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斯,林楚生
(1.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5;2.廣東省茶文化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650)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飲茶的國家,古代中國人在對茶葉的藥用、食用乃至飲用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jīng)驗,并將其固化成為知識,保存在古代茶書中。據(jù)朱自振等人統(tǒng)計,中國古代茶書至少有114 部。中國古代茶書以唐代陸羽《茶經(jīng)》為濫觴,開啟了古人探求用茶的精細化歷程。這些茶書涉及茶葉使用的諸多方面,如茶的起源、茶葉的加工制造方法、茶具器皿、茶的煮飲方法、茶的典故事略等。其中,關于茶的烹點和飲用方法中,與用水相關的描述占有一定的篇幅。不僅如此,甚至有諸如《水品》一類的專述飲茶用水之書??梢哉f,水的使用,在茶的烹點和煮飲中占據(jù)一定的地位。
筆者就中國古代茶書中與飲茶用水有關的內(nèi)容,探究古代的飲茶用水觀,并對其做出進一步解釋,闡明科學原理,更希冀在地球環(huán)境和水資源受到威脅的今天,對今人的飲茶用水有所啟發(fā)。
對于飲茶用水的論述,最早的、也是對后代用水觀念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1]一句,此語一出,便成為飲茶用水領域的金科玉律,在后世被廣泛征引,其流傳之廣,家喻戶曉。這個論斷將煮茶用水的來源簡要地劃分為三種,即“山水”“江水”和“井水”,“山水”指的是從高山流下的泉水,“江水”指的是河流中之水,“井水”指的是聚居區(qū)的地下水,由此亦可看出唐代人大致將水的來源分為這三個大類。由于唐代沒有今日分析化學的理論知識,人們對于飲用“水”的分類,還停留在獲取水的途徑上,這反映了古人在水源認知上的樸素觀點。[2]
明代朱權(quán)(臞仙)在《茶譜》中做了輯錄前人說法的工作。在陸羽《茶經(jīng)》的基礎上,集合了當時可以見到的各種不同說法,將全國各地著名水源中位居前列者排序,一一列出。[3]其中還吸取了唐代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的說法,列出前二十名,這是當時流傳最廣的品評水源高下的說法。張又新對于煎茶之水源的貢獻,在于他將陸羽的分類方法中的“山水”又推進了一步,對各地的泉進行比較,并有了“排序”的概念,將用于煎茶的泉水質(zhì)量之優(yōu)劣進行排名。同時,《煎茶水記》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品茶用水的專著,張又新為煎茶之水這一細小的知識分支專門著一書,這也是唐代人們有意識地將“茗飲”列為一事的側(cè)面佐證。[4]
而屠隆《茶箋》則將水源高下的區(qū)分與品評發(fā)展到了極致。在《擇水》一節(jié)中,他分“天泉”“地泉”“江水”“長流”“井水”“靈水”“丹泉”等作詳細論述,其中尤以“天泉”“地泉”二者的論述最屬精妙?!疤烊?,顧名思義,即從天而來泉水,指的是四季的降水?!疤烊?。秋水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則茶味稍奪,冽則茶味獨全。故秋水較差勝之。春冬二水,春勝于冬。皆以和風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為妙,惟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風雪所致,實天地之流怒也。龍行之水,暴而滛者,旱而凍者,腥而墨者,皆不可食。雪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幽人情況。”[5]唐宋時人論述水源,僅從地表水、地下水去作區(qū)分,而到了明代,屠隆則在降水的維度上進一步分出了時間點,這體現(xiàn)了其思維方式不僅關注橫向的地域差異,還注意到了縱向的時間差異,在論水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對于四季的不同降水(包括降雪),他主要從品質(zhì)上去作區(qū)分。他描述了四季不同的降水品質(zhì)上的差異,并由水本身的甘、冽,延伸出用于瀹茶時口感的差異。這種區(qū)分之細致,是前所未有的。但即使再細致,也僅僅是從感官的角度去作描述,并沒有進一步發(fā)展為其中各種含量的測定,即,停留在定性層面的認識,未及定量研究。
明末無名氏的《茗笈》中附有“泰西熊三拔試水法”,因為引進了西方科學基礎用于檢測水質(zhì)高低而在中國古代茶書中脫穎而出。其言曰:“試水美惡,辨水高下,其法有五。凡江河井泉雨雪之水,試法并同。第一煮試。取清水置凈器煮熟,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質(zhì)惡也。水之良者無滓。又水之良者煮物則易熟。第二日試。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視日光中若有塵埃如游氣者,此水質(zhì)惡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第三味試。水元行也,元行無味,無味者真水。凡味皆從外合之,故試水以淡為主。味甘者次之,味惡為下。第四秤試。各種水欲辨美惡,以一器更酌而秤之,輕者為上。第五絲綿試。又法用紙或絹帛之類,其色瑩白者,以水蘸候干,無跡者為上也?!彼^“泰西水法”,是之謂也。[6]這是明代士人在吸收了西方現(xiàn)代科學知識之后,經(jīng)過轉(zhuǎn)述而記錄下的評價水質(zhì)的方法。從這段記錄上看,方法達到五點之多,而仔細閱讀,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看水中是否含有沉淀物和固體雜質(zhì)(第一、二、四、五點),二是看水中鈣鎂等金屬離子是否過多(第三點)。從以上的方法介紹看來,記錄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否則其言應更簡,其意應更賅才是。盡管如此,這條記錄在我國古代茶書、水書中,已屬佼佼者。
古人在論述水源的不同品質(zhì)時,一方面,從感性經(jīng)驗角度,評判出不同水源的水質(zhì)差異;另一方面,也根據(jù)感性經(jīng)驗加以思維,分析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對實際取水的操作提出指導策略,指出如何取得同一水源中品質(zhì)較高的水,并說明其好壞原因。如《茶經(jīng)》中寫到,“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1]取江水時,選擇離人居處較遠的,可以避免取用到被洗衣等生活用水和垃圾污染到的水體;取井水時,選擇使用較為頻繁的井口,可以使井下之水常葆新鮮,而不致長久淤積,避開死水。這在當時的人居環(huán)境中看,是一條很不錯的經(jīng)驗。
在全國范圍內(nèi)品評名泉秀水,但這些水,可望而不可及,距離甚遠,獲取甚難。在這點上,即使是身為中原帝王的宋徽宗趙佶似乎也覺得為難。他在《大觀茶論》中的評語,道出了此中真意。“古人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保?]這普遍反映了古人辨別水質(zhì)優(yōu)劣的標準,即“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彪m然水以“輕甘”為上,然而卻還有例外,“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淤,雖輕甘無取”。趙佶取用江水的標準,已比陸羽提出的要高出一些。陸羽認為江水“去人遠者”即可取用,而趙佶則認為,江水無論去人遠近,都有魚鱉等生物的活動致使腥臭、有泥沙淤積而使水渾濁,因而,即使江水是“輕甘”的,也不可取用。這不單是陸羽和趙佶這兩位唐代、宋代著名茶人用水觀點的個案差異,它還從側(cè)面體現(xiàn)出了唐代與宋代,我國江河(水資源)環(huán)境的變化??梢韵胍姡拼鷷r,江水的污染,僅僅是直接的人為因素,人們的生活垃圾或生活用水導致的,因而,“去人遠”的水則不受影響,還可用于煮茶;而到了宋代時,江水無論離人居處遠近,它的水體污染較為普遍,一是魚鱉繁殖或死亡于江河中所帶來的腥臭,二是河流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導致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水體渾濁。
解決了取用水源的問題,明代屠隆《茶箋》、張源《茶錄》、許次紓《茶疏》等文獻中還記載了貯水、養(yǎng)水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貯水和養(yǎng)水的目的,是使提前取來而暫時未使用的水得以很好地保存,盡量使水保持如剛?cè)頃r的好的品質(zhì),同時也使取來的生水中不好的如雜質(zhì)等得到澄清,揚長避短?!恫枋琛分小叭“资赢Y中。能養(yǎng)其味。亦可澄水不淆”[8]的方法,使這兩個目的完美統(tǒng)一。白石子可模擬山泉中的環(huán)境,讓水經(jīng)過大量白石子流淌而下,能過濾水中雜質(zhì),大致符合科學原理。而《茶錄》中的記載:“貯水甕須置陰庭中,覆以紗帛,使承星露之氣,則英靈不散,神氣常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曝于日下,則外耗其神,內(nèi)閉其氣,水神敝矣。飲茶惟貴乎茶鮮水靈,茶失其鮮,水失其靈,則與溝渠水何異?!保?]則用古代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來解釋水、水缸環(huán)境。古人一般認為,水為“陰”,故而也就認為,“陰水”勝于“陽水”。然而,古代之陰陽觀念,只是古人用來對世界萬物進行分類的一種簡單方法,在“陰”與“陽”之間,并沒有嚴格的邏輯證明,何為陰,何為陽。以“陰水”勝于“陽水”,缺乏嚴謹?shù)淖C明和令人信服的證據(jù)。同時,張源還用了“神”“氣”與“靈”等語義較為模糊的詞匯來論述。古代中國人一般用“神”“氣”與“靈”來描述一切可感知而無法確知的事物。神氣聚則佳,神氣散則敝。這種說法似有不妥,但亦是明代時人試圖將一般性的哲學思想運用于日常生活、個別道理論述之中的一種反映。對于貯水的器皿,許次紓提出“但忌新器”和“水性忌木”的觀點:“為其火氣未退,易于敗水,亦易生蟲。久用則善……最嫌他用,松杉為甚。木桶貯水,其害滋甚。挈瓶為佳耳。貯水甕口,厚箬泥固,用時旋開?!保?]“但忌新器”和“水性忌木”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點,不知緣何“水性忌木”。但若此說法確實符合科學道理,則貯水的器皿應是用陶瓷制成。陶瓷是需要燒制、改變其化學性質(zhì)的物件,新燒制成的陶瓷器皿,其質(zhì)未實,內(nèi)壁有“毛孔”,或許是對水質(zhì)不利,許次紓還認為它尚留存有“火氣”,會“敗水”,故而不用。
茶事中水的使用,貫穿了茶葉飲用方式的整個歷史過程。無論是唐代時煎茶、宋代時點茶、明清時瀹茶,都需要將水(或茶水)燒煮至沸騰,再行飲用。古人將“熱水”稱為“湯”,“候湯”即是在等待水由冷水、生水燒煮至沸騰的過程。
候湯是茶事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古人經(jīng)過仔細地觀察,將水沸騰的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又稱“三沸”,陸羽《茶經(jīng)》中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保?]
當時的人們認為,水沸騰過久,則“老”,這是不可食用的。其實是因為沸騰過久,則原本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氧氣逸出,雖然這部分氣體所占比例非常少,但用它來煎茶、泡飲茶葉,可提高茶湯香氣,增益口感。
現(xiàn)代的人們將多次沸騰的水,或沸騰已久的水,稱為“千沸水”,認為這種水煮過久,水中非揮發(fā)性物質(zhì)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xiàn)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同樣是認為水不可沸騰過久,晚唐詩人溫庭筠在《采茶錄》中則說:“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yǎng)茶?!薄盁o妄沸”是他的觀點,他總結(jié)到,“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保?0]活水仍需活火烹。到了宋代,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進一步指出了對已經(jīng)“妄沸”之水的補救辦法,即“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后用?!保?]將“新水”加入“老水”之中,調(diào)和平衡,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中庸的思想。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做法,“老水”過度沸騰,則以未曾沸騰過的“新水”加以平均、中和,這在古人看來是一種“補救之法”,而在今日看來則只是心理安慰之舉,因為即使添加了“新水”進去,“老水”中不好的東西依然存在,并且總量也并不會減少。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還提到了“舀水”以及“煮水”的器皿的講究?!耙ㄋ赜么僧T,輕輕出甕,緩傾銚中。勿令淋漓甕內(nèi),致敗水味,切須記之?!币娪谄渌墨I中,則舀水多用瓠作瓢,《茶疏》中提到的“必用瓷甌”令人難解。至于煮水器,其名曰“銚”,許次紓描述了銚的材質(zhì)和形狀。他建議用錫制的銚為好:“金乃水母,錫備柔剛,味不咸澀,作銚最良?!币浴敖馂樗浮?,和上文的“水性忌木”,這類的說法都是以傳統(tǒng)中國的陰陽五行觀點來解釋飲茶用水的擇取、制備和儲存,并不具備科學依據(jù)。同時,對于銚的形狀,則要求“銚中必穿其心,令透火氣。沸速則鮮嫩風逸,沸遲則老熟昏鈍。兼有湯氣,慎之慎之?!保?]這是從候湯的角度,提出的適應于候湯需要的器皿形制。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即使到了今天,我們制作的砂銚,也全都采用“穿其心”的形制,也就是在砂銚的蓋子上穿小孔,古人解釋其為“令透火氣”,其實就是為了在砂銚中水沸騰之時,方便讓氣態(tài)的水分子跑出。因為水的沸騰過程中,液態(tài)的水有一部分變?yōu)闅鈶B(tài),其體積變大,需要有一個出口以供體積增大的部分安身。
古代中國作為世界上飲茶的發(fā)源地,其煎茶、點茶、瀹茶之法傳播到了日本、韓國、東南亞甚至是西歐的英法葡等國。而在茶飲的生長地的人們,更是在茶事上不斷“精耕細作”,窮其精致,甚為講究,這在古代中國人的飲茶用水中即可見一斑。
盡管古書中字句、說法的沿襲居多,創(chuàng)見偏少,然而,從流傳至今的百余部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于飲茶用水的觀念。他們認為:水質(zhì)有高下之分,應取水質(zhì)高者事茶;由此引發(fā)的取水之法,亦是學問;取得的水,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貯和養(yǎng),則可保鮮;活水仍需活火烹,候湯在茶事中有重要地位。關于茶、水、器、火,許次紓用一句話總結(jié)出了四者之間相得益彰的密切聯(lián)系:“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湯成于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保?]
如果采用現(xiàn)代科學的用水和飲茶觀來辯證分析和比較古書中的飲茶用水觀,則會發(fā)現(xiàn)古代茶書中記載的飲茶用水觀仍然具有一定的啟示價值,并且在認識事物的方法論上,也可供借鑒。首先,古人從對水源的分類和品第入手,認識到不同來源的水(天上來的降水、山中出來的泉水、地面流淌著的江河湖水),其品質(zhì)不同。對于“水”這種自然之物,人們在認識它們的初期,還無法使用精細化手段(如化學分析)探究時,往往以來源、產(chǎn)地作區(qū)分,今日我們識別茶葉,在不具備對茶葉樣本進行生化分析的情況下,也是首先看其生長地域、海拔、小氣候等條件,結(jié)合其肉眼可見的外形而進行初步判斷。其次,古人在選擇水源和判斷水質(zhì)是否有利于飲茶時,將水質(zhì)本身的優(yōu)劣置于首要地位,首先要水質(zhì)好,即其所含的雜質(zhì)少,然后才是看在水的作用下茶湯的口感。這啟發(fā)我們,當遇到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事物(如茶湯)評價時,應首先拆分,逐個排除不同的影響因子,再行綜合評價。再次,古人在烹茶煮水和貯養(yǎng)水的過程中記錄的經(jīng)驗與方法,仍然可以適用于今日經(jīng)濟條件不發(fā)達的地區(qū),其中純化水的方法,如靜置、用陶制器皿、使沸騰等,我們今天依然還在從這些樸素的方法和經(jīng)驗中獲益。
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2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