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朝輝
【摘要】 語文課堂教學立足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始終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學習祖國語言及其各種表現形態(tài)(口頭語、書面語等)?如何利用語言進行思維訓練與提升?又如何肩負起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責任?為此筆者明確認識到首先要改變課堂教學的狀態(tài),然后再進一步加強語文課外學習。以下幾點是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1-036-010
一、重點抓住語言學習,以語言構建為基礎,實現思維發(fā)展和提升的目標
如必修五《咬文嚼字》的教學,在信息的提取和結構把握的教學重點之外,增加規(guī)范的議論語段精讀訓練。重點研讀“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這一段。通過解剖這一段,掌握議論語段提出觀點、舉例論證、深入分析的結構,掌握舉例論證時敘述事實材料,分析材料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文章是如何通過比較將這種結果嚴謹地表達出來的方法。這就是學習構建語言的方法。
再如必修一《詩兩首》(《雨巷》《再別康橋》)的教學,專門用一課時來探究《詩兩首》美的奧秘。在前兩節(jié)課充分誦讀感性認知新詩美的基礎上,從理性的角度探究新詩美的成因,讓學生從內容和恰當的形式兩個方面理解:意象美、意境美、分行、節(jié)奏(音頓)、押韻、復沓(回環(huán)往復)、修辭等共同造就了新詩的美。通過引入美國威廉斯的《便條》,感受分行產生的韻味和情趣,感知文學語言的獨特表現力和無限意味。
這類教學設計依據《課程標準》,幫助學生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在已經積累的語言材料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理解、探索、掌握漢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規(guī)律。
二、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材料,突出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讀寫結合,緊密關聯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也很多,課堂閱讀教學如果僅局限于課文本身,不易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因此課堂應加大信息的容量,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給學生挑戰(zhàn)感。
如必修五《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設計中,就專門補充了相關閱讀。學生通過閱讀《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茅盾)、《醒來時我們相親相愛》(鮑爾吉·原野)《我不喜歡李逵這廝》(李曉東)、《趣談<水滸傳>人物綽號(寧稼雨)等評論文章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啟發(fā)學生的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
通過開展開展“主題”閱讀,開設了閱讀課將閱讀和寫作相關聯。如“母愛”主題閱讀。印發(fā)了張曉風的《天使的翅膀》以及老舍、梁實秋、朱德、賈平凹等作家寫的同題文章《我的母親》。讓學生感悟不同母親的共同點,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母親形象。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概括、聯想等思維方式,求同存異,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性,靈活性等品質。最后還要求學生以《我的母親》為題進行寫作,加深情感體驗。完成一個小小的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學習。
三、改變傳達知識的方法,少灌輸,多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提高
如講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中的《夜歸鹿門歌》,如何介紹作者孟浩然?我沒有走常規(guī)路,而是利用課后練習中李白《贈孟浩然》和杜甫的《解悶十二首(其六)》兩首詩,通過讀詩來識人。在李白眼里,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隱逸詩人,風流瀟灑,才華卓著,鄙棄功名利祿,隱逸山林,醉酒迷花,超然世外。在杜甫的心中,孟浩然的詩歌清爽淡遠,句句都值得傳誦,后人難及。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學會從不同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詩歌的語言和說明性語言的不同,同時也激發(fā)了想象力。
四、打通教材之間的聯系,整合形成學習任務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性
如《古代詩歌散文鑒賞》中有杜甫的《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三首詩,但在不同的單元。教學時,我結合必修中杜甫的《登高》進行比較閱讀,感知杜甫晚年詩歌的結構、意象、意境、情感方面的特征。將分散的語言材料整合成為有結構的系統(tǒng),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五、重視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為基礎,在情境教學中獲得素養(yǎng)的提升
無論是作文講評課還是閱讀鑒賞課,我都強調真實表達,說真話抒真情;個性表達,有獨到見解,獨特體驗;理性表達,全面辯證看問題。注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課堂是開放與活躍的,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但決不能膚淺,要有思維的深度。
總而言之,新課程理念昭示我們,語文教學越來越綜合,越來越注重情境性,越來越強調實踐。所以,課堂上要充分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自己去捕捉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自己去閱讀,去思考,去感悟,去總結。老師,需要高屋建瓴去引導,去指點,去提升。學生與學生需要去合作,去交流、去分享。這樣課堂才充滿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