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貓
疣豬的獠牙是它們的自衛(wèi)神器
一只豚尾狒狒正在專心打理象糞
在非洲,經(jīng)常能看到疣豬們豎著筆直的尾巴一溜煙小跑,它們尾尖上的簇毛抖動著,好像移動的旗桿,這是草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必須承認,《獅子王》里的蓬蓬美化了疣豬的形象,現(xiàn)實中的疣豬,外形像極了蟾蜍、豬及犀牛的綜合體,雄性疣豬上犬齒外露,向上彎曲形成獠牙,更增添了幾分可怖。它們繁殖力強,數(shù)量眾多,自然也成為掠食者的目標。
疣豬非常適應(yīng)高溫和干旱的環(huán)境。它們善于挖洞,通常穴居,以青草、苔草及塊莖植物等為食,偶食腐肉。由于脖子太短,腦袋又太大,如果不跪下,根本夠不到地面的食物,于是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一邊跪行一邊用嘴巴拱地進食,樣子十分滑稽。
在南部非洲常見的豚尾狒狒是狒狒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一天早上,我們在營地附近遇到二三十只豚尾狒狒,它們互相追逐打鬧,十分嘈雜。我注意到一只豚尾狒狒正在專心研究大象的新鮮糞便,原來糞便中有很多尚未被消化的果實可作美食,這番覓食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長頸鹿身材高大,宛如活的“瞭望臺”
2019年,南部非洲大旱,薩烏提草原上動物們在水中奔騰嬉戲的場面不再,除河馬外的食草動物們都在草地上溜達,其中以大象和長頸鹿最多。
上一次見到長頸鹿還是在4年前的南非。長頸鹿僅生活在非洲大陸,喬貝國家公園里的長頸鹿屬于南方長頸鹿的安哥拉亞種。
長頸鹿喜歡在寬敞的地方活動,這樣便于觀察“敵情”
在寬河營地的獵游中,我們遇見了一個長頸鹿家族,大概有8頭,正聚在一起進食。兩頭小長頸鹿緊隨成年長頸鹿,看它們圍成半圓吃樹葉,倒也十分有趣。長頸鹿的舌頭長達40厘米,呈青黑色,能輕巧地避開植物外圍密密的長刺,食用隱藏在植物里層的樹葉。長頸鹿的嘴唇上面有一層堅韌的角質(zhì),能防止被刺槐等植物扎傷。
進餐結(jié)束后,長頸鹿們邁著優(yōu)雅的步子,慢悠悠地從我們的車前走過??粗鼈兯敉舻拇笱劬?,誰也不會想到,這看起來溫和的動物,殺傷力卻十分驚人。被長頸鹿認定是威脅的動物,會被它們一腳踢飛,獅子什么的都不在話下。在交配的季節(jié),雄性長頸鹿會互相“甩脖”攻擊,直到一方認輸。好在這樣的打架通常不會太暴力。
由于身高優(yōu)勢,長頸鹿很容易發(fā)現(xiàn)危險,它們喜歡在寬敞的地方活動,這樣便于觀察“敵情”。長頸鹿在喝水和臥下睡覺時最為脆弱,因為它們起身不容易,需要一分鐘才能站起來。雖然長頸鹿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但在過去的30年內(nèi),由于非法狩獵和棲息地逐漸喪失,長頸鹿的數(shù)量減少了近1/2,現(xiàn)在總數(shù)還不到10萬頭。動物學家說,長頸鹿一直在“靜悄悄地滅絕”。
長頸鹿一家
河馬身軀龐大,但在水中卻行動自如
從寬河營地的露臺看過去,幾頭河馬愜意地泡在水里,僅露出眼睛、耳朵和背部,觀察著周圍的動靜,不時張開大嘴打個哈欠。別看它們一臉呆萌,在非洲大型哺乳動物中,它們傷人的概率比“非洲五霸”(非洲獅、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和非洲水牛)還要高。
頑皮可愛的小河馬寸步不離母河馬,在水中拱來拱去,激起陣陣水花,場面十分溫馨。然而,這種帶孩子的河馬是最危險的,千萬不能覺得小河馬可愛,就貿(mào)然上前拍照。河馬的領(lǐng)地意識非常強,它們棲息的水域很狹窄,對任何闖入者“格殺勿論”,它們的獠牙和驚人的咬合力極具震懾力。成年河馬在自然界幾乎沒有天敵,因為體型巨大,獅群也奈何它們不得。小河馬的戰(zhàn)斗力另當別論,但是由于成年河馬的嚴密監(jiān)護,掠食者想對它們下手也很困難。
別看河馬體形肥碩,由于善于運用水的浮力,它們在水中的行動相當自如,比在陸地上還要靈活。不要以為河馬上岸后就行動遲緩,它們短距離的奔跑速度比人快得多。在白天,當河馬的身體暴露在空氣中時,皮膚的水分蒸發(fā)量要比其他哺乳動物多得多,所以需要在水中調(diào)節(jié)體溫,防止皮膚干裂。河馬的皮膚雖沒有汗腺,卻能夠分泌一種紅褐色的液體,既能防曬,還能防止蚊蟲叮咬。
夜晚是屬于河馬的時間。我們在寬河營地夜游時,黑夜里閃閃發(fā)亮的正是河馬的眼睛,用手電筒一照,大大小小竟然有十幾頭。它們在距離岸邊1000米的區(qū)域安靜地吃草,簡直就是“夜間除草機”。
頑皮可愛的小河馬與媽媽寸步不離
空中俯瞰河馬群
大象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智商和情商都較高的動物
博茨瓦納的野生大象數(shù)量從1991年的5.5萬頭增加至目前的16萬頭,占非洲象總數(shù)的40%。喬貝國家公園就生活著近6萬頭大象。
大象是一種聰明又感情豐富的龐然大物,它們的社會關(guān)系比較復雜,每當新的象群到來,它們的領(lǐng)頭者都會上前和水坑邊地位高的大象打招呼,以象鼻相碰,后者接受了前者帶著敬意的問候,新的象群才可以走近水坑。如果水坑邊的大象看對方不順眼,就會發(fā)出咆哮,揚起長鼻驅(qū)趕對方,不讓其靠近水源。
水坑里都是和著泥沙的混濁污水,出水口流出的清水口感更佳,于是源頭活水便成了大象們競相占有的資源。我觀察后發(fā)現(xiàn),占據(jù)有利位置的總是那幾頭成年大象,它們喝到滿足了,才會將水源讓給后面排隊的大象。偶爾有不懂規(guī)矩的小象想插隊,馬上就會被成年大象教訓一番,之后小象便乖乖退到一邊。當然,也有不去喝“純凈水”的大象,獨自在較遠的水洼飲水,這些通常都是族群中地位較低的大象。大象群體中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行動時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無論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
和獅群一樣,大象也是母系社會,象群首領(lǐng)是母象而非公象?!白彘L”指揮象群,安排每天的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小公象成年后會被趕出象群,這些“大男孩”組成松散的群體,時常聚在一起玩耍打鬧,或者討好地位最高的雄性。
大象的聰明還表現(xiàn)在它們擁有超凡的記憶力,能記住什么季節(jié)、什么地方有豐盛的野草,哪里有水源,還會辨認地下水標識,以便干旱的時候挖水喝。喬貝國家公園里修建了多處人造水坑,大象不用長途跋涉去找水,只要記住水坑的位置就好。
水坑邊除了大象,偶爾也有跳羚、野牛和長頸鹿光顧,它們謹慎地和象群保持著距離。這就是野生動物世界的規(guī)則,每種動物都清楚自己的位置。
一次,一頭大象正在路旁吃樹葉,聽到車子行駛的聲音,它轉(zhuǎn)過頭向我們徑直走來,大家停車熄火,保持安靜。大象在距離我們的車子不到5米的地方停下,揚起象鼻在空氣中嗅著。面對這頭龐然大物,同伴早嚇得躲到了座位下面。大象好奇地探究了一番,轉(zhuǎn)身慢慢離開。
大象依靠自己的生存智慧在非洲大地上繁衍生息
大象依靠自己的生存智慧在非洲大地上繁衍生息
夜幕降臨,氣溫也降了下來,水坑邊依然有10余頭大象,在熒熒燈光下越發(fā)顯得神秘莫測,不禁讓我想起那個關(guān)于“大象墳場”的傳說。相傳大象能夠預(yù)知自己的死期,當老象預(yù)感自己大限將至時,它就會悄然離開象群,獨自走進密林幽谷中的大象墳場,在那里默默等待死亡的來臨……
自然界的動物們在激烈的生存競爭和危險的環(huán)境中,竭盡全力進化出各自謀生的本領(lǐng)。無論身處何種困境,它們都能依靠自己的生存策略繁衍生息。人類需要帶著敬畏之心,善待這些帶給我們啟示與思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