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
摘 要:在當今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古詩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與難度都有所加大,這對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積極探索素質教育下對古詩文的教學方法,兼顧古詩文知識的教授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合作教學也因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以及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的優(yōu)勢而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青睞。將合作教學方式應用于初中古詩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古詩文的教學效果,同時在合作中幫助學生降低理解古詩文的難度,為學生的古詩文學習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動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古詩文教學 合作教學法
傳統的古詩文教學的一般方式是,在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后,由教師帶領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容與意義,并對其進行背誦。這種教學方式相對生硬,也不利用學生對古詩文的深度理解與記憶。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合作教學的形式開展古詩文教學,以小組交流、共同合作的方式促使學生通過互動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古詩文,從而引導學生對古詩文的內涵產生更準確的理解。此外,當學習一些難度較大的古詩文時,合作教學的方式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與合理統籌,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一、分工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古詩文之所以稱之為“古”,與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表述方式以及形成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歷史環(huán)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在為后人留下珍貴資料與寶貴財富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制造了難度。出于提高課堂效率以及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教師往往在進行古詩文講解之前會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用來了解課文、熟悉知識,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講解教材之外的古詩文時,基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的目的,教師也會要求學生對古詩文中出現的陌生詞匯或古今異義詞語進行自主查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會要求學生對古詩文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由于課堂時間緊,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有限,要求所有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查閱與準備工作顯然是不現實的,而借助學生的分工合作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一類篇幅稍長的古文時,教師可以預先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讓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自主分工合作,分別對字詞、典故、背景等進行查閱,然后再在組內進行統一匯總,這樣一來,就能在不降低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
二、活躍氛圍,為學生學習注入動力
與其他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同的是,合作教學為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搭建起一個平等交流、和諧共進的平臺,幫助學生交換意見、分享經驗、尋求解答,這一形式本身就有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舒緩學生壓力的作用。并且,由于在合作教學的形式下,學生之間與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相對和諧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這在促進雙方共同進步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了責任意識,還有利于學生在古詩文學習中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從而收獲理想的學習效果。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面臨著課文背默、詞匯收集、語法積累等一系列學習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劃分合作學習小組,組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輪流檢查各種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針對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討論,即時處理解決?!蔼毿锌?,眾行遠”,以合作的形式要求學生學習古詩文,不但有助于他們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且有助于學生長久地堅持對古詩文常識的積累,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
三、變換形式,給古詩文課堂增添活力
古詩文不同于現代文,其教學方法應該具有特殊性,而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在教法上基本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再加上古詩文往往給學生帶來字詞記憶、背誦、內容解讀等一系列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學生感覺古詩文課堂總是枯燥又乏味的。但是,合作教學的形式就為打破這一困境提供了方法和途徑。由于小組合作以及師生合作等不同的合作形式必然會帶來課堂上的交流與互動,以這些互動為切入點,對初中古詩文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造,無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課時,教師可以以三人為一組進行課文情境模擬,一位學生扮演“漁人”,一位扮演桃花源中居住的“此中人”,第三位扮演“戲份”較少的太守與劉子驥。教師可以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現代漢語或是文言來進行對話,整體上則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課文內容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會《桃花源記》記載的武陵漁人誤入桃源、一番逗留、得出桃源、“不復得路”以及文末“高尚士”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的文章內容梗概,如此,學生在縷清文章的線索的同時,也為后續(xù)的背誦降低了難度,使得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會”課文、掌握課文。
古詩文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一代代傳承至今,在彰顯其巨大生命力與寶貴價值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制造了不少障礙。語文教師需要發(fā)掘古詩文的精神內涵,在教學中采用相對創(chuàng)新的合作教學法,促使學生從古詩文學習中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交流表達能力,最終實現個人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在合作教學法之外,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嘗試更多有效的、更符合學生綜合發(fā)展且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教學方法,促使語文教學更加多樣化、生活化、實際化,推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王曉花《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中華少年》2018年第8期。
[2] 王新芳《從“傳遞”到“建構”—談初中生古詩文閱讀興趣的有效激發(fā)》,《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旬刊)》2018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