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瑞英小學 吳秋玲
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深深為當下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擔憂,當下語文教學,更多呈現(xiàn)的是考試的工具性,這不是危言聳聽,很多語文老師被考試的指揮棒束縛,語文教學的手段和范圍十分值得懷疑和反思。語文老師要回歸到傳統(tǒng)的人文性中去,尋找語言的美感,尋找單純的文學之美,尋找語文老師那種道統(tǒng)和學統(tǒng)相結合的完美中去。
愛是所有教學的肇始,語文教學尤是。一個語文老師天天板著臉孔,讓孩子去背誦默寫古詩詞,錯了又要讓孩子罰寫古詩詞,看著小孩子的天性被抹殺,實在是罪過?;蛘咛焯鞛榱撕⒆拥囊稽c成績大發(fā)雷霆,而忘了語文老師本身就是一縷春風,一絲愛意,就像唐詩宋詞一樣那么美地走進孩子們心中,語文課堂就會變得死氣沉沉,那么,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語文課堂,本該是文學的天堂,美的花園,在這里,能看到人類留下的唯美文字,能思考愛給人類帶來的溫暖,在這里能領略文學家在人類歷史里的美學散步帶來的優(yōu)雅。而這樣的環(huán)境里,需要語文老師鋪墊好愛的教育,給孩子們輕松的人文環(huán)境,引導孩子們遨游在母語優(yōu)美的語境里,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最為有效的教學。
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往往受困于教什么,而不是怎樣教的問題。如果局限于“教什么”,那就會陷入一種照本宣科的窘境,拿著語文教參,或者就是僅僅局限于課本。其實,突破這個窠臼,變“教什么”為“怎樣教”,就會豁然開朗。語文教學,不要僅限于課本,萬事萬物都可以成為教本,尤其是那些經(jīng)典的世界名著,還有周邊城市的風俗風貌,人情世故,經(jīng)濟文化歷史典故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語文教材。
記得自己教授六年級學生的一堂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時候,就對里面的那課《漫步語文》進行了充分發(fā)揮,自己周末的時候,帶領孩子們?nèi)ロ樀聢D書館、博物館、帶領最得意的“門生”去容桂街道的樹生橋,坐在樹下講古,看真實的嶺南小鎮(zhèn)風景,這些才是真正的活的語文,而不是被人家戲謔為“高高在上的束之高閣的語文教材”。為此,我撰寫了一本立足于順德本土風俗文化《順德有大美 游學正當時——游學課程開發(fā)和研究》的校本讀物,通過這些系列性、規(guī)劃性、針對性的活動,讓孩子們走進真正的語文世界里面去。也讓孩子們知道,語文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本身成了語文的一部分。也能激發(fā)起孩子們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欲望,從而克服了孩子們對學習語文的恐懼。當然,我也會認真對待自己使用的教材,畢竟,這些教材是教育部根據(jù)孩子們的語文教學定下的經(jīng)典書籍,我會告訴孩子們,凡是選進語文課本的文章,都有它本身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大家一定要深入其中,品評語文帶來的魅力。
當下語文教學大綱一直強調(diào),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語文教學最有可能性和操作性。語文課堂,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人生舞臺,在這里,你可以找到美好的人性之美,可以在這里,學會語言表達,學會思考和表演,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解放語文的課堂教學,讓孩子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對孩子們一生事業(yè)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要讓學生們知道,未來的社會,就像課堂,自己是其中的主人,而不是配角,更不是老師的模仿者、追隨者。
說到底,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自學是一塊很重要的園地,它能培養(yǎng)孩子盡快地進入小升初的語境里去,所謂的自學,最重要的就是課前的閱讀,而閱讀,恰恰是自我對話、自我反芻的最好方式。不能學生還沒有閱讀文本,就開始講課,否則,很多教學都容易陷入被動式的講授。自學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方法,自學的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增長智慧的過程:閱讀過程是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就像別人為你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要靠你去咀嚼、消化、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一樣,需要自我反省,即自我反饋、內(nèi)化活動。學會自學更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自學方法與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一把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舉一反三,讓自學成為閱讀的最好習慣。
總之,語文有效性教學遠遠不止這幾點,很多時候,需要語文老師帶著愛的眼光,去欣賞每一位學生,帶領孩子們走進語文曼妙的世界中去,領略語言的唯美,體味人生的喜怒哀樂,通過名著閱讀和對周邊事物保持極大熱情,才能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