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八百館譯語》諸本對勘及其聲韻例釋

2020-03-23 06:09李晨雨趙清泉
辭書研究 2020年2期

李晨雨 趙清泉

摘?要?《八百館譯語》作為“華夷譯語”的一種,是明正德年間官方編纂的傣漢對譯辭書。已知的《八百館譯語》現(xiàn)存抄本至少有十一種,目前還缺乏對各版本的綜合比較及歷史語言學的考察。文章以復旦本為底本,對照巴黎本、柏林本,加以考證和互校,并就復旦本對音漢字反映的聲韻特點加以闡述,包括濁音清化、入聲舒化等。

關鍵詞?《八百館譯語》?版本源流?互校?聲韻特點

一、 引言

明清以來官方編修的漢語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對譯的一系列辭書,統(tǒng)稱“華夷譯語”,共66種。按照編纂年代的先后,“華夷譯語”可以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版本,每個版本中包含的譯語各不相同,比如甲種本只包含了蒙漢譯語一種?!栋税兖^譯語》亦是其中一種,并且只出現(xiàn)在乙種本中?!鞍税佟敝傅氖恰鞍税傧眿D國”,《八百館譯語》記錄的自然就是八百媳婦國的語言。我國史書中的“八百媳婦國”,世傳其土酋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1]早在元初,在八百等處就已經(jīng)設立了宣慰司,明洪武年間,又設立了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根據(jù)王鳴鶴《登壇必究》(清刻本卷九)記載,八百大甸的位置東至老撾宣慰使司界,南至波勒蠻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艮府界,自司治北布政司二十八程轉(zhuǎn)達于京師。

實際上,八百媳婦國就是泰國史籍中的蘭納王國,位于泰北,故地以今泰國清邁為中心。元朝初年曾與蘭納有過斷斷續(xù)續(xù)近二十年的戰(zhàn)爭,直至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罷征八百媳婦國之后,元朝才慢慢實現(xiàn)了對八百媳婦國的羈縻控制。到了明朝,八百媳婦國與中國來往密切。八百媳婦國頻繁遣使來訪,據(jù)《明實錄》中記載,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至正德八年(1513)期間,就有35次之多。(王巨新2018)兩國來往頻密,是朝廷在正德六年(1511)增設八百館的直接原因。正德八年(1513)之后,八百媳婦國陷入內(nèi)憂外患之中,1556年始被緬甸占領,1774年后被暹羅控制。這就解釋了《八百館譯語》只有乙種本,沒有丙、丁種本的原因,丙種本成書于1573年之后,丁種本成書時間則更晚。

易家樂(Egerod 1984)把通行于泰國境內(nèi)的蘭納地區(qū)的爰語(Yuan)、緬甸撣邦東部的昆語(Khün)和中國西雙版納的仂語歸為北部泰語。與中部泰語的代表點曼谷方言相比,北部泰語在復輔音上稍有差別。常見的泰語復輔音第一音多為唇音p-/ph-或舌根音k-/kh-,第二音多為流音、半元音-r-/-l-/-w-。北部泰語復輔音的第二音只有-w-,沒有-r-或-l-。韻尾方面,除了元音-i/-u、鼻音-m/-n/-和塞音-p/-t/-k韻尾之外,北部泰語還多了一個-韻尾。聲調(diào)方面,標準泰語有5個調(diào),北部泰語有6個調(diào)。(何妮2017)

二、 《八百館譯語》的版本源流

《八百館譯語》是明清以來官方編纂的番漢對譯辭書“華夷譯語”系列中的一本?,F(xiàn)存的《八百館譯語》共有九種,分別是:

1. 日本東洋文庫藏明抄本(以下簡稱“東洋文庫本”),含“雜字”及“來文”[2];

2. 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抄本,只含來文;

3. 日本內(nèi)藤湖南氏舊藏本,含雜字及來文;

4. 法國國立圖書館藏清抄本,含雜字及來文;

5. 巴黎亞洲協(xié)會藏清康熙年間抄本(以下簡稱“巴黎本”),只含雜字;

6. Edikins[3]舊藏本,只含雜字;

7. 臺灣地區(qū)“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本,只含雜字;

8. 北京愛如生數(shù)字化技術中心制作的“四庫系列數(shù)據(jù)庫”所收明抄本(以下簡稱“全四庫系列本”)[4],只含雜字;

9.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本,只含雜字。(遠藤光曉等2016)

還有兩種《華夷譯語》的本子,一個藏于柏林國家圖書館東亞部,線裝二十四卷(以下簡稱“柏林本”)(戴忠沛2013);一個藏于復旦大學圖書館,6卷雜字,2卷來文。這兩種藏本每卷卷首的標題都是“華夷譯語”。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本的6卷雜字中,緬甸、百夷、回回館譯語于卷首標注清晰,剩余幾卷沒有標明是哪一種譯語。細查其文字可知,兩個藏本都有《八百館譯語》,但只有雜字,不含來文。復旦大學圖書館的這一藏本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收錄在《續(xù)修四庫全書》經(jīng)部小學類(以下簡稱“復旦本”)。

北京愛如生數(shù)字化中心制作的“四庫系列數(shù)據(jù)庫”所收明抄本,有復旦大學圖書館鈐印、“古香樓”和“休寧汪季青家藏書籍”鈐印。正好與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的“華夷譯語不分卷附高昌館來文一卷、譯文備覽一卷”上的鈐印相同。復旦本除了有上述三枚鈐印之外,在每卷卷末還有“摛藻堂”的鈐印。汪文柏,字季青,號柯庭,安徽休寧人,清藏書家、書畫家??滴跄觊g任兵馬司指揮,家有藏書樓古香樓、摛藻堂、擁書樓等。(李玉安,陳傳藝1989)以上鈐印說明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華夷譯語”,應是清人汪季青的藏書。

復旦本《八百館譯語》,每頁有4個詞條,每一詞條從右到左分別為民族語、漢字義項、對音漢字。按照天文門、地理門等門類依次排列。例如詞條“天”,最右為八百文,漢字義項居中,用漢字標注的八百語讀音最左。依次有: 法天v′[5];又如詞條“星”: 鬧星dw。

復旦本《八百館譯語》收錄了十八門共795個詞條。分別是: 天文門、地理門、時令門、花木門、鳥獸門、宮室門、器用門、人物門、人事門、身體門、衣服門、飲食門、珍寶門、聲色門、數(shù)目門、方隅門、通用門、續(xù)添。

按照編纂時代的不同,學界將“華夷譯語”分作甲、乙、丙、丁四種,乙種本的成書年代大約為永樂五年,丙種本成書于萬歷年間,丁種本則編輯于清乾隆年間。(曾曉渝等2017)隨著時間的推移,譯語的內(nèi)容會有變更和增減,例如明抄本《暹羅館譯語》地理門中的“大明”一條,在清抄本中就變成了“大清”;又如劍橋本《緬甸館譯語》有“照暹羅書增五十七字”等字樣,說明緬甸館參照暹羅館增加了詞條項目。(遠藤光曉2013)復旦本中的“續(xù)添”正是如此,在原本上續(xù)添了38個詞條。但復旦本中其他五冊譯語中未見續(xù)添。

參考文獻

1. 戴忠沛.柏林本《華夷譯語》版本初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編.“華夷譯語”與西夏字符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3.

2. 更科慎一.關于《八百館譯語》音譯漢字的聲調(diào).∥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編.“華夷譯語”與西夏字符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3.

3. 何妮.乙種本《暹羅館譯語》整理研究.南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23-26.

4. 火原潔.華夷譯語不分卷附高昌館來文一卷譯文備覽一卷.續(xù)修四庫全書(經(jīng)部小學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23-377.

5. 李方桂.比較臺語手冊.丁邦新譯.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6. 李玉安,陳傳藝.中國藏書家辭典.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7. 劉紅軍,孫伯君. 存世“華夷譯語”及其研究.民族研究,2008(2): 47-55.

8. 羅美珍.車里譯語考.∥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編.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9. 泉井久之助.パリ本、東洋文庫本華夷譯語、八百館雜字ならびに來文の解讀.∥京都大學文學部.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第2輯).京都: 京都大學文學部,1953: 1-109.

10. 山本達郎.華夷譯語に見えたる百夷及び八百の文字.∥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東方學報(第六冊).京都: 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1936: 763-787.

11. 覃曉航.從壯語b和d的多元變體看語觸音變規(guī)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5(3): 102-106.

12. 王巨新.清代中泰關系.北京: 中華書局,2018: 27-52.

13. 西田龍雄.東アジア諸言語の研究Ⅰ.京都: 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0: 102.

14. 西田龍雄,龜井孝,河野六郎,等. 言語學大辭典(第3卷).東京: 三省堂書店,2003: 179-180.

15. 易家樂.泰語方言學研究. 張均如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編.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編(第3集).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1984.

16. 遠藤光曉.華夷譯語研究的一些課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編.“華夷譯語”與西夏字符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3.

17. 遠藤光曉,竹越孝,更科慎一,等.華夷譯語文獻目錄.∥遠藤光曉,竹越孝,更科慎一,等.元明漢語文獻目錄.上海: 中西書局,2016: 539-579.

18. 曾曉渝.丙種本《百夷譯語》語音現(xiàn)象初探.南開語言學刊,2014(1): 3-27.

19. 曾曉渝.基于《百夷譯語》的傣語漢語歷史語音探討.民族語文,2015(1): 23-37.

20. 曾曉渝,孔祥卿,朗杰扎西,等.“華夷譯語”里漢藏語言對音材料的對音關系探析.∥《中國民族語言學報》編委會編.中國民族語言學報(第一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7.

21. 周耀文,羅美珍.傣語方言研究.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22. Li Fangkuei.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 Hawaii: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 66-68,104-109.

23. Soren E. Studies in Thai Dialectology. Acta Orientalia,1961,26(1-2): 43-91.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200241)

(責任編輯?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