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林
女兒頂嘴,“貓媽”竟然要自殺——媽媽的焦慮另有原因
謝女士今年36歲,有一個14歲的女兒,名叫小童。小童所在班級有一個家長群,謝女士在群里很活躍,有“貓媽”之稱,意思是看著像虎,其實很溫柔,溺愛起女兒來沒有分寸。謝女士很享受這個綽號,她說女兒要富養(yǎng),不僅要物質(zhì)富養(yǎng),也要精神富養(yǎng),只要女兒學習成績好,多寵一寵又怎么了?
可是不久前的一天早晨,小童見識了媽媽可怕的一面。
那天是周一,小童起床時有點生氣,因為媽媽晚叫了她10分鐘。她知道媽媽心疼她,想把早餐做好了再叫她,但她不領情,因為她想早上洗個頭,現(xiàn)在只好放棄。洗漱時,她嘟嘟囔囔,摔摔打打,明顯是在發(fā)泄不滿情緒。
謝女士早已習慣了小童的任性,沒怎么在意,只是嘴上不住地催促她快點。
吃早餐時,謝女士第三次提醒小童:“今天變天了,別忘了加一件毛衣?!?/p>
小童不耐煩地哼了一聲,算是答應。
謝女士嚷道:“聽見了沒有啊?粥燙,趕緊穿上毛衣再來吃飯。”
小童被激怒了,回懟道:“我知道了!別再嘮叨了行嗎?要不要加衣服我自己會判斷,我都14歲了!”
謝女士愣了一下,冷笑著嘲諷道:“你要是會判斷,這次英語考試的判斷題怎么錯了那么多?上周下雨你不帶傘……”
被媽媽不停地揭短,本來就窩了一肚子氣的小童發(fā)火了。她把筷子“叭”的一聲拍到餐桌上,憤怒地吼道:“我討厭你!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聽到女兒這樣說,謝女士目瞪口呆,然后突然歇斯底里地尖叫起來:“好!好!討厭就討厭,不見就不見!死了算了!”她把手里的粥碗摔在地板上,然后跌跌撞撞地奔向廚房。要不是小童的爸爸梁先生及時趕到,她就用手里的菜刀割手腕了。
小童嚇傻了,不知道貓媽怎么變虎媽了。
梁先生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當天就陪謝女士找到我咨詢。
“都怪女兒不懂事,不知道體諒媽媽?!绷合壬蛭医榻B完早晨發(fā)生的事,總結道。
我問:“這樣的吵鬧經(jīng)常發(fā)生嗎?”
梁先生回想了片刻,說:“小小的拌嘴是有的,但這么激烈的吵鬧好像是第一次。其實母女倆吵嘴也不是多大的事,但吵到動刀子太嚇人了?!?/p>
謝女士接過話頭,忿忿不平地說:“反正你們都瞧不起我,我還不如死了好,讓你們清靜!”
梁先生連忙勸慰:“瞧你說的,我們何時瞧不起你了?都是你自己瞎想。”
謝女士甩開梁先生的手,對我大倒苦水:當初意外懷孕她多么不想生下小童,一個人帶孩子多么辛苦,為了照顧小童她錯過了多么好的職位,小童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她是多么提心吊膽,與班主任打交道她受了多么委屈……
我默記下所有細節(jié),對她的感覺越來越清晰:這是一個自我評價很低的媽媽,她受過很多委屈,內(nèi)心積攢了很多負面情緒,但她的絕望和憤怒并不是指向小童的。
我讓謝女士做了一份心理量表測試,果然,她有明顯的焦慮傾向。
梁先生跺腳道:“回家我一定好好教訓小童,看她把媽媽氣出焦慮癥了!”
“別錯怪孩子。”我說,“孩子犟嘴不過是導火索而已,媽媽的焦慮另有原因?!?/p>
童年缺失母愛,她渴望在女兒身上補償回來——她把女兒當成小時候的自己來愛
通過深入溝通我了解到,謝女士有一個不堪回首的童年。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謝女士從小就不受父母待見。謝女士本能地希望在媽媽那里獲得庇護,但媽媽脾氣暴躁,總是把她甩得遠遠的。如果謝女士犯了錯,比如丟了鉛筆、弄臟了新鞋子,媽媽居然會攛掇爸爸打女兒。
“爸爸是個酒鬼,幾乎每天晚上都喝得醉醺醺的,打我時下手很重?!敝x女士回憶道,“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一籃雞蛋,爸爸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掐住我的脖子,非常用力。我喘不上氣,更沒有機會求饒,后來手腳都麻木了,我想這次自己一定會死。好在鄰居聽到動靜,撞開門來勸解,兩個男人架住爸爸,才讓他松手?,F(xiàn)在那種絕望我還清晰地記得,爸爸那次是真的想掐死我!”
我問:“爸爸酒醒了,一定會后悔的?!?/p>
“才不會呢!”謝女士擦著眼淚說,“有一天夜里,我迷迷糊糊地聽到父母在聊天,跟我有關。媽媽說,要不再生一個吧,沒準是男孩。爸爸說,那怎么行,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要被開除公職的。媽媽嘆了一口氣,可惜這丫頭占了弟弟的名額。我當時難過極了,我是一個多余的人,而且是個礙事的人,真不如死了好?!?/p>
我問:“長大以后,您有沒有追究過父母的無情?他們有沒有后悔?”
謝女士說:“后來我上了大學,在其他城市找到了工作,嫁人生子。我不想離家太近,換句話說,我是不想經(jīng)常見到他們。但是血濃于水,雖然一想到過去就不開心,但我還是惦記父母,每年春節(jié)都回去看望他們。他們對我的態(tài)度客氣了許多,畢竟我不再依賴他們了,他們買房子、買車還得靠我?guī)鸵r。我沒有跟他們提起過我的不幸童年。不提起不是原諒,只是算了。當然,他們也沒有道歉。”
“您愿意讓他們幫您帶孩子嗎?他們有沒有提出過這樣的要求?”我故意試探。
“媽媽提出過來幫我?guī)⊥?,但我拒絕了。”謝女士決絕地說,“這是不容商量的。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怎么可能是合格的姥姥?我不會允許她像對待我那樣對待小童!”
通過深入溝通,加上一次催眠和兩份心理量表測試,我診斷謝女士患有中度抑郁癥,致病因是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深層原因是母愛缺失。
“母愛缺失?”謝女士不解,“我還不夠愛小童嗎?”
我解釋道:“母愛缺失是指您小時候沒有享受到足夠的母愛。您非常愛小童,已經(jīng)到了溺愛的程度。其實,您是在小童身上補償您自己缺失的母愛;換言之,您潛意識里把小童當成小時候的自己來愛,您對小童的付出其實是出于自己對母愛的渴望。”
謝女士默然點頭,表示同意,又問:“母愛缺失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我告訴她,孩子缺乏母愛,通常會有以下三種表現(xiàn):
1.缺乏安全感。母親是孩子的保護傘,是孩子棲息的港灣。母愛缺失,孩子當然會不安。
2.孤獨、內(nèi)向。母親是孩子傾訴的對象。若從小沒人傾訴,孩子會產(chǎn)生孤獨感,性格也會趨于內(nèi)向。
3.缺乏自信。母愛缺失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很低,所以一定會自卑。
謝女士嘆了一口氣:“沒錯,我就是這樣膽小怕事、孤獨、自卑的人?!?/p>
我說:“其實您的心理早就有抑郁傾向,只是沒有察覺。被小童言語頂撞,再次讓您感覺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于是情緒崩潰。也就是說,您今天早上的歇斯底里,是對童年不幸遭遇的反抗,而不是針對小童?!?/p>
心理輔導終于讓她“告別童年”——她打算接父母來小住一段
我對謝女士的心理輔導包含以下三部分內(nèi)容:
第一,告別不幸童年。
病灶已經(jīng)找到,接下來便是對癥下藥。在隨后的一個月里,我對謝女士進行了三次催眠,幫助她在潛意識里與父母交流,最后與父母達成和解。催眠過程中,我有意引導她回憶童年中幸福的時刻,尤其是與父母快樂相處的片斷。醒來后,她表情異常輕松,說自己的童年原來也不都是那么不堪。
我說:“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某一激發(fā)事件引發(fā)的,而是由經(jīng)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chǎn)生的錯誤信念所引起的。您只看到童年的不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童年的幸福,這就是非理性信念?!?/p>
“但是我說的童年不幸事件都是真的?!敝x女士辯解道。
我笑道:“但是沒有必要抓住不放,因為抓住不放已經(jīng)不再是對父母不滿,而是為難自己,還有可能影響小童的成長?,F(xiàn)在,是時候告別童年了?!?/p>
“告別童年?!敝x女士猶自念叨著,像是剛醒過來似的,笑逐顏開。
第二,避免囤積負面情緒。
我利用共情技術,與謝女士分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引導她學會清除負面情緒。
首先,我要求她用“適度”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
我說:“當您特別在意或期待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的細小變化就會對情緒和行為產(chǎn)生巨大影響。這種不合適的過度在意、過度關注、過度期待、過度控制很容易讓情緒和行為失控?!?/p>
其次,我引導謝女士學會接納,接納已經(jīng)發(fā)生的和不可控的一切。
我告訴她:“很多時候,痛苦來自于不接納和過度期待。作為當事人,我們經(jīng)常把‘強求當成‘應該。比如要求孩子考試成績名列前茅,期待孩子考上清華北大。如果父母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就會明白待人接物要‘和而不同,允許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p>
第三,戒除嘮叨,改善母女關系。
當上述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的時候,我問謝女士:“現(xiàn)在,您如何看待自己與小童的沖突?”
謝女士紅著臉說:“我對小童的溺愛是對自己童年不幸的補償,我對小童過度關注,過度期待??傊?,都是我的錯。”
我笑道:“先別忙著攬責任,您還有一個壞習慣要戒除:嘮叨?!?/p>
謝女士不服氣地說:“嘮叨不算壞習慣吧?哪個媽媽不嘮叨孩子?不嘮叨的媽媽還算是媽媽嗎?”
我說:“但是沒有孩子喜歡嘮叨,至少一半的親子沖突是因為父母嘮叨。您說嘮叨是不是壞習慣?”
謝女士說:“但是,嘮叨是關心啊!“
我不客氣地說:“沒錯,嘮叨是一種關心,卻是最不走心的關心,因為嘮叨是媽媽宣泄焦慮情緒的方式——準確地說,是媽媽向孩子轉(zhuǎn)嫁焦慮情緒的方式?!?/p>
關于戒除嘮叨,我給了她三點建議:
1.信任孩子,在不必發(fā)表意見的時候閉嘴,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2.關注孩子,密切觀察孩子的自發(fā)性行為,在非常必要的時候給予最少的指導。
3.尊重孩子,盡量不對孩子使用否定的字眼。
為期兩個半月的心理輔導結束時,謝女士吞吞吐吐地說,她打算把父母接到上海小住一段,不知道是否妥當。
“全家團聚,有何不妥?”我心中大喜,與父母在現(xiàn)實中和解,對她的心理康復大有好處。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