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琳琳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我國教育體系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綜合素質教育,對于剛剛步入幼兒園的孩子們而言,因年紀較小,心智尚未發(fā)育完全,因此,教師應當結合該年齡段孩子的特點,積極開展各種游戲,孩子們在一起游戲互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相互合作、分享、相互幫助的品質,將集體意識滲透到孩子的思想當中,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
關鍵詞:混齡游戲;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
【中圖分類號】G614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2-0074-01
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其正在快速的成長,對于許多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這個時候也是社會性萌芽的初始階段,教師應當針對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通過開展各項活動,使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思想品質,有益于身心健康發(fā)展,對孩子的協調性培養(yǎng)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在一起進行相關活動游戲,能夠有效擴大孩子之間的交往范圍,并且學會表達,混齡游戲能夠積極引導幼兒樹立自我意識,是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的科學有效方法。
1.混齡游戲對于幼兒社會性的意義
在進行混齡游戲過程中,能夠為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平臺,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通過一起游戲互動,能夠有效拓展孩子們的交往范圍,當前被許多幼兒園廣泛應用。幼兒在步入幼兒園前,主要是家庭教育,兩代人圍著孩子團團轉,且不同年代之間的人們思想意識不同,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零散不完整的,孩子并沒有養(yǎng)成集體意識。當幼兒進入校園之后,便逐漸融入到集體當中,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比在家庭當中的交流更加豐富,此時的孩子因為有了集體意識以及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社會性也隨之萌芽,孩子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方式較為活潑有趣,游戲的教育方法是主要的手段之一,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聚集在一起,能夠擴大孩子們的交往范圍,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了許多可能性。處于快速成長期的孩子們充滿著好奇心,喜歡模仿和提問,對很多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特別是在進行相關游戲活動過程中,幼兒對于許多未知的問題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但是同齡幼兒之間,是不能完整的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游戲互動過程中,大齡的孩子認知水平以及能力要比年紀小的幼兒高,因此,高齡段的孩子能夠解決更多的問題,這樣也能夠提升低齡孩子的認知水平。年齡不同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自身的優(yōu)勢以及缺點。在同伴以及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接觸一些新的知識,不同的認知以及思維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有利于幼兒社會性思維的培養(yǎng),促進幼兒社會性的提升。
2.混齡游戲中培養(yǎng)兒童社會性的路徑
社會性主要是指不同個體之間人們適應社會心理以及行為的特征,這樣的心理以及行為特征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后天成長過程中,通過各種生活實踐,逐漸養(yǎng)成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生活環(huán)境和知識水平、修養(yǎng)等都是不同的,社會性發(fā)展的程度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幼兒階段正處于社會性萌芽的初始階段,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混齡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以及作用與優(yōu)勢是其他教育方法所不具備的,只有科學合理的游戲才能夠使得幼兒的社會性進一步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1)做好游戲前充足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游戲之前,教師應當精心備課,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教師作為混齡游戲當中的主導者,應當認真做好備課。熟悉幼兒的性格特征以及、規(guī)劃適合幼兒年齡段的混齡游戲,如,混齡游戲的主題,是否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動作協調意識、表達與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等,制定合理化的步驟,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應當抓住混齡游戲的時間節(jié)點、如,活動進行的時間以及日期。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布置好混齡游戲的活動環(huán)境,安排適宜調動幼兒游戲積極性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布置應當生動明朗、色彩鮮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點以及游戲主題,選擇適合的游戲材料,保障材料的趣味性、知識性以及教育性。
(2)做好游戲中幼兒社會化引領
教師應當精心組織游戲,做好游戲當中幼兒的社會化引導,使得幼兒在選擇混齡游戲過程中,可以選擇同伴進行合作,這樣有利于幼兒在整個游戲當中高效的合作,也可以結合社會發(fā)展性以及游戲活動等實際需求,進行分組,將興趣不同的幼兒安排在一個小組當中,相互彌補,可以結合混齡游戲的實際進展,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進行相關自主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性,不同年齡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根據小組布置相關任務,引導幼兒使用工具,指導幼兒建造房子,培養(yǎng)幼兒小組相互分工合作,積極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還應當設置生活化的場景,如醫(yī)院,請小朋友扮演醫(yī)生、病人、護士等角色,讓幼兒在活動當中逐漸提升交往能力。
3.結束語
對于幼兒園中的孩子而言,混齡游戲對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性方面提供了許多的可能性,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混齡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以及合作,為幼兒今后的成長以及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向曉燕.戶外混齡游戲中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z1):43-45
[2]孫艷.戶外混齡游戲中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教師觀察支持策略[J].現代教育,2017(12):42-43
[3]姜曉華.淺談混齡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8(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