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2013年,韋努蒂在《翻譯改變一切》中提出翻譯的闡釋型模式,關注到翻譯中不可避免的歸化傾向,強調(diào)譯入語文化在翻譯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強了其理論的普適性。他認為翻譯本質(zhì)上乃是闡釋,闡釋本身包含譯者運用解釋項銘寫原文,并完成在目標語文化中重構新語境的過程。理雅各《莊子》英譯本是莊子思想內(nèi)涵在異域重構的典型代表。本文以韋努蒂闡釋型模式下的語境重構為視角,從名物、注釋、修辭三個層面剖析理雅各銘寫《莊子》文本過程中運用的解釋項。最終發(fā)現(xiàn),理雅各從基督名物、西學價值及修辭傳統(tǒng)重構了《莊子》文本意蘊。
關鍵詞:闡釋 《莊子》 理雅各 銘寫 解釋項
一.引言
理雅各是19世紀蘇格蘭來華傳教士,回國后成為牛津大學首任漢學教授。其《莊子》英譯本于1891年與《老子》、《太上感應篇》英譯本同時被收入英國宗教學、語言學家穆勒編輯的《東方圣書》中。譯本除正文外,還附有長篇前言、導論、各章提要,八項附錄和專有名詞索引,注釋多達1010 條(張廣法、文軍,2018:71)。汪榕培教授稱理譯本“是最具權威性的英文全譯本,后人的翻譯大都能從他的譯文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汪榕培,1997:18)。國內(nèi)學者對《莊子》英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一,概覽《莊子》英譯本現(xiàn)狀,總結目前國內(nèi)語言學、文化學、哲學等視角的研究(文軍、甘霞,2012);其二,運用語言符號學,文化派翻譯學等理論揭示《莊子》不同譯本在處理人名、核心概念等方面的不足(趙彥春,2017);其三,從哲學角度出發(fā),認為當前國內(nèi)外譯本應充分利用傳統(tǒng)注疏和訓詁學優(yōu)勢,譯介作為哲學文本的《莊子》(朱舒然,2019)。這些研究大大豐富了《莊子》英譯視角,但大都從語言層面評價得失,偏重宏觀哲學體系的闡釋,缺乏對《莊子》文本語境重構的系統(tǒng)分析。本文以韋努蒂闡釋型模式為視角探析理雅各《莊子》英譯本的重構,并對其發(fā)揮的作用進行評估。
二.闡釋型模式視角下的語境重構
在《譯者的隱形》中,韋努蒂推崇施氏的異化翻譯實踐,以“抵抗式翻譯”解構英美霸權文化,以“異化”解構民族中心主義的歸化。但異化翻譯植根于英美霸權文化中心,論域有限,一度遭到國內(nèi)外學界質(zhì)疑。韋努蒂隨援引貝爾曼翻譯倫理思想,將異化翻譯上升至倫理層面,提出存異倫理。新世紀伊始,韋努蒂不斷質(zhì)疑上述理論并進行修正(劉微,2013:50)。他后來認為施萊爾馬赫“讓讀者最充分的享受純外文作品”,“最直接地享受作品本身”,以及貝爾曼的“揭示原文語言空間內(nèi)的異質(zhì)”(Venuti,2013:3)等表述都試圖以未經(jīng)打擾的方式接近外語文本,同隸屬于翻譯的工具論模式。工具論模式基于經(jīng)驗主義哲學,該模式認為原文中存在著一個不變量,譯者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輕易攝取原文中的不變量,將其傳遞到譯文當中。韋努蒂提出翻譯的闡釋型模式,認為任何文本類型的翻譯均是一種闡釋行為,是多種闡釋中的一種可能的銘寫,必然在形式、意義和效果上發(fā)生變化。“銘寫”是德里達對文本書寫系統(tǒng)的認識,德里達認為文本一經(jīng)形成,其起源就不復存在,意義成為隨處播撒的痕跡,隨闡釋者的銘寫發(fā)生改變。這表明原文經(jīng)譯者干預再也無法保留原初意味,譯者的銘寫使譯文無限地偏離原文。
翻譯是一種闡釋型銘寫,銘寫過程中,譯者以解釋項為“媒介”協(xié)調(diào)源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完成原文到譯文的轉(zhuǎn)換。解釋項是“譯者將原文轉(zhuǎn)換為譯文過程中運用的各種因素”,(同上,246),本質(zhì)上是互文的、語篇之間的,與譯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形態(tài)密切相關,植根于目標語文化價值體系當中。譯者的銘寫需要解釋項來完成,銘寫和解釋項相互作用,共同說明了翻譯的闡釋本質(zhì)。翻譯過程中,譯者根據(jù)目標語文化興趣和可理解度將原文置于另一語言形式、文化興趣、價值觀念傳統(tǒng)中,重構新的語境。這其中正是譯者解釋項的運用使原文重新語境化,譯者用目標語文化中的互文和話語關系替換了源文中的互文關系,進而服務目標語文化。闡釋型模式下譯者的翻譯即是運用解釋項在目標語文化中重新銘寫、構建新語境的過程。
三.理雅各《莊子》譯本的語境重構
理雅各對待翻譯嚴謹求實,為使譯文準確,他常參考中外已有研究成果,仔細斟酌,縝密注解。翻譯過程中,理雅各力圖忠實全面展示莊子思想,在翻譯道家核心術語“道”時,通過對道家思想全面的研究,他對巴爾福以“nature”譯道表現(xiàn)出不滿,認為“nature”暗示了上帝前概念的含義,讓人在頭腦中聯(lián)想到“上帝”(Legge,1891:13)。理雅各對譯文的忠實態(tài)度可見一斑,他不以西方宗教概念比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實屬難能可貴。
然而,譯者的外來文化身份及長期浸淫宗教義理勢必影響原文解讀并對翻譯產(chǎn)生影響,譯者的無意識或因職業(yè)身份操守不可避免解構原文語境,造成原文意義的消解、變化,翻譯本質(zhì)上乃是闡釋。理雅各《莊子》英譯服務于穆勒倡導的宗教文化介紹,決定了其譯介《莊子》文本的目的是宗教文化交流,他對《莊子》譯本的語境重構主要表現(xiàn)在名物、注釋及修辭方面,這可以從理雅各譯文中解釋項的銘寫中窺見。
1.名物的銘寫
理雅各在翻譯人物姓名時大都采用音譯,但對于《莊子》文本中一些中國文化獨有的概念,理雅各常將其同化為英語世界的對等物。如將原文中的匠石、櫟社樹、東維、箕尾分別翻譯為“mechanic,oak-tree,Sagittarius,Scorpio”(同上,217;245),譯者通過字典詞義達到與原文本的對等,但翻譯仍然不可避免的改變原文的形式和意義,原文語境獨有的文化內(nèi)涵經(jīng)由譯者的翻譯更多的與譯入語文化價值觀念相聯(lián)系。
(1)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陳鼓應,2016:109)
Quiet acquiescence in what happens at its proper time and quietly submitting (to its ceasing) afford no occasion for grief or for joy. The ancients described (death) as the loosening of the cord on which God suspended (the life).(Legge, 1981:201)
此句描述的是秦佚“三號”吊唁老子,遭弟子問詰后作的辯解。秦佚認為喜怒哀樂如人自身強加于己,與倒懸無異,只有忘卻生死,才能解懸,重獲自由。原文中的“帝”為自然而然之意,表達的是人生在世,擺脫情緒煩擾,自然就可以解脫束縛。譯文中的“God suspended(the life)”無疑改變了莊子內(nèi)涵。“God”明顯是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莊文中自然的解脫變成了“死亡是解除上帝系累于自身的枷鎖”,使人聯(lián)想到基督教中的救贖,莊子飄逸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被悄然解構,轉(zhuǎn)而展現(xiàn)為人與上帝間斬不斷、理還亂的宗教情思。理雅各運用“death”和“God”這樣的解釋項構建了濃厚的基督情懷的莊子。
《莊子》中“帝”字共出現(xiàn)三次,理雅各全部都將其翻譯為大寫的“God”,另外,莊子獨具特色的“氣”“天”“神人”譯文分別為“spirit,Heaven,spirit-like man”,極具基督價值內(nèi)涵。這些名物的翻譯不是原文內(nèi)涵的原初再現(xiàn),是理雅各對原文銘刻的一種闡釋,他打破、消解了原文內(nèi)涵,從西學價值觀念出發(fā),運用極富基督文化價值觀的解釋項重構了新的語境。
2.注釋的銘寫
不同文化間存在歷史、地域、習俗、思維等諸多層面差異,譯者有時無法在譯文中完美呈現(xiàn)原文涵蓋的全部文化內(nèi)涵,加注成為譯者補償原文信息喪失的重要手段?!肚f子》文本艱深晦澀,加上莊子文風雄起,筆法恣肆,理雅各常在文中添加腳注以求闡釋莊子的言外之意。其譯文字面看似忠實,卻在注釋中呈現(xiàn)出違背莊周本意的宗教維度的語境重構。
(2)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陳鼓應,2016:235)
They consulted together how they might repay his kindness, and said, ‘Men all have seven orifices for the purposes of seeing, hearing, eating, and breathing, while this (poor) Ruler alone has not one. Let us try and make them for him. Accordingly they dug one orifice in him every day; and at the end of seven days Chaos died.(Legge,1981:267)
渾沌之死是莊子無為思想中最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儵與忽為報答渾沌之善,日鑿一竅,表面的善舉造成混沌的悲慘死亡,莊子藉此批判儵與忽的“有為”之行,揭示人類對自然本原的破壞。理雅各在注釋中表示渾沌不應該死掉,并且儵與忽做的事情也沒那么糟糕,莊文獨有的無為思想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濃厚的善行善舉應該得到回報,有悖莊子無為蘊意。理雅各先后用“poor Ruler”和“Chaos”這兩個解釋項翻譯渾沌,認為渾沌是宇宙的支配者,與基督教中宇宙創(chuàng)世紀的故事建立聯(lián)系。不論是譯詞層面,還是注釋層面的細致解讀,理雅各的譯文都將原文的無為思想消解泯滅,在目標語文化中構建了譯入語文化讀者熟悉的宗教價值觀念,彰顯了基督善良的道德品行。
《莊子》放誕無拘、詭譎怪異,實難理解,理雅各在譯本前言及譯文注釋中不止一次提到文本理解的困難,因而他在注釋中試圖聯(lián)系其他宗教進行闡釋?!洱R物論》中的莊周化蝶,理雅各解釋為佛教中的人生如夢般的幻想(Legge,1891:197),《養(yǎng)生主》中最后一句“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理雅各認為“薪”代表身體,“火”代表靈魂,人雖死亡,但靈魂可以永傳(同上,202)。而恰恰是這些較難以釋意的概念構成了莊子哲學的精髓,這些思想中蘊含了莊子齊物、逍遙、無為的哲理思辨,理雅各注釋中的解析及譯文中的解釋項從西學價值觀念出發(fā)進行互釋,銘寫、重構了另類的莊子形象。
3.修辭的銘寫
《莊子》一書洋洋灑灑,七萬余言,字字珠璣,其芒忽恣縱,深宏而肆的浩瀚文筆與天馬行空,極具匠心的泓邃思想吸引著歷代文史哲人的闡釋辨讀。文本采用卮言、重言、寓言三種言說方式,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莊文中不僅有詩歌、韻文,更有頂真、排比、對偶等多種修辭方式,理雅各在翻譯中常借修辭傳遞原文感情基調(diào)與內(nèi)涵旨趣,呈現(xiàn)出破舊立新的翻譯傾向。
(3)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陳鼓應,2016:235)
Ah! come, Sang Hu! ah! come, Sang Hu!
Your being true youve got again,
While we, as men, still here remain
Ohone?。↙egge, 1981:267)
該段為詩歌形式,理雅各的譯文將原文變?yōu)槿?,采取了較為自由的英文詩歌形式譯出,原文的感嘆助詞“嗟來”替換為“ah”,與英美讀者認知習慣趨向一致,并且在譯文的后兩句押尾韻“again”“remain”,附以“ohone”這一蘇格蘭情調(diào)的感嘆傳遞原文的感情基調(diào)。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有名的《相和歌》中并沒有悲涼、嘆息的悲傷情感,相反,它表達的是忘卻生死的灑脫與飄逸,理雅各以憂傷筆觸翻譯,并在形式上盡量符合目標語讀者熟悉的詩歌體驗,在解構原文內(nèi)涵的同時,在目標語讀文化讀者群體間重構了悲傷哀怨的《莊子》形象。
(4)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陳鼓應,2016:235)
Non-action (makes its exemplifier) the lord of all fame; non-action (serves him as) the treasury of all plans; non-action (fits him for) the burden of all offices; non-action (makes him) the lord of all wisdom.(Legge,1981:266)
排比是《莊子》中運用較多的修辭手段,句式整齊勻稱,音律鏗鏘,說理條分縷析,節(jié)奏感強,給人以密集、緊湊、一氣呵成之感。理雅各在英譯時每句都以“non-action”起句,形成排比句式,做到了與原文形式上的對等,較好的傳遞了原文風貌。例(6)這段話原文僅16字,理雅各的譯文多達35個詞,是原文的兩倍,仔細讀來,譯文中帶括號的內(nèi)容是原文沒有的內(nèi)容,他添加括號中的內(nèi)容以幫助目標語讀者定位原句中缺失的主語,原文的清晰簡潔變?yōu)榱俗g文中的詳細陳說。理雅各的譯文打破了原文簡單干凈的“無為”氣韻,為譯文讀者銘寫了易于理解的無為內(nèi)涵。
綜上,翻譯過程中原文語境不可避免的喪失,理雅各運用解釋項從名物、注釋、修辭在目標語文化中重構了新的語境,他的譯文是他那個時代對《莊子》文本銘寫的一種闡釋。他運用譯入語讀者熟稔于心的解釋項銘寫了易讀、易懂、易解的莊子,使得西方讀者逐漸知悉來自中國古代的《莊子》思想。
四.結語
理雅各著手翻譯《莊子》時英語世界尚無譯本出現(xiàn),歷時八年完成初稿后,英語世界出現(xiàn)了巴爾福和翟里斯的譯本,他借鑒中外已有研究成果,力求全面詳盡透徹解析《莊子》,其譯本成為后繼譯者和相關學者研究《莊子》不可忽視的經(jīng)典。必須注意的是理雅各的譯本表面看似字字句句忠實,但借助韋努蒂的闡釋型模式視角,其譯本不是再現(xiàn)原文的內(nèi)涵旨趣,而是在運用解釋項銘寫原文。名物上,他以基督場景替代《莊子》文本中獨具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注釋上,他從譯詞和文本闡釋出發(fā),借西方價值觀念釋莊子逍遙無為的思想內(nèi)涵;修辭上,他改變原文語言形式和修辭手段,盡力符合譯入語文化讀者認知狀態(tài)。至此,理雅各的譯本從名物、注釋、詩學三個層面消解了《莊子》獨有的文化意蘊,運用一系列解釋項在目標語文化語境中重新銘寫、構建了另類的《莊子》形象,使艱深晦澀的莊子思想能夠漸為西方讀者所知。
參考文獻
[1]Legge, J.Trans. The Writings of Chuangtzu/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 of Taoism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1.
[2]Venuti, L.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M].London: Routledge,2013.
[3]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4]劉微.翻譯學:走向解釋學模式與質(zhì)疑倫理—評韋努蒂新著《翻譯改變一切》[J].中國翻譯,2013,(3):49-52.
[5]汪榕培.莊子[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6]文軍、甘霞.國內(nèi)《莊子》英譯研究: 回顧與前瞻 [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2012,(23):36.
[7]張廣法、文軍.翻譯注釋對莊子形象的社會建構研究———翻譯注釋的內(nèi)容分析[J].外語研究,2018,(2):71-93.
[8]趙彥春、吳浩浩.音譯的尷尬———《莊子》英譯中專有名詞的處理及譯學思考[J].外語學刊,2017,(6):100-106.
[9]朱舒然.論《莊子》的哲學翻譯——以《齊物論》為例 [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9,(1):96-108.
(作者介紹:閆如玉,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