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敏
摘要:黃憲是東漢汝南名士,關(guān)于其生卒年代,截至目前有三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他們之間的考證年代差距竟達到30余年。對黃憲生卒年的不同考證結(jié)果都會影響到我們對黃憲所處時代的客觀了解,并且對黃憲個人社會影響的評價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論,如社會會風(fēng)氣、人員代際等,一個有誤差的考證結(jié)果甚至涉及一個不相干的史實,如東漢“黨錮之爭”大事件,這種考證結(jié)果會與史實記載完全相悖,不利于我們研究工作的科學(xué)性,因此辯清其生卒年份有助于我們在真實史實的基礎(chǔ)上去考察黃憲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了解其時期的文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黃憲;生卒年;后漢書;劉森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20)01-014-03
一、黃憲籍里事跡概述
黃憲,字叔度,東漢汝南慎陽人(今河南正陽人),在《世說新語》列入德行篇,東漢時期品議識鑒之風(fēng)盛行,雖無著作流傳,但憑借“顏子復(fù)生”的德行器量名重一時。關(guān)于他的籍里,《后漢書》卷五三、《后漢紀》卷二三、《世說新語·德行第一》均記為汝南慎陽人,《文選》卷五十注解中說他為南陽人,李耀南依照《元和郡縣圖志》中的相關(guān)記載推斷《文選》注解有誤,蓋后人傳抄訛誤之謬。因漢代設(shè)慎陽縣,隋改為真陽縣,清又名正陽縣,真南二字形近,難免疏忽傳抄變真為南?!洞笄逡唤y(tǒng)志》卷二一六中載有“黃憲墓在正陽縣舊縣治內(nèi)史隱堂后,顏魯公書碑?!保逗幽贤ㄖ尽肪硭木庞涊d同,這和河南正陽縣現(xiàn)存有黃叔度墓相胳合,我們可以認定他的祖籍和墓地均在河南正陽。
《后漢書·黃憲傳》載:“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世貧賤,父為牛醫(yī)?!瓚棾跖e孝廉,又辟公府,后友人相勸人仕,終無所成,年四十八終,號‘征君。”參考散見于《后漢紀》《文選》《資治通鑒》的黃憲事,所著史事略同,暫不贅述。
從上述史料可以得出:黃憲享年四十八,不就征朝廷,也就是未仕。但我們尚不能知道其生于何時卒于何時。黃憲,現(xiàn)存資料上的記載盡寥寥數(shù)語,《后漢書·黃憲傳》中記述黃憲事跡只有三百多字。文獻不足證,其人其事有很多存疑的地方,例如生卒年、著作真?zhèn)蔚?,尤其是黃憲的生卒年,史書對黃憲生卒年記述略簡,盡“年四十八而終。”學(xué)界對這一重大闕失進行過考證,或因資料闕如,考證互相柢牾,莫衷一是。筆者結(jié)合文獻史料和當今學(xué)者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梳理分析,對黃憲生卒年問題進一步澄清是非。
二、今人對黃憲生卒年的考證
今人對黃憲生卒年的研究除了姜亮夫外,另有劉森的《談?wù)劷练蛳壬?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中的一處失誤—兼論黃憲的生卒年》、李耀南的《黃憲考論》和李小龍的《黃憲生卒年考》三篇文獻。其中劉森考證黃憲的生卒年時間為公元95年-142年之間:李耀南考證其生于公元102年-公元117年之間,卒于公元150年-公元165年之間:李小龍考證范圍為公元126年一公元163年。通過史料和考證文獻的研讀,結(jié)合幾位學(xué)者的考證資料,采用史實代入的研究方法,對于三位學(xué)者的考證結(jié)論,我更贊同劉森的觀點,推理出其他兩位學(xué)者考證的疏漏之處。
三、黃憲生卒年考辯釋疑
最早涉及黃憲生卒年信息的是《資治通鑒》,其卷五十于“安帝延光元年”下書汝南太守王龔事,此章記述王龔于公元122年遷汝南太守,順帶提及黃憲事,說其48歲卒。概因此事列于延光元年下,朱子誤認其卒年為公元122年,且《資治通鑒綱目》卷十在延光元年(公元122年)九月下標:“汝南黃憲卒”。李小龍學(xué)者對此頗有疑竇,因《綱目》下注皆出于范書、袁書,蓋所引之書并未記錄黃憲公元122年卒之事,此又列卒年于此,有何證據(jù)?姜亮夫在《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中考證黃憲生卒年為漢明帝永平十八年至漢安帝延光元年,即公元75年-122年。這與朱子之書一致,參見姜先生考證所列參考書目。皆無右范書之類。說明朱子之說對后代學(xué)者影響深遠。
李小龍《黃憲生卒年考》中細致論述了黃憲卒年問題,他對比《資治通鑒》卷五十于“安帝延光元年下書汝南黃憲卒”一文和范本記述,《通鑒》本涉及到黃憲的文字出自王龔的傳記,我們知道《通鑒》是編年史文體,遵循時間的順序記錄史事,因王龔于安帝延光元年遷汝南太守,故在公元122年提及和王龔有關(guān)的幾個人物史事,涉及黃憲,則交代他的卒于48歲,但并未提及他于122年卒,南宋朱熹《資治通鑒綱目》延續(xù)謬誤,后人繼續(xù)沿用這一觀點,實屬訛誤。元人郝經(jīng)《郝氏讀后漢書》日:“《綱目》漢安帝延光元年書汝南黃憲卒?!鄙踔撩魅诵鞈?yīng)雷《黃叔度二誣辯》還以黃憲卒于延光元年用來駁斥他人言論。明末張自勛《綱目續(xù)麟》亦從。對黃憲卒年進行辯誤的是明人王祎,但他認為《通鑒》延光二年實為元年之誤。
因記載黃憲資料甚少,我們無法直接考證黃憲的生卒年??鬃诱f“禮失求諸野?!奔热徽返浼疅o法明確考證其生卒年,我們可以通過同時期郡人當中和黃憲交往好友相關(guān)傳記和今人研究論述的推理,進一步縮小其生卒年的范圍。
通過對好友荀淑生卒年考證黃憲生卒年?!逗鬂h書·荀淑傳》記載:“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時為尚書,自表師喪,二縣皆為立祠?!苯ê腿昙垂?49年,享年67.反推荀淑生年為建初八年即公元83年?!逗鬂h書·黃憲傳》云:“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于逆旅,時年十四,淑悚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碑敃r黃憲和荀淑在慎陽相遇的時候,黃憲才14歲,依照后世影響頗深的說法,黃憲生于公元75年,則荀淑比黃憲小了8歲。如果說當時黃憲是14歲的話,那荀淑只能6歲,一個6歲的學(xué)童如何悚然異之且發(fā)出你是我的老師這一慨嘆?荀淑的生卒年文獻記載明確,假使黃憲在14歲這一年相遇荀淑的史料記載準確無誤,結(jié)合東漢時期人物品評風(fēng)氣的社會現(xiàn)狀,長輩點評提攜后輩,可以得出黃憲的生年應(yīng)晚于荀淑,至少晚于公元83年。劉森在其文中認為姜亮夫黃憲生卒年考證值得商榷。他用自己的考證時間代入反推,黃憲生于公元95年,此時公元109年,荀淑26歲,也符合“少有高行,博學(xué)而不好章句,多為俗儒所非,而州里稱其知人。”這一描述。再看李小龍的論斷,黃憲生卒年為公元126-163年,參照荀淑生卒年的確切記載,黃憲比荀淑大了43歲,黃憲14歲時,荀淑尚未出生,更不可能有相遇于逆旅之說。我們在此可以對李小龍考證結(jié)論持懷疑態(tài)度,對劉森的觀點暫可保留。
通過對同郡友人陳蕃生卒年推算黃憲生卒年?!逗鬂h書·桓帝紀》中記錄了延熹八年陳蕃任三公的事情。此時為公元165年,《后漢書·陳蕃傳》載:“及蕃為三公,臨朝嘆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綬矣。”李耀南通過清人王鉞《讀書叢殘·讀外<史>》中記載所言,認為黃憲在此時已不在世。黃憲的卒年最晚在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陳蕃和周舉討論黃憲的品行,“時月不見叔度,則鄙吝之萌復(fù)存乎心矣?!睍r月為三個月,三個月不見黃憲鄙吝之心復(fù)萌。說明在兩人討論黃憲之時,黃憲不在世至少已經(jīng)三個月了??甲C周舉和陳蕃生卒年,周舉生年未知,卒于建和三年(公元149年),李小龍文章中說周舉生于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不知依據(jù)為何?暫不議。依《后漢書·陳蕃傳》所言:“靈帝即位,竇太后復(fù)優(yōu)召蕃……蕃時年七十余,聞難作,將官署諸生八十余人……即日害之。”陳蕃卒于建寧元年(公元168年),參照《竇武傳》,建寧元年竇武因內(nèi)宦專寵、國事失政以及李膺、杜密黨事上書無果,在八月太白星出西方之際行事失利自殺。陳蕃去世的時候年紀在70歲左右,以卒年公元168年推算,他生年應(yīng)在公元70年-79年之間。姜亮夫考證周舉卒于建和三年即公元149年,與荀淑同年卒,范書所載亦同。兩人討論黃憲,充滿惋惜哀嘆之情,必定在黃憲逝世之后,但逝世不久,所以黃憲最早的卒年是建和三年(公元149年),這和上述所說最晚在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不相沖突,因此這個時間階段可以作為參考。此外,劉森進行了更為細致的研究,他從兩人討論黃憲的可能地點出發(fā),對比兩人任職時間,得出討論應(yīng)在兩人同為京官之際,約公元142年。因此他考證黃憲卒年當為公元142年左右。
通過時任汝南太守王龔的考證推求黃憲生卒年?!逗鬂h書·王龔傳》載:“太守王龔在郡,禮進賢達,多所降致,卒不能屈憲。郭林宗少游汝南,先過袁閬,不宿而退,進往從憲,累日方還?!敝T多史料記載王龔任汝南太守為公元122年,范書又言:“建光元年,擢為司隸校尉,明年遷汝南太守,政崇溫和,好才愛士,引進郡人黃憲、陳蕃等。憲雖不屈,蕃遂就吏?!澜ㄔ?,征襲為太仆,轉(zhuǎn)太常。四年,遷司空。”當時王龔征召黃憲為官,黃憲不屈征召。王龔永建元年即調(diào)任他地,其任期在延光元年至延光四年,汝南任職四年,即公元122年-125年之間,劉森考證黃憲生年應(yīng)在公元95年,以此說法反推黃憲的年齡在27-30歲,根據(jù)漢代征召官吏的要求,這個年齡合情合理。但依照姜亮夫的論斷,黃憲在公元122年就去世了,王龔又是在公元122年上任,這個時間節(jié)點的模糊我們難以斷定公元122年的某個時期他們產(chǎn)生這一交集。我們還能更加嚴苛的說或許王龔初到汝南黃憲就已經(jīng)不在了,根據(jù)常理去推斷,一個初上任者不可能立馬去提攜一個當?shù)赜忻麣獾馁t人,這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對姜亮夫先生這一觀點持保留意見,贊成劉森學(xué)者提出的生年應(yīng)在公元97年這一論斷。李耀南認為其卒年在公元150年一165年間,時王龔任太守期間,黃憲年紀在28-40歲,陳蕃則在43-55間,又和事實不符,因此李耀南的推斷有疏漏之處。李小龍的觀點更是不合常理,他說黃憲生卒年為公元126年-163年之間,此時王龔和黃憲本無交集,是史料記載有誤抑或是李小龍考證之疏?
通過知己郭太的考辯推證黃憲生卒年。《后漢書·郭太傳》載:“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延。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曲伯彥學(xué),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善談?wù)?,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慟。……明年春,卒于家,時年四十二?!薄逗鬂h紀》卷二三言:“年二十為縣小吏……遂辭母而行,三年之后,藝兼游夏?!蔽墨I記載郭太卒于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年四十二,其生年在永建二年(公元128年)。結(jié)合兩個史料,我們得知郭太是在二十三歲開始周游各國,“汝南黃憲,邦邑有聲,天下未重,太見之,數(shù)日乃去?!墒菓椕赜诤?nèi)。”因此黃憲遇郭太之前,黃叔度雖有聲名但未遠揚,我們推算一下時間節(jié)點,郭太大概在元嘉年(公元151年)后遇見黃憲,以叔度生年公元95年的時間推算,此時他也才46歲,其48歲卒,此時尚在世,也合情合理。
綜合以上論述,我們對幾位學(xué)者關(guān)于黃憲生卒年考證觀點進行史料代入式分析,并互相驗證各自的觀點,最終考證黃憲生年為公元95年,卒年為公元142年。因管窺所及有限,未能搜羅更多細致佐證,考證亦難免存在疏漏,望相關(guān)研究者能批判指正,以求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