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泉
唐慧超
金荷仙
位于靈隱寺前的冷泉亭是杭州地區(qū)最早見于記載的風景建筑之一(圖1),始建于唐元和年間①,至今已有1 200多年歷史。這座山中小亭歷經更迭,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從水中亭變?yōu)榘哆呁?,也完成了從風景建筑到人文景點的轉變。這一轉變極具代表性,反映了我國古代風景建筑的文化特征和風景營造中的審美嬗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對冷泉亭的研究主要有對冷泉亭及其周邊園林空間格局的研究[1],對南宋冷泉寫仿現象的研究[2],對白居易《冷泉亭記》的解讀和勘誤[3-4],以及對冷泉亭楹聯文化的研究[5-6]。而對冷泉亭演變歷史的研究較少,不利于完整認識冷泉亭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本研究通過對歷代文獻和圖像資料的分析解讀,結合實地考察,回溯冷泉亭的變遷歷程,并分析變遷背后的原因,希望通過這一具體案例加深對傳統“風景建筑”文化屬性和作為審美對象的認識,同時對當下歷史景觀的保護有所啟發(fā)。
冷泉亭由唐元和年間杭州刺史元藇主持建造,位于靈隱寺前冷泉溪中。除冷泉亭外,在靈隱寺前東西向的山谷地帶,還建有見山、虛白、觀風、候仙4座亭子,它們合稱“五亭”。唐長慶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經常出入靈隱的山林間,對冷泉亭情有獨鐘,于長慶三年(823年)八月十三日寫下了著名的《冷泉亭記》,并勒石亭中,還題寫“冷泉”二字懸于亭上。白居易雖不是冷泉亭的建造者,但通過這篇亭記將它隆重地推向世人,奠定了它成為一代名亭的基礎。
在這篇亭記中,白居易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開篇即稱“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通過逐級遞進,將視線一路聚焦在靈隱寺前的冷泉亭,認為這里的山水形勝為東南第一,接著介紹亭子建造于“水中央”這一特殊的位置。就建筑而言,冷泉亭高不到兩尋,寬不逾兩丈②,并不以雄偉見長,但在五亭之中,白居易獨愛冷泉亭,原因何在?從《冷泉亭記》推斷至少有3個原因。其一,冷泉亭緊鄰靈隱寺,位置顯著,而且此地“撮奇得要,地搜勝概”,使得“物無遁形”,適合駐足觀賞;其二,冷泉亭為水中亭,以“山樹為蓋,巖石為屏”,有“云從棟生,水與階平”的景觀體驗;其三,在精神層面,詩人認為冷泉“粹冷柔滑”,可以除去“眼耳之塵,心舌之垢”,洗滌心靈塵埃??疾炖淙龅噩F狀,其北為靈隱寺,南為飛來峰,南北兩山之間空間狹長,冷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山谷間植被茂盛、大樹參天,飛來峰朝向冷泉亭一面巖石裸露、怪石嶙峋。各種要素的疊加,使得冷泉亭落地于此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冷泉亭記》還交代了冷泉亭特殊的建設背景,前文提到的靈隱五亭并非一次建設完成,而是由歷任官員分別建造的,冷泉亭則是最后建成的。白居易給予五亭高度評價,認為“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他作為“后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轉而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笆龆蛔鳌笨梢暈閷︼L景資源的一種“軟性”開發(fā),揭示景物精要,賦予其品格,這正是白居易這樣的文人名士所擅長的。明代《西湖游覽志》的作者田汝成曾評價:“西湖巨麗,唐初未聞也。自相里君、韓仆射輩繼作五亭,而靈竺之勝始顯,白樂天搜奇索隱,江山風月,咸屬品題,而佳境彌章。[7]”景物因人成勝概,經過白居易的品題和推廣之后,冷泉亭逐漸成為西湖山林中一處重要的景點。
唐代以后,冷泉亭于吳越寶大元年(924年)經歷了一次重建[8],建造情況無從考據,但從后來的描述可以推測,冷泉亭仍在水中。北宋元祐年間,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時視白居易為榜樣,其行跡也多有相似[9]。他對靈隱一帶的喜愛比白居易更甚,曾將冷泉亭作為臨時辦公場所。據南宋《梁溪漫志》記載:“東坡鎮(zhèn)余杭……以吏牘自隨,至冷泉亭則據案剖決,落筆如風雨,分爭辯訟,談笑而辦。已,乃與僚吏劇飲,薄晚則乘馬以歸。[10]”蘇軾還在《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詩中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冷泉亭的喜愛:
圖1 冷泉亭位置示意圖(底圖引自www.mapbox.com)
靈隱前,天竺后,兩澗春淙一靈鷲。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無情有意兩莫測,肯向冷泉亭下相縈回。
我在錢塘六百日,山中暫來不暖席。今君欲作靈隱居,葛衣草屨隨僧蔬。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
蘇軾思念前賢,也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表達對冷泉亭的重視,并在白居易所題的“冷泉”后續(xù)書“亭”字[11],成為一時佳話。
此外,考察當時關于冷泉亭的詩作,常常是借冷泉亭表達對白居易的思念,如北宋梅詢在《冷泉亭詩》結尾處寫到“不見白使君,煙蘿為誰語”。由此可見北宋時期的冷泉亭成為當時文士思賢懷古的場所,開始成為一處重要的人文景點。
北宋政和初年,張閣任杭州知州時也常在冷泉亭停留,曾“暇日宴客池上,徜徉不忍去”,并提議將冷泉水面擴大。僧人如璧在《新廣冷泉亭記》[12]中對此事做了記載,交代了增廣水面的緣由,認為在白居易之后300年間“士大夫有識者猶以池量狹陋,未足以盡冷泉之美”,實為憾事。張閣的擴池提議得到寺廟長老云公的支持,并付諸實施,于是“拆屋斫池,伐石為堤”,使得冷泉池“東西三倍其初,南北半之”,池面擴大后使得“累世未盡之奇一日呈露”。
擴池之后,張閣還命僧人惠云在冷泉亭前加建一座小亭,出現了兩亭并置的情況,然而這一行為卻遭到后任郡守毛友的批評。毛友(1084—1165)于靖康元年(1126年)任臨安(今杭州)知府,他在《冷泉亭詩并序》[13]中闡明了自己的觀點:“昔人以為冷泉未極其妙,因加小亭其上,然冷然水光滃然山翠以故去者過半。予以謂不必加工,但去其尤贅者斯善也。如明鏡中而加繪畫,非不美好,所以為清明者逝矣,拂拭菑翳,舊觀復還。”其詩云:
面山取勢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眼界已通無礙物,胸中陡覺有真空。
試尋櫓響驚時變,卻聽猿啼與舊同。萬事須臾成懷里,我來閱世一初終。
毛友將“亭外安亭”這一行為比作明鏡中加繪畫,反而使冷泉之水遭到蒙蔽,于是將小亭拆除,使得“舊觀復還”,恢復原先“一池一亭”的格局。細心理解毛友的觀點,其實是對白居易思想的延續(xù),在兩山之間并不寬裕的山谷地帶人工構筑已經足夠,水面剛剛得到擴展,再加亭則顯多余。張閣和毛友兩任郡守一建一拆的行為背后反映的是他們審美意識的差異。
然而“不幸”的是這段經歷卻在明代及以后的一些文獻中被誤傳為毛友拆去的是冷泉亭③,或者訛為毛友將冷泉亭從水中移至岸邊④,這一誤解一直延續(xù)至今,因此有必要在此澄清。除了毛友本人的記錄可以證明他拆的并不是冷泉亭,我們查閱與這一事件間隔更近的南宋《咸淳臨安志》,其中“冷泉亭”條記曰:“政和中,惠云又于前作小亭,郡守毛友命去之。[13]”同樣表明毛友拆去的是加建的小亭。
南宋紹興年間,人們對冷泉溪進行疏浚,并在冷泉亭附近建石閘,蓄澗水。當池水暴漲時,就會開閘泄水,這時溪水奔涌,水花飛濺,景象頗為壯觀,人稱“冷泉放閘”,久而久之成為靈隱寺邊一道獨特風景。楊萬里的詩句“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靂”描寫的就是這里的景象。此外,靈隱冷泉一帶還是公認的避暑勝地,夏季城市的炎熱與此處的涼爽形成鮮明對比。
南宋時臨安(今杭州)為都城所在,從帝王到王公貴族都熱衷于營造園林。帝王們希望不用出城即可欣賞西湖美景,因此就在園林中模仿西湖山水。據記載,在大內后苑和德壽宮均有對冷泉景物的寫仿[2]。周必大在《淳熙玉堂雜記》中也對德壽宮中仿建飛來峰和冷泉的景象有過記載,稱靈隱寺冷泉亭為“臨安絕景”,但是“去城既遠,難于頻幸”,于是“即宮中鑿大池,續(xù)竹筒數里,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象飛來峰,宛然天成”。宋高宗在德壽宮中“壘石覓泉,像飛來香林之勝,架堂其上曰冷泉”[14]。周必大還作《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云:“聚遠樓頭面面風,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間炎熱何由到,真是瑤臺第一重?!泵鑼懙木褪堑聣蹖m冷泉亭(堂)。近年來,德壽宮遺址的考古發(fā)掘也證實了這一寫仿現象的存在,從復原的德壽宮平面圖(圖2)中可以看出冷泉堂與飛來峰之間的關系。這些寫仿行為表明了當時人們對冷泉景物的喜愛,成為造園者心目中理想的景觀原型。
元朝統治下的西湖園林發(fā)展受到抑制,但民間的風景游賞活動并未停止,從南宋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生發(fā)出更大范圍的“錢塘十景”,而其中就有與冷泉亭相關的“冷泉猿嘯”,這一景名的提出是將冷泉亭與飛來峰下呼猿洞等景觀資源整合的結果。成為“錢塘十景”后,出現了許多以“冷泉猿嘯”為名的詩文和圖畫(圖3),在傳播過程中使景觀意向逐漸固化。在冷泉亭中聽猿嘯、賞飛來峰成為此地極具特色的活動。
圖2 德壽宮平面示意圖,紅圈內為冷泉堂(底圖引自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705/t20170527_4052227.shtml)
圖3 明代書籍《海內奇觀》中的《冷泉猿嘯》圖[15]
圖4 (明)沈周《飛來峰圖》,圖中亭為冷泉亭,由北向南望[16]
此外,隨著游賞活動的深入,當時的人們還對西湖景觀進行多角度的挖掘和提煉,形成一些獨特的景觀集稱。元末明初凌云翰曾作《雪湖八詠》[7],分別為:靈鷲雪峰、冷泉雪澗、巢居雪閣、南屏雪鐘、西泠雪樵、斷橋雪棹、蘇堤雪柳、孤山雪梅。其中《冷泉雪澗》詩云:
下有流泉上有松,諸山羅列玉芙蓉。壚頭又釀誰家酒,屐齒應嫌此處蹤。
汲去煮茶隨甕抱,引來刳木入廚供。澗邊亭子無人宿,空使猿號昨夜峰。
“澗邊亭子”指的當是冷泉亭,據此推測在元末凌云翰所處的年代,冷泉亭很有可能已移至岸邊。
明中期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沈周(1427—1509)于成化辛卯年(1471年)第一次游杭州時以畫記游,曾作《冷泉亭圖》(已佚),同行的史鑒將行游所見記錄在《西村十記》里:“冷泉澗如一玉帶,抱峰背流至。靈隱寺前有亭翼然臨之,名與泉同。澗底皆小石平布,圓潔如鳧雁子。泉軋其上,紋如織縠,聲如鳴佩,使人目駭耳聾?!备幽?1480年)五月,沈周再次游杭州時又作《飛來峰圖》(圖4)。畫面下方所畫四角歇山亭當為冷泉亭,再結合前文“有亭翼然臨之”的描述可確定明成化年間冷泉亭已經移至岸邊。明嘉靖萬歷年間畫家孫枝(1533—?)描繪的一組《西湖紀勝圖》冊中有一幅《靈隱寺》圖(圖5),畫作前景中即為冷泉亭,與沈周《飛來峰圖》正好一南一北取景,可結合來看。觀察建筑形式可以發(fā)現,孫枝所繪冷泉亭已由單檐升為重檐,與今制十分接近。
圖5 (明)孫枝《靈隱寺》圖,由南向北望[17]
圖6 (清)雍正朝《西湖志》中的《冷泉猿嘯》圖[23]
冷泉亭移至岸邊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山洪,在當時的文獻中多有記載。明代季嬰的《西湖手鏡》中記載弘治十二年(1499年)靈隱地區(qū)山洪暴發(fā)[18],岸摧閘廢,水面隘塞,連靈隱寺也受到波及。明末高僧雪嶠信(1571—1647)的《修靈隱冷泉亭疏》[19]記曰:“去年,大風忽發(fā),洚水橫流,損我若干奇秀。應以此情訴于天帝,償我修補如故,奈何殃及兒孫耶!”據記載雪嶠信29歲出家,此文當著于1600年(萬歷二十八年)后。由以上記錄可知,在明代弘治至萬歷年間,靈隱一帶曾暴發(fā)過數次較為嚴重的山洪,并對沿路的建筑造成破壞,因此出于安全考慮,冷泉亭不可能再建回水中,只能建于岸邊。
此外,這一時期的冷泉池也明顯縮小,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春游歷杭州,記曰:“靈隱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勝,門景尤好。由飛來峰至冷泉亭一帶,澗水溜玉,畫壁流青,是山之極勝處。亭在山門外,嘗讀樂天記有云……觀此記,亭當在水中。今依澗而立,澗闊不丈余,無可置亭者,然則冷泉之景,比舊蓋減十分之七矣。[20]”袁宏道對白居易所描繪的冷泉景象十分向往,但是眼前所見冷泉亭并不在水中,而且冷泉池寬已縮至一丈,與《冷泉亭記》所描繪的景象相距甚遠。
除了位置變化,冷泉亭的體量也有變化?!堆┨眉返淖髡呱蚴卣?1572—1623)在《重修冷泉亭疏》[21]中記錄了一條重要信息:“唐時五亭錯出于山、於木妙之間,制不宜大,大則失點綴之情。今四亭俱廢,冷泉獨攬其勝,小則不足以收煙月納涼燠,亭仍今制是也?!笨紤]到靈隱五亭僅存冷泉,因此明代重建的冷泉亭體量較唐宋之時有所擴大,擴大的方式包括增加面闊和進深,以及變單檐亭為重檐亭。
明代的這些改變,并不影響人們對冷泉亭的喜愛。明末著名文人張岱曾于天啟甲子年(1624年)在李茇位于靈隱的岣嶁山房讀書,稱“日晡,必步冷泉亭”,在《西湖夢尋·冷泉亭》[22]中有生動的回憶:冷泉亭,在靈隱寺山門之左?!η捅冢汇鋈?,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飔暗樾,遍體清涼?!脑鲁藳?,移枕簟就亭中臥月。澗流淙淙,絲竹并作?!嘣谖骱?,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見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囂靈隱,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對山間之月。
清代康熙南巡期間,曾將靈隱寺改名“云林寺”,并重修冷泉亭。乾隆南巡時亦到此游覽、題詩。在雍正年間的《西湖志》、乾隆年間的《南巡盛典》等官辦的方志典籍中均將“冷泉猿嘯”作為重要的西湖名勝加以記載,并附圖(圖6)。
表1 冷泉亭楹聯不完全統計表
圍繞冷泉亭還衍生出一段頗具文字趣味的楹聯佳話。清代冷泉亭楹聯數量眾多,且多與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的一副楹聯有直接關聯。董其昌所題楹聯為:泉自何時冷起?峰自何處飛來?這一耐人尋味的發(fā)問,不僅點出了此地的兩大特色景觀——冷泉與飛來峰,而且引發(fā)了后人種種思考,并以答聯的方式進行回應(表1)。冷泉亭楹聯問答成為此地特色文化。
今冷泉亭建于冷泉池北駁岸之上,為四角重檐歇山亭(圖7),實測臺基長和寬均為10m,平面近正方形,三開間,共16柱,高約8m,體量寬敞,四周有坐檻??疾烨迥┟癯趵淙だ险掌?圖8),今日建筑形制與彼時十分接近。亭內正間懸掛“冷泉亭”匾額,柱上懸掛多副楹聯,包括上文所述董其昌的經典楹聯:“泉自何時冷起?峰自何處飛來?”坐于亭中,可近觀池魚,中賞山間怪石,遠望飛來峰頂。時至今日,冷泉亭仍是靈隱山路中游客主要的停留駐足點。
風景建筑的選址極為重要。唐代初建時,水中立亭是冷泉亭重要的景觀美學特征,與避暑、冷泉之名相呼應。白居易在《冷泉亭記》中的描述,更加深了亭在“水中央”的景觀意向,并廣為流傳。因此,是否在水中成為后人點評冷泉亭的重要標準,而對亭移建岸邊則多有惋惜之情。迫于山洪威脅,冷泉亭移至岸邊實屬無奈之舉。在大量明代記載中顯示,冷泉亭經歷了多次被沖毀和重建,退居岸邊是建筑得以延續(xù)的必然選擇。因此,風景建筑落址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不僅要考慮景觀需求,還要順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圖7 冷泉亭現狀
圖8 20世紀10年代的冷泉亭[24]
圖9 冷泉池環(huán)境
圖10 靈隱寺(左)與冷泉亭(右)
風景建筑的體量是營造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就冷泉亭而言,其體量與水面有直接關系。實測今日冷泉亭前池寬約19m,按古尺約為6丈,而且考察場地情況,似已達到場地允許的最大寬度。池的南岸即為飛來峰山腳,山石堅硬、坡面較陡,已無拓展余地(圖9)。池北冷泉亭后緊接東西向步道,再往北則為靈隱寺界,也沒有擴展的可能(圖10)。因此,我們推測北宋政和年間擴池之后的寬度也為6丈,再根據《新光冷泉亭記》記載的“東西三倍其初,南北半之”的尺度關系,進一步推測唐代冷泉池寬為4丈。冷泉亭初建時的體量,根據白居易記載“高不倍尋,廣不累丈”,即高約4.8m,寬接近6m(2丈)。則當時亭寬與池寬的比例約為1:2,確有“池量狹陋”之感(圖11)。北宋政和年間池面擴大至6丈,為的是求得一個更為舒展的比例關系,此時的亭寬與池寬的比例約為1:3。另外,我們再對亭的形式做一定推測,常見木構方亭一般柱間距3m左右,而唐代初建時冷泉亭寬6m,因此它極有可能是一座三開間歇山亭,這也與歷代繪畫中的冷泉亭形象相吻合。
此外,冷泉亭的體量還受游覽需求的影響。冷泉亭最初建造時并不是孤立的風景建筑,而是從屬于“靈隱五亭”序列,因此體量不宜過大。而隨著靈隱五亭中其他4座亭子的消失,冷泉亭原有體量則顯得過小,因此在明代重建時,有意識地將亭子體量進行擴大,才有了現在的規(guī)模。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建亭時對建筑體量的確定考慮到了整體游覽空間的需要,在更為宏觀的視角下進行權衡的。
圖11 冷泉亭變遷示意圖
冷泉亭作為一座風景建筑,歷經千年延續(xù)至今,實屬不易。值得思考的是,為什么唐代靈隱五亭中唯有冷泉亭留存至今?使其留存下來的動力來自哪里?通過上文的梳理,筆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建筑與景點文化的強關聯性。這種文化關聯一旦失去建筑實物的依托,則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文化積淀都失去了參照。冷泉亭鏈接了豐富的文化典故和人物故事,作為一種文化標志一直錨固在靈隱的山林之間,已經從物質的建筑躍升成為一種深厚的文化景觀遺產。
在有了這種文化關聯的必要性之后,延續(xù)一座建筑,還得付諸行動。在關于冷泉亭維修和重建的記載中,經??梢钥吹降胤焦賳T、靈隱寺僧、文人名士的“身影”,正是因為他們的大聲疾呼和身體力行,才使得冷泉亭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破壞之后,仍挺立于冷泉溪畔,不曾湮滅。
綜上所述,冷泉亭自唐代初建以來,經由白居易的品題名揚天下,在北宋時歷經擴池、加亭和去亭等一系列改易,南宋時成為皇家造園的寫仿對象,元時與飛來峰呼猿洞整合形成著名的“冷泉猿嘯”景觀,明代歷經多次重建,從水中亭變?yōu)榘哆呁?,建筑體量也有所擴大,清代則衍生出豐富的冷泉楹聯文化。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冷泉亭作為風景建筑在人和環(huán)境的作用下,其形式和位置被不斷調整,以求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同時它的文化內涵也在不斷累積,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當我們談論冷泉亭時,談論的不僅是亭本身,而是以冷泉亭為中心的復合景觀,它既包含風景建筑、山水環(huán)境,也包括各種與之相關的歷史與文化。因此在對歷史性風景建筑的考察中,應重視對其歷史的追溯,探析變遷背后的原因,并從中獲得歷史性認識和建設經驗,為景觀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參考。
注: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攝或繪制。
注釋:
① 相關記載中稱冷泉亭為唐刺史元藇所建,但并未說明具體時間,據南宋《新安志》記載,元藇曾在元和年間任杭州刺史,因此推斷冷泉亭建造時間應在元和年間。
② 《冷泉亭記》載:“(冷泉亭)高不倍尋、廣不累丈。”按唐代一尺約為30cm,八尺為一尋,十尺為一丈,可知冷泉亭體量。
③ 明嘉靖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三《委巷叢談》中稱“冷泉亭建于唐時,至宋時郡守毛友者乃拆去之,今所建又不知起于何時也?!辈⒏锌袄淙ぶ?,白樂天極其褒頌,而毛君以為去之乃佳,好尚不同有如此”,實乃誤解。
④ 清《西湖志》《西湖志纂》等稱“宋郡守毛友以水中作亭如鏡中加繪畫,因拆去之,改建岸上”。均沿襲了《西湖游覽志余》的說法,并認為毛友將冷泉亭移建至岸上。實乃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