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俊 旦久羅布 謝文棟 張海鵬 何世丞 次旦 拉巴扎西 王有俠 馬登科 陳金林 高科 李艷容 才珍 次仁宗吉 邊巴拉姆 次仁曲珍
(西藏那曲市草原站 852000)
草地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重要、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之一,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1,2],占整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面積的29%[3]。草地畜牧業(yè)是西藏傳統(tǒng)農牧業(yè)中最重要的經濟產業(yè),而草地是西藏面積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4],也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qū)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區(qū)[5]。藏北地區(qū)是青藏高原的核心區(qū),平均海拔4500m 以上,總面積44.6萬km2[6],該區(qū)在全國區(qū)劃中屬青藏高寒氣候區(qū)域的一部分,其特點是氣溫低,空氣稀薄,大氣干潔,太陽輻射強[7]。沼澤化草甸是重要的水源供給區(qū),具有水源涵養(yǎng)、調蓄洪水和大氣調節(jié)等功能,同時為當地牧民及中下游地區(qū)的生產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8],該地區(qū)人口增加、天然草場超載過牧、鼠蟲危害蔓延、凍融交替、風蝕水蝕泛濫等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9],近幾十年來,藏北高原氣候發(fā)生明顯改變,總體表現(xiàn)出溫度升高、降水增加的趨勢;但由于增溫導致蒸發(fā)強烈,藏北高原氣候總體趨于暖干化[10]。遙感監(jiān)測結果顯示截至2010 年,藏北高原草地退化面積比例達到58.2%,總體接近中度退化水平;與1980 年代相比,藏北高原重度及極重度退化草地面積有所增加[11],草地植被覆蓋率下降、牧草產量降低、毒草滋生[12-14],導致藏北高原草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退化萎縮,并向著草甸演替,給生態(tài)保護建設和畜牧業(yè)發(fā)展帶來巨大挑戰(zhàn)。因此,研究藏北高原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退化演替規(guī)律,從而對沼澤化草甸的優(yōu)化管理、保護和恢復提供基礎資料[15]。
研究聶榮縣北緯 32°11',東經 90°3',位于那曲市中北部,地處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南麓、平均海拔4700m,氣候獨特多變,年平均氣溫 0℃以下,屬純牧業(yè)縣。全縣下轄9 鄉(xiāng)1鎮(zhèn)[16],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草原面積155.78 萬畝,占全縣草場面積的12.42%[17],土壤為高寒草甸土,原生植被主要以西藏蒿草 (Kobresia tibetica) 為建群種的高寒沼澤化草甸。
多年生草本;稈密叢生,較粗,具條紋,鈍三棱形;葉短于稈,邊緣內卷,絲狀,柔軟;穗狀花序,多數小穗,密生,頂生小穗雄性,側生的雄雌順序,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出葉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18];小堅果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扁三棱形;花果期 6~8 月[19]。馬、牛喜食,由于生境環(huán)境潮濕,綿羊不如馬、牛喜食[20]。藏北高原分布西藏蒿草的地方均有牦牛的生存和活動。西藏蒿草在青綠期為優(yōu)良牧草,營養(yǎng)成分較高[21]。蛋白質含量16.15%、粗脂肪3.26%、粗灰分4.37%、粗纖維67.01%。
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植物種類較為豐富,優(yōu)勢植物主要西藏蒿草 (Kobresia tibetica)[22],伴生種較多,如華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高山蒿草 (Kobresia pygmaea)、矮生蒿草 (Kobresia humilis)、青藏苔草 (Carex moorcroftii)、垂穗披堿草 (Elymus nutans)、驢蹄草 (Caltha palustris)、星狀雪兔子(Saussurea stella)、珠芽蓼 (Polygonum viviparum)、云生毛茛(Ranunculus nephelogenes)、甘青報春 (Primula tangutica)、海韭菜 (Triglochin maritimum)、展苞燈芯草 (Juncus thomsonii) 等。亦有沼生植物和浮水、挺水植物[23]。其成因主要與地形條件和水分狀況及低溫作用有關,地表多水是沼澤形成的首要條件,水分補給源主要有冰雪融水、潛水、泉水及河水等,故沼澤地常占據水分補給充足的湖濱、山前洪積扇緣、潛水溢出帶,河溝洼地、河流低階地及冰漬洼地等地段[24]。
根據溫度、降水及海拔等自然因素的差異,對研究區(qū)7 個鄉(xiāng)鎮(zhèn)于2019 年8 牧草生長旺盛期按照5 個退化梯度,隨機設置 42 個 10m×10m 樣地,每個樣地設置 3 個 1m×1m 樣方。采用十字交叉法對每個樣方內植被進行調查。研究樣地的海拔數據通過GPS 獲取。
根據中國草地類型分類對草地群落特征分析和判斷草地類型[25]。
以草地植被蓋度作為評價指標,評價標準為未退化草地植被蓋度[26]。按照表1 確定退化等級。
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逆行演替的過程。從生態(tài)演替角度出發(fā),草地退化是指一定生境條件下的草地植被與該生境的頂級或亞頂級植被狀態(tài)下的背離[28]。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研究區(qū)域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草地群落的優(yōu)勢種逐漸變化演替,草地類型發(fā)生轉變。根據所監(jiān)測42 個樣地,126 個樣方制作表2、表3 并做出以下分析。
2.1.1 未退化階段
根據表2、表3 可以看出,未退化的西藏蒿草植總被蓋度在 90%以上,植株平均高 15.7cm,鮮草平均產量 612.73g/m2,西藏蒿草產量占單位面積產量的97.47%;優(yōu)勢種為西藏蒿草,草地積水充盈。
2.1.2 輕度退化階段
輕度退化的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總植被蓋度為86.36%,總鮮草平均產量 478.42g/m2,其中西藏蒿草平均鮮草產量為389.11g/m2,占總產量的 81.33%;植株高度、蓋度和密度變化不大;西藏蒿草為優(yōu)勢種,但伴生種有所侵入,產草量和西藏蒿草所占比例明顯下降,草地積水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趨于減少狀態(tài),但土壤濕潤,無鼠類活動。
2.1.3 中度退化階段
中度退化的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總植被蓋度為66.49%,其中西藏蒿草蓋度31.3%,占總蓋度的47.07%;植株平均高度7.1cm,總鮮草平均產量330.2g/m2,西藏蒿草鮮草產量占總產量的74.57%;中度退化階段牧草鮮草產量僅占未退化階段的1/2 左右,隨放牧壓力逐步增加,有鼠類活動跡象,草層高度、產草量逐漸下降,有高山蒿草、禾本科植物占比逐漸增加的趨勢;凍土丘土壤干燥,但積水坑土壤保持濕潤;此退化階段出現(xiàn)西藏蒿草+垂穗披堿草草地類型,西藏蒿草+高山嵩草草地形。
表1 藏北地區(qū)草地退化遙感監(jiān)測等級劃分方法 [27]
表2 不同退化程度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植被特征
表3 不同退化程度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植物群落特征
2.1.4 重度退化階段
此階段植株平均高度5.6cm,總蓋度44.5%,其中西藏蒿草蓋度僅為10%;總鮮草平均產量198.66g/m2,其中西藏蒿草產量占總產量的54.93%;由于長期放牧,家畜啃食,草層高度、蓋度下降;鼠類活動頻繁,草皮層滑塌剝離,禿斑地面積有增加的趨勢;草地無積水或偶有積水,土壤干燥,出現(xiàn)水土流失現(xiàn)象;此退化階段出現(xiàn)高山蒿草+西藏嵩草草地形,高山蒿草+雜類草草地形。
2.1.5 極度退化階段
極度退化階段植被高度僅有3.4cm,總蓋度15%,其中西藏蒿草蓋度2%;總鮮草平均產量118.8g/m2,其中西藏蒿草鮮草產量占總產量的19.46%;家畜過度放牧,鼠類活動猖獗,禿斑地面積增加,草層高度、蓋度、草產量急劇下降;出現(xiàn)西藏蒿草+雜類草草地形,高山蒿草+雜類草草地形,雜類草草地形。
從附圖可以看出,隨著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退化等級的上升,草群中植物種類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植物種類由多到少依次為輕度退化>中度退化>未退化>重度退化>極度退化。
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藏北高原氣溫呈現(xiàn)總體上升趨勢,凍土層變薄,地下水下降,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積水減少,導致草地直接發(fā)生退化現(xiàn)象;超載過牧現(xiàn)象嚴重,加之藏北高原農牧民存在不殺生觀念,鼠害嚴重,更是加快了草地退化的速度。而近些年因氣候變化和超載過牧等原因造成藏北高原退化草地已占全地區(qū)面積的58.2%,其中重度退化和極重度退化草地面積分別占19.0%和6.5%[11],已接近中等退化水平[6]。藏北高原平均海拔 4500m 以上,生態(tài)極為脆弱,社會不斷進步發(fā)展,我們只有在發(fā)展中保護,保護中發(fā)展,不斷提高草地生態(tài)功能,促進藏北高原草原畜牧業(yè)轉型升級。
改善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也是一項我國基本國策。約束和規(guī)范人類活動,以現(xiàn)代草業(yè)科學理論及濕地保護技術為支撐,采取相應的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保護與恢復措施,可以緩解和遏止退化趨勢,逐步恢復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的結構與功能[29]。
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在河流縱橫,水量豐富、地形十分平坦、河流切割能力弱、河道曲率大,造成地面排水不暢,地面水難以下滲,氣候濕潤,從而造成河漫灘、階地上洼地積水是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發(fā)育的理想地段。西藏蒿草營養(yǎng)好、返青早主要作為藏北高原冬季防雪災飼料儲備地,但又是春季放牧的重要地塊,出現(xiàn)嚴重的超載過牧。建議嚴格控制載畜量,放牧時間段、放牧強度,優(yōu)化畜群結構,減輕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的放牧壓力。禁止通過人工排水使草地變干,從而達到放牧利用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的行為[30,31]。藏北高原農牧民群眾也將部分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作為人工個草地使用,普遍割草留茬高度太低,影響植被的再生長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大割草技術要點的宣傳和指導工作。
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脆弱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應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首要目的[21]。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濕地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激勵農牧民群眾對其沼澤化濕地進行禁牧、休牧等措施恢復生態(tài),積極引導農牧民第二產業(yè)的發(fā)展,開展?jié)竦赜^光旅游等生產方式,拓寬增收渠道,降低對西藏蒿草的利用。
在禁牧封育的高寒沼澤化草甸地內,草地植被蓋度有較大的增加。禁牧封育第二年與禁牧封育當年相比,莎草科產草量增加29.3%,雜類草由上年的42.4%下降到14.5%。圍欄封育可以使西藏蒿草得以充分的發(fā)育與繁殖,是加快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恢復的一種投資少,成效快的自然恢復方法[32]。在退化較為嚴重的地方可撒播垂穗披堿草、星星草、早熟禾等植物種子建植人工草地來恢復生態(tài)。
高原鼠兔是破壞藏北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效防控高原鼠兔和科學合理利用草地是防治草原退化的必然手段之一。應加大對鼠蟲害防控工作,可有效減緩草地退化速度。生物防治法來控制鼠蟲害,通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與鼠蟲害的關系來防治和控制鼠蟲類,可有意識地利用狐、鷹、鼬等害鼠天敵捕捉和威懾作用來控制鼠害;生態(tài)學防治是通過破壞鼠的棲居環(huán)境和食物條件,達到減少和控制鼠害的措施,使之不利于鼠類棲息[33]。
為掌握國內外研究西藏蒿草沼澤化草甸恢復技術,加強國內外合作,關注國際沼澤化草甸保護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