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敏
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極為重要,這是進一步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讓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得到良好構建的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過程中有各種不同的展開形式。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這不僅會帶給學生很好的閱讀感受和體驗,也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很多閱讀經驗和技巧。本文將以《匹克威克外傳》這部作品為范例,剖析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過程。
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教師首先要給大家提供良好的閱讀導向,讓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有明確依據(jù),這可以很好地提升閱讀效率。雖說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生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語言積累,并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從整體來說學生的課外閱讀經驗仍然有限,尤其是當讓學生獨立完成一本作品的閱讀時,這對于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和學習自覺性會有一定挑戰(zhàn),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些有效的閱讀指引。教師可以結合作品內容設計相應的分析探究問題,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文本的剖析解讀。這會讓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方向性更強,能夠讓學生基于閱讀慢慢解答這些問題,并且建立初步的閱讀體驗。這是學生獨立完成整本書閱讀的重要開端,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教學指導方式。
《匹克威克外傳》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其主要內容是講述老紳士匹克威克的游歷過程。這本書深入刻畫了主人翁滑稽的言談和可笑的樣貌,透過周遭人物對其的種種反應,批判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陰暗面,同時也借此表達了作者內心對于曾經美好的英格蘭的無限向往和追憶。為了讓學生完成整個故事的閱讀,教師可以從作品內容出發(fā)設計幾個具體的思考問題。比如:第一,這篇小說的作者是誰?作者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本文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什么?第二,小說的敘述是第幾人稱?簡單梳理一下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概要。第三,小說主人公是誰?他是怎樣的性格特征?并簡單繪制其游歷過程。這些問題既可以成為學生獨立閱讀的向導,同時也能引導學生了解與認識整個故事。創(chuàng)設這樣的閱讀教學過程,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整本書閱讀,能夠讓學生從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實質性的收獲。
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整個故事的梗概后,教師需要讓學生進一步進入整個故事的情境中,對文本作深入剖析解讀。這部作品的故事性很強,情節(jié)生動有趣,人物性格也非常鮮明,這些都讓整本書具備很好的可讀性,可以吸引學生饒有興趣地將整個故事讀下去。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整個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借助故事中一些有趣的情節(jié)片段,讓學生充分進入故事情境中,引導學生作細致深入的剖析解讀,加深學生整體的閱讀理解與體會。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推動整本書閱讀更好地完成,能夠加深學生對整個故事的閱讀印象和閱讀體會。
整部作品分為幾個具體的部分,教師可以將這些部分給學生作歸納總結,然后以此為向導,引導學生獨立探析。比如,第一部分為匹克威克一行人在前往羅徹斯特的途中,遇到了金格爾以及華德爾一家,揭露了金格爾騙子的身份,救贖了華德爾的妹妹。第二部分為他們在伊頓斯威鎮(zhèn)中的經歷,主要講述了當?shù)貎蓚€黨派相爭的過程,同時還發(fā)生了房東巴德爾太太狀告匹克威克毀棄婚約的事件,被匹克威克先生義正詞嚴地拒絕了。故事還有后續(xù)的幾個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就后面部分的內容作歸納總結,并且找出其中自己覺得輕松有趣的片段,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進入閱讀情境。這可以推動學生更加順利地完成整本書的閱讀,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感受力。
教師可以隨著閱讀教學的不斷推進,有意識地考查鍛煉學生的文本研讀能力。隨著學生逐漸了解了整個故事,并且跟隨故事的發(fā)展認識了其中的各種典型人物,教師可以和學生就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展開分析討論。比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讀到的最喜歡的部分,或者是讓學生分析文本中最讓自己觸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人物,這些都是很好的閱讀交流內容。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活動方式來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同時,也相應地了解學生對于整個故事的理解認識程度。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引導與提示,讓學生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故事梗概,認識故事的思想主題,對于這個故事有更豐富的閱讀收獲。
教師可以從這部作品出發(fā),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不同的學生會有不一樣的興趣點,并且會表達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同學就喜歡匹克威克與房東巴德爾太太發(fā)生鬧劇的段落。由于匹克威克優(yōu)雅的談吐和行為表現(xiàn),導致巴德爾太太產生了誤會,由此引發(fā)了其狀告匹克威克毀棄婚約的事件。在這個看似可笑的鬧劇之中,學生不僅看到了匹克威克熱心正直的優(yōu)良品質,同時也看到了巴德爾太太前后變化的反差。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分享自己覺得有趣的部分,并且相互交流閱讀感受和心得。這樣才能夠讓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有更好的推進過程,學生也會更有質量地完成整個閱讀任務。
當學生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展開有效的閱讀延伸活動。這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印象,還會讓大家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鍛煉。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適合的延伸活動形式會有所差別。如果是故事情節(jié)豐富,人物刻畫生動形象的閱讀范本,教師可以大膽鼓勵學生進行故事的續(xù)寫或者改編,還可以結合其中一個人物作進一步分析探究,這些都是很好的活動形式。如果是詩歌或者散文類題材,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完整本書后嘗試這類體裁的文章寫作,或者是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閱讀訓練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加豐富多元的閱讀印象,并且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讀完《匹克威克外傳》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導讀、通讀和研讀過程中的讀書筆記進行整理,然后互相分享筆記中的內容,以及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自行改編書中的段落,以話劇形式進行表演和二次創(chuàng)作,甚至可以將原情節(jié)進行轉折和改編,鼓勵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新性。這樣的活動形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也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學生在創(chuàng)編故事時,教師可以讓大家在故事中凸顯高中生活的現(xiàn)象和問題,展現(xiàn)學生在整本書閱讀后對該書的理解深度和思想高度。這樣的活動方式不僅可以讓整本書閱讀起到更好的綜合實施效果,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作者簡介:江蘇省海門市證大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