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姚曉娟
(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長春 130032)
明清時期,朝鮮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定期向中國朝貢,多次派遣冬至使、圣節(jié)使、謝恩使、問安使等使節(jié)進入中國,《清實錄》記載:“奉大清國之正朔,其萬壽節(jié)及中宮千秋、皇子千秋、冬至、元旦及慶吊等事,俱行貢獻之禮?!盵1]被派遣到中國的燕行使在歸國后要接受國王召見,匯報出使情況。朝鮮使節(jié)將他們來華的觀感以日記、雜錄、詩詞歌賦等形式記錄下來,由此產(chǎn)生大量的使行作品,這些作品統(tǒng)稱為“燕行錄”。2001 年,韓國學者林基中編纂出版《燕行錄全集》100 卷,收錄從1 200 年到1 800 年朝鮮使臣的燕行記錄500 余種。《入沈記》收錄在《燕行錄全集》第30 卷中,是一部日記體紀行錄,全書由漢字寫成,記錄乾隆48 年(1783)朝鮮“圣節(jié)及沈陽問安”使團進入盛京(今遼寧沈陽)覲見乾隆皇帝的沿途見聞。這些寶貴的域外漢籍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入沈記》,全稱《農隱入沈記》,作者李田秀,全書記錄了乾隆48 年(1783)以李福源為正使的朝鮮使團進入盛京覲見乾隆皇帝的沿途見聞。朝鮮使團此行前后歷時115 天,在此期間,李田秀將所見所聞所感一一記錄下來?!度肷蛴洝穬热菔重S富,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俗、建筑、物產(chǎn)、地理等多個方面,以“異域之眼”展現(xiàn)一幅清朝乾隆晚期盛京地區(qū)社會生活的生動畫卷,稱得上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在《入沈記》一書正文之后,附有“下卷附錄”,附錄中包括“御制贐詩”“親朋贐詩”“沿道賦詠”“德符心矩”四個部分,收錄詩歌179 首,其中交游詩142首。此外,還包括序文6 篇,以及清朝友人張裕昆在朝鮮使臣歸國后寄給他們的書信1 篇。在《入沈記》的交游詩中,作詩數(shù)量最多的是李田秀及其仲兄李晚秀。李氏兄弟出身名門望族延安李氏家族,是朝鮮著名詩人李石亨的第十一世孫,自幼受過良好教育,文學水平很高?!度肷蛴洝分星宄讶嗽u價李氏兄弟“進士君(即李晚秀)理學醇儒,諳練經(jīng)濟,允為海東偉人;秀才君(即李田秀)風流儒雅,窮經(jīng)博古,兼通梵夾丹經(jīng),文壇樹幟,詞苑蜚聲,指日可待”[2]。
赴華的朝鮮使臣大多出身書香門第,漢文化素養(yǎng)高,擅長中國詩詞格律,對許多中國文化典故了如指掌,經(jīng)常吟詩作賦寄情抒懷、結交朋友。因此,《入沈記》并不是行文枯燥、流水賬似的日記,而是在詳細記錄大小事件的同時,講求文采、韻律,集中體現(xiàn)在《入沈記》收入的142 首交游詩中。這些交游詩,充分展現(xiàn)朝鮮使臣精湛的詩文技巧和深厚的漢文化沉淀。
所謂交游,即交際、交往,泛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與往來。《詩經(jīng)》時代就有“詩可以群”的文學觀念,孔安國解釋為“群居相切磋”[3],朱熹注“和而不流”[4]。廣義上說,交游詩是指詩人與他人交往互動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詩歌,“是在某種特定場合或者對某個特定對象展開的以交流或者交友為目的的詩歌創(chuàng)作”[5],其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贈答詩、送別詩、游宴詩、唱和詩等?!度肷蛴洝返慕挥卧姡扔幸越涣骱徒挥褳槟康牡某统甏鹬?,也有朝鮮使臣在游覽時以山水入詩進行唱和的紀行之作。交游詩作為文人之間互動交往的媒介,真實地將情感宣泄在與親朋好友的唱和酬答之中,而朝鮮文士向來熱衷唱和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度肷蛴洝分械慕挥卧姡鋬热葜饕煞譃橐韵氯悺?/p>
送別詩是《入沈記》交游詩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數(shù)量較多,大多用以表達友人即將遠行的離情別緒。
《入沈記》中,送別之作主要有兩種:一是朝鮮使臣啟程前親朋好友贈與他們的送別詩,二是朝鮮使臣由盛京返回朝鮮前贈予清朝友人的送別詩。這兩類送別詩雖然都是表達離別之情,但情感基調卻大不相同。前者親友送別詩均作于朝鮮,用來表達對朝鮮使團成員暫時別離的不舍,抒發(fā)離別之緒,但由于使團成員只是去執(zhí)行政治任務,歸期可待,因此這些送別詩更多表達的是對他們即將遠赴中國的羨慕與祝愿之情,甚至還包含著親朋好友對使臣們歸來后把酒言歡的遙想。旭秀的《又呈從兄》“上國江山看盡后,滿囊詩句好歸來”[2],期望使臣們能飽覽盛京美景,并能在歸國后分享出使感受,表現(xiàn)出灑脫豪邁的意境。《贈別成仲》“居猶病赩炎,念子沈陽適。歸日對清揚,盡意談幽朔”一詩[2],是洛老贈予李晚秀的送別詩,暢想使臣歸來后的盡意歡談,通篇無一絲愁緒。而朝鮮使臣在盛京贈與清朝友人的送別詩則顯得低沉哀婉,這是因為朝鮮使臣在盛京駐留三個多月,與一些清朝文士結下了深厚的跨國友誼,在朝鮮使臣別期將近之時,雙方依依不舍,珍重道別?!读魟e裕昆》“引生便永訣,握手慘別顏。臨歧丈夫淚,不作兒女潸”一詩[2],充分流露出對友人張裕昆的眷戀不舍、依依惜別之情,渲染難舍難分、涕淚橫流的傷感畫面。李晚秀的《臨別又贈》“此別何時見,悠悠歲暮期。未涯書尺到,應有夢魂知。鶴野秋風晚,龍灣落日遲。那堪分手后,一步一回思”[2],作于朝鮮使團歸國的前一日,此時送別雙方的惜別之情達到頂點,整首詩充滿后會無期的深深無奈之感,表現(xiàn)詩人不忍分離的篤摯感情。
總體而言,朝鮮親友的送別詩整體感情基調比較曠達樂觀、積極向上,大多表達對朝鮮使臣的祝愿之情,無太多愁緒。而贈予清朝友人的送別詩則因一經(jīng)別離再難相見,顯得苦悶哀婉、傷感惆悵。
紀行詩又稱行旅詩、記游詩,即記錄詩人出行途中所見所聞,描述游歷見聞之感的詩?!度肷蛴洝纷鳛槌r使臣出使清朝盛京地區(qū)的紀行之作,自然少不了紀行詩,主要包括朝鮮使臣從啟程到歸國全紀錄的《紀行百首》,此外包括收錄在《入沈記》下卷附錄的“沿道賦詠”,大部分為李氏兄弟二人的唱和之作。
《入沈記》中的紀行詩主要記錄使行行蹤和描繪山川古跡。記錄行蹤是紀行詩區(qū)別于其他類型詩歌的獨有特征,《入沈記》中的紀行詩記錄了使團成員從朝鮮出發(fā)前往盛京并返回朝鮮這一路的行蹤,幾乎每一站都用詩來記錄,研究者甚至可以通過這些詩歌推斷出使臣由朝鮮至盛京的路線。在《紀行百首》中,有很多記錄使臣行路軌跡的詩句:首句“行行重行行,西行一千里”直接交待此次使清的總路程;“暮宿九連站,空山草樹秋”則記錄使團成員當日停留之地的住處;“一百二十里,柵門今始到”“戍削路傍嶺,人稱安市城”,既記載所行距離,又記錄當時抵達的地理位置[2]??梢哉f,《入沈記》中的紀行詩既勾勒出空間的輪廓,又記載時間的流逝,具有鮮明的空間感和連續(xù)性。
朝鮮使臣沿途所見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成為他們創(chuàng)作詩歌的重要素材,描繪山川古跡成為紀行詩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朝鮮使行人員在前往盛京途中,充分領略所經(jīng)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及人文景觀、社會風情,常常觸目感懷,即興作詩,一同唱和。李晚秀作《月波樓次壁上韻》“氣勢重閱壯,風光特地留。眾峰當檻映,一水抱城流。何處無明月,今來得好樓。斜陽扶醉下,前路使人愁”一詩,隨后李田秀唱和“碧欄臨峭壁,攜妓共掩留。芳草斜陽遠,青山白水流。清風懷小畜,征客喜高樓。明月何時有,煙波只自愁”[2]。這組唱和詩描繪旅途中的江河湖海,路旁的一草一木、遠處的夕陽明月都成為吟詠的對象,用詞即景會心、信手拈來,給人清朗疏淡、清新脫俗、意境開闊之感。除自然風光,朝鮮使臣在途中也十分關注文化古跡等人文景觀?!都o行百首》中多處寫“武功文德坊,中辟太清闕”“飄渺鳳凰樓,下有黃綾障”“沈城正四面,一面一琳宮。朱門如帝宅,白塔上青穹”等[2],對沈陽故宮等文化景觀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成為紀行詩的描繪焦點。
《尚書·堯典》記載:“詩言志,歌永言?!盵6]詩人通過詩歌抒發(fā)情感,表達思想與愿望。朝鮮使臣千里迢迢遠赴盛京,觸目感懷,常常因一點事由而生發(fā)感慨,經(jīng)常吟詩作賦、互相唱和,或思鄉(xiāng)懷親,或酬贈友人,或感慨歷史,由此產(chǎn)生一部分感懷詩。
朝鮮使臣在盛京期間,恰好經(jīng)歷中秋節(jié)。中秋佳節(jié),闔家團圓,朝鮮使臣們身處異國,離家千里,難免思鄉(xiāng)情切,于是使團成員李氏兄弟、副使、書狀官及丁生五人通過唱和來排遣鄉(xiāng)愁,創(chuàng)作了一組采用賡韻方式的《敬次家大人中秋詩韻》。李田秀作“清宵孤客立,候月上東臺。秋思前年似,鄉(xiāng)愁此日來。星河云外盡,城闕鏡中開。何處排深悶,惟傾竹葉杯”,書狀官作“滯歸逢令節(jié),候月出禪臺。霧欲遙原破,明從左海來。一望愁無奈,今宵眼始開。此懷人莫問,旅館有深杯”[2]。詩人們在中秋之夜漂泊異國,對月飲酒借以消愁,詩作處處流露思鄉(xiāng)情緒,卻毫無矯揉造作之嫌,所抒之懷深摯感人。此外,李氏兄弟還經(jīng)常作詩酬贈清朝友人,有贈清朝儒商張裕昆的《與卯君以一律四絕兼黃白花箋二十葉作小札送萬泉》詩一組,其中“沈城日日囂塵里,青眼于君始許開”“名花異石郭東廬,腦里藏書富五車”等句給予友人張裕昆極高評價[2],感嘆張裕昆是自己難得一遇的知音。中朝文士之間雖然存在國度、文化、語言等方面的差異,但遇到志趣相投的好友,依然可以結下深厚的友誼。
此外,由于朝鮮一向以“小中華”自居,甚至認為“今天下中華制度,獨存于我國”[7],因此當朝鮮使臣來到清朝,面對滿目異制,撫今追昔、感慨興亡也成為其抒發(fā)內心感懷的重要部分。朝鮮使臣在前往盛京途中,曾在一位史姓官員的扇子上看到一首名查桐、號古薌的清人所作的題畫詩,其中“滿山紅葉未全髡”一句引起朝鮮使臣的注意,認為其“深有寓意”,極有可能是暗中反對清朝“剃發(fā)垂辮”制度,因此決定到盛京后去拜訪這位清人。朝鮮使臣多方打聽查桐下落,最終沒有結果。但李氏兄弟二人依查桐這首詩所用韻字進行唱和,作“流泉不復溉稂根,清漢難尋入海痕。獨有千年華表下,古薌心事未全髡”等詩句[2]??梢姡词沟搅饲r期,朝鮮人心中依然有著難以化解的思明情緒,并渴望尋求與自己有心理共鳴的漢族文人。
《入沈記》中的交游詩涵蓋律詩、絕句、排律,以五言和七言詩為主。語言是詩歌的重要元素之一,朝鮮使臣這一特殊群體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情緒下語言也呈現(xiàn)出多變的特征,抒發(fā)思鄉(xiāng)懷親時纏綿哀婉、傷感惆悵,感懷歷史時則顯得沉郁頓挫、悲壯慷慨,縱情山水時又變得清新明快、生動自然。
但朝鮮使臣受到使行條件的限制,詩歌大多為即興而作,沒有時間和條件進行細致琢磨和推敲。總體上,《入沈記》交游詩語言特點表現(xiàn)為平實質樸、明白如話。李田秀所作的《題扇面贈單生》“秋半關河客意新,與君相識袖中珍。沈陽城里家千萬,除卻梅軒更幾人”[2],是單生帶著沈陽已故詩人梅軒的《梅軒遺草》詩稿前去拜訪朝鮮使臣,李田秀為他在扇面上所題之詩?!额}扇面贈單生》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對梅軒的認可以及對詩作的贊賞?!都o行百首》中的“三進宣聰家,主人辭不受。名士在比鄰,歸求有余友”一詩[2],記敘朝鮮使臣多次拜訪名士宣聰,宣聰“屢稱托辭”一直推脫不見的過程,表達朝鮮使臣渴望結交盛京名士卻屢屢碰壁的無奈之感,全詩語言簡練無雕琢。諸如此類的詩句在《入沈記》中比比皆是,可見朝鮮使臣十分擅長用簡練的文字記錄事件的過程。
袁行霈曾指出,意象作為“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8]。在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進程中,一些意象經(jīng)過反復使用,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某種寓意。而一直以來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朝鮮使臣,也接受中國詩人習慣使用的意象,并將之游刃有余地運用在自己的詩作當中。《入沈記》交游詩所用意象大多來自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常用意象。
在《入沈記》交游詩中,涉及送別的意象有“亭”“橋”“驛站”“涕淚”“觴”等,其中與送別地點有關的意象,常常出現(xiàn)在親朋好友餞別之時,抒發(fā)依依惜別之感,如《內弟成仲、君稷作沈陽行詩以別之》中的“槐亭彩服浿西天,上國觀風感昔年”“木城以外猶吾境,裁得平書寄驛否”[2],通過“亭、木城、驛”等分別地點表達詩人的離愁別緒。在送別詩中,“淚”和“酒”的意象出現(xiàn)頻率較高。在臨別之時,親友之間設宴餞行,便以酒作為載體來傳達彼此之間的情意?!读魟e裕昆》中的“關外九月無黃花,怱怱不暇把離觴”[2],以酒寄寓李晚秀對清朝友人張裕昆的不舍之情。李晚秀所作《上伯氏》中的“弘橋把手別,黯黯幾漬淚”[2],描繪涕淚漣漣的送別場面。朝鮮使臣千里迢迢遠赴盛京,常常涌起思鄉(xiāng)之情,喜歡用“明月”“鴻雁”“搗衣”“子規(guī)”“孤燈”等表現(xiàn)思鄉(xiāng)羈旅之感的意象,其中使用最多的意象是“月”。在中秋節(jié)闔家團聚的節(jié)日,李晚秀在異國清冷的月亮下徘徊在古寺之中,作《敬次家大人中秋詩韻》“無限遼陽月,徘徊古寺臺。偏憐遠客照,始覺高秋來”一詩[2],詩中的“月”成為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其中的孤楚不言自明。在《紀行百首》中,也有抒發(fā)思鄉(xiāng)情切的詩句,如“明夜孤燈畔,那堪聞雁歸”等[2],使用“孤燈”“雁”意象,營造出羈旅傷感的氛圍,抒發(fā)詩人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無奈與孤獨。
朝鮮使臣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靈活運用各種意象,并依靠意象奠定詩歌的情感基調,從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與朝鮮使臣一直以來深受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密不可分。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用典分為“舉人事”和“引成辭”兩類,即事典和語典。在《入沈記》交游詩中,朝鮮使臣使用較多的為語典,即引用或化用中國古籍中有來歷的語句。由于朝鮮使臣深受漢文學的影響,對中國歷代典籍中的名篇佳作十分熟稔,因此,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常常將一些相關語匯、典故融入其中,使詩文的內涵更加深厚,充滿中國文化元素。
朝鮮使臣詩中的中國語典來源十分廣泛,既有先秦經(jīng)典,又有唐詩宋詞,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自如運用。李田秀所作“獨有憐才東???,新詩殷勤誄瓊琚”中的“瓊琚”[2],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木瓜》中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李田秀借典表達對清朝友人熱情款待的感激之情。《紀行百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西行一千里”[2],直接引用《古詩十九首》的經(jīng)典篇目,表達路途遙遠的憂愁?!爸两窨床菽?,猶似舊旌旗”[2],出自岑參《潼關鎮(zhèn)國軍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中的“旌旗遍草木,兵馬如云屯”。岑參這首詩表達他對唐朝中期朝廷腐敗的痛心以及對國事的憂慮,朝鮮使臣在這里借此表達對大明的懷念?!斑b想登高處,茱萸少兩人”[2],化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朝鮮使臣在重陽節(jié)時身為異客對家鄉(xiāng)親友的思念之情。此外,《入沈記》交游詩中還引用、化用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中國古代文學家的詞句,將中國的名篇佳句嫻熟地融入自己的詩歌作品中,顯示朝鮮使臣的文學素養(yǎng)深受中國典籍的影響,同時也增添了詩歌的藝術魅力,使朝鮮使臣創(chuàng)作的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藝術特征。
中朝兩國在地理位置上山水相連,一衣帶水,同屬于儒家文化圈和漢字文化圈,自古以來就保持著密切的文化交流。劉順利稱:“他們雖然不是中國人,但是因為與中國有著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更加悠久的文化交流與交往,他們所讀者乃是中國之書,所仰慕者乃是中國之圣人?!盵9]朝鮮使臣創(chuàng)作交游詩,無論是內容、體裁還是藝術風格,都有意無意地效仿和借鑒中國古典文學?!度肷蛴洝分械慕挥卧姡蚣耐须x懷,或感嘆歷史,或酬贈友人,都受到漢文學蘊含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意象的影響,烙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深痕跡,折射出中華文化強大的域外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