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秀波
(吉林省敦化市醫(yī)院門診辦公室,吉林 延邊 133700)
目前來看,根據小兒肺炎的病因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1)小兒吸入性肺炎;(2)小兒感染性肺炎[1]。小兒肺炎進展速度比較快,極易損害患兒的肺部功能,嚴重情況下出現心力衰竭癥狀。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能夠取得顯著效果,不僅僅有效緩解患兒的臨床有關癥狀,而且能夠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釋放。但是由于患兒年紀小,耐受度低,所以治療過程中往往出現不夠配合情況,繼而降低臨床治療效果[2]。而使用延伸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提高小兒肺炎患兒的護理效果,與此同時不斷提高患兒家長總滿意率[3]。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6例小兒肺炎患兒。納入標準:(1)均在患兒家長知情下參與;(2)均確診為小兒肺炎患兒;(3)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對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不耐受者;(2)合并免疫缺陷者;(3)合并呼吸道畸形者。實驗組有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齡(6.6±0.5)歲,平均病程(12.5±2.1)d。對照組有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齡(6.2±0.3)d,平均病程(13.1±1.5)d。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主要護理內容有:嚴格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定期通風,堅持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則喂養(yǎng)小兒;基礎護理。定時為患兒洗澡,護理好患兒的皮膚,做好口腔以及臍部護理工作,加強對患兒的臀部護理,及時更換紙尿褲。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延伸護理干預方法,主要護理內容有:(1)健康教育。為患兒家長詳細講解霧化吸入治療的相關知識,不斷提高其家屬配合度。普及育兒知識,鼓勵家長與小兒進行情感交流。叮囑患兒家長患兒健康出院后需做好保暖和衛(wèi)生工作,定期接受疫苗接種;(2)預防交叉感染。不斷完善醫(yī)院消毒隔離機制,對不同病原的肺炎患兒進行隔離處理,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統(tǒng)一對小兒進行護理,接觸小兒之前需嚴格吸手;(3)營養(yǎng)護理。為了防止患兒出現低蛋白血癥,護士需叮囑患兒家長堅持母乳喂養(yǎng),如果不能進行母乳喂養(yǎng),需堅持配方奶少量多次喂養(yǎng)。(4)呼吸道護理。由于吸入性肺炎會誘發(fā)患兒出現呼吸衰竭并發(fā)癥,所以需加強患兒的呼吸道護理。變更患兒體位,墊高頭部,及時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
分析兩組小兒肺炎患兒的護理效果(平均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平均肺啰音消失消失、平均血氣恢復正常時間以及平均呼吸困難消失時間等)、患兒家長總滿意率、并發(fā)癥(嗆咳、鼻部炎癥、胃部不適以及喉管炎等)發(fā)生率、霧化吸入治療中斷率。
資料分析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s,d)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s,d)
組別 平均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平均肺啰音消失消失 平均血氣恢復正常時間 平均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實驗組(n=33) 4.2±0.6 4.3±2.1 5.0±1.2 0.6±0.2對照組(n=33) 5.5±1.0 7.8±3.7 7.2±1.1 1.5±0.6 t 2.5654 12.5678 20.3068 28.3319 P 0.0015 0.0026 0.0158 0.0369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霧化吸入治療中斷率比較[n(%)]
實驗組患兒家長總滿意率為97.0%(32/33),對照組為78.8%(26/33),實驗組患兒家長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病情嚴重下極易導致小兒死亡[4]。由于小兒機體發(fā)育不夠完善以及對外界環(huán)境比較敏感,所以常常發(fā)生多種感染性疾病。有學者認為,小兒發(fā)生肺炎的主要影響因素有:(1)進行插管操作;(2)誤吸羊水;(3)胎糞過多等[5]。霧化吸入治療方式具有藥效快,吸收好等特點,所以被廣泛用于小兒肺炎患兒的治療中。延伸護理干預措施中的體位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兒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癥狀,除此之外,呼吸道護理和氧療護理有效減少霧化液對患兒的刺激程度,不斷提高患兒的治療配合度。對肺炎患兒采取延伸護理措施能夠積極改善其通氣功能,促使其呼吸逐漸恢復正常,與此同時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除此之外,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基礎生命體征和呼吸狀況,保證患兒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能夠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患兒應用延伸護理的效果較好。