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鳳 齊俊艷 劉寶翠 張麗君
【摘 要】目的:探討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癌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焦慮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54例甲狀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7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VAS評分、SAS評分及GQOLI-74評分。結果:觀察組VA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GQOLI-74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1)。結論:對甲狀腺癌術后患者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感,減輕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甲狀腺癌;疼痛程度;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在世界范圍內,目前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已經(jīng)成為了惡性腫瘤常見病之一。甲狀腺癌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患者在術前的心理狀態(tài)不夠理想,患者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且這種不良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變化,進一步會影響患者的手術結局。此外,由于手術部位的原因,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疼痛的概率也相應增加,因此如何予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54例甲狀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7例。對照組男8例,女19例;年齡33~71歲,平均(49.34±4.27)歲;觀察組男11例,女16例;年齡34~69歲,平均(50.23±3.1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腫瘤種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咦栽竻⑴c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常規(guī)疾病知識宣講,指導正確用藥,進行心理干預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
①全面評估:結合患者病情、家庭情況及經(jīng)濟收入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適合患者自身情況的護理干預方案。
②健康教育:根據(jù)患者接受知識的能力,采用簡便的語言,選取視頻或小冊子的方式向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認知度。
③心理干預:采用聊天的方式,逐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采用音樂、傾聽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④疼痛護理:根據(jù)患者的疼痛程度,謹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同時采取放松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⑤合理飲食: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少食多餐,食用易消化吸收且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刺激、油膩的飲食。
⑥引流管護理:術后迅速將負壓吸引裝置與引流管進行連接,密切關注引流管情況,避免出現(xiàn)引流管出血及呼吸不暢的現(xiàn)象。⑦康復運動: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及生活習慣,制定適合患者的功能訓練,叮囑其定時定量完成,加速康復進程。
1.3 觀察指標
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價,滿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劇烈。②焦慮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越焦慮。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對患者生活質量(物質生活、心理健康、軀體健康、社會功能4個維度)進行評價,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VAS、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VA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VAS、S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VA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甲狀腺癌發(fā)病率有明顯升高趨勢,且甲狀腺癌在性別上有一定差別,女性更為易感。因為甲狀腺解剖結構的復雜特性,且有較多的重要血管神經(jīng),因此治療上較為麻煩。目前,主要治療方式仍以手術為主。手術本身為一種普遍性的應激源,手術后容易產(chǎn)生并發(fā)癥,使得患者產(chǎn)生較為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出現(xiàn)諸如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嚴重影響手術效果,也給患者帶來了較多的痛苦。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綜合評價并作出考量,制定適合患者具體情況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GQOLI-74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系統(tǒng)護理干預應用于甲狀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可減輕其疼痛感,緩解負面情緒,同時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癌術后患者實施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感,減輕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張琳.綜合性護理對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5):158+182.
謝鵬.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手術效果及預后觀察[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8,23(03):554-555.
賈彥梅,王煥枝.身心一體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癌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17,24(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