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克松 白顯良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西南大學),西南大學 團委,重慶 400715;2.西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0715)
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科學防治”的總要求和方法論。[1]思維是行動的先導,要做到科學防治,前提和根本是要樹立科學思維。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保?]對新時代大學生而言,要在重大疫情應對中有所擔當作為、快速歷練成長,也離不開科學的思維能力和方法。因此,高校要把疫情防控這場危機轉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契機,教育引導大學生淬煉科學思維,促進自身健康成長發(fā)展,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面對重大疫情,無論是怎么認識看待,還是如何防控作為,其背后都有一個思維問題。借助疫情防控淬煉大學生思維,意義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zhàn)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保?]這充分說明了青年在疫情防控中的重大貢獻,也證明了青年在抗疫中得到歷練成長。因此,有必要立足疫情防控新境遇,強化大學生思維淬煉,從思想上構筑一道青春戰(zhàn)疫防線。一方面,科學思維是大學生正確認識和應對重大疫情的必備素養(yǎng)。疫情爆發(fā)以來,國內外總是不乏對中國抗疫舉措進行污蔑、攻擊、抹黑的言行,客觀上需要大學生科學理性地對待,這需要有科學的思維方法論。另一方面,科學思維有助于大學生認同和踐行黨和國家的防疫舉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黨和國家從全局視野出發(fā),統(tǒng)籌謀劃疫情防控工作,為全球抗疫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貢獻。大學生只有在科學思維的引領下,才能全面科學理解并積極踐行黨和國家的抗疫舉措,貢獻個人的青春智慧。
利用重大疫情對大學生開展思維淬煉,是引導大學生將“大考之壓”轉化為“成長之力”,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題中之義。一方面,它有助于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科學思維方式。疫情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舉措,充分體現了戰(zhàn)略思維、底線思維、歷史思維、系統(tǒng)思維、法治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結合疫情防控,向大學生講清楚這些科學思維,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意識,培育科學的思維方式。比如,就底線思維而言,在疫情防控中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有助于大學生形成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思想觀念;就系統(tǒng)思維而言,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到此次抗疫過程中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效率,是黨帶領人民克服無數艱難險阻,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應對人生重大難題的能力。作為一場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對人民群眾思想和行為上的影響是空前的。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經歷這種“全民戰(zhàn)疫”的精神洗禮,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會更加成熟定型,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會更有信心和定力,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新時代大學生確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如何認識和看待事物,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成長為什么樣的人,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在重大疫情防控中,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思維淬煉和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學生從深層次上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在一系列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上明辨是非,增進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毫不動搖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比如,面對疫情防控,以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這一無可辯駁的事實,就能讓學生更深刻而透徹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比傳統(tǒng)的理論講授更能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用好疫情防控這本活教材,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思維淬煉,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到黨中央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思維藝術,理解我們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yōu)越性,還能激發(fā)廣大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應對重大疫情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運用多種科學思維方能正確認識、有效應對。在應對重大疫情的特殊情境中,大學生思維淬煉具有特定內涵和實踐指向,其核心要義是淬煉歷史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辯證思維和系統(tǒng)思維。
歷史思維就是要學會正確認識歷史,以史為鑒,善于運用歷史眼光認清規(guī)律、把準方向、推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4]他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保?]簡言之,歷史思維就是要知道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也是一部與疾病疫情抗爭和較量的歷史。應對疫情,我們只有從歷史的時空去回望審視,才能更加全面通透地了解疫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照亮現實和未來。對大學生而言,淬煉歷史思維,就是要敢于叩問歷史,學會與歷史對話,從歷史中認清規(guī)律、堅定信心。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學會正確認識歷史、科學對待歷史,從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時間長河中認識和把握疫情發(fā)展趨勢,消除唯心史觀、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的負面影響,從而堅定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二要肩負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保?]疫情防控能夠讓大學生認識到作為“強國一代”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引導他們在經歷磨難中淬煉思維、形塑觀念、快速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矢志奮斗。三要學會致敬歷史英雄。每一次的抗疫斗爭都離不開英雄的沖鋒陷陣,這次疫情中也涌現了鐘南山、李蘭娟等“最美逆行”的抗疫英雄,要引導大學生銘記英雄、學習英雄,爭做時代先鋒。
底線思維特別強調凡事要從壞處準備、向好處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在疫情防控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保?]他強調:“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保?]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但境外疫情還在加劇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風險依然很大,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淬煉底線思維,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首先,要守住“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底線。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做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心素質。其次,要守住意識形態(tài)底線。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要避免西方不良思潮和網絡錯誤信息的影響,始終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歷經這次疫情防控的考驗,大學生要在疫情中實現成長,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固確立底線思維,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學會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打有準備、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做好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準備。
系統(tǒng)思維特別注重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做到統(tǒng)籌兼顧、協同聯通。疫情防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協調、統(tǒng)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保?]這充分說明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單靠任何一個地區(qū)、一個部門、一個群體的力量,都沒法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疫情發(fā)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統(tǒng)攬全局、協調各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各級領導干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一線,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形成了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戰(zhàn)疫合力。大學生作為其中一員,在疫情防控中深刻感受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這也為淬煉系統(tǒng)思維提供了有利契機。大學生要從疫情防控中學會樹立大局觀念,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任何時候都能做到既守好自己的“方寸之地”,也胸懷“整個國家”,關注宏大的時代敘事,站在國家和民族的大局考慮問題,堅決克服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思想。
法治思維是指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各級領導干部要強化法治意識,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做制度執(zhí)行的表率?!保?0]他特別強調依法防控,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疫情期間,多數大學生都能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教育管理規(guī)定,但也有個別大學生謊報隱瞞個人健康信息、發(fā)表不當言論、違反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個別大學生仍然存在法治意識淡薄的現象。因此,利用疫情防控淬煉大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維勢在必行。在疫情防控中,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程序意識,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guī),自覺踐行法治,依法辦事,堅定法律信仰,形成法治思維。
辯證思維特別強調以矛盾的觀點把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保?1]他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保?2]這些論述體現了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辯證思維,也體現了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深刻哲理。應對重大疫情,如何把這次危機轉化為成長契機,變壓力為動力、逆勢而上,是對大學生養(yǎng)成辯證思維的最好淬煉。比如,受疫情影響,各種傳統(tǒng)企業(yè)生產停擺、就業(yè)崗位大幅縮減,大學生就業(yè)面臨巨大壓力。但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業(yè)態(tài)的蓬勃發(fā)展,也給大學生就業(yè)帶來新機遇和新形態(tài)。這說明“危”中總是蘊含著“機”,大學生只有具備敏銳的眼光、洞悉社會經濟發(fā)展趨勢,才能準確識變,從“?!敝袑ふ业健皺C”,才能科學應變,實現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科學思維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激發(fā)思維意識、提升思維能力、形塑思維方式再到建構思維方法論,這個過程需要經過長期系統(tǒng)的淬煉。重大疫情應對視域下,強化大學生思維淬煉,主要可以從學習科學知識、明辨是非曲直、投身社會實踐、開展國際比較四個方面著手。
知識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知識的綜合運用。人們只有知識視野寬廣,才能淬煉出科學的思維,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保?3]重大疫情防控中,加強大學生思維淬煉,首要路徑就是學習科學知識。具體而言,要把握好兩個度。一是拓展知識廣度,豐富知識儲備、優(yōu)化知識結構。大學生既要學習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把握我國疫情防控的大局態(tài)勢;又要吸取歷史上國內外應對重大疫情災難的經驗教訓,吸收疫情災難史上的思想智慧;同時還要結合自身專業(yè)知識學習,加深對疫情防控知識的認識理解,進一步優(yōu)化知識結構。二是注重知識深度,繪好思維導圖、構筑知識體系。如果知識沒有學深學透,無疑也很難形成科學思維。應對重大疫情,要引導大學生重點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重要論述,體會其中閃耀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在頭腦中繪好一張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的思維導圖,真正建構起應對疫情防控的知識體系,才能形成較為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體系。
疫情防控既是一場全民戰(zhàn)“疫”,也是一場全媒戰(zhàn)“疫”。面對網絡上充斥的各種謠言、錯誤思潮、偽科學等信息,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大學生群體如何判斷信息真?zhèn)?,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思維方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廣大青年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14]重大疫情應對中,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明辨是非曲直,善于透過現象認識本質,這是淬煉思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具體而言,要通過引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分析眾多疫情防控信息,全方位透視信息背后的各種價值觀念,形成正確判斷,不盲從、不恐慌、不焦慮,做到穩(wěn)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同時也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保?5]可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大學生就能做到信念堅定、頭腦清醒,進而做出科學的思維判斷。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維的最本質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僅僅是自然界本身。”[16]這說明實踐是思維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如果思維脫離了實踐,就成為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重大疫情應對中大學生的思維淬煉,必須在疫情防控實踐中進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實踐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路徑,他指出:“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17]疫情期間,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奔赴抗疫一線寫下了“最美逆行”的青春故事;也有大學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社區(qū)一線,參與體溫檢測、物資運送等志愿服務工作,成為了疫情防控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事實表明,大學生在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經受了精神洗禮和思維淬煉,得到了快速成長。因此,高校要把社會實踐作為淬煉大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廣泛組織動員大學生圍繞疫情防控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引導他們在實踐中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達到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目的。
思維在某個特定時期或環(huán)境下,具有單一化、片面化等傾向,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這時就需要從更寬廣的視角進行宏大的重構,打破原有的思維結構和圖式,實現思維迭代或升級。因此,重大疫情應對中,有必要通過開展國際比較,引導大學生理性審視和淬煉思維。具體而言,要把握好三個維度。一是在制度比較中淬煉思維。當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加劇,再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大學生通過這種比較,能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中國之治”的制度基因和成功密碼,也更能看透“西方之亂”的本質和根源,增強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思想認同。二是在文化比較中淬煉思維。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會孕育不同的思維方式,面對同樣的疫情,西方國家的思維方式更多體現了個人主義,而我們國家則更多體現了“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的集體主義。通過這種文化對比,能讓青年大學生增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思想認同。三是在青年比較中淬煉思維。青年群體的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國家民族的思想觀念。縱觀全球抗疫,中國青年大學生展現出了新時代“強國一代”的責任和擔當,匯聚了蓬勃的青春力量。反觀國外,有的西方國家的青年群體在面臨重大疫情時毫無作為,反而成為了“西方之亂”的“主力”和“先鋒”。通過國內外青年群體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比較,有利于教育引導大學生更加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