚訝又尷尬地表情形成鮮明對比,讓人忍俊不禁。
繪本最后,爸爸的玩具修理店雖然停業(yè)了,但相信爸爸對孩子的愛不會停業(yè)。在傳統(tǒng)印象中,“父愛如山”,似乎爸爸的形象總是嚴苛的、沉默的,而事實上爸爸可以更加多元化地傾注對孩子的愛,用父親的優(yōu)勢給予孩子更多認真的、平等的陪伴,讓孩子感受爸爸的愛不僅像山沉穩(wěn)可靠、有安全感,也可以像世間萬物,從爸爸的愛中感受時光的變化和世事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