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中
(廣東省中山市升輝小學 廣東 中山 528400)
竹笛教學被引入到小學音樂課中,可以提升學生對民間樂器的認知,感受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并在竹笛的學習中,實現(xiàn)對自身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階段的竹笛教學,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特點,適當對竹笛教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和安排,讓學生經(jīng)過對竹笛的學習,形成對竹笛的興趣,并掌握一定的基礎。
竹笛的演奏中,要保證口型的正確性,竹笛的發(fā)聲更重要,在對竹笛進行演奏的時候,并不是用的力氣大就能吹出非常好動的竹笛聲。很多人可以將竹笛吹出聲音,但是演奏的效果并不好[1]。一方面是因為接觸竹笛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對竹笛沒有良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音準上的偏差。最基本的問題還是口型,小學生剛開始對竹笛進行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能讓學生直接將嘴唇放在口上將竹笛吹響,而是要讓學生先用嘴唇找到吹孔,上唇稍稍靠前,上下唇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隙,不要分開太大,在吹孔上輕輕呼。另外讓學生將口腔以及喉腔進行輕輕打開,學會基本口型后,才能學習與吹孔之間的角度。避免在竹笛的吹奏中漏氣,同時保證氣息的流暢,嘴唇需要與吹孔形成直角,因此在竹笛的吹奏中,一定要最大限度上進行吹氣。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反復進行練習,對提升技能是有著一定強化作用的。在竹笛的實際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呼吸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音區(qū)的口風,這是一開始學習要掌握的內(nèi)容。不用音區(qū)口風這一點,對小學生而言是比較難以掌握的[2]。很多的學生不會進行氣息的控制,導致對口風造成影響,在不同音區(qū)中出現(xiàn)各種聲音,這種情況是經(jīng)常存在的。教師要讓學生學習飽滿低音的激發(fā),將唇肌放松,并用比較緩慢的口風對竹笛進行吹奏,這樣可以吹出低音。在竹笛的實際訓練中,要不斷對各類的音孔進行使用,很多時候?qū)W生會因為手型并未進行良好的控制,導致在學習中緊張,或者是一開始學生對竹笛進行獨自練習,會有顧此失彼的情況。教師要注重讓學生保持放松的心態(tài),對竹笛的一些基本的技法進行反復練習,讓學生對這些基本的技法進行充分掌握,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學生對竹笛的一些基本技巧加強掌握,這樣竹笛吹奏的水準也是會不斷得到提升。
在學生剛開始進行竹笛學習的時候,要重點基礎技巧的訓練,為日后長期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師在對竹笛的技巧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學生對竹笛的了解以及認知,并不斷進行竹笛的練習。在竹笛的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對指法以及音階進行掌握實際非常重要的[3]。每個音都是在音階中非常重要,學生需要進行熟練掌握。另外在竹笛的演奏中,氣息進入到竹笛中,笛膜振動導致從竹笛中有聲音發(fā)出,這是基本的原理,所以竹笛的聲音和人的氣息是息息相關(guān)的。若是竹笛的音降低,那么意味著呼吸的速度緩慢,導致氣流變慢,若是音升高,這是因為呼吸急促,讓氣流加快。因此在竹笛的實際演奏中,氣流的速度關(guān)系到音的高低,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不斷練習呼吸的急緩,從而對竹笛的音準進行控制。一些學生剛開始對竹笛展開學習的時候,吹低音和高音的時候氣流速度并沒有裱花,在進行跳進音程練習的時候,速度無法得到調(diào)整,音準就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在竹笛的實際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對自身氣流的速度進行充分把握,可以更好地控制音準。
在竹笛教學的實際開展中,適當進行小組合作,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教師不要在竹笛的教學中,盲目將一些知識傳遞給學生[4]。尤其是一些演奏技巧,更不能讓學生獨自展開盲目學習。合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竹笛進行練習,這樣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監(jiān)督以及欣賞。比如在吹奏樂曲的時候,為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及知識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內(nèi)各自組織竹笛的練習,然后小組進行合奏,這樣無論是單獨的合作,還是全班進行練習,都是會有不錯的效果。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訓練,并主動與其它人討論,同時找到自身的不足,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竹笛教學中采用合作的方式,可以體現(xiàn)出學生在竹笛學習中的主體性,并讓學生形成對竹笛的學習熱情。
總之,竹笛被引入到小學音樂課程中,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但是竹笛教學有著一定的復雜性,要注重學生對一些基礎技巧的不斷練習,提升學生對竹笛的掌握,并讓學生從竹笛的學習中感受傳統(tǒng)樂器的魅力,促進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要注重對竹笛教學的合理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