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紅燕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對初中英語教學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學生能應對考試,更要求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能得到有效發(fā)展。而廣泛的英語學習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因此,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提出了培養(yǎng)意見,進而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046
英語是一門對基礎要求很高、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枯燥無味,但英語又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英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多下功夫,引導學生學好英語,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一、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理解
培養(yǎng)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需要以學生的語言能力、英語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涵養(yǎng)這四點為教學中心,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課堂。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方案,轉變原有的教育思想,逐步引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進一步發(fā)展。
1.從語言能力的視角來說,需要初中生在英語課堂上全面學習英語知識,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出完整的學習計劃,確定英語學習的計劃和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帶有濃厚氛圍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2.從邏輯思維的角度來說,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適當延伸英語課本教學內(nèi)容,以此增強初中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
3.從學生的學習水平角度來說,學生可以自主調節(jié)自身的學習計劃和方案,在實踐英語課堂活動中靈活使用英語教師講授的英語知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心態(tài)和正確的學習觀。
4.從文化素養(yǎng)的角度來說,需要學生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重視本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以及對外來文化的認同,在不斷的外來文化的熏陶下能夠守住初心,逐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文化內(nèi)涵,從而掌握初中英語文化知識。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
1.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能力是最基本的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喜歡上英語學習,以此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教學內(nèi)容結合起來,為學生構建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開口說英語的欲望,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就會積極地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例如,教師在講解仁愛版八年級上Unit 3 Our hobbies時,這篇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討論自己的愛好有哪些。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Whats your favorite hobby?”“Why 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讓不同的小組成員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將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闡述出來,促進他們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2.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想要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可以通過設計問題來實現(xiàn),設置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討論的興趣,讓他們在討論中收獲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設計問題,這樣就能使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設計問題時,要以問題為導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學會對問題進行探究、思考、推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事先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讓學生學會通過猜測、推理等方式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例如,以仁愛版八年級下Unit 6 Enjoying cycling為例,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可以問學生以下問題:“Do you know what can make you happy?”,這時一些學生會回答“做運動”,還有一些學生會回答“去旅游”,針對回答“去旅游”的學生,教師可以接著提問:“Do you know some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這時一些學生會說長城、故宮、泰山等地點,教師可以接著提問:“If you go to the Great Wall, how can you get there?”,這時學生就會思考乘車的路線有哪些。這樣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國內(nèi)的旅游景點,并思考出游乘坐的交通工具,以此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是英語的重要載體,在新課標下,文化意識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的育人意識。在這一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要向學生滲透中西方的差異。英語是人們進行交流的一種工具,具有跨文化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感到一定的文化差異。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點讓學生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有更好的理解,并熟悉西方國家的習俗,以理解的心態(tài)去面對西方的習俗,在學習與我國不同的文化習俗時,要尊重這一習俗。例如,教師在講解仁愛版八年級下Unit 7 Food festival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我國人民喜愛的美食有哪些,如北京烤鴨、蘭州拉面等,然后展示美國人喜歡吃的美食,如漢堡、薯條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要充分地交流,多進行英語對話,在長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就會理解中西方的文化是有差異的,進而在英語課堂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學習英語。
總之,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yǎng),并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讓學生對英語有更好的了解,進而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掌握英語中的核心技能和知識,使學生成為學習英語的主角,享受多姿多彩的英語學習過程,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雪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39-140.
[2]施文敏.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17-118.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河市中學3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