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澎
摘要:同伴交往是小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合肥市南門小學海恒分校選取四年級作為實驗年級,1、2班作為對照班,3、4班作為實驗班。針對實驗班依托團體輔導、課堂教學和學?;顒尤N形式,對學生同伴交往的凝聚力、合作性、溝通力和信任感四個維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旨在探索提升小學生同伴交往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同伴交往小學生途徑
引言
根據(jù)兩種不同性質(zhì)人際關系理論,同伴關系對兒童的影響更廣泛?;诖耍倚R孕W生的同伴交往能力為核心研究點,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團體輔導、學校常規(guī)活動及教學訓練等多種形式,探索小學生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途徑與方法。
一、小學生同伴關系訓練的必要性分析
1.小學生同伴交往研究現(xiàn)狀
結合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同伴關系對小學生的發(fā)展主要作用在親社會行為(郭伯良,張雷)、歸屬感(Furman等)以及學業(yè)成就(John Fantuzzo等)三個方面。從小學生同伴交往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同伴交往過程中缺乏交往溝通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與情緒控制能力,同伴之間矛盾漸增。由此可見,小學生在同伴交往上存在一定問題,有必要進行同伴交往能力的訓練。
2.中、高年級人際關系發(fā)展需求
小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三類: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研究表明,中、高年級階段小學生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均呈下降趨勢,只有同伴關系保持較高的水平。小學生進入中、高年級階段以后,與同伴之間的溝通交流逐漸增強?;谥小⒏吣昙壨殛P系發(fā)展特點,我校選取四到六年級學生進行同伴交往能力測評。
二、小學生同伴交往能力現(xiàn)狀分析
1.測評工具
我校采用北京師范大學鄒泓教授的同伴關系量表修訂版來考察四到六年級學生的同伴交往現(xiàn)狀,包括同伴接受和同伴拒絕兩個維度,其中6個同伴接受試題,4個同伴拒絕試題。該問卷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12,信度良好,10分鐘可完成測試。共發(fā)放問卷385份,剔除無效問卷28份,回收有效問卷357份。
2.測評數(shù)據(jù)分析
(1)同伴關系測量得分
同伴關系問卷答案設計以“非常符合”選項計1分、“符合” 選項計2分、“有點符合” 選項計3分、“不太符合” 選項計4分、“非常不符合”選項計5分,其中第8、9、10、11、12、13題以正向方式進行陳述,第14、15、16、17題以反向方式進行陳述。由于從“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計1~5分,即得分越低,表明同伴關系發(fā)展越好,得分越高,表明同伴關系發(fā)展越差,圖1為三個年級同伴關系測量總分的分布情況。
從表1可看出同伴關系的平均分為18.57,其中高于平均分的人數(shù)為159,占總人數(shù)的44.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不良關系的存在,因此可以進行同伴交往能力的訓練和實驗研究。
(2)學生年級同伴關系差異分析
將每個年級的同伴接受、同伴拒絕及同伴關系測量總分進行比較,從表2可看出三個年級在同伴拒絕得分和測量總分上存在差異,四年級學生在同伴拒絕得分和測量總分上顯著高于五年級學生,也就是說四年級學生的同伴交往能力顯著低于五年級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及綜合學生情況,選定四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設立1、2班為對照班,3、4班為實驗班,進行訓練研究。
(3)四年級同伴關系測量得分
四年級的同伴交往平均分為18.91,高于平均分的有92人,占四年級總人數(shù)的55.1%,表明四年級學生在同伴交往上存在不良關系。將四年級四個班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從表3可看出四個班在得分上無差異,換句話說,在增加訓練之前四個班在同伴交往發(fā)展水平上是沒有差別的,可以作為實驗年級來進行實驗研究。
三、小學生同伴交往能力訓練的探索與實踐
根據(jù)前期的測評結果和相關理論分析,我校通過團體輔導、課堂教學及學?;顒尤N形式進行訓練。學?;顒佑职▽W科活動、主題活動、研學活動及夏令營活動。
1.團體輔導
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理解能力,針對四年級的兩個實驗班增加同伴交往的訓練,訓練周期為兩個月,每周1課時,共計8課時。訓練主要從同伴交往凝聚力、合作性、溝通力和信任感四個維度出發(fā),以心理學團體輔導的形式為主(見表4)。根據(j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團體輔導活動設計均為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完成的。
2.課堂教學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加入以《學會做客》和《學會鼓勵》為主題的課程,并舉辦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專題研討活動,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地問候與交流,引導學生學會鼓勵他人及自我鼓勵。
3.學科活動
我校在《小足球》的教學設計中融合多種練習內(nèi)容,在教學中采用小組配合、兩兩配合、小隊PK等訓練形式,提升了學生的同伴合作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同伴溝通能力。
4.主題活動
在體育嘉年華主題活動中融入“無敵風火輪”“青蛙部隊”“沙包擲準”“彩虹球”“三人夾球跑”“疊報紙”“毛毛蟲”“蒙眼擊鼓”“傳遞空水瓶”和“掌心托棒”等游戲,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同伴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及同伴交流溝通的能力。
5.研學活動
我校在研學活動中融合同伴交往相關活動,包括1-2年級的“覓海底神奇,賞安徽魅力”研學活動中的戶外集體活動,以及5~6年級自主教育研學體驗活動中的“步調(diào)一致”“定向活動”等活動,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yǎng)了學生在同伴交往中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加了團體凝聚力。
6.安徽省少年軍校夏令營
我校在少年軍校夏令營活動中融合南水北調(diào)、沙場點兵、杯子舞、通天塔、狙擊英雄、徒步拉練和篝火晚會等項目,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結語
我校通過團體輔導、課堂教學及學?;顒尤N形式,針對凝聚力、合作性、溝通力及信任感四個維度的同伴交往訓練,探索出將團體輔導、課堂教學與學校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小學生的同伴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素芳.小學高年級學生同伴關系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以開封某小學為例[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9.
[2]董莉, 沃建中. 3-6年級小學生人際交往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1):4547.
[3]郭伯良, 張雷. 近20年兒童親社會與同伴關系相關研究結果的元分析[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3, 11(2):8688.
[4]劉丙元, 張建英. 高中生同伴關系與社交技能、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 社會心理科學, 2004(3):1316.
[5]孟爽. 小學兒童心理理論、同伴關系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3.
[6]王浩月.小學生同伴交往關系的影響因素研究——以家庭教養(yǎng)方式為視角[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7]俞國良, 辛自強, 羅曉路. 學習不良兒童孤獨感、同伴接受性的特點及其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 心理學報, 2000, 32(1):5964.
[8]宛容, 唐文杰, 沙利文. 人格發(fā)展思想探析[J].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1(6):3036.
責任編輯:黃大燦?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