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精神上的零余者到生活上的零余者
——郁達夫散文背后的心理文化探尋

2020-02-28 03:12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8期
關(guān)鍵詞:郁達夫散文生活

劉 翔

(鄭州工商學院, 鄭州 451400)

一、引言

提起郁達夫的小說和散文,大多數(shù)的研究者都會用“自序傳”來概括其特點,贊揚其對自我“個性”的大膽表露,并對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感傷、頹廢甚至有些灰暗的人性做出或褒或貶的激烈爭論。所有這些觀點在郁達夫成名之初便已存在,當然這也從郁達夫?qū)ψ约旱奈膶W觀念的表達上得到了印證與強化。郁達夫在1935年給《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所做的序言中,他說到:“五四運動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個人’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xiàn)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古人說,小說都帶些自敘傳的色彩的, 因為從小說的作風里人物里可以見到作者自己的寫照;但現(xiàn)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了,我們只消把現(xiàn)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則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無不活潑地顯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這一種自敘傳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學里所最可寶貴的個性的表現(xiàn)?!雹儆纱丝梢?,從“自我個性的表達”角度來研究郁達夫的文學作品自然是順理成章的。

然而在通讀郁達夫的小說和散文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郁達夫的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格是十分多樣且復雜的。從郁達夫最受關(guān)注的小說作品來看,在他創(chuàng)作之初便有《沉淪》《南遷》《茫茫夜》這樣反映青年知識分子內(nèi)心孤獨苦悶、屈辱自卑等心理的愛情悲劇故事,后來又有《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反映社會不公與人性善良的作品,其次還有像《遲桂花》《馬纓花開的時候》等這些帶著優(yōu)美情調(diào)和隱逸情懷的短篇,最后還寫出了《她是一個弱女子》《出奔》等拋卻自我感傷色彩、力主反映社會革命的具有強烈現(xiàn)實性的作品。這足以看出郁達夫作為一個著名文人的復雜性,他的堅持“自我個性的表達”并非一直貫穿于其整個文學作品中,而是隨著年齡增長與生活閱歷的豐富,就連其自我性格也是有著很大的變化。所以僅僅以“自序傳”“感傷頹廢”“消極”等這些詞匯來概括其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格顯然是很不科學的。

要探尋郁達夫精神世界的復雜性,深入了解其各個時期心理的發(fā)展與變化,從其散文入手更具有全面性。因為郁達夫的散文創(chuàng)作伴隨了其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而小說創(chuàng)作因為其心理因素的變化和當時社會因素的限制沒有延續(xù)下來。對于郁達夫散文的內(nèi)容與風格的多樣,曾華鵬、范伯群在《郁達夫評傳》中有詳細的評論與介紹,王炳中在其碩士論文《郁達夫散文的“心”和“體”》中也有細致的分析,但他們多從文本的層面上來考察與研究,而未對其散文風格變化背后的心理因素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通過深入分析郁達夫創(chuàng)作背后的心理文化,無疑能更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郁達夫創(chuàng)作的動因與內(nèi)涵。

二、精神上的零余者——感傷·憂郁·悲鳴

通過整體分析郁達夫散文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感情,并結(jié)合他的生活經(jīng)歷,大體可以把郁達夫的散文創(chuàng)作分成三個時期。從1921年郁達夫開始創(chuàng)作散文到1927年8月他與創(chuàng)造社人員發(fā)生齟齬并宣布退出創(chuàng)造社為止,可以算作是他散文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時期。從1927年到1933年期間,郁達夫在上海蟄居了六年光景,期間曾與魯迅一起合編過雜志《奔流》,另外還與“左聯(lián)”有過短期交往,這可以算作他散文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時期。從1933年郁達夫舉家遷居杭州到1937年他全力為抗日戰(zhàn)爭服務(wù)為止,算作他散文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時期。1937年之后郁達夫雖然也寫有少量散文作品,但基本上都是宣傳與應(yīng)酬之作,這里且不算入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期。

1921年是郁達夫在日本留學的最后一段時期,當時25歲的他飽含著年輕人的激情與壯志,在事業(yè)上也可以算得上春風得意。當年他出版了中國五四運動之后的第一本現(xiàn)代小說集《沉淪》,其作品在中國文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郁達夫之名也一時流傳開來。另外同年7月他還在日本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田漢等人成立了“創(chuàng)造社”,為推動國內(nèi)新文學運動發(fā)揮著重要影響。然而這一時期郁達夫的散文作品卻充斥著感傷、頹廢的色彩,到處流露出孤獨、貧困、壯志未酬的苦悶情緒??梢哉f第一時期的郁達夫在工作和生活上表現(xiàn)出的是一個積極奮斗并且頗有成績的斗士,而在精神和內(nèi)在心理上卻趨向認同自己是一個四處碰壁、毫無用處的“零余者”,這種內(nèi)外矛盾的心理完全影響著他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在當時引起了大量讀者的贊揚或批評。這種鮮明的自我個性的表露一直被認為代表著郁達夫散文的最大特色,以至掩蓋了他后來散文風格變化的現(xiàn)象。

那么為什么當時初入文壇便攻取了一席之地的郁達夫會在作品中處處表現(xiàn)出深重的人生失意與精神頹廢呢?首先這自然與他的極度敏感的性格特征有關(guān)。在描寫自己結(jié)束了十年的日本留學生活而回歸時的心情的散文《歸航》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在日本的郊外夕陽晥晚的山野田間散步的時候,也忽而起了一種同這情懷相像的懷鄉(xiāng)的悲感;看看幾個日夕談心的朋友,一個一個的減少下去的時候,我也想把我的迷游生活結(jié)束了?!盵1]

從這幾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青年人本應(yīng)該有的多愁善感,而這種敏感的心理在傳統(tǒng)文人郁達夫身上表現(xiàn)得更為敏感一些。以這種心理為基礎(chǔ),他總是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對自己遠大理想的不能實現(xiàn)倍感失落,再加上天生孤獨的個性也加重了自己的感傷與頹廢。于是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有著郭沫若、成仿吾等許多摯友與同事,盡管所到之地都受到青年文學愛好者的崇敬與追捧,郁達夫還是深深感到自己孤獨異常、無所依靠。同樣,作為一個歸國之后便在安慶、北京、武昌等地的大學輾轉(zhuǎn)教學的著名文人,其社會地位和生活收入也算是不錯的,然而他還一直在文中抱怨自己是一個“完全無用”的“零余者”,這種情緒完全是他自我過于敏感的心理所致。其實郁達夫也是知道自己有著這樣的過度感傷的心理的,他在去北京教書的路上寫給創(chuàng)造社同事的《海上通信》中就自嘲地說:

“以我的性情而論,在這樣的時候,正好陶醉在惜別的悲哀里,滿滿的享受一場感傷的甜味。否則也應(yīng)該自家制造一種可憐的情調(diào),使我自家感得自家的風塵仆仆,一事無成?!盵2]

可見他是了解并且也是安于這種多愁善感的性情的。但郁達夫散文中濃重的頹廢色彩不只是他的性情造成的,更與他當時虛幻的人生態(tài)度有著直接聯(lián)系。在給郭沫若的信《北國的微音》中他這樣感嘆:

“沫若!我覺得人生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在的,只有你說的‘凄切的孤單’,倒是我們?nèi)祟悘纳剿牢队X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實味。”

另外在《燈蛾埋葬之夜》中他也說到:

“對于‘生’的厭倦,確是促生這時髦病的一個病根;或者反過來說,如同發(fā)燒過后的人在嘴里所感味到的一種空淡,對人生的這一種空淡之感,就是神經(jīng)衰弱的征候,也是一樣。”

正是這種虛無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對于生的厭倦”,使郁達夫在人生的得意之時也始終懷著悲觀心理,同時也促使他在文學表達上可以放縱自己的情感,以這種方式來反抗自己,反抗這種“虛無的人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敢于在文章中寫出“我在一家姓安東的妓女家門前站了一忽,同饑狼似的飽看了一回爛熟的肉體”“從玄色的絲襪里蒸發(fā)出來的她的下體的香味,我好像也聞得出來的樣子”(《歸航》)這些下流的話語;也可以看到他仿佛賣乖似的四處在強調(diào)“我是一個真正的零余者”(《零余者》);甚至還可以看到他以激烈的態(tài)度來痛斥讀書無用、去教導文學青年做賊(《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所有這些都是他以極端的態(tài)度來發(fā)泄自己對人生的厭倦與不滿,同時也以此來找到自我,引起讀者的關(guān)切與同情。

在這些心理之后,再結(jié)合他的文學是個人的“自序傳”,是“自我個性的表達”這些文學觀念,就形成了郁達夫早期這個感傷、頹廢的散文風格。而這種風格僅僅只是他個人心理的一種反映,并不是他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所以說這一時期的郁達夫只是一個精神上的“零余者”,并不是生活上的他所謂的“無用的人”。

三、從精神上的零余者到生活上的零余者——成熟的理性節(jié)制

1927年到1933年郁達夫蟄居上海六年的時間,可以說是他的一個精神的轉(zhuǎn)變時期。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郁達夫經(jīng)歷了許多跌宕的人生起伏,感受到了更為真切的人生悲歡,于是作為一個傳統(tǒng)文人的他逐漸生發(fā)出了退守隱居的想法,往昔的那些豪情壯志不提,于是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挫折坎坷再不在像以前那樣時時唏噓自憐,反而是逐漸將自己的視角轉(zhuǎn)向內(nèi)心之外,于山水外物、人情世故間寄托情懷。這一時期的郁達夫雖然還和魯迅合編過《奔流》,也曾參加過“左聯(lián)”、太陽社,但其時他的內(nèi)心深處對原來的理想已經(jīng)逐漸心灰意懶,已經(jīng)沒有了以前的執(zhí)著與激情,就連其文學作品也少了許多。所以說這一時期的郁達夫開始從精神上的零余走向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零余。

1927年初,郁達夫因為在《洪水》雜志上發(fā)表一篇名為《廣州事情》的文章,揭露了大革命根據(jù)地廣州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此與創(chuàng)造社同仁在政見上發(fā)生了一些齟齬,遭到很多朋友的批評與打擊,于是郁達夫憤然聲明脫離創(chuàng)造社,轉(zhuǎn)而四處遷居養(yǎng)病。這段時期他的散文和小說作品明顯減少,由此也可見他在事業(yè)和生活上的逐漸疏懶。這段時期他的心情與日常生活在《燈蛾埋葬之夜》中有很好的表現(xiàn):

“神經(jīng)衰弱癥,大約是因無聊的閑日子過了太多而起的?!?/p>

不曉在什么時候,被印上了‘該隱的印號’之后,平時進出的社會里絕跡不敢去了。……

初搬過來的時候,只同久病初愈的患者一樣,日日但伸展了四肢,躺在藤椅子上,書也懶得讀,報也懶得看,除腹中饑餓的時候,稍微吸取一點簡單的食物而外,破這平平的一日間的單調(diào)的,是向晚去田埂上行試的一回漫步?!?/p>

他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離他脫離創(chuàng)造社一年有余。雖然這種生活客觀上是由于他受到社會排擠與政治壓迫而不得已的結(jié)果,但從他表露出的心情中是可以看出其于主觀態(tài)度上已經(jīng)趨向安于這種平淡與疏懶的日子。而隨著這種精神和心理的變化,他這一時期的散文風格也發(fā)生了很明顯的改變。

安靜與單調(diào)的日子過久了,自然總想出來走走,于是郁達夫在1928年的冬季去無錫游玩了一圈,并于途中寫了一篇《感傷的行旅》,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他散文風格的變化趨向。與前一時期的那種感情濃烈的文章相比,這篇散文表露的情感明顯節(jié)制許多,同時也一掃那種灰色頹廢的悲觀情緒,轉(zhuǎn)而于筆端處處流淌著輕松與愉悅,不曾讓我們覺得一點“感傷”。例如同樣寫貧困,以前的郁達夫哪怕看到有錢人也要大聲告誡說:“你們且牢牢記著罷!對了貧兒,切不要把你們的珍珠寶物顯給他看,因為貧兒看了,愈要覺得他自家貧困的呀!”(《還鄉(xiāng)記》)。而現(xiàn)在的郁達夫講到自己的貧困時,表現(xiàn)出來的是更多的調(diào)侃與平淡:“可是說話容易,實踐艱難,入秋以后,想走走的心愿,卻起了好久了, 而天時人事,到了臨行的時節(jié),總有許多阻障出來。八個瓶兒七個蓋,湊來湊去湊不周全的,尤其是幾個買舟借宿的金錢?!睆倪@種語調(diào)中,我們明顯感覺出了一種淡泊的名士風度。從這段時期之后的郁達夫的文章中,不僅那種激奮之情的直接呼號沒有了,而且也再沒有了之前一直被人詬病的低俗、頹廢的內(nèi)容。由此可以說是他在情感理智上的成熟促使了他的散文作品更加成熟。

另外,從這篇散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郁達夫的視角逐漸從自己內(nèi)心世界轉(zhuǎn)向了外在的世界。在前期的散文中,郁達夫總是以自己的想法、感情為重心展開全文,寫景、敘事的成分很少且都為自己抒發(fā)情感服務(wù)。而在《感傷的行旅》之后的大部分的散文里,郁達夫協(xié)調(diào)好了抒情、敘事與景物描寫之間的關(guān)系,做到了文章的張弛有度、情景交融。例如作者這樣寫自己在火車上的見聞:

“江南的風景,處處可愛,江南的人事,事事堪哀,你看,在這一個秋盡冬來的寒月里,四邊的草木,豈不還是青蔥紅潤的么?運河小港里,豈不依舊是白帆如織滿在行駛的么?還有小小的水車亭子,疏疏的槐柳樹林。平橋瓦屋,只在大空里吐和平之氣,一堆一堆的干草堆兒,是老百姓在這過去的幾個月中間力耕苦作之后的黃金成績,而車轔轔,馬蕭蕭,這十余年中間, 軍閥對他們的征收剝奪,擄掠奸淫,從頭細算起來,哪里還算得明白?”

這樣的敘述即不丟失郁達夫本人的真摯情感和個人態(tài)度,又在表達方式上更加含蓄而優(yōu)美,更加耐人品讀。而之后郁達夫的散文作品便大部分都是游記和懷人之作,完全脫離開了那種純粹的個人心靈的獨語與傾訴,這使他的散文雖然丟失了前期那種深入人心的感情因素,卻擁有了讓人反復品讀的更多的美感。

再者,因為左翼文學的影響與反抗日本侵略活動的展開,郁達夫這個時期的散文也有了更多的革命性,比如在《故事》一問中他就通過歷史故事借古諷今,痛斥當權(quán)者的高壓政策;另外在《滬戰(zhàn)中的生活》《光慈的晚年》這些文章中,他也表達了對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支持左翼文學運動的熱情。同一時期,他還寫出了《她是一個弱女子》這樣的明確以宣傳抗日與革命為主題的中篇小說,這些在他以前以自我為中心的作品中是很少出現(xiàn)的。這不僅表明了郁達夫的革命性與進步性,也進一步表明了這一時期的他在精神上開始走出個人,轉(zhuǎn)向外部世界。

雖然有著這些進步與革命的行動,但總的來說郁達夫在這一時期還是以追求安逸閑散的生活為主的,其在精神上更加成熟的同時,也失卻了青年時期的那些激情,在生活上逐漸變成一個傾向于隱居鄉(xiāng)里、安閑度日的“零余者”。這即與他受到社會排擠和政治壓迫有關(guān),也與他在新的愛情方面的得到慰藉而追求安逸有關(guān),更主要的是他身上的傳統(tǒng)文人的性格特質(zhì)所造成的。無論如何,這個時期郁達夫的散文風格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于先前被人們所熟知與爭論的那樣,我們已經(jīng)不再看到他那種飽含感情與感染力的悲嘆與激奮,卻看到了他更為成熟的理性與節(jié)制。

四、生活上的零余者——恬淡閑適的隱者

1933年4月,郁達夫舉家從上海移居杭州,開始了他的隱居與游山玩水的閑散生活,成了一個生活上的“零余者”。關(guān)于隱居的念想可以說自始至終都埋在他心里,在去北京教書的路上他就一直猶豫不定:“究竟還是上北京去作流氓去呢,還是到故鄉(xiāng)家里去作隱士?名義上自然是隱士好聽,實際上終究是漂流有趣。”只是這一時期的郁達夫僅僅把隱居當做一個念想,并沒有認真地去考慮付諸實踐。而他真正想要隱居的念頭與行動還是生發(fā)在上海蟄居的時期,其實這時他的現(xiàn)實生活類似避難,也更像隱居,但關(guān)鍵還是他在心靈上已經(jīng)完全向往那種安逸的田園生活。在1932年下半年,郁達夫?qū)懥恕恶R纓花開的時候》《東梓關(guān)》《遲桂花》《碧浪湖的秋夜》等幾篇短篇小說,它們的題材雖然不同,但同樣明顯地表達了作者歸隱的心情和愿望。果然,緊接著,郁達夫便移居杭州并建造了自己的隱居住所“風雨茅廬”,可見此時他已完全下決心來歸隱田園了。關(guān)于這時候郁達夫的思想狀態(tài)在《郁達夫評傳》中有很好的評論:“這時候的郁達夫,既像是一個飄逸的隱者,又像是一個懶散的名士。這種安逸閑散的生活,的確使郁達夫的生活意志消沉了,戰(zhàn)斗熱情減退了,精神境界空虛了,同時也滋長了一些庸俗的生活情趣。戰(zhàn)士矯健的翅羽終于被庸俗的生活香風所麻痹了”②。

雖然意志消沉了,但這個時期郁達夫的散文有了新的成就,這便是他的游記作品的豐收。這時我們看到,心境成熟與平和之后的郁達夫,其游記作品也充滿了飄逸灑脫、閑適幽默的情調(diào),達到了情景合一、行云流水的境界。關(guān)于這種變化,王炳中中做了很好的總結(jié):“散文情趣是作家主觀情思意趣的自然流露,是作家將自己真切的生命體驗、情感意趣貫注于描寫對象的結(jié)果。郁達夫后期散文在對自然、人生、社會的觀照中,人事景物等客觀對象本身的形態(tài)特征和內(nèi)涵意義,已成為他審美關(guān)注的重點,引發(fā)他的審美感受和藝術(shù)想象,從而產(chǎn)生物我交融、情景適會的境界,比早期的直抒胸臆更為含蘊雋永?!雹垡簿褪钦f,步入中年的郁達夫在經(jīng)歷了社會變遷之后,已經(jīng)協(xié)調(diào)好了內(nèi)心情感與外在世界的關(guān)系,能夠平淡且審美地看待自然與人生,并且將這種體悟融入筆端,寫出那種寧靜恬淡、渾然天成的散文作品。下面且舉《故都的秋》中的一段作為印證: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p>

而關(guān)于郁達夫此時專心寫作游記的主觀原因,在《兩浙漫游后記》中他說:“然而蟄居久了,當然也想動一動;不過失業(yè)到如今將近十年,連幾個酒錢也難辦了,不得已只好利用雙腳,去爬山涉水,聊以寄嘯傲于虛空?!绷硗庖彩菣C會湊齊,此時杭江鐵路局出資邀請郁達夫等人沿新修的鐵路暢游浙東,以便寫成游記作為宣傳,這便給他旅游與做游記提供了客觀的條件??傊藭r的郁達夫已經(jīng)在精神與生活上完全安樂于這樣閑適平淡的生活,往昔的那些激情與斗志已經(jīng)不在,理想、事業(yè)也逐漸拋諸腦后。這種精神變化雖然使他的游記作品具有了成熟與深厚的美感,但也消磨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郁達夫不僅逐漸停止了小說創(chuàng)作,就連其游記作品中也有很多流水賬似的枯燥乏味的篇幅,比起前期他那種處處動人的筆調(diào)來,不得不說算是一種退步。

五、結(jié)語

郁達夫前期那種感傷頹廢又飽含熱情的作品,既是他青年時代多愁善感又有著豪情壯志的表現(xiàn),又是他虛無的人生觀與表達自我的文學觀的結(jié)果。而隨著他社會閱歷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外在的打擊逐漸使他的生活態(tài)度轉(zhuǎn)向內(nèi)心的安逸與享樂,于是年輕時的熱血激情和敏感心靈被消磨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對生活的麻木與淡然。所以后期的郁達夫儼然成為了一個沖淡平和的隱者與名士,而散文風格也拋卻了感情的激蕩泛濫,換成了充滿情趣的成熟節(jié)制??梢哉f這種變化是隨著年齡與心理的成熟所必然帶來的,在了解了這種心理變化的歷程之后,我們不僅理解了郁達夫作品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更理解了一個著名文人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注 釋]

①出自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郁達夫全集( 第六卷) 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②出自曾華鵬、范伯群 《郁達夫評傳》第188頁,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3年11月出版。

③王炳中 郁達夫散文的“心”和“體” 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4月。

猜你喜歡
郁達夫散文生活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貴人
郁達夫:熱烈的愛倩,卻不能相守一生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抗戰(zhàn)中的愛情:李小瑛與郁達夫
浮世露戀:李小瑛與郁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