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健
摘 要:社會資本是一種存在于社會網(wǎng)絡中的無形資源,有助于生成合理的社會關系和誠信合作的社會環(huán)境,在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可以起到“黏合劑”“防腐劑”和“催化劑”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大學生誠信建設、高校民主治理、班級治理和社團治理促進社會資本的生成與增殖,助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資本;積極作用;生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20)03-0085-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境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盵1]社會資本是一種社會性資源,有助于實現(xiàn)社會關系的合理化,形成誠信友善、合作共贏的社會環(huán)境,為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路。
一、社會資本的內涵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指社會組織的特征,諸如信任、規(guī)范以及網(wǎng)絡,它們能夠通過促進合作行為來提高社會的效率”[2]195。社會資本是一種以社會關系為依托的無形資源,表現(xiàn)為一定組織或群體的成員通過合作行為以達成共同目標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基本特性:
資本性。社會資本是一種生產性資源,它能夠通過消除組織中“搭便車”的機會主義行為,協(xié)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增進成員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激勵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事情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促進集體利益的實現(xiàn)。
社會性。社會資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質資本和依附于個人的人力資本,它存在于人際關系網(wǎng)絡之中,是一種無形資產,因此難以觀察且不可度量。
自生性。社會資本自發(fā)地生成于社會成員之間相互依存的交往互動中,并在交往互動中不斷得到增殖,因此它“不會因為使用但是會由于不使用而枯竭”[3]。而外部力量過多地干預將會破壞這種相互依存關系,使之趨于消亡。
公共物品性。社會資本是一種“準公共物品”,能夠對群體或組織范圍內的所有人都產生影響,具有明顯的外部效應,因此往往是其他社會活動的副產品。
路徑依賴性。社會資本的生成是一個歷時態(tài)的過程,內含著自我強化的機制,具有很強的“慣性”。初始階段的成功或失敗將會對社會資本的生成和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使之步入良性或惡性循環(huán)的軌道。
價值合理性。社會資本能夠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以滿足人們社會交往的需要,而且作為社會美德和價值觀形態(tài)的社會資本,能夠為在激烈的競爭中飽受工具理性肆虐的人們帶來精神的依托和慰藉,有助于意義世界的建構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二、社會資本對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
誠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501。這就決定了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定是一定社會性的過程,必須以社會關系的合理化為前提。而社會資本作為一種社會性的資源,能夠協(xié)調社會關系,增進集體成員之間的理解、信任與合作,實現(xiàn)共同的價值目標,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益匪淺。
(一)社會資本是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黏合劑”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要在全社會得到扎扎實實的踐行和貫徹,必須運用集體主義的原則來引領和指導?!盵5]在價值取向方面,社會資本與集體主義的原則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它通過社會關系網(wǎng)絡把眾多一盤散沙似的分散個體轉變成利益相關的整體,其中每個人的個人利益都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和制約。這樣一來,他人與其說是競爭對手、潛在敵人,不如說是合作伙伴、公民同仁(fellow citizens)。換而言之,“社會資本通過把個體從缺乏社會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義的算計者,轉變成具有共同利益的、對社會關系有共同假設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體的一員而構成了將社會捆綁在—起的黏合劑?!盵6]381“如果被定義為主觀性的信任和互惠規(guī)范,則是博愛……在功能上的等價物?!盵6]383毋庸置疑,社會資本內含著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能夠促成大學生之間的相互關愛和團結互助,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造有利的道德氛圍。
(二)社會資本是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防腐劑”
一種價值觀要被社會成員所接受并踐行,不僅取決于其自身的科學性,而且取決于接受主體所置身其中的社會關系是否合理。也就是說,對于有效接受而言,價值觀的自身的科學性和接受環(huán)境的合理性,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為一種社會共享的價值觀念,它本身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社會里,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很可能會因為“搭便車”、背信棄義等機會主義行為而陷入所謂的“囚徒困境”,而社會資本正是拒斥“囚徒困境”的“防腐劑”。因為“囚徒困境”滋生于一次性靜態(tài)博弈,而社會資本,當它體現(xiàn)為社會關系網(wǎng)絡形態(tài)的時候,就具有閉合性的結構,為社會成員的重復動態(tài)博弈構建了平臺。在網(wǎng)絡中,社會成員如果采取損人利己之類的欺詐性自利行為,那么他將會因此而被眾人所孤立、排斥、唾棄,唯有誠實守信的德行才能夠確保他繼續(xù)留在網(wǎng)絡中與大家交往并持續(xù)獲得收益。正是這種互動博弈,使得誠信、互助、合作的行為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tài),為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三)社會資本是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催化劑”
“‘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4]286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之所以接受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本原因就是這樣做有助于滿足他們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激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屬性。否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成為形而上的絕對命令,游離于現(xiàn)實生活之外,令人敬而遠之。在這方面,社會資本所固有的“把事情搞定”的功能屬性就具有非?,F(xiàn)實的意義,它能夠像“催化劑”一樣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實現(xiàn),從而使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和踐行步入自我強化的良性循環(huán)軌道。具體而言,社會資本是一種“生產性”的資源,它通過網(wǎng)絡中的動態(tài)博弈創(chuàng)造出誠實信用、相互關愛的氛圍,使大家認識到合作比惡性競爭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益,更能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社會資本能夠引導大學生擺脫“原子化”個人的狹隘視野,從相互算計、相互猜忌的“宮斗式”競爭狀態(tài)進入相互協(xié)調、相互幫助的合作共贏狀態(tài),激勵大家通過共同的行動來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狀態(tài)轉化為現(xiàn)實狀態(tài),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自身品行、知識和能力的增長。
三、社會資本的生成路徑探索
社會資本對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保障和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社會資本的生成與增殖,謀求社會關系的合理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一)通過大學生誠信建設生成社會資本
信任是社會資本的核心,指的是共同體內部的成員基于一定的規(guī)范而產生的期待,“意味著對獨立行動者之行為有預測。”[2]100信任的生成以交往雙方的誠信為前提。因此,要生成信任形態(tài)的社會資本,一方面,必須對大學生加強以誠信為主題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誠信對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意義,在思想上確立誠信、合作、共贏的觀念;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必須加強與誠信相關的制度建設,在大學生中間營造一個鼓勵誠信、遏制欺詐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為誠信是一種內在品格,也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方式,必須得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合理制度的激勵和保障,才能夠得以生成、擴展,進入正反饋的良性循環(huán)軌道?!斑@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7]在實際工作中,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學生管理部門可以從新生入校開始,就為每名大學生建立專門的誠信檔案。誠信檔案在時間上應涵蓋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yè)的整個大學生涯,在內容上盡量涵蓋政治、學習、交往、經濟等大學生活的全部領域。在日常工作中,學生管理部門應從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學生的誠信信息并及時記錄在案。同時,可以參照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定期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并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使學生對自身的狀況有直觀清晰的認識,激發(fā)他們的羞惡之心,鞭策他們及時整改。另外,誠信檔案制度必須有相應的獎懲機制作為配套,與學生的實際利益掛鉤,用現(xiàn)實的力量來鼓勵現(xiàn)實的誠信行為,建立現(xiàn)實的信任關系。如在大學生評獎、入黨、保研、推薦工作等涉及現(xiàn)實利益分配的問題上,學生的誠信檔案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jù),誠信等級較高者具有優(yōu)先權,而較低者則取消資格。失信情節(jié)嚴重者,可以根據(jù)校紀校規(guī)予以懲罰。總而言之,要用嚴密的制度和嚴明的獎懲,使敬畏規(guī)則、恪守誠信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使信任成為大學生活的常態(tài)。
(二)通過高校民主治理生成社會資本
社會關系網(wǎng)絡是社會資本的重要形式。根據(jù)網(wǎng)絡的組織結構,社會資本可以劃分為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兩種類型。前者體現(xiàn)為社會成員之間等級制的縱向關系,滋生依附關系;后者體現(xiàn)為社會成員之間平等對稱的橫向聯(lián)系,滋生現(xiàn)代公民精神。顯然,水平結構的社會資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相符合,正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高校民主治理中,可以通過大學生參與網(wǎng)絡來加強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橫向互動,培育水平結構的社會資本。因為在治理理論的視域下,大學生不僅是高校管理的對象,同時又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通過參與治理,大學生不僅鍛煉了合作的能力、增強了對于學校政策的認同感,而且增進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為此,學校作為管理方,必須轉變家長式的管理作風,確立以學生為本、民主參與的管理理念,引導和組織大學生以平等身份參與學校管理。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學代會制度、議事會參與制度,打造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制度化渠道和平臺。同時,在制定學校發(fā)展的遠景規(guī)劃,以及對學生利益有直接關聯(lián)的政策措施時,可以通過學生聽證會、網(wǎng)絡投票、論壇討論等方式,組織大學生參與決策、建言獻策,切實保障大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
(三)通過班級治理生成社會資本
班級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平臺,不僅具有穩(wěn)定的閉合結構,而且成員之間地位平等、長期互動,因此是社會資本生成的理想場所。需要注意的是,在班級治理中,如果學校一方過多地進行外部干預,從長遠來說,將會形成學生對于學校的依附關系和依賴心理,不僅限制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而且不利于水平結構社會資本的生成和增殖。因此,學校首先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厘清班級治理的權限邊界。同時,輔導員作為學校的學工管理人員,必須明確自身的角色和職責,從大包大攬、事必躬親的“保姆”“準家長”的錯誤定位中解脫出來,自覺扮演好指導者、協(xié)調者和督促者的角色,集中精力對班級治理進行整體掌控。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指導學生制定班級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日常規(guī)章制度,打造班級文化。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輔導員完全可以通過目標管理的方式,把任務層層分解之后交給學生骨干去做,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而輔導員自身則站在全局的高度進行協(xié)調和督促??偠灾ㄟ^班級治理,促使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中生成和增殖社會資本,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四)通過社團治理生成社會資本
普遍認為,志愿性組織是社會資本的搖籃和沃土。因為這一類型的組織按照志愿精神和平等原則建構,不受行政等級的羈絆,為成員之間面對面地平等互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有助于水平結構社會資本網(wǎng)絡的生成和發(fā)育。一個社會中志愿性組織越是密集重疊,就越能引導社會成員拓展互動交往的范圍和信任幅度(radius of trust),形成普遍的信任。這種志愿性組織在大學里主要體現(xiàn)為各種社團,特別是公益性社團。對于大學生社團,學校相關的管理部門首先必須確保社團的志愿性質,尊重社團的自主權。平等志愿的精神是社團的精髓所在,也是生成水平結構的社會資本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管理部門必須理順自身與社團的關系,不能用等級化、行政化的思維對待社團。在具體操作中,管理部門可以通過規(guī)章制度為社團運作提供底線和邊界,通過政策指導社團發(fā)展,但不宜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進行指揮,更不能越俎代庖直接操控社團運作。其次,要引導社團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具體來說,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工作中,管理部門可以參照企業(yè)“服務外包”的做法,把整個任務進行分解之后,分配給各個社團去具體承擔。管理部門所要做的就是統(tǒng)籌全局,做好整體的協(xié)調工作,同時提供政策、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說,管理部門所要做的是“掌舵”工作,而社團則負責“劃槳”。通過“掌舵”和“劃槳”的分工,引導學生社團生成水平結構的社會資本,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運行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2][美]羅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曹湘榮,選編.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31.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劉書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原則[J].文化軟實力,2017(1):44.
[6]李惠斌,楊雪冬.社會資本與社會發(fā)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7]鄧小平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