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皓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fā)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 之一,是“近代以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之一。①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 年12 月19 日,第2 版。 另外兩大歷史性事件、兩大里程碑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以及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推進。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之努力奮斗,付出了多少艱辛。 其中,宋慶齡作為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夫人,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其友人愛潑斯坦指出:宋慶齡的北上“不止是她個人的事情,而是反映了中國革命中兩條洪流的匯合——一條是由孫中山所發(fā)起并在晚年改變了導向的,另一條則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它代表了革命的繼續(xù)高漲并走向勝利和社會主義新階段” 〔1〕。 學界探討了中共中央邀請宋慶齡北上情況②參見周大計:《宋慶齡1949 年北上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的經過——解讀新披露的毛澤東、周恩來相關電報和批語》,《黨的文獻》2009 年第 2 期;朱玖琳:《中共邀請宋慶齡北上揭秘》,《世紀》2009 年第3 期;劉揚:《促成宋慶齡 1949 年北上的四封信》,《縱橫》2013 年第 1 期。,以及她決定北上參加新政協(xié)的經過①參見康彥新、史進平:《宋慶齡在 1949 年》,《文史精華》2007 年第 3 期;楊東曉:《1949:宋慶齡先生北上記》,《蘭臺內外》2009 年第6 期;秦立海:《1949 年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始末》,《黨史天地》2009 年第9 期。,筆者曾分析她北上的心路歷程②參見張皓、葉維維:《北上:新中國成立前宋慶齡的心路歷程》,《黨的文獻》2011 年第5 期。,但是對于她在1949 年整個一年中為新中國誕生所作的貢獻,對于她北上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何以代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匯合,缺乏探討。 因此,本文下面加以分析。
宋慶齡在1949 年明確的政治立場,可從1946年6 月國民黨軍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時談起。 是時,她一方面發(fā)表反內戰(zhàn)的聲明,指出:“中美反動派互相鼓勵,為中國此次內戰(zhàn)擴大發(fā)展的主因,他們妄想借此引起美蘇戰(zhàn)爭,而后能最后摧殘中國共產黨。” 〔2〕另一方面,她表明不參加國民黨任何政治活動。 針對國民黨宣傳機關散布她將在廣州“競選” 國民大會代表的謠言,她9 月16 日發(fā)表聲明:“此種傳聞完全不確。 我并無任何從事政治運動以圖參加 (蔣)政府的意圖。 此外,我想這種消息是從廣州發(fā)出來的,而我在廣州既不是‘代表’,也不是正式居民?!?〔3〕
基于宋慶齡這一政治態(tài)度,國民黨政府對她進行了防范。 1948 年 5 月 1 日,中共發(fā)出“五一號召”,提出召開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這得到極大的響應。 《華商報》 指出:許多民主人士“都急切地希望知道自己究竟能對新政協(xié)需要什么樣的貢獻?新政協(xié)究竟對他們又怎樣的要求?” 國民黨政府也采取措施,“黃炎培已被暫行監(jiān)視,羅隆基態(tài)度沉默,孫夫人據(jù)說已被請去南京暫住” 〔4〕。 可見,此時蔣介石就擔心宋慶齡北上。
隨著兩個中國命運大決戰(zhàn)從醞釀到展開,國民黨內有人提出同中共和談,由宋慶齡協(xié)調或主持。 6 月 28 日,“民眾” 張孟冰呈文蔣介石表示:“愿前往滬上先訪宋慶齡先生等商討進行,期在斡旋大局,共策萬全?!?〔5〕蔣介石拒絕,認為宋慶齡站到中共一邊,7 月 31 日“反省” 道:“匪雖假借革命名義,仍不敢揭樹其革命政府旗幟,成立假政府,并且假托孫宋慶齡名義推為其主席,尤藉本黨叛徒馮玉祥及其毛澤東并列為副主席?!薄?〕這說明,蔣介石此時關注著中共是否籌組新中國政府,宋慶齡在其中的地位怎樣。
隨著國民黨軍決戰(zhàn)失敗和國民黨政局變化,宋慶齡將出山的傳言四起。 1949 年1 月 9 日,著名外交家顏惠慶聽說她“將為政府首腦” 〔7〕,《泰晤士報》 稱她將被推舉為“臨時總統(tǒng)” 〔8〕,《自由論壇報》 說她將出任“總統(tǒng)”。 由于傳言太多,她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委員會發(fā)表聲明,指出“所傳孫夫人將出任政府要職的消息,毫無根據(jù)”〔9〕,指出“任何有關渠本人將在政府中擔任或負責職務之報道,純系毫無根據(jù)” 〔10〕。 她宣布,她“正貢獻其全部時間與精力于中國福利基金會之救濟工作,與上海兒童福利工作”,“并無余力顧問他事” 〔11〕。上海英文報刊登載了她的聲明:“所有她在中國政府里擔任什么官職或承擔什么責任的謠傳,都是毫無根據(jù)的?!?美國駐上??傤I事卡波特 (Cabot)一直關注這一切,報告美國政府:“根據(jù)孫夫人身邊的人傳出的消息,我們有理由相信報紙的報道是正確的?!?〔12〕
1 月21 日李宗仁出任代總統(tǒng),張治中建議:“先行改組政府再談和”,如能“請到孫夫人任行政院長” ,“一定可以一新耳目,振奮人心”,雖然這“只是一種主觀上的幻想” 〔13〕。 但是李宗仁深以為然,認為:“這批人一向對我都十分友善,毫無芥蒂存在。 所以他們如果能轉而支持我的話,我就可以推動第三方面人士,對中共增加壓力,庶幾使中共不致毫無顧忌,而將此毫無意義的內戰(zhàn)進行到底?!薄?4〕他非常重視宋慶齡的地位,其心腹顧問甘介侯稱:宋慶齡“為人慈祥誠摯,故人望隆著,全國敬愛”,“如能由孫夫人出面指導協(xié)助,則對和平之獲致,可有決定性之影響” 〔15〕。 1月22 日,李宗仁致函宋慶齡:蔣介石已經“決然引退”,他“以基于個人對國家之責任,不得不出而勉維現(xiàn)局”。 由于“內戰(zhàn)頻年,人民痛苦萬狀,彌戰(zhàn)謀和,已成為全國一致之呼聲”,他“決循民意,盡其最大之努力”。 由于“茲事體大”,希望宋慶齡“出為領導,共策進行,俾和平得以早日實現(xiàn)”,要求“即日命駕蒞京,使獲隨時承教” 〔16〕。中共中央得知:李宗仁準備到上?!坝H請孫夫人、張瀾、黃炎培、李濟深等來京” 〔17〕。
1 月23 日,甘介侯攜帶李宗仁的信函到滬拜見宋慶齡。 1 月24 日,宋慶齡雖然“兩周來患血壓過高,謝絕賓客”,但是“特破例接見” 〔18〕而詳談“一小時以上”。 甘介侯稱:“孫夫人之一貫主張,多年來迄未稍變?!?她對李宗仁及其他人士“謀求和平的努力,非常同情”,但是“對李代總統(tǒng)之盛意,表示感謝”。 她囑咐甘介侯將其意見轉達李宗仁:“她主張和平因為解救人民的痛苦;她希望孫總理手創(chuàng)的三民主義真正實現(xiàn),如此才能保障永久的和平?!?〔19〕卡波特報告美國政府:“甘介侯拜訪了孫逸仙夫人,轉交了李宗仁要求幫助的信函,但是她拒絕了充當官方調停人的邀請?!薄?0〕除甘介侯外,張治中、邵力子1 月25 日也到滬“擬進謁孫夫人”,但是因宋慶齡“血壓突然增高” 而作罷。 是日晚,邵力子“對記者闡明其來滬任務系與各有關人士交換對和談問題意見,決非負有‘邀請’ 任務” 〔21〕。 合眾社電稱:“孫夫人再入政界事,一般認為殊為渺茫,蓋不久以前,孫夫人曾告合眾社稱,在任何情形之下,渠絕不接受中國任何政府之任何職位。”〔22〕
李宗仁于1 月31 日親自到滬拜訪宋慶齡,“對和談問題商談甚久” 〔23〕。 大概由于美國政府授意請求宋慶齡出面,李宗仁對卡波特強調拜訪了宋慶齡。 〔24〕卡波特報告美國政府:“李宗仁企圖取得宋慶齡在某種程度上贊同和談,以加強對和平討價還價的砝碼?!薄?5〕《泰晤士報》 駐滬通訊員亦稱:李宗仁拜訪宋慶齡是尋求支持和談。 〔26〕無論是請求她出任行政院長還是只尋求支持和談,目的都是要求她協(xié)調或主持和談。 但是,李宗仁身邊人士稱:“孫夫人健康仍欠佳,且連日此間氣候惡劣,恐短期間甚少晉京可能?!?〔27〕中共中央關注著這一切,得報:“邵張在滬活動,似未達其分化之目的。 中央社也說:孫夫人以高血壓,拒絕接見”;李宗仁“飛滬,再次拉攏民主人士及孫夫人”,亦“毫無結果” 〔28〕。
為什么宋慶齡拒絕李宗仁的請求呢?
其一,輿論認為國共之間不可能以和平談判解決問題,因此宋慶齡不會出面。 《新聞報》 1 月28 日稱:香港政界權威人士“不信共產黨與國民黨今后舉行之談判能成立協(xié)議,并結束內戰(zhàn)”。 他們認為“欲借談判所得之協(xié)議,以解決中國內戰(zhàn),系不可能之事,因為一方面共產黨采取不妥協(xié)之態(tài)度,要求敵人作完全而無條件投降,而另一方面顯然將盡力使其剩余軍隊免被摧毀”。 該報進而認為:“李宗仁派甘介侯邀請宋慶齡北上和談,有可能宋慶齡看到了此時的和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共產黨方面不可能組建聯(lián)合政府,國民黨方面不可能接受八項條件?!?〔29〕
其二,英國駐華使節(jié)發(fā)現(xiàn),宋慶齡在中國革命發(fā)生重大轉折之時不可能出面協(xié)調和談,而是支持中國共產黨。 該使節(jié)2 月初向英國政府匯報了與翁文灝的談話:翁文灝強調,除非宋慶齡出面領導,胡適、蔣廷黻等人絲毫無望組織反共戰(zhàn)線。 英國使節(jié)詢問翁文灝等人是否與宋慶齡接觸,翁文灝回答“準備在聯(lián)合政府中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的領導人,在以某種公開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后,委派代表同宋慶齡聯(lián)系” 〔30〕。
可見,宋慶齡在對甘介侯的談話中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即主張和平,實現(xiàn)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她清楚桂系的企圖,對李宗仁指出:“我曾經明白表示過,在國民黨未實行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以前,我絕不參與這個黨的任何活動?!?〔31〕
此外,宋慶齡認識到“一個新的、緊急的階段”,就是從舊中國走向新中國的到來。 她在2 月17 日致古巴華僑民主同盟函中呼吁行動起來:“再一次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 她列舉了正在從事的醫(yī)務、兒童福利、文化、藥品生產、實驗農場五個方面的計劃,指出:“這個計劃是為了適應過渡時期的迫切需要,同時也為了下一階段的計劃做好準備。 我們感到和平的潛在可能性并認識到中國人民建設新命運的時刻已臨近了?!?這五方面中有兩個最為顯著:其一,醫(yī)務。 包括8 所國際和平醫(yī)院總院及40 所分院、7 所白求恩醫(yī)科學校,“全都設于華北”;藥品生產,指“華北制藥廠和合作社在華北地區(qū)盡可能做到藥品自給” 〔32〕。 其二,兒童福利,主要是“三毛樂園運動”。《申報》報道:“‘三毛樂園運動’,在今天還是個新興的名詞,但是我預測,不久以后,它將膾炙人口。 因為畫家張樂平手下的三毛,是現(xiàn)實的,生龍活虎似的散布在全上海,甚至全中國陰暗的角落里。孫夫人主持之下的兒童福利工作,就是以三毛為對象的慈幼工作。 目前設立在膠州路等窮苦地區(qū)里,計有兒童福利站三個單位。 受惠的難童計二萬三千余人,包括賣報的,拾垃圾的,推橋頭的,以及要飯的小叫花子。” 〔33〕顯然,宋慶齡在努力為解放區(qū)醫(yī)療事業(yè)作貢獻,努力解救上海難童,這是她為迎接新中國誕生作出的具體貢獻。 她指出:“當和平重新回到我們祖國時,我們大家一定要更努力地工作并做出許多犧牲,為我們長期受難的人民帶來幸福?!?〔34〕
前面已經指出,自“五一號召” 發(fā)出后,宋慶齡是否北上的問題提出來了。 美國在華使節(jié)和情報人員千方百計了解她的動向,卡波特1 月3日報告:民盟人士葉篤義稱,“中共對于宋慶齡加入政府,雖然她的態(tài)度并不完全是真心實意,但是由于她在宋氏家族里具有特殊的地位而表示歡迎”。 宋慶齡身邊人說她“并不想擔任什么政治職務,她的志向是從事慈善事業(yè)。 她因此多次拒絕了中共發(fā)出到解放區(qū)參加中共政權的邀請” 〔35〕。這份報告有失偏頗。 毛澤東、周恩來1 月19 日致電宋慶齡,關心她的安全,指出“中國革命勝利的形勢已使反動派瀕臨死亡的末日”,孫中山遺志“迄今始告實現(xiàn)”,因此計劃召開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希望她“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yè),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 〔36〕。當時,宋慶齡幾個月來“健康狀況特別壞”,“一星期有幾次不能工作” 〔37〕。 2 月 20 日,她回復:雖然因病“不克即時成行”,但是“我的精神是永遠跟隨著你們的事業(yè)。 我深信,在你們英勇、智慧的領導下,這一章歷史——那是早已開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將于最近將來光榮的完成” 〔38〕。 3 月 12 日,她在致海外友人函中指出:“一個新的中國就要建立起來了?!?〔39〕
從上述看出,宋慶齡反對針對中共的內戰(zhàn)。在蔣介石下野后、桂系求和之時,她拒絕李宗仁提出的出任行政院長的邀請,拒絕出面協(xié)調或主持與中共的和談。 有人認為她拒絕之因在于她認為國共和談不可能成功,實際上是她認識到從舊中國向新中國過渡的時期到了。 她主張恢復和平,實現(xiàn)孫中山三民主義。 同時,她認為北上到解放區(qū)的時機并不成熟。 為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她力所能及地為解放區(qū)作點貢獻,解救難童。
隨著國共北平和談的舉行、破裂及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蔣介石設法破壞和談,將嫡系軍隊20 萬部署上海,造成“氣氛非常緊張”。 宋慶齡指出“我們正經歷著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批評“有些人預見到結果,極力想法避免它”,指出“歷史選擇了這一耗費的、痛苦的方式,人們所能做的只是希望這種局面不要拖得太長” 〔40〕??úㄌ貓蟾婷绹骸半S著共產黨逼進上海,許多孫逸仙夫人熟識的左派人士要求她保護他們的事業(yè)?!?〔41〕宋慶齡設法使上海和平地交到人民手中,蔣介石指責她“被共黨、民盟份子所利用”,推顏惠慶等人“為主和代表,運動 ‘上海中立’與 ‘國軍撤退’” 〔42〕。 顏惠慶等人安排代市長趙祖康與中共代表見面協(xié)商移交手續(xù)。 〔43〕
上海戰(zhàn)役爆發(fā)前,宋慶齡面臨著被“邀請”赴美的壓力。 她對美國友人耿麗淑 (Talitha Gerlach)指出:“我最近幾個月確實被一些訪美邀請所煩擾不堪。 坦誠地說。 我承認現(xiàn)在非常需要人人都對美國人民說清楚美國正在進行戰(zhàn)爭準備,并且為了世界和平的利益要制止這種戰(zhàn)爭準備工作。 但即使在遙遠的將來我仍絕對不可能離開中國,不能接受任何類似的熱誠邀請?!?她堅定地強調:“我必須留在中國而把你們一切可能作出的努力都用在中國福利呼吁會和其他有關項目上?!?〔44〕
上海戰(zhàn)役展開期間,宋慶齡承受著被“請”到香港的壓力,甚至連生命也處于危險境地。 卡波特報告美國政府:“蔣介石通過其子蔣經國和軍統(tǒng)特務頭子指導對上海采取劇烈的秘密恐怖活動:派遣特別行動隊處理逃跑者和反叛者;對于被懷疑贊同和平接管上海的學生、左派人士、居民和商人進行恐怖鎮(zhèn)壓,大批逮捕、槍殺、驅逐、威嚇。 即使是孫逸仙夫人,也處于某種被威脅逮捕之下?!?〔45〕在上海即將解放時,“蔣介石很可能把孫逸仙夫人列入著名的親共人物中,打算在共產黨占領上海之前強迫他們到香港”〔46〕。 因此,顏惠慶疑問:“孫夫人已離開了嗎?” 〔47〕但是,她“堅定地抵抗蔣介石的壓力”,強調“避免卷入政治,僅僅致力于上海的慈善事業(yè)” 〔48〕。
總之,“國民黨對宋慶齡監(jiān)視得很嚴”,周恩來擔心她會被“強行帶走” 〔49〕。 在這種處境下,宋慶齡十分小心。 例如,她3 月28 日對耿麗淑指出:為其祝壽之類做法都會使“處境十分為難”,因此“不要突出任何與我個人有關的事”〔50〕。 盡管艱難,但是她充滿信心,4 月25 日她致電海外友人指出:“目前在上海大家都非常興奮,相信不久和平將降臨中國” 〔51〕,“至于國內之種種不合理狀態(tài),勢不能永遠存在,勝利終歸民主,必無疑義” 〔52〕。中共非常關心她的安全,全國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副主任鄧穎超公開警告:如果“國民黨特務分子在上海解放的前夜,對孫夫人有任何的危害,全國婦女絕對不能饒恕他們” 〔53〕。 上海解放后,周恩來致函宋慶齡:“今幸解放迅速,先生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喜,私心亦為之大慰。” 〔54〕
隨著上海解放,宋慶齡北上問題提上日程。上海解放前夕,李濟深、何香凝等人致電當時擔任民革名譽主席的宋慶齡“來平指導工作” 〔55〕。上海解放后,上海市長陳毅登門拜訪,何香凝、蔡暢、鄧穎超、李德全、許廣平等人電慰宋慶齡:“我們曾被迫分隔兩地,共同為自由民主奮斗,我們對你的進退與懷念,無時或已,現(xiàn)在上海已為人民所有,全國解放即將來到,我們共同的希望不久即可完全實現(xiàn)?!薄?6〕宋慶齡復電:“上海解放,全國解放可期,自當竭盡駑鈍,為國效力。 只以病軀急需療養(yǎng),暫緩北上?!?〔57〕卡波特注意到:“共產黨占領上海后,陳毅就去拜訪孫夫人,這是他的第一次官方拜訪。 接著,她接到三封6 月6日電報,分別來自包括周恩來夫人、馮玉祥夫人在內的全中國婦女聯(lián)合會領袖、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和民盟領袖。 他們都祝賀她上海解放和共同的 ‘自由與民主’ 目的的實現(xiàn),對她表示崇高敬意,希望能夠在北平見到她。 她的回答是接受祝賀,但是目前因病不能離滬到華北?!?〔58〕
中共中央派鄧穎超6 月25 日抵滬迎請宋慶齡北上。 上海解放時,解放軍“由于不熟習情況,致對孫寓所及孫中山故屋發(fā)生幾次誤會”,宋慶齡幼弟宋子安私產“已為人民政府接收”。 中共中央指示上海市委恰當處理、解釋和道歉。 〔59〕卡波特報告美國政府:“鄧穎超到上海拜訪孫夫人,對外解釋為探視病情,但是有兩個可靠報告表明是說服孫夫人到北平參加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會議?!?他還稱:宋慶齡“堅決反對到北平的提議”,但是她的“壓力不斷增加” 〔60〕。 事實上,宋慶齡“很興奮”,在鄧穎超抵滬當晚“即約談” 〔61〕,7 月 11日再次交談,協(xié)商兩個問題。
其一,北上時間。 6 月 30 日,宋慶齡“同意赴北平,但只擬在北平住半月到一個月即返滬”,“行期大約定在七月十日以后”。 7 月9 日,中共中央指示鄧穎超:宋慶齡“最怕熱,如七月中旬北上正好避暑 (北平甚涼爽),即使八月初南返,八月中仍可由史良伴其北來”,因為“新政協(xié)須八月半后方能開”。 宋慶齡表示:“此次赴北平不能久留”,因為須在 8 月 6 日前回滬為姨母祝壽,“如果七月去北平,八月六日前趕回上海,然后再赴北平參加新政協(xié),往返匆促”,“病體很難支持”。因此,“為了能出席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赴北平行期以八月為宜”。 于是,商定“將行期推至八月六號以后”。 隨之,由于“新政協(xié)會期定在九月上旬”,周恩來提出“行期在八月半后甚好”,鄧穎超對宋慶齡具體提出8 月20 日以后,宋慶齡提出8 月底有事而“必須趕回上?!?。 周恩來8 月6 日致電鄧穎超:“新政協(xié)須九月上旬始能開會,孫夫人以遲至八月下旬或九月五日以前來平為好。 孫說八月底有事,恐系推辭,請與史良 (已去滬)分別推動,仍以能到期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為好,但可說明為減少疲勞,可不必天天到會?!?〔62〕
宋慶齡何時北上,與新中國何時誕生密切相關,這有三次時間改變。 第一次,在 6 月 12 日給斯大林的通報中,毛澤東指出:“政府將在8 月成立,而民主人士要和我們一起在6—7 月份召開協(xié)商會議,政府成立的籌備工作 (十分緊張)。” 〔63〕按此,宋慶齡決定7 月10 日后北上,住半個月到一個月,參加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第二次,因8月成立的條件不具備,中共中央“決定在今年八月召開新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并成立聯(lián)合政府” 〔64〕。因此,宋慶齡提出8 月赴平。 第三次,由于國民黨政府逃到廣州,如果未解放廣州就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事實上造成兩個政權對峙局面。 因此,中共中央決定9 月上旬召開新政協(xié)會議,在成立新中國的同時解放廣州,蔣介石亦認識到“聯(lián)合政府定于十月一日成立,是其必欲于九月內侵占廣州為第一目標” 〔65〕。 于是,宋慶齡同意周恩來提出的于8 月下旬至9 月5 日之間擇日北上。
其二,北上目的。 毛澤東、周恩來先后致函宋慶齡北上共商建國大計。 民主人士史良力主宋慶齡“應參加新政協(xié)”,建議“即使因病體不能天天到會,亦應至平參加開幕”,宋慶齡“為之動容”。 史良認為她“參加新政協(xié)是可以做到的”。鄧穎超希望她“一定來平”,報告中共中央:“如孫夫人堅持此次暫不來平,則在我返平前,是否將請其參加政協(xié)及政府事,征其同意。” 中共中央指示鄧穎超:對宋慶齡“直說請其參加新政協(xié),至參加政府事可候孫到平后再說” 〔66〕。 宋慶齡不僅同意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而且同意參加中央人民政府。 她在6 月回復貝特蘭6 月25 日的來函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將在十月份成立。 〔67〕
美國駐滬總領事卡波特、領事麥克洛夫 (Mc-Conaughy)一直關注上述協(xié)商。 卡波特報告美國政府:中共“認為取得宋慶齡積極認可他們的革命是很重要的,其原因不僅僅是孫逸仙夫人是孫博士的遺孀 (因此,可以象征性地再次確認孫中山宣布 ‘贊同’ 共產主義原則和親蘇政策),還在于她是憑個人能力受到普遍歡迎的慈善家。 此外,她作為宋氏姐妹之一,她同國民黨的四大家族有著事實上的血緣關系。 如果能取得她的支持,中國革命的真正價值得到極大的提高,得到令人欽佩的展示”。 因此,“中共堅持而努力地勸說孫逸仙夫人”,“雖然不會貿然對孫夫人采取粗略方式強迫她服從,但是會采取穩(wěn)定的友好壓力”。 她“對中共革命事業(yè)的支持,超越了對她家族的忠誠”,“她不參加政治的意志逐漸削弱,她不久就會到北方去” 〔68〕。 麥克洛夫則強調美國情報顯示“孫夫人屈服于共產黨的壓力,決定到北平”,又稱“過去許多年來,孫夫人的心情從未有過象這次北上前夕糟糕,她對人吐露說,她的家常來共產黨同志,常常開各種會議,她感覺到家不再是自己的家” 〔69〕。 盡管如此,美國政府注意到中共極為重視宋慶齡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與象征,認識到中共中央邀請她北上的重大意義,她支持革命事業(yè)而決定北上。
正是在6 月30 日決定北上這日晚上,宋慶齡出席中共中央華東局、上海市委邀請各界代表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8 周年大會。 這是她在上海解放后公眾場合的第一次露面。 她發(fā)表祝詞闡述對中國革命勝利意義的認識:其一,中國人民即將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全勝利。 中國人民“解脫了帝國主義和殖民地政策的束縛”,“鏟除了封建主義”。 這是中國大地上的新光明,中國人民獲得了民主和自由。 這是“一個最偉大的時期”,是“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里程碑”。 其二,中國人民開始走上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這是我們祖國建設和前進的動力,我們的旗幟是 ‘生產’,更多的生產?!?其三,中國革命鼓舞了全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tǒng)治體系的解放斗爭。 中國革命勝利的高潮“蕩漾到每一個口岸”,各國人民運動風起云涌,中國人民同他們團結起來“加強這勇敢的戰(zhàn)斗”。 其四,中國人民擁有自己的軍隊和領袖。 人民解放軍英勇無敵,紀律無雙,“他們的心同老百姓的心在一起”;中國共產黨是“誕生在上海,生長在江西叢山里,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艱難困苦的路程上百煉成鋼,在鄉(xiāng)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領袖” 〔70〕。
這樣,宋慶齡闡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對于中國和世界的意義,指出中國要從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指出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奮斗的革命歷程。 她“表示擁護中共領導,以充分信心與決心,為發(fā)展生產,為建設新中國而努力” 〔71〕。
接著在7 月7 日,宋慶齡出席上海市各界紀念中國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12 周年紀念大會,這是她一周以來的第二次公開露面。 她闡述七七事變的兩大意義:其一,歷史意義。 七七事變既“標記著中國人民所遭受的侵略之一”,也“改變了那一時期的整個國際陣線的面目”。 盡管日本帝國主義“瘋狂的轟炸和海軍用大炮來掩護進攻”,但是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為了保衛(wèi)民族獨立,奮起抵抗,準備犧牲,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其二,現(xiàn)實意義。 中國人民“第一次有了真正的人民的軍隊”,而“已經處在一種更其不可征服的地位”,中國革命的勝利“動搖了帝國主義者在中國、在亞洲統(tǒng)治的基礎”,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體系“正在崩潰中”。 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形成了一個警告”,“向企圖阻止我們巨大的民主浪潮的帝國主義者提出嚴重警告”,“向虛妄地制造國際戰(zhàn)爭煙幕并且威脅人民民主力量的和平愿望的反動派提出嚴重警告”:“滾開吧! 否則你們將同歸于盡。” 這就是說,帝國主義休想再任意欺凌中國人民。 這樣,宋慶齡專門闡述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 于此,她提出了人民的三民主義,宣布:“我們中國人民很有自信地瞻望我們國家的一個光榮的未來,在那時,人民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將要一并地輝煌地實現(xiàn)?!?〔72〕顯然,人民的三民主義,即新民主主義。
宋慶齡的演講引起美國政府的關注。 卡波特報告說:“7 月1 日,她參加了慶祝共產黨成立的集會。 在大會上,她受到特別的尊榮,發(fā)表了歡呼共產黨領導的演說。 考慮到她生病,演說是由周恩來夫人代為宣讀的。 7 月7 日,她又參加了紀念七七事變的集會,她的演說由周夫人宣讀,警告帝國主義 ‘滾出中國’?!?美國政府特別懷疑她對美國的態(tài)度,卡波特稱:“孫夫人的一個親密美國朋友說,他懷疑第二個演說不是由她而是他人起草的?!?〔73〕
綜上,身處上海的宋慶齡認識到在新中國即將到來之際她尚需渡過一個困難時期,因此她堅決抵住被“邀請” 到美國或香港的壓力。 鄧穎超到滬同她協(xié)商北上時間與目的。 她雖然有所猶豫,但是隨著新政協(xié)會議召開時間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安排之確定而決定北上。 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她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繼續(xù)和發(fā)展,中國人民走上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道路,從而提出了人民的三民主義。 正因為如此,她北上意義重大。
宋慶齡在全國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副主席鄧穎超、廖仲愷女兒廖夢醒、上海市軍管會交際處處長管易文的陪同下,8 月26 日自滬出發(fā),8 月28 日16時抵平。 她曾提出“事前不要通知任何人,也不要有人到車站迎接”,鄧穎超估計她的一些知己朋友如周恩來、何香凝“肯定要到車站迎接” 〔74〕。中共中央極為重視,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和民主人士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等50 余人到車站歡迎。 〔75〕美國駐北平總領事克拉布 (Clubb)報告美國政府:“毛澤東雖然患病很重,但是8 月28 日到火車站迎接孫逸仙夫
人。” 〔76〕
宋慶齡到北平后,參加協(xié)商成立新中國。 她以何身份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極為重要,中共中央指示鄧穎超征求她的意見。 如果由單位推選為新政協(xié)代表,宋慶齡為民革中央名譽主席,自然由民革推選。 但是,從長遠來說,她作為國民黨締造者孫中山的夫人,不宜再擔任名譽主席。 因此,鄧穎超指出“孫夫人因身體不佳,不能參加任何團體的業(yè)務,也不愿參加任何團體,只愿以個人旁聽的資格列席新政協(xié)會議”,提議“由特別邀請單位推選宋為代表” 〔77〕,宋慶齡最終作為“特別邀請人士” 參加。 9 月21 日,新政協(xié)一屆會議開幕,她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 9 月27 日,會議討論通過政治協(xié)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國都、國旗、國歌和年號,她為大會執(zhí)行主席之一。 10 月1 日下午,她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會議決定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會議又決定向各外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78〕。 這樣,她參與了新中國締造的重大會議。
宋慶齡擔任何職,關系到政府體制問題,《泰晤士報》 曾預測她將被選舉為新政協(xié)會議主席,因為她與左派人士的聯(lián)系密切。 〔79〕早在 2 月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與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的談話中就討論了此問題。 毛澤東提出設置“以主席為首的主席團”,“主席團主席由孫逸仙的遺孀宋慶齡來擔任”,她完全支持中國共產黨,“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周恩來擔任總理,毛澤東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以主席團成員的身份參加政府”。 任弼時認為:“主席團主席還是由毛澤東擔任為好?!?周恩來肯定了宋慶齡與中共的關系,指出她:“從來沒有泄漏過從他們那里了解的共產黨的秘密,尤其當時是她把共產國際的錢款轉交給中國共產黨的?!?不過,他贊同任弼時的意見,認為:“如果毛澤東不當主席團的主席,人民不會理解。” 他提出:“如果宋慶齡當主席團主席,毛澤東應該當總理?!?〔80〕6 月15 日新政協(xié)籌備委員會成立后,決定中央人民政府實行主席、副主席制,政務院實行總理制,劉少奇7 月4 日在給斯大林通報中指出:“中央政府準備以毛澤東同志為主席,周恩來同志為內閣總理?!?〔81〕這表明,宋慶齡 6 月 30 日決定北上時已知道并贊同這一政府體制的設置。
9 月30 日,新政協(xié)一屆會議選出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 主席、副主席候選名單“經過各單位的協(xié)商”,“由全體代表用無記名聯(lián)記投票的方法選舉” 〔82〕。 英國政府認為,新中國政府具有聯(lián)合性質,6 名副主席中中共人士3 名,其他人士 3 名。 〔83〕
在蔣介石等看來,宋慶齡入府的“罪” 莫大焉。 李宗仁以“中華民國代總統(tǒng)” 名義指責新中國的成立和毛澤東等人當選主席、副主席,是“強奸民意、出賣國家之狂妄舉動”,是“對我國家人民之一種侮蔑與迫害” 〔84〕。 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宣稱,從6 名副主席名單中“可以充分看到毛澤東是怎樣處心積慮的來鞏固他自己的地位”,對宋慶齡參加新中國政府“極表惋惜”,批評她“情感壓倒理智”,“她在她宋家的環(huán)境中不滿現(xiàn)狀是對的;然而,因此竟跟著共產黨走,可就不對了” 〔85〕。 10 月 2 日的 《中央日報》 介紹了 5名副主席的身份,唯獨未介紹宋慶齡。 〔86〕10 月4 日,《中央日報》 登載 《紐約時報》 的評論稱:在三個“無權無勢” 的副主席中,“是不快樂的宋慶齡”〔87〕。 《紐約時報》 則稱:“自孫中山去世后,宋慶齡尋求組織與領導對國民黨、國民政府的極左反對派。 在國民黨1949 年從中國大陸逃跑時,宋慶齡留在北京。 一些國民黨人稱她為 ‘叛徒’,另一些國民黨人說她是一只無意、悲慘的 ‘發(fā)光籠子里的小鳥’,被共產黨利用,苦于年齡變大、政治上天真?!?〔88〕蔣介石指責:“總理在天之靈必為之不安,國賊家逆,其罪甚于共匪,痛心極矣?!?〔89〕10 月 6 日,他指示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鄭彥棻,“懲處參加偽政協(xié)偽政府之叛黨變節(jié)黨員”,包括宋慶齡、張治中、李濟深等在內共33名“永遠開除黨籍” 〔90〕。
可見,宋慶齡參加新中國政府要頂住什么樣的壓力,需要什么樣的革命精神。 事實上,國民黨的指責毫無道理。 對于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新中國誕生前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第一個實行其主義的政黨,而國民黨雖有宏偉的主義卻不曾奉行” 〔91〕,中共“是全心全意致力于人民事業(yè)的,它是真正希望促進中國的民主事業(yè),希望中國在各民族的大家庭中獲得一個真正獨立而強有力的地位” 〔92〕。 蔣介石也承認國民黨“已經失敗” 〔93〕,其原因在于國民黨“喪失了民族傳統(tǒng)的精神和德性” 〔94〕。 這些說明,宋慶齡加入新中國政府,體現(xiàn)了她與蔣介石革命與反革命之爭。
宋慶齡之所以毅然成為蔣介石眼中的“國賊家逆”,在于她是中共革命事業(yè)的“忠實支持者之一” 〔95〕,在于她認為中共實行了孫中山三民主義。 她強調要實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這是她為新中國締造作出的理論貢獻。
在新政協(xié)一屆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指出:“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包括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在內。 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 我們現(xiàn)在是這樣做了?!?〔96〕這強調了“孫中山革命理想的真正繼承者是中共而非國民黨”〔97〕,新中國的誕生是完成辛亥革命的必然結果。
宋慶齡也強調這一意義。 會議開幕前,她在9月12 日致華萊士電中闡述了孫中山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 華萊士曾任美國副總統(tǒng),“因為主張和平和國際友誼與合作” 而“退出杜魯門政府”。 宋慶齡指出:就中國來說,“中國人民必須響應孫中山的號召,爭取完全的獨立,鏟除殖民地制度,埋葬封建主義”。 就世界來說,要建設大同世界,要和華萊士及世界進步人士“共同努力,直到世界各處都獲得自由,教育和文化取得他應有的地位,每一間茅舍都改建成舒適的住屋,大地的產品很容易可以買到,工廠的收獲相當于所付出的勞動。每個家庭由生到死都能得到免費的醫(yī)藥,每個人不問種族、膚色、信仰和居住地域,都能平等地獲得他的必需品” 〔98〕。
在會議開幕式上,宋慶齡進一步指出新中國的誕生是中共實行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成果。 其一,民族主義。 宋慶齡指出,就中國人民來說,新中國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躍進,一個建設的巨力”,自此“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動力,中國的人民在前進,在革命的動力中前進”。 就世界人民來說,新中國的誕生改變了世界形勢和“歷史的均衡”,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力量結合起來“比之帝國主義的龐大軍事力量,要大過無數(shù)倍”;這種力量是“未來世界安全的核心”,“反動勢力如果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唯一結果,就是他們本身的滅亡”。 她號召:“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和平與富強的新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民聯(lián)合起來,實現(xiàn)世界的持久和平。” 〔99〕
其二,民權主義。 宋慶齡指出:“今天參加這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就包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少數(shù)民族,國外華僑,以及民主進步人士的代表。 在中國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有這樣一個廣大代表性的人民的集會,形成一個真正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執(zhí)行共同綱領,和組織一個真正的人民民主政府。” 文化教育工作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已經整個改變了”,他們“不會再受迫害和剝削了”,他們“和人民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100〕。
其三,民生主義。 宋慶齡指出,孫中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中共在農村正確地實行,農民擔負起“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擔子”。 新中國的成立使革命的主力“從農民移向工人”,中國走上由農業(yè)國變工業(yè)國的道路,“我們正在把孫中山先生所草擬的中國工業(yè)化的計劃骨干,給與具體的內容”。 對于有人質疑中共“在農村中所能做到的,未必能在城市中做到”,她以工業(yè)心臟上海為例指出:中共采取有效步驟使上海“蘇醒起來,恢復它的活力”,新解放的上海從“貪污腐化的中心,已經轉變成生產的支柱”;上海市軍管會對于12 年來“使人民受盡痛苦的可怕的通貨膨脹問題,已經加以有效的解決”,“新發(fā)行的貨幣,獲得了人民的信任” 〔101〕。
總之,宋慶齡指出新中國的誕生“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共“是唯一擁有人民大眾力量的政黨”,三民主義的實現(xiàn)“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證” 〔102〕。 她強調新中國的成立“在我們的歷史上和世界歷史上,目前都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103〕,她“堅信全體人民一致團結,共同奮斗,人民新中國一定建設成功” 〔104〕。 宋慶齡亦指出辛亥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區(qū)別:“這次我們是義無反顧。 最高領導強而有力,并且他們正在盡快培養(yǎng)一批年輕的領導人。 現(xiàn)在我們知道,多少年來我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就要成為現(xiàn)實,盡管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105〕
就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來說,宋慶齡強調新中國要“與蘇聯(lián)更緊密的合作” 〔106〕。
鑒于對蘇關系的重要性,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民主人士決定共同發(fā)起成立中蘇友好協(xié)會,周恩來希望宋慶齡“領銜發(fā)起,以資號召” 〔107〕,宋慶齡欣然同意。 7 月16 日,由宋慶齡、劉少奇、周恩來等領銜的698 名發(fā)起人大會召開。 大會宣告成立中蘇友好協(xié)會籌備委員會,由宋慶齡任主任。 發(fā)起書說:“中蘇友好協(xié)會的任務是建立和鞏固中蘇兩國間的文化經濟和其他方面的關系”,“是學習蘇聯(lián)國家建設方面的經驗,利用蘇聯(lián)科技成就,鞏固兩國間的友誼” 〔108〕。
新中國誕生前,宋慶齡9 月6 日在中蘇友好協(xié)會總會籌備委員會上指出:其一,新中國只能“一邊倒”。 孫中山臨終時遺言“要我們和中國唯一的友人蘇聯(lián)親密合作”。 他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在能夠“從事建設與復興的工作,建立一個人民文化與社會進步的新世界,和我們偉大的盟友蘇聯(lián)人民作為同志,攜手并進”。 其二,中蘇兩國“共同謀取和平與團結”。 所謂大西洋公約和太平洋同盟是美國在“冷酷的上層外交界的活動”,它企圖“以一個軍力上經濟上強大的政府來強逼弱國接受它的命令”,破壞世界和平。 中蘇友誼則“以廣大人民為基礎”,“清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留下的創(chuàng)傷”,兩國合作“是和平與民主勝利的有力保證” 〔109〕,制止新的世界大戰(zhàn)。
新中國誕生后,宋慶齡在10 月5 日中蘇友好協(xié)會成立大會開幕詞中進一步闡述聯(lián)蘇政策。
其一,十月革命對于中國革命的指導意義,蘇聯(lián)對于中國的友誼和援助。 宋慶齡引用孫中山的話指出:“自從有了俄國革命,世界人類便生出一個大希望。” 這個大希望,“今天終于在我們的祖國有了光輝燦爛的發(fā)展了”,十月革命“使我們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獲得了新的生命,使我們確定了依靠工農群眾的正確方向”。 進而,她列舉了十月革命以來蘇聯(lián)給予中國人民的友誼和幫助,指出蘇聯(lián)在新中國成立第二天就承認人民政府,強調:“在我們三十年來對內外敵人的艱苦斗爭中,整個世界上只有蘇聯(lián)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永遠不渝的朋友”,“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對保障世界和平作了重大的貢獻,但是這勝利,是和蘇聯(lián)對我們的援助永遠分不開的” 〔110〕。
其二,新中國必須“一邊倒”。 宋慶齡指出:“中國人民已經從三十年的革命經驗中,認識了毛澤東主席所指示的和蘇聯(lián)及各新民主國家站在一起的真理?!?她引用孫中山臨終時給蘇共中央書中所說,指出“在全世界被壓迫者求解放的斗爭中,這兩個同盟者必須手攜手地走向勝利”,要使中國革命的勝利“擴大到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都獲得自由解放,那么我們今天就必須更緊密地和蘇聯(lián)團結起來,加強爭取人民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力量”。 她強調:“‘有了俄國革命,世界人類便生出一個大希望’,現(xiàn)在,有了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和中蘇兩大國家的人民的團結合作,全人類解放的希望就更加接近實現(xiàn)了?!?她號召:“讓我們更緊密地攜手吧。 讓我們更堅決地斗爭吧。 我們的力量是無比的偉大。 全世界破曉的時候,已經在眼前了?!?〔111〕
這樣,宋慶齡“以三十年來中國革命的歷史和今天的事實說明蘇聯(lián)是中國人民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最好的先生和朋友” 〔112〕,新中國必須實行“一邊倒” 的政策。 10 月31 日,她致電斯大林指出:新中國的成立,建立在孫中山和毛澤東對十月革命是“人類希望的開始” 理解的基礎之上。 〔113〕11月5 日,她又致電指出:“和孫中山一樣,我們認為十月革命是人類希望底誕生。 孫中山和毛主席了解,只有蘇聯(lián)是真正渴望中國人民獲得解放的。我們現(xiàn)在的勝利,就是基于這樣的認識。 孫中山所夢寐以求的中蘇兩大民族底緊密合作,現(xiàn)在成為事實了。” 〔114〕
從上述可看出,宋慶齡加入人民政府等于公開同她的家族決裂,變成蔣介石眼中的“國賊家逆”。她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勇氣和精神,在于她認為中共“執(zhí)行革命任務,獲得了中國人民的完全信任和合作”,“辛亥革命所追求的目標,終于在今天實現(xiàn)了” 〔115〕,三民主義得以實現(xiàn)。 她還認為,根據(jù)孫中山臨終遺囑,新中國要實行聯(lián)蘇政策,這樣將三大政策與“一邊倒” 外交政策聯(lián)系起來了。
總之,宋慶齡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杰出貢獻。 一開始,她反對國民黨軍發(fā)動內戰(zhàn)。 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即將崩潰之際,她拒絕出任行政院長協(xié)調或主持國民黨的求和。 在國共和談破裂后,她頂住各種壓力,堅決留在上海迎接解放。 隨著新政協(xié)會議召開時間和新中國成立日期的確定,她北上加入人民政府。 在這個過程中,她以人民的三民主義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意義,指出中共實行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這樣,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辛亥革命匯合起來。 這是她參加締造新中國的思想基礎,也是她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的理論貢獻。
對這一切,國民黨和反共的美國輿論指責她“竟然仍含糊不清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這種宣傳是她的偉大的丈夫——中國的革命之父孫先生于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所揚棄的”,即所謂孫中山認為“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學說,不是社會進化的規(guī)范,也不是歷史的決定因素”。 指責中國共產黨利用宋慶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欺騙中國人,并欺騙美國人,即中共的革命是一九一一年中國革命的支流,而不是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的支流” 〔116〕。 宋慶齡則指出:新中國成立大典“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典禮”,誕生了“具有歷史性的政府”?!坝捎谥袊伯a黨和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正確領導和真正革命精神所獲得的杰出成就”,“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復興的道路,人人都“要獻出他的每一分力量,來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