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敏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是我校正在進行的市級科研課題,課題主要從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習慣等方面入手,探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策略,達到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目的?!伴喿x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北疚闹饕U述的是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幾個策略,以此作為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基石。
關鍵詞:興趣 榜樣 信息技術 方法 活動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更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而興趣是參與任何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學習活動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式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借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閱讀興趣盎然。
一、發(fā)揮榜樣作用,激發(fā)閱讀興趣
榜樣指的是可以效仿的人或事例,它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需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給學生以示范和激勵。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要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來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以身示范,做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者,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同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領路人。如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讀書,與文本、與編者對話;在課余時間手不釋卷,做一個安靜的閱讀者,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其次,樹立學生中的榜樣。小學生的模仿力極強,教師可以抓住契機,表揚班級中愛讀書的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老師表揚哪個同學,學生就喜歡向哪個同學學習,同伴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從而成為閱讀的踐行者。再次,以名人名家為榜樣,激勵學生閱讀。古今中外有許多名人名家,把讀書當作樂趣,讓讀書成為習慣,如匡衡、毛澤東、周恩來、高爾基……把他們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起到示范、激勵作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認識,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引領學生踏上閱讀之路。[1]
二、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閱讀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確實是這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每節(jié)課的課始就特別注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加以有效利用,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學《草原》這課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巧借“音畫”,注重“聲色”,呈現(xiàn)真實情境,高效導入。將草原的美景制成連續(xù)的畫面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一邊看動畫,一邊聽旋律優(yōu)美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彩的動畫,歡樂的氛圍,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感受到草原的美,就會迫切地想了解關于 “草原”作者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這樣,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驟然增加,以最佳情緒進入課文的學習,在品讀詞句過程中感受到了草原的風光美和人情美,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作為教師,要找準激趣點,借助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讓閱讀教學與趣味同行。
三、指導學習方法,激發(fā)閱讀興趣
學習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是盲目摸索的過程,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的我們,需要給予學生以方法的引領,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有興趣、有支撐、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活動。否則,學生的閱讀多半會流于形式,而無實效。
在教學中,我特別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獲取。比如學習每篇課文前我都安排預習環(huán)節(jié),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讀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段畫出來,為深入自學確定目標。鼓勵學生查閱工具書和有關資料,結合課文嘗試解答自己的疑問。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和解疑的方法,因為質疑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對標題進行質疑,對文章矛盾處進行質疑等。學生有了問題,接下來就要解決問題。所以我還教給學生解疑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和工具書;聯(lián)系新舊知識或上下文思考;結合文章內(nèi)容、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實際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等。另外,還教給學生理解詞句的方法,默讀、略讀、瀏覽的方法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積累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學生有法可依,能消除畏難心理,產(chǎn)生閱讀欲望,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精心組織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基于此,作為教師,應該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借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如何開展好活動,讓活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教學中,我除了采取讓學生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等方式,還努力尋找學生的興趣點,如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進行辯論;讓學生根據(jù)課文情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給課文補白等。學生能充分動起來,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了《西湖的綠》后,開展說一說的活動,即讓學生練習當小導游,介紹西湖的景色;學習了《凡卡》后,開展寫一寫的活動,即引導學生想象凡卡以后的生活,進行續(xù)寫;學習了《用奇謀孔明借箭》后,開展讀一讀的活動,即號召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等等。在活動中組織學生交流、分享,給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學生得到贊賞,感受到成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樣,在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生的閱讀興趣之火需要慢慢點燃,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逐步培養(yǎng),故而語文教師要做智慧教師,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引發(fā)學生閱讀的動機,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真正發(fā)揮語文課程的奠基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