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婷 曹永鵬
內(nèi)容摘要:在高校國語教學中,第二課堂是高校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能夠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激發(fā)學生的國語學習興趣。因此,國語教師應該要充分認識到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熱愛國語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國語學習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國語學習水平。
關鍵詞:國語教學 第二課堂 項目教學 語言環(huán)境
在高校,富有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的國語第二課堂,能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在使學生通過實踐課堂中所學到的國語知識,提高學生國語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國語的興趣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作為國語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豐富活動形式,將其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國語,提高學生國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開展國語第二課堂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毛澤東在莫斯科向中國留學生講話時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睆V大青年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偉大事業(yè)的接班人,是時代發(fā)展的生力軍。因此,激勵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學好國語,打好語言基礎,顯得尤為重要。加之我院少數(shù)民族學生來自新疆各地州,雖然之前都學過國語,但因語言環(huán)境的差異,學生國語水平參差不齊,國語交際能力十分有限。歸根到底就是單純的課堂教學很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難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從而很難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快速提高。為此,在正常教學以外,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各類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活動,開展第二課堂在國語教學中極為重要。
1.促進國語課程項目教學的順利推進
我院嘗試將項目教學法引進國語教學已四年,但還是不夠成熟,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課堂時間有限,上課地點固定,不能充分開展項目教學。然而,將國語課程的項目教育與第二課堂結合在一起,不但能夠將第二課堂本身的靈活性、開放性等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國語的興趣和主動能動性,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促進國語課程項目教學順利推進。
2.彌補課堂授課的不足
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比較注重語言的輸入,而常常忽視了語言的輸出,長期接受灌入式教育的學生認為學習語言是枯燥乏味的,對國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同時,學生學到的語言基礎知識也比較有限,不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國語交際;此外,因各班級人數(shù)較多,采用大班教學,教師無暇顧忌每一個學生的感受,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學生國語水平提高不明顯。第二課堂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寬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國語水平。
3.提供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語言環(huán)境在語言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院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來自新疆天山南北,語言環(huán)境各不相同,大部分學生除了課堂學習外,其他時間都是使用母語,國語語言環(huán)境極度缺乏。因此,學好國語,必須要營造特定的國語語言環(huán)境,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并運用國語。而在課堂教學中,無論學生如何認真運用國語進行了演練,學到的語言知識都是顯性的,無法真正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未來的工作交際之中,所以學生需要我們提供一個輕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將顯性的語言知識轉化為隱性的語言知識,更好的運用國語進行交際。然而,第二課堂提供給學生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知語言知識,并將其內(nèi)化為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真正激發(fā)國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國語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二.國語第二課堂的組織形式
(一)國語角社團
采取自愿報名的形式,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國語經(jīng)典劇目、收聽國語歌曲或廣播、了解名人趣事、體壇動態(tài)、國家大事等等;在固定地點定期展示成果、分享經(jīng)驗、播放經(jīng)典國語電影,例如情境舞臺劇表演、辯論賽等。這些娛樂項目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使其在娛樂自己的同時,學習了知識。例如在欣賞國語經(jīng)典電影時,可以了解中華文化、歷史、文學、禮儀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開發(fā)建設新疆的歷史故事等等。
1.開展讀書分享會活動,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開展中華詩詞朗誦大賽,通過比賽讓學生更為深入的了解中華文化,同
時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開展紅色經(jīng)典故事誦讀活動,通過比賽讓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激
勵學生學好普通話,做好新時代青年。
4.開展情景舞臺劇表演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將所學到的語言知識融入到真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以此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二)故事會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查閱書籍或者網(wǎng)絡平臺收集內(nèi)容貼近生活且積極向上,充盈時代氣息,可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的國語民間故事,在固定地點定期分享,依次提高學生的國語閱讀與表達能力。
(三)讀書會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固定時間和地點一起讀相同類型或內(nèi)容的書或者不同類型和內(nèi)容的書,并相互談感受,享收獲。例如,開展經(jīng)典誦讀會,通過誦讀古詩詞了解中華文化,理解其底蘊。
(四)德育活動課
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的德育活動課,如:游戲、勞動、合作活動、體育、各種社會服務、公益性活動等激發(fā)學生對國語的熱愛。
(五)翻轉課堂
打破傳統(tǒng)的學生課上學習課下作業(yè)的模式,創(chuàng)造學生課下學習課上練習鞏固的一種新的課堂模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課上集中討論、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三.第二課堂對激發(fā)學生國語學習興趣的作用
1.提高了學生對國語的興趣
通過國語第二課堂教學的開展,學生有了更廣闊的舞臺實踐國語,學生通過交流、閱讀,不僅擴大了國語詞匯量,而且大大提高了自身國語的閱讀、表達和書寫能力。此外,第二課堂眾多活動趣味性強,學生參與率高,熱情高漲。久而久之,學生的國語綜合運用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對國語的興趣也有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