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互聯網文化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傳統(tǒng)行業(yè)和傳統(tǒng)文化面臨著考驗,曲藝能否保持生命力是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國外文化不斷入侵,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何讓經典曲藝作品流傳,并被年青一代所認可與接受是值得思考的。京韻大鼓已有百年的歷史,是中國曲藝說唱藝術中鼓詞類別的重要分支劇種,它成為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說唱藝術品種,代表流派風格各異。本論文對曲藝藝術京韻大鼓的產生、流派和發(fā)展的現狀進行簡述,并進一步對曲藝藝術的發(fā)展提出構想,具體怎樣做好曲藝的傳承,這也是一個深刻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京韻大鼓;曲藝;文化;傳承;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0)03-0069-02
[作者簡介]劉亞媛(1991—?),女,沈陽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沈陽?110818)
一、京韻大鼓的產生背景
京韻大鼓已有百年的歷史,最初流行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由河北省滄州鄉(xiāng)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fā)展而來,形成于京津兩地,屬于木板大鼓曲藝。[1]清末時期,有木板大鼓藝人為了謀生,將這種曲藝從農村發(fā)展到城市,這種開始不被認可的怯大鼓,最終成為京津地區(qū)普遍流行的京韻大鼓。這種現象充分體現出曲藝藝術,一方面有著傳承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又處于不斷變異之中。當時京韻大鼓的聽眾也只是一些市民,但為了適應聽眾需求,不同時期的藝人開始對京韻大鼓進行改革,首先用京音代替鄉(xiāng)音,另外受到了其他種類民間音樂的形式影響,并把它們與木板大鼓融合在一起,使表現形式更加豐富。
二、京韻大鼓的流派
發(fā)展到20世紀初期形成了京韻大鼓早期的三大代表流派,劉派(劉寶全)、白派(白云鵬)、張派(張曉軒),其中劉寶全京韻大鼓的貢獻最大,影響最為深遠,被譽為鼓界大王。劉寶全(1869—1942)原名劉毅民,河北省深縣人,在幼年隨父學彈三弦,習唱木板大鼓。因早年有著演唱京劇的基礎,后來改唱大鼓,并博采眾家之長,創(chuàng)造出風格獨特的京韻大鼓形式。隨著京韻大鼓在城市中廣泛被接受,他意識到傳統(tǒng)的木板大鼓不能適應城市觀眾的需要,于是借鑒京劇的慢板,將怯大鼓的一板一眼改為一板三眼,吸收京劇梆子腔的唱法,并經京劇大師譚鑫培的指點改方言為京音演唱。這一改革取得很大成功,后期發(fā)展起來的白云鵬、張筱軒,隨后也吸收了這種唱法。[2]
(一)劉派京韻大鼓的風格
劉寶全把京劇、河北梆子蓮花落、馬頭調等表現手法,融入到京韻大鼓的唱腔和表演之中,他的唱腔既剛勁又華美,既莊重又俏皮,在演唱時真假嗓兼用。白云鵬唱腔的特點是說唱相兼,逐漸形成吐字清晰,韻味醇厚,善于表達書中人物內心感情的獨特藝術風格。他演唱的京韻大鼓以嗓音寬厚蒼勁,咬字清,說唱結合,抒情婉轉而自成一派,深受觀眾喜愛。張筱軒的表演特點是嗓音寬亮,蒼勁有力,略帶怯口,演唱充滿激情,人稱花臉大鼓。他們三人在演唱上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劉、白、張整體上都擅金戈鐵馬武段,演唱風格鏗鏘有力,曲目多以“三國”故事居多,也成為清末民初京韻大鼓早期最有影響的三大唱家,并為后來京韻大鼓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京韻大鼓不同時期各派的演唱風格
白鳳鳴(1909—1980),北京人,童年隨父親學習京韻大鼓,在劉派基礎上吸收白派唱腔的優(yōu)點,又向京劇名家借鑒吐字發(fā)音的技巧,經過數年的練習研究,形成新的流派唱腔,被稱作少白派。他演唱的《擊鼓罵曹》唱腔講究曲折收放,善用新穎別致的低腔,最有名的是少白派的“凡字腔”,在行腔中喜歡使用“凡”字,對吐字歸韻有嚴格的要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京韻大鼓逐漸定型成熟后,兼收劉派和少白派之長出現了駱玉笙代表的駱派,開啟女性演唱京韻大鼓的先鋒,她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最為出名,駱玉笙在演唱方法上很看重字尾潤腔,擅長使用顫音、滑音,具有委婉抒情、韻味醇厚的味道,與劉派演唱風格形成鮮明對比,也使京韻大鼓表演各色千秋。
三、我國曲藝藝術發(fā)展現狀
京韻大鼓的發(fā)展到今天更加具有規(guī)范性。1952年成立的北京曲藝團(北京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以說演彈唱雅俗共賞的形式和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北京曲藝學派”,成立至今涌現大量藝術家。還有素以“曲藝之鄉(xiāng)”之稱的天津,早在1953年成立了由原來的天津曲藝工作團改建成今天我們熟知的天津曲藝團,該團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秀的藝術家,將曲藝表演走出國門,為推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積極貢獻。[3]1986年由文化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的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現為天津藝術職業(yè)學院曲藝系,是全國唯一以培養(yǎng)曲藝演員和曲藝創(chuàng)編人才的學校。一個曲種的流傳和繼承需要后輩來完成,如果沒有人來學習曲藝,那么老一輩的藝人和新一代之間,就會出現斷層,曲藝教育則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挖掘和培養(yǎng)曲藝愛好者則成為傳承曲藝的關鍵,因此在師資建設上,學校聘用曲藝界有較高知名度的曲藝理論工作者和曲藝演員,構成雄厚的師資力量,如孫書筠、花五寶等。不論是哪一種形式,對我國曲藝文化發(fā)展都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個文化的傳播離不開政策有效的實施,國家對曲藝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直高度重視,在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國家藝術基金,由中央財政撥款,鼓勵藝術創(chuàng)新和培養(yǎng)人才,給予資金資助,全方位多層次促進曲藝的健康發(fā)展。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工程實施方案》有關要求,2019年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為推動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印發(fā)《曲藝傳承發(fā)展計劃》的通知,不斷提高曲藝傳承發(fā)展能力,充分發(fā)揮曲藝在文化建設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四、對曲藝藝術的發(fā)展構想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曲藝藝術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現在藝術的種類和形式更加豐富,爭奪著各個層面的群眾,為了曲藝的蓬勃發(fā)展要大力培養(yǎng)接班人,這種文化才能被傳承下去。很多年輕人對曲藝藝術沒有深入的了解,甚至產生一種這只是適合于老年人愛好的誤區(qū),如果讓曲藝與動畫相結合,相信會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一定程度上普及曲藝文化,也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曲藝與動畫結合不是沒有現實可行性,早在1961—196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代表的動畫片,里面運用京劇鼓點作為背景烘托打斗部分,聲音與畫面感栩栩如生。這部動畫片的誕生,滿足了觀眾對中國動畫風格的渴望,也成為中國動畫典范之作。從《大鬧天宮》的關注熱度可以看出中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與熱愛,動畫與傳統(tǒng)藝術文化相結合的方式,給我們一個從動畫市場多為年輕觀眾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去發(fā)展曲藝藝術,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90后和00后的崛起,觀看動畫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動畫已經不再是“只有小孩子才會看的消遣”,人們對于動畫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我們鼓勵創(chuàng)作具有中國風味的原創(chuàng)動畫作品,據《中國文化產業(yè)年度發(fā)展報告2018》里顯示,近年來我國動漫產業(yè)以逐年遞增的趨勢迅速發(fā)展,對2017年國內十部動畫電影票房過億的排行榜調查顯示,居于首位的是美國出品動畫作品。中國以《熊出沒之奇幻空間》排在第三位,整體排行榜外國動畫作品占據上風,中國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大市場,我堅信曲藝題材動畫也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程度也在日益加深,更加注重精神的追求,我們也迫切希望看到更多的能夠表達中國精神的藝術作品。
推動曲藝動畫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國目前有關曲藝動畫的作品屈指可數,究其原因,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命題。試想如果具備高素養(yǎng)的曲藝專業(yè)人才、先進的技術團隊、有力的資金支持、國家的政策傾斜、成熟的管理手段等等因素,一定會創(chuàng)作出高水準中國風味的曲藝動畫作品。日本素有“動漫大國”之稱,我們也可以把我國的動畫打造一個獨特風格,發(fā)揚我們自身的文化長處,創(chuàng)作曲藝動畫,有何不可?
弘揚與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曲藝藝術文化,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我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培養(yǎng)下一代接班人做著積極的準備,我們知道“少年強,則中國強”賦予的意義。在信息交流便捷的互聯網占據上風時期,有效做好抵御外來文化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侵襲,讓新一代青年意識到身上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傳遞者或傳承者。
結?語
京韻大鼓作為中國民族民間傳統(tǒng)表演藝術,在中國曲藝發(fā)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特殊傳承載體,它能夠影響中國人的藝術審美情趣和精神氣質。它經歷過輝煌與衰微,曲藝人堅持“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繼承”的原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演員。但這個曲種已出現人才匱乏的狀況,倡議更多的人重視曲藝藝術,弘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注釋:
[1]劉正維.20世紀戲曲音樂發(fā)展的多視角研究[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20.
[2]姜?昆,戴宏森.中國曲藝概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6.
[3]于會泳.曲藝音樂概論[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56.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