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策略論析*

2020-03-16 01:14:17彭容容唐忠寶朱以財
高校輔導員 2020年2期
關鍵詞:群體防控疫情

彭容容 唐忠寶 朱以財

(1.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2.江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無錫 214100;3.南京農業(yè)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

高等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職責。面對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高校必須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在維護好學生生命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借助自身優(yōu)勢引領其他社會成員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tǒng)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1]這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今,高校在校生人數超過三千萬。學生群體是整個社會的生力軍,保護好學生群體的生命安全,積極開展學生群體的疫情防控、宣傳、輿論引導和教育工作十分迫切。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以下簡稱“重大疫情”)的特殊性在于學生群體均處于待學狀態(tài)。因此,學校無法開展面對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重大疫情的研究和實踐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重大疫情的價值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方式和依托的手段多種多樣,如微信、微博、QQ 及其小程序、直播等不一而足。有學者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和網絡本質的外在集中顯露?!保?]它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了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重大疫情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具體特殊樣態(tài)。當面對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無法開展時,就必須依托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工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應對重大疫情方面具有以下重要價值。

(一)個體價值:引領學生線上線下積極實踐

個體價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對個體的內在價值。[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賦予教育主體更多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這些特性在實踐中的功能進一步突顯。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生成和發(fā)展,其價值也在實踐中創(chuàng)生,實踐是其價值的真正來源。”[4]因而,探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勢必離不開對其實踐向度的思考。有學者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積極的虛擬實踐活動克服消極的虛擬實踐活動?!保?]面對重大疫情形勢,有效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領學生開展積極的實踐活動。首先,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導學生在面對疫情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明確大是大非,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能夠去偽存真,面對被歪曲的事實能夠形成理性判斷,成長為一個理性的人。高校通過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堅信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戰(zhàn)爭一定會取得全面勝利,從而消除負面思想的影響。其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個體在思想和行為層面服從社會發(fā)展和需要,避免陷入過分的自戀、自憐、自私等個人中心主義,促進其用更加寬廣的視野來看待當下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學生主動規(guī)范自身行為。再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通過鼓勵大學生積極發(fā)聲,傳播更多正能量,激發(fā)學生在面對疫情時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帶動和影響更多人。最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大學生鞏固已有的良好態(tài)度、情感和認知,實現身心、道德、社會等各個要素的統(tǒng)一、平衡和協(xié)調。面對疫情考驗時,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最終促使其成長為一個懂得尊重規(guī)則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二)社會價值:網絡協(xié)同下社會功能的良好實現

重大疫情下,高校不僅承擔著對大學生群體的保護、引導和教育,也應結合自身優(yōu)勢資源,與其他社會力量協(xié)同聯(lián)動,輻射更多其他社會成員,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引導和幫助更多社會成員,以促成其社會各項功能的良好實現。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促進社會政治發(fā)展的效用。[6]高校通過網絡手段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和行為規(guī)范引導,影響其他社會成員,促進整個社會政治系統(tǒng)動態(tài)的有序性和連貫性,有利于鞏固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思想基礎。第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激發(fā)受教育者的精神動力,保證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從而產生滿足社會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效應。[7]第三,高校通過網絡手段,更容易實現對大學生個體和社會其他成員的集體教育和針對性教育,促成疫情期間及以后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第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廣泛應用于文化領域,用于規(guī)范文化傳播,形成社會影響,營造良好的網絡傳播環(huán)境,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思想文化支持。第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展示案例、提煉要點、上升思考,引導人們重視、審視與自然的關系,幫助其形成正確的生態(tài)意識和思維,指導其在生態(tài)領域的活動,能更好地敬畏和尊重自然。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重大疫情的工作重點

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高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決策部署,快速研究、迅速行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投入到戰(zhàn)“疫”中來,全力構筑阻斷疫情進入校園的第一道防線。大學生群體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心理還不夠成熟,易受外界影響,重大疫情必然會對其身心發(fā)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在開展相應工作時更應該抓住重點、有的放矢。面對重大疫情,大學生可能呈現出的幾種心態(tài)和表現,值得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重點關注。

(一)群體傳播下的心理恐慌

群體傳播是群體成員之間發(fā)生的信息傳播行為。社會成員加入群體的目的比較復雜,但可以相對集中地概括為消除對自己和對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獲得更多的信息、補充對個人的認識和行動的信息等。大學生群體在文化程度、社會觀念、心理特征等方面有較強的趨同性,很容易發(fā)生相互作用。一是大學生群體對疫情信息表現出較強的敏感性和求知欲,部分成員會表現出沉溺在疫情信息中的傾向,如每天不停地查看疫情相關媒體報道。該行為形成的信息超負荷,將增加其心理恐慌。楊嬛等人發(fā)表在《治理研究》中的最新統(tǒng)計結果,一份針對8252名武漢高校學生的問卷樣本顯示,有一半學生對疫情感到焦慮和恐懼。[8]二是大學生群體的深度融合性導致其在群體信息傳播中形成一定群體規(guī)范,產生群體壓力,還由此引起盲從心理。面對重大疫情,大學生易受到群體情緒的影響,集體對疫情產生恐慌心理。如《烏合之眾》的作者勒龐所說:“群體不善推理,卻急于采取行動?!保?]三是部分大學生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遠離家人和朋友,使其對身邊的教育工作者產生一定的不信任感,進一步加重其心理負擔。

就行為反應來看,大學生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在情緒方面出現對這場疫情的無法控制而產生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甚至出現對傳染來源的憤怒、對干預措施的抱怨,對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憤怒和無助、絕望等。部分大學生可能變得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被激怒,對待家人、外人沒有耐心。二是有些學生在身體方面可能出現不由自主的心慌、胸悶、頭痛,容易出汗,總是感覺心里不踏實、身體各種不舒服,容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變差,甚至出現血壓升高等情況。三是有些學生在認知方面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并將身體的各種不舒服與“疫情”聯(lián)系起來,覺得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危險并隨時可能發(fā)生、生命如此脆弱、難以相信他人和世界等消極情緒。四是有些學生在行為方面可能會出現逃避、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場景,反復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行為變得沖動、經常發(fā)脾氣,開始飲酒、吸煙,或者飲酒、吸煙增加等,甚至出現違反社會規(guī)則的行為等。

(二)圈層文化從眾效應下的無所畏懼

圈層化是當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問題。圈層化順應大學生對信息的個性化需求,給大學生提供了相對獨立和封閉的信息獲取通道,但同時也在教育主客體間形成了一道信息交互屏障,并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10]在重大疫情發(fā)生時,對于疫情的相關信息和行為表達,學生群體表現出較強的從眾狀態(tài)。相對于產生恐懼害怕的群體,一部分大學生群體呈現出無所畏懼的心態(tài)。他們通常表現出對于規(guī)則的淡漠,如有人對于政府三令五申的規(guī)章不能嚴格執(zhí)行,認為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并抱有強烈的僥幸心理。此類學生群體的認知和行為動因通常來自于圈層文化中的從眾效應。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通俗的說就是“隨大流”。從眾行為源于以下三類原因:一是對于行為的參照,在未能獲取整個信息鏈的完整信息時,他人的行為給予他們較好的參照;二是對偏離的恐懼,碎片化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因而不偏離群體核心思想和行為,讓他們覺得更加有安全感;三是他們需要在外界環(huán)境不安全的情況下融入一個或幾個群體,以從中取暖,獲得安全感。從眾效應的存在,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對疫情“無感”,對疫情的認識嚴重不足,從而在行動上表現得無所畏懼。

(三)自我約束缺乏下的無所事事

除以上兩種情況外,大學生群體在行為表現中還會出現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由于重大疫情的爆發(fā),原有的生活作息被打亂,原有的線下人際互動暫停,有的大學生出現無法正常、合理地安排自我生活作息的情況。據了解,很大一部分學生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延長,特別是將更多時間用于娛樂性內容。與此同時,網絡上出現了“一動不動、巋然不動、依然不動”的調侃,不少人表示宅在家里“很無聊”。疫情肆虐的同時,一些人借助社交網絡、自媒體發(fā)布不實信息,渲泄不良情緒。其中,散布流言蜚語、制造恐慌者有之,各種地域歧視、無端指責、攻擊謾罵者有之,顛倒黑白、抹黑政府者亦有之。有的學生由于本身缺乏約束,定力不夠,辨別能力不強,很容易被這股網絡戾氣所裹挾,出現夾雜在其間盲目跟風的現象,成為制造網上不和諧音符的“起哄者”。

當然,相當多的大學生還是能夠對此次重大疫情理性對待,并在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傳播正能量。他們堅持不信謠、不傳謠、不盲動、不當“鍵盤俠”,多讀書、多創(chuàng)作、多健身、多傳播正能量。他們認為,“宅”在家中是大學生和父母親人難得團聚的時刻,也是孝敬父母、修身齊家的難得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大學生“宅”在家中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利用這個時機為自己“充電”,用好網絡資源平臺在家搞好學業(yè),遠離不良信息,通過線上學習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品格、陶冶情操,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有所敬畏的同時,青年人也勇于有所作為。歌曲《十堰無畏》,華中師范大學師生創(chuàng)作的“武漢加油”系列漫畫,醫(yī)藥類高校師生制作的防疫“小貼士”微課,都是當代青年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作出的為打贏“防疫戰(zhàn)”吶喊助威的正能量作品。對于大學生這種理性的良好心態(tài),高校也要通過網絡加強宣傳,發(fā)揮示范作用,以引導更多學生涵養(yǎng)良好心態(tài)和行為。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重大疫情的實踐體系建構

面對重大疫情,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定大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通過主體實踐、方法實踐、途徑實踐、保障實踐和教育實踐來構建“五位一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體系。這幾個實踐環(huán)節(jié)貫穿了重大疫情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全過程,彼此緊密聯(lián)系,互為補充。其中,主體實踐是前提,方法實踐和途徑實踐是基礎,保障實踐和教育實踐是重點,它們共同構筑起高校應對重大疫情的一道安全防線。

(一)主體實踐:加強重大疫情應對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

應對重大疫情,高校要加強領導,組織一支信得過、靠得住、拉得出、打得贏的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要將其作為重要力量安排在疫情應急管理體系中。要把整支隊伍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落實黨和國家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有力措施,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應急管理中的“軟權力”,在統(tǒng)一思想、撫慰情緒、安撫精神方面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1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重大疫情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和教育的一面,用好網絡手段,提升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群體則要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提升快速處理信息的能力,發(fā)揮其紐帶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運用網絡化手段,切實落實省、市、校部署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任務,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與此同時,面對重大疫情,高校要善用網絡手段,發(fā)揮各方面力量,形成全員參與的格局,從思想上、輿論上和典型示范上做好師生全員動員。一是學校對教職員工的動員。學校要迅速成立防控疫情領導小組,各級領導干部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疫情一線,深入動員全體教師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及時在網絡上發(fā)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二是教職員工對學生的動員。教職員工要善于運用網絡手段對所帶年級、所帶班級、所教學生甚至是責任范圍內外的學生開展動員。如通過制作短視頻、創(chuàng)作防控疫情文章、寫動員信、寫教師寄語、運用防控疫情鮮活事例的方式,通過集體動員和逐個精準動員的方式確保學生的教育效果。三是學生間的朋輩動員。高校要發(fā)揮學生干部、黨員骨干的先進模范作用,對普通學生開展動員,充分借助學生群體中的“意見領袖”進行點對點動員。四是學生的自我動員。要引導學生及時關注國家、省市、學校發(fā)布的有關重大疫情的情況通報和宣傳材料,做好自我調適,進行自我精神鼓勵,同時做好動員家人和其他身邊人工作。

(二)方法實踐:增強高校輿論調控與管理能力

一是做好信息發(fā)布和統(tǒng)計工作。要及時客觀準確發(fā)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將“鍵對鍵”作為“面對面”的有力補充。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新技術的優(yōu)勢,做好學生信息統(tǒng)計工作,“一對一”“點對點”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認真落實“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對疫情防控情況做到精準、及時報告,堅決杜絕瞞報、漏報、錯報現象。要通過學校官媒及時發(fā)布相應數據,在重大疫情中,透明的數據是最好的強心劑。二是及時準確回應師生關注的熱點。高校要用耐心細致的工作獲得師生的理解和配合,做好網絡輿情監(jiān)控,通過及時的網絡信息發(fā)布和宣傳,回應師生關切,穩(wěn)定群體情緒,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信心和決心。三是要善于利用網絡手段和途徑進行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學??稍诰W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其他官方賬號上進行信息發(fā)布,幫助師生提高防范意識、了解防治知識,引導師生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做好防護。四是要對錯誤的言論及時澄清。要利用好網絡,要善于擺事實、講道理,不隱瞞、不夸大,及時辟除流言謠言,引導師生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給錯誤的言論留下任何泛濫的空間。

(三)途徑實踐:深化網絡思想引導和溝通措施

一是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環(huán)境,保證信息的順暢流動。要廣開言路,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困惑,表達自己的感受,要積極回應并給予幫助。二是要注意思想溝通語言的使用原則,從話語形式和內容著手,善用大學生喜歡的形式來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鮮活案例用漫畫、短視頻等形式來展現,多使用“柔性”語言,溝通語言要包含溫度,學會多傾聽,多關懷,多共情。三是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精準投放相關信息,引導師生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做網絡守法者,共同守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環(huán)境。四是能夠運用網絡手段幫助師生解決現實問題,要認真了解學生經濟、學業(yè)、求職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養(yǎng)成科學作息習慣,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充電提升。

(四)保障實踐:落細落實心理干預和心理指導

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發(fā)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科學回答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根本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心理干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12]大學生身心還不成熟,這決定了他們是心理危機的高危群體。[13]面對重大疫情,高校要從心理的角度及時關注、有效介入,及時化解人群中因心理應激反應過度及其導致的暫時性心理疾患,也是重大疫情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為此,一是要做好針對本校師生的抗疫心理干預。相關研究顯示,通過網絡和應用程序提供的干預,提供了改善心理健康治療機會的潛力。[14]要組織校內外專業(yè)力量成立心理干預小組,開通心理干預熱線和網絡心理輔導服務,通過熱線咨詢、網絡面對面輔導和虛擬干預空間等,為師生開展心理干預和咨詢輔導服務,加強師生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消除對疫情的焦慮、恐慌情緒。二是可以將校內優(yōu)質資源對接到校外人群中,為校外人員開展專業(yè)的線上心理呵護引導服務;借助新媒體和防疫大數據平臺等技術手段,開設心理咨詢和服務熱線專欄;制作心理干預的電子資料進行宣傳等。

(五)教育實踐:善用生動的網絡案例開展多角度網絡教育

重大疫情應對中,高校不僅要關注大學生的當下,還要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考量,有效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教育。一是要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高校要運用重大疫情期間的鮮活案例,進行總結提煉,通過講故事、制作短視頻等,引導大學生群體從社會使命和自身責任出發(f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做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中國人。二是要加強規(guī)則教育。高校要引導學生嚴格遵守當地防控措施,配合地方相關部門和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醒學生務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切實樹立在家中學習休息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的意識。以此為延伸,高校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強化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鼓勵學生發(fā)揮作用引導身邊的人遵守規(guī)則,共同維護社會的有序和穩(wěn)定。三是要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尤其是網絡道德和法治教育。高校要引導學生做遵紀守法的好網民,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規(guī)章,不盲目跟風,對于不確定的事情要善于尋求真相,要通過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切實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升華功能,提升學生道德水平和學習凝聚力。[15]四是要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高校要引導學生珍視生命,幫助其樹立正確、完整、科學的生命觀,形成對于生命的尊重、熱愛和敬畏,引導其不僅要善于保護自我的生命,同時也要保護他人的生命。五是要加強感恩教育。高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樹立對祖國、社會、家庭、師長、親友的感恩思想,敬畏自然、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引導大學生不僅能夠識恩、知恩,還能報恩和施恩。六是要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高校要運用網絡手段引導學生關愛自己的身心健康,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與人格完善,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和健康水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高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關鍵時刻,要守好土、擔好責,用好網絡這一“利器”,做到始終把全體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始終把維護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放在首位,始終把促進社會發(fā)展放在首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從嚴落實抓細,把握重點,夯實“五位一體”實踐舉措,進一步突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踐行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歡
群體防控疫情
戰(zhàn)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抗疫情 顯擔當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科學大眾(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田东县| 集安市| 章丘市| 称多县| 开远市| 汝州市| 朝阳市| 海晏县| 宁德市| 玛纳斯县| 舞钢市| 津南区| 曲阜市| 富顺县| 周至县| 通辽市| 民权县| 兴义市| 甘德县| 天峻县| 怀来县| 页游| 隆化县| 湾仔区| 色达县| 雷山县| 高安市| 定襄县| 康马县| 襄城县| 岱山县| 永昌县| 侯马市| 谷城县| 西昌市| 离岛区| 宁波市| 阳江市| 屏山县| 恩施市|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