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幼兒園班級也是一個需要向心力的團體,教師需要在日常班級管理當中投入工作熱情,建立起和諧的工作關系,明確各項工作要求,盡職盡責,以奉獻精神在常規(guī)管理當中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和思考行為習慣。本文重點探討幼兒園教師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實踐
引言
在幼兒教育工作當中,班級管理是主要內容。在新時期,社會和家庭更關注幼兒教育,也對班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悉心教導幼兒并與之交流,引導其健康快樂成長。
一、在日常管理當中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園的日常管理當中,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是保證幼兒活動健康安全的基礎,幼兒園要建立起有序的活動環(huán)境和細化的規(guī)章制度,幫助幼兒在這一階段不斷進步。
首先,教師必須嚴于律己,教導幼兒的內容必須自己要做到。因為幼兒會在潛移默化當中模仿教師的行為,教師不僅要向幼兒講述道理,也要以身作則,對幼兒起到示范作用[1]。其次,同一班級的各科教師也要經常開展溝通和交流,共同完善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計劃,并積極落實。班級常規(guī)的形成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幼兒進行民主討論,培養(yǎng)起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參與到常規(guī)建立可以使幼兒更好地去遵守。比如,可以建立班級值日制度,培養(yǎng)勤勞的習慣。在這方面家園還可以進行合作,將班級常規(guī)告知幼兒監(jiān)護人,由家園共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二、將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作為教育目標
在當前,幼兒多為家庭的獨生子女,接受著兩輩人的關愛,甚至是寵溺,使幼兒在生活當中的依賴性較強,自理能力較弱。因此在幼兒園的工作過程中,有效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重要的目標[2]。一是要幫助幼兒建立起自理意識,通過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方式,對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評價和肯定,使幼兒積極地動手做事。而且要針對幼兒的年齡和自理能力,開展自我服務活動,比如小班生活老師可以讓幼兒自行穿戴、如廁;大班的生活老師則可以教給幼兒整理床鋪、正確疊被子,培養(yǎng)起幼兒的生活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穿衣服或者疊被子等技能比賽,并歡迎家長加入進來通過家園共同參與,有效鍛煉幼兒在生活當中的自理能力。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展特色活動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都會認真?zhèn)湔n,組織活動,但總體來看,還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反思能力。如何凝聚各科教師,激發(fā)教師特長,使各項活動模式得以創(chuàng)新開展,也是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的重要內容。
第一,作為班級管理者,首先要做好榜樣,強化教師團隊的凝聚力。班主任要以充分的責任心和全身心投入,為各科教師作表率,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教育知識結構。在組織活動時可以全面考慮各項要素,確保活動順利開展,達成目標;在教學安排上,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他教師專業(yè)特長,引導幼兒全面發(fā)展。第二,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較不穩(wěn)定,個性差異較大。班主任要在日常教學管理當中,注重相互探討,促進教師隊伍的共同進步。利用空閑時間共同探討教學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驗,優(yōu)化教育方法,并進行推廣,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與反思能力,使班級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第三,沒有通用的教學安排和教學模式,班級管理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個性特點,結合教師的專業(yè)特長,對活動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有效發(fā)揮幼兒的天賦與教師的智慧。通過教師共同商討,確定活動內容,在活動過程中,鼓勵教師進行創(chuàng)新,使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水平不斷上升。
四、建立良好的家園關系
成功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通過構建良好的家園關系,可以實現(xiàn)班級工作的良好成果[3]。要建立良好的家園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和幼兒要建立信任關系,獲得家長的認可。在幼兒入園時,熱情對待每個幼兒,可以通過相互問好和主動接觸,拉近與幼兒的距離,通過對幼兒的關心與呵護,讓家長放心地把幼兒交給教師。其次,班主任要對幼兒及其家長、家庭環(huán)境都要了如指掌,通過對幼兒的個性進行分析,因材施教。以幼兒的個性特征為基礎,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發(fā)展。班級管理者應當與家長建立實時交流,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中表現(xiàn)。通過班主任友好關切的態(tài)度,獲得家長的幫助,達成家園合作的目的。接送幼兒的時間是教師與家長進行交流最好時機,面對面的溝通可以讓家長對幼兒園和教師有更近的了解,也會對教師提出的培養(yǎng)建議更加重視。教師也可以利用此機會,對幼兒在家庭當中的表現(xiàn)有更深刻的了解,并為家長排憂解難,提供幫助,表現(xiàn)出對幼兒更深層次的關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班級管理需要教師對工作投入愛心和耐心,以高度的責任感面對幼兒的成長過程,將每個細節(jié)做到極致,團結各科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為幼兒創(chuàng)造健康的、輕松的成長氛圍,使幼兒在此階段培養(yǎng)起良好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自理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國麗.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7(36):67.
[2] 火琴.對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7(9):41.
[3] 藏蘭榮.新形勢背景下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7(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